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09 22:58:39

文档简介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月考
( 化学 )试题(卷)
总 分 值: 100 分
试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一至第二章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I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可以发生
C.甲烷作为燃料的优点,不仅是热值高,还易充分燃烧
D.煤制气的过程可以增加煤的热值
2.实验室用锌粒与 4 mol·L-1硫酸溶液制取氢气,下列措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向该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 B.加入等体积 6 mol·L-1盐酸
C.加热溶液 D.增加锌粒质量
1
3.相同状况下:H2 g O2 g H2O g H Q1kJ / mol;2
2H2 g O2 g 2H2O l ; H Q2kJ / mol,则Q1和Q2的关系为
1
A.Q1>Q2 B.Q1 Q2 C. 2Q1<Q2 D.Q1 Q2 2
4.已知 C+CO2 2CO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v1;N2+3H2 2NH3的正反应是放
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 和 v2 的变化情况为
A.都增大 B.都减小
C.v1 增大,v2 减小 D.v1减小,v2增大
5.已知一些燃料的燃烧热数据如下:
燃料 一氧化碳 甲烷 丙烷 乙醇
H /(kJ/mol) 283.0 891.0 2219.9 1366.8
使用上述燃料最能体现“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A.甲烷 B.一氧化碳 C.丙烷 D.乙醇
6.工业上冶炼钛的有关反应如下:
①C(s)+O2(g)=CO2(g) ΔH1
②2CO(g)+O2(g)=2CO2(g) ΔH2
③TiO2(s)+2Cl2(g)=TiCl4(g)+O2(g) ΔH3
④TiCl4(s)+2Mg(s)=2MgCl2(s)+Ti(s) ΔH4
⑤TiO2(s)+2Cl2(g)+2C(s)=TiCl4(s)+2CO(g) ΔH5
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2ΔH1=ΔH2 B.ΔH1<0,ΔH2>0
C.ΔH5=ΔH3+2ΔH1-ΔH2 D.2ΔH1-ΔH2>0
答案第 1页,共 6页
{#{QQABLQSEggCgABAAAQgCUwHwCkIQkBGCAIoGBAAAMAIAgANABAA=}#}
班级: 考场: 考号 姓名: 座位:
7.某科研人员提出 HCHO与O2在羟基磷灰石(HAP)表面催化氧化生成CO2、H2O的历程示
意图如下(图中只画出了 HAP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 HAP没有参与反应
B.HCHO在反应过程中,C-H键部分断裂
C.CO2分子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O2
D HAP.该反应可表示为:HCHO O2 CO2 H2O
8.叔丁基溴在稀的碱性水溶液中水解生成叔丁醇的反应分三步进行,反应中每一步的能量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叔丁基溴在稀的碱性水溶液中生成叔丁醇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
B. CH3 C和3 CH3 C-OH 为反应活性中间体3 2
C.决定叔丁基溴水解生成叔丁醇反应的速率的是第二步反应
+
D.第三步反应为 CH3 C-O H +Br-2 CH3 3 C-OH+HBr3
9.下列图象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图 1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由图 2知,S(g)+O2(g)=SO2(g) ΔH1,S(s)+O2(g)=SO2(g)ΔH2,则ΔH1>ΔH2
C.由图 3知,白磷比红磷稳定
D.由图 4知,CO(g)+H2O(g)=CO2(g)+H2(g) ΔH>0
10.已知某化学反应 2B2A(g)=A2(g)+2B2(g)(B2A、A2、B2的分子结构分别为 B—A—B、A=A、
B—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第 2页,共 6页
{#{QQABLQSEggCgABAAAQgCUwHwCkIQkBGCAIoGBAAAMAIAgANABAA=}#}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的ΔH=(E1 E2)kJ·mol 1
C.由 2mol A(g)和 4mol B(g)形成 1molA=A键和 2molB—B键,释放 E2kJ能量
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11.利用 ZnFe2O4/(Fe3O4,Zn)两步热化学循环制氢气系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 1种
B.两步总反应为 2H2O2=2H2↑+O2↑
C.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
D.H2生成步骤反应为 3Zn+2Fe3O4+4H2O=ZnFe2O4+4H2↑
