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BBBD ADCCC DDCD ABD BC BC CD BC
二、非选择题
20. (1) 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肝脏细胞
(2) ③④ 升高 胰岛素
(3)胰岛素 促进骨骼肌细胞中糖原的合成(或促进骨骼细胞中糖原合成酶的相关基因的表达)
(4)分级和反馈调节 中老年人GH分泌变少,导致脂肪分解减少,积累增多(或中老年人的运动量相对减少,导致能量以脂肪的形式积累增多、中老年人的代谢能力开始下降,机体对糖的消耗速率开始变慢)
21.(1) 胰岛素受体(或特异性受体或受体)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2) 都变大 胰岛素分泌速率快 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或胰岛素不能被占效利用)
(3) 胰岛素敏感类糖尿病患者
22.(1)多巴胺受体(或特异性受体) 钠(或Na)
(2) 多巴胺的再摄取 增加
(3)反馈 甲状腺
(4)T(淋巴) ①③④
23.(1)氧气(和[H]) 细胞质基质 乳酸
(2)排除手术创口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脑损伤发生后,大量神经细胞受损,NSE可释放出来进入血液,血液中NSE的多少可反映出机体神经元的受损程度
(3) 部分缓解缺血、缺氧造成的脑神经元及中枢神经系统髓鞘损伤
(4) 外负内正 引起突触前膜K+通道开放,K+外流,降低了膜电位变化,使谷氨酸释放量减少,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过度激活状态得到缓解,Ca2+通道活性降低,Ca2+内流减少,神经元坏死与凋亡减弱
24.(1)摄取并处理 辅助性 T 记忆(B)细胞
(2)正反馈 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以减轻免疫反应对组织器官的损伤破坏
(3)出现荧光标记 抗体检测
(4)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肌肉注射 高剂量
(5)在注射第二针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体内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可6个月后逐渐降低,抗病毒能力下降,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的风险增加,所以需要及时注射第三针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来加强体内抗体含量,提高抗病毒能力(2分)赣榆智贤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
高二生物试题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甲、乙、丙、丁表示4种体液成分,1~6表示不同成分间的物质交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乙中的 B. 丙中可能存在B细胞和浆细胞
C. 丁可以表示红细胞的细胞内液D. 1、5过程受阻会引起组织水肿
2. 如图为针刺引起缩手反射活动中神经纤维上某一位点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 图中ac段动作电位的形成由膜外大量钠离子内流所致
C. 图中ae段钠离子和钾离子进行跨膜运输均不消耗能量
D. 手指被刺后,大脑皮层产生痛觉的过程也是一次反射活动
3. 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该区域细胞有赦免基因的表达,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免疫赦免”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进化缺陷,不利于人类适应环境
B. 移植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机体会将移植心脏当作抗原进行攻击
C. 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器官赦免”,可利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
D. 赦免基因的启动,使得人体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出现异常现象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因此其含量能较长时间在血液中保持相对稳定
B.下丘脑促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机理相同
C.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
5.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结构依次是( )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②③
6. 格列美脲为第三代磺酰脲类长效抗糖尿病口服用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胰岛 B 细胞表面的磺酰脲受体结合,促使 K+通道关闭,引起电压依赖性Ca +通道开放,Ca +内流而促使胰岛素的释放,并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格列美脲适用于胰岛细胞无法产生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B. K+通道关闭会导致胰岛 B 细胞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
C. 格列美脲可能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来降低血糖浓度
D. 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可以缓解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7. 下图1所示为多个神经元之间联系示意图。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同强度的电刺激进行实验:Ⅰ.单次电刺激B;Ⅱ.连续电刺激B;Ⅲ.单次电刺激C;用微电极分别记录A神经元内的电位变化表现如图2(注:阀电位是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静息电位的数值可以以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值定义为0mV
B. 由I可知,刺激强度过低不能使神经元A产生动作电位
C. 由Ⅱ可知,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阈下刺激可以产生叠加效应
D. 由Ⅲ可知,神经元A电位的形成与神经元C和B释放神经递质的量不足有关
8. “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下列关于人体酸碱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环境的pH大致相同,不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剧烈变化
B. 正常人血浆pH的维持与它含有HCO3-、H2PO4-等离子有关
C. 丙酮酸在组织液中转化成乳酸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略有降低
D.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内环境酸碱平衡的基础
9. 图一为①②③④四个神经元部分结构组成,图二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④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A. 图中四个神经元之间构成四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突触
B. 同时刺激①、②时,神经元④的膜内外电位是外负内正
C. 当①②③均不释放神经递质时,④的膜电位为静息电位
D. 组织液中Na+浓度增加,神经元②受到适宜刺激后,动作电位变小
10.下图为某神经网络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 F的存在, 导致兴奋在此反射弧中双向传导
B. 当兴奋传到C的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C. 刺激A不一定能引起D处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 图中能接受神经递质的细胞共有3个
11.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细胞增生,临床80%以上的甲亢由该病引起,致病机理如图所示。Graves病患者体内甲状腺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多,下列叙述或推测与此现象无关的是( )
A. 患者的TSH受体可接受TSH或抗体X的刺激
B. 抗体X可促进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C. 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增多不能抑制抗体X的分泌
D. 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增多能抑制垂体释放TSH
12.下列图1表示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到刺激后对膜外电位的测量,图2表示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没有接受刺激时,图1中的电位计可测量到静息电位的大小
B. 图2中从A到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消耗能量
C. 改变神经纤维膜外的K+浓度,则图2中A的电位不会受到影响
D. 如果神经纤维膜外的Na+含量较低,则图2中C的电位将下降
13.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为单链RNA病毒,2020年初在全国各地引起传染性疾病。该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人体内发生免疫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病毒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增殖
B.通过细胞免疫能彻底杀死该种病毒
C.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该种病毒的攻击
D.体液免疫中浆细胞能增殖、分化产生抗体
14.衰老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关。科研人员在衰老的人体大脑中,发现细胞毒性T细胞与神经干细胞接触后,会引起神经干细胞表面干扰素-γ(一种细胞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受体增多,神经干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减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作为抗原刺激神经干细胞合成干扰素-γ受体
B.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只能作用于B细胞
C.干扰素-γ通过直接参与代谢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D.免疫细胞能入侵大脑,使神经元的产生减少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某人头部受伤导致垂体细胞大量损伤,该病人可能出现的病症及解释正确的是
A. 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因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B. 出现多尿现象,原因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释放不足
C. 血糖调节出现障碍,原因是病人的血糖调节机制不完善
D. 第二性征表现异常,原因是垂体会影响性腺的分泌活动
16.下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C为三种激素。据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A随血液运至垂体并进入细胞促进激素B的合成
B. 图中抗体作用的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相同
C. 由图分析可知Graves病人可能会表现出甲亢
D. Graves病患者的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水平较健康人高
17. 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脑功能的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蛋白后干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多巴胺转运蛋白回收到突触小体
B. 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对Na+通透性减弱
C. 多巴胺通过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协助释放到突触间隙
D. 可卡因可阻碍多巴胺被回收,使脑有关中枢持续兴奋
18. 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引起过敏症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敏反应为人体免疫过强引发的自身免疫病
B. 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C. 肥大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特异性结合IgE的受体
D. 二次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
19.下图表示胞外信号分子引起细胞效应的信号转导途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胞外信号分子可能是神经递质或激素
B. 受体蛋白均具有特异性且都分布在细胞膜上
C. 基因表达发生在细胞核而细胞代谢在细胞质
D. 此转导途径可影响细胞多项生命活动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20.(12分) 人体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是其中重要的调节物质。下图是GH和IGF-1参与调节的具体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释放的GH可以直接作用的靶细胞有_________(2分)。
(2)GH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利用,具体促进了图中的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据此可以推测,GH可能具有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血糖的作用。依据上述结论可推测,人体中与GH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IGF-1调节血糖方面的作用与GH相反,据此推测,IGF-1的作用近似于人体中的_________(填某种激素)。IGF-1在与骨骼肌细胞结合后,可能对骨骼肌细胞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据图分析,人体对IGF-1与GH分泌量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2分)调节。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中老年人会变得肥胖,据题意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分)。