12.H2O2 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 70℃时不同条件下H2O2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 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 pH越小,H2O2 分解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Mn2 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 分解速率越快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 对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13.Na2CO3(aq)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答案第 3页,共 6页
{#{QQABLQSEggCgABAAAQgCUwHwCkIQkBGCAIoGBAAAMAIAgANABAA=}#}
A.H2CO3(aq)=CO2(g)+H2O(l)为放热反应
B CO 2- -. +3 (aq)+H (aq)=HCO 3 (aq) H=a kJ·mol-1
C -.HCO 3 (aq)+H+(aq)=CO2(g)+H2O (l) H=(c-b) kJ·mol-1
D.CO 2-3 (aq)+2H+(aq)=CO2(g)+H2O(l) H=(a+b-c) kJ·mol-1
14.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以Ni / Al2O3为催化剂,由CO2和H2转化为产品CH4 的反应历程(该
反应可逆),其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反应方程式为:CO2 4H2 CH4 2H2O
B.在反应历程中,H H键与C O键断裂吸收能量
C.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速率
D.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改变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15.在 298 K、1.01×105 Pa 下,将 22 g CO2通入 750 mL 1 mol·L-1 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放出 x 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 mol CO2通入 1 L 2 mol·L-1 NaOH溶液中充
分反应放出 y kJ的热量,则 CO2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 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O2(g)+NaOH(aq)=NaHCO3(aq) ΔH=-(2y-x) kJ·mol-1
B.CO2(g)+NaOH(aq)=NaHCO3(aq) ΔH=-(2x-y) kJ·mol-1
C.CO2(g)+NaOH(aq)=NaHCO3(aq) ΔH=-(4x-y) kJ·mol-1
D.CO2(g)+2NaOH(l)=2NaHCO3(l) ΔH=-(8x-2y) kJ·mol-1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填空题
16(8分).研究化学反应时,既要关注物质变化, 又要关注能量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破坏 1mol H-H 键吸收 Q1 kJ 的热量,破坏 1 mol O=O 键吸收 Q2kJ
的热量, 形成 1 mol H—O 键释放 Q3kJ 的热量,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
号)
A .2Q1+Q2>4Q3 B .Q1+Q 2C .2Q 1+ Q 2<4Q3 D .2 Q1+Q 2=4Q3
(2)用 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①2N2(g)+ CO2(g)+ 2H2O(g)= CH4(g)+ 4NO(g) ΔH1=akJ/mol
②CH4(g)+ 4NO2(g)= 4 NO(g)+ CO2(g) + 2 H2O(g) ΔH2 = b kJ/mol
③H2O(1)= H2O(g)ΔH3 =c kJ/mol
则 CH4(g)+2NO2(g)=N2(g)+ CO2(g)+ 2H2O(1) ΔH= kJ/mol (用含 a、b、c的代数式表示)。
(3)红磷 P(s)和 Cl2(g) 发生反应生成 PCl3(g)和 PCl5(g), 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关系如图所示(图
答案第 4页,共 6页
{#{QQABLQSEggCgABAAAQgCUwHwCkIQkBGCAIoGBAAAMAIAgANABAA=}#}
中的ΔH表示生成 1mol 产物的数据)。
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 P(s)和 Cl2(g)反应生成 PCl5(g)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ΔH 的大小:ΔH1 ΔH2(填“> ”、“< ”
或“= ”)。
i.P4(白磷,s)+5O2(g)= 2P2O5(s) ΔH1< 0
ii.4P(红磷,s)+5O2(g)=2P2O5(s) ΔH2< 0
17.(12分)尿素[CO(NH2)2]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1)工业上用 CO2和 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 。
n NH
(2)在一个 2L 3的密闭容器内,当起始投入量氨碳比 4n CO ,CO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2
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A点的逆反应速率 v 逆(CO2) B点的正反应速率为 v 正(CO2)(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②假设氨的起始投入量为 8mol,求从开始到达到平衡状态这段时间内 v(NH3)= 。
③NH3的平衡转化率为 。
n(NH3 )
④单纯从制备的成本角度考虑,我们希望氨碳比 n(CO ) 尽可能 (“大”、“小”)因为 。2
18.(10)化学反应速率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1)氨的合成为氮肥的生产工业奠定了基础,其原理 N2+3H2 2NH3。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 0.9mol/L,用 N2表示其平均反应速率为 0.15mol/(L s),
则反应的时间为 s。
②下列 4个数据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合成氨反应速率,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填字
母)。
A.v(H2)=0.1 mol/(L min) B.v(N2)=0.1 mol/(L min)
C. v(NH3)=0.15 mol/(L min) D.v(N2)=0.002 mol/(L min)
(2)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与一氧化碳发生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在 2L
盛有 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CO气体,10min 后,生成单质铁 11.2g。10min 内 v(CO)=
答案第 5页,共 6页
{#{QQABLQSEggCgABAAAQgCUwHwCkIQkBGCAIoGBAAAMAIAgANABAA=}#}
mol/(L min)。
(3)研究反应 2X(g) Y(g)+Z(g)的速率影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进行 4组实验,Y、Z起始
浓度为 0,反应物 X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对比实验Ⅰ、Ⅱ可得出: ,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②对比实验Ⅱ、Ⅳ可得出: ,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③在 0~10min 内,实验Ⅲ的平均速率 v(Y)= mol/(L min)。
三、实验题
19.(10 1分)在保温杯式量热计中(见图)。将100mL、0.500mol L CH 3COOH 溶液与
100mL、0.55mol L 1NaOH溶液混合,溶液温度从 298.2K升高到 301.2K,CH3COONa溶液
比热容c 4.2J g 1 K 1,溶液的密度为1g cm 3。(已知:反应放出的热量Q cm t )
(1)通过计算,写出CH3COOH和 NaOH反应热方程式 。
(2)实验中 NaOH溶液过量的目的是 。
(3)CH3COOH中和热的文献值为 56.1kJ mol 1,你认为(1)中测得的热量数值偏小的可能原
因是___________。
A.量热计的保温效果不好
B.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
C.温度计不够精确
D.用量筒量取酸和碱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4)你认为 CH3COOH与 NaOH中和反应的 H1和 HCl与 NaOH和反应的 H2相比,
大(填“ H1”“ H2”或“一样”),原因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向内筒中加入稀碱时,应当缓慢而匀速地加入
b.将用量筒量取好的稀酸加入保温瓶后,应当快速用水冲洗筒内壁剩余的稀酸至保温瓶中,
以免造成测量误差
c.用量筒量取稀酸或碱时,眼睛必须与液体凹面最低处相平
d.保温瓶洗净后,未及时烘干,直接进行实验,对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H )测量无影响
答案第 6页,共 6页
{#{QQABLQSEggCgABAAAQgCUwHwCkIQkBGCAIoGBAAAMAIAgANABAA=}#}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A
6.C
7.D
8.C
9.A
10.D
11.A
12.D
13.C
14.C
15.C
16. C. 1/2(b-a)-2c P(s)+5/2Cl2(g)=PCl5(g) ΔH=-399 kJ/mol <
17.(1)2NH3+CO2═CO(NH2)2+H2O
(2) 小于 v(NH3)=0.2 mol/(L·min) NH3的平衡转化率为30% 氨碳比尽可能小 因为可以提高价格较高的NH3的转化率
18. 3 B 0.015 增大反应物浓度 升高温度 0.02
19.(1)
(2)保证醋酸完全被NaOH中和
(3)ABC
(4) ΔH1 是弱酸电离要吸热
(5)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