21.(12分)(每空2分)机体对内源分泌或外源注射的胰岛素的反应均不敏感的异常生理状态称为胰岛素抵抗。研究人员分别给胰岛素敏感和胰岛素抵抗这两类糖尿病患者注射葡萄糖溶液,研究静脉血糖浓度变化与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分泌速率变化的关系,得到下图所示实验结果。已知健康人体的血糖浓度维持在3.9~6.1mmol L-1。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外液中的胰岛素被运输到靶细胞后,必须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后才能发挥效应。胰岛素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水平下降。
(2)实验结果表明,机体血糖浓度升高后,胰岛素敏感和胰岛素抵抗这两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速率________。胰岛素抵抗类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浓度更高,主要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3)上述两类糖尿病患者中,治疗胰岛B细胞对降低血糖浓度效果更明显的患者可能是________。
22.(9分) 神经递质的代谢包括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降解、再摄取和再合成等步骤。如果其中的某些环节出错可能会导致很多神经系统的疾病,而药物的滥用可能会对人脑部的神经冲动产生干扰。下图是毒品可卡因(cocaine)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①②为相应的结构。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轴突末梢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结合,形成复合体,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___________离子的通透性,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这样信号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2)神经递质作用后会失去活性,这样才能保证突触传递的灵敏性。毒品可卡因与转运蛋白结合后,可导致___________被阻断,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___________,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从而产生“快感”。
(3)如果突触后膜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神经递质中,机体会通过减少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数量进行___________调节,受体蛋白数量减少。为获得同等愉悦感,突触会依赖更多的神经递质,这样就会出现“上瘾”。“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此时体内___________激素的含量往往会减少,从而使人体精神萎蘼。
(4)吸毒者容易感染HIV,HIV主要寄生在人体___________细胞内,可最终导致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有___________(2分)。
①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②艾滋病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③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该尽快治疗
④HIV病毒侵染入体细胞时,病毒的蛋白质不进入人体细胞内部
23.(12分).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死亡率高,易造成新生儿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后遗症。M型K+通道开放剂是一类特异性增强细胞膜对K+通透性的化合物,常用于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选取若干只健康新生大鼠进行分组处理,一段时间后进行抽血检测,处理及检测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 NSE含量( pg/mL) MBP含量 (ng/mL)
第一组 分离右侧股动、静脉后不进行结扎,直接缝合创口:静脉注射生理盐水ImL 1.75 0.18
第二组 分离右侧股动、静脉并进行结扎后缝合创口建立缺氧缺血脑病模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 8.62 2.34
第三组 分离右侧股动、静脉并进行结扎后缝合创口,建立缺氧缺血脑病模型:静脉注射M型K通道开放剂1mL 4.81 1.56
注:NSE(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含量可作为判断脑神经元受损程度的指标MBP(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可作为判断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受损程度的指标
(1)脑的能量供应主要来源于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__________的同时产生大量的ATP.但在缺氧情况下,细胞所需的ATP主要通过发生在__________中的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丙酮酸形成__________在脑细胞中积累,对细胞形成伤害。
(2)第一组对大鼠进行处理作为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__(2分)。NSE是参与有氧呼吸过程中的一种酶,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中。血液中NSE含量可作为判断脑神经元受损程度指标的原因是__________(2分)
(3)由三组实验结果判断,M型K+通道开放剂能__________(2分)
(4)在某些中枢神经系统中,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小体时,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促使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释放。谷氨酸起作用后会通过突触前膜上的转运体被回收。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由于ATP减少等因素的作,谷氨酸积累在神经元外,过度激活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进而活化后膜的Ca2+通道,引起Ca2+大量内流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凋亡或坏死。M型K+通道开放剂主要作用于突触前膜的K+通道,根据以上信息解释M型K+通道开放剂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 (2分)
24.(12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β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分析回答:
(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树突状细胞对病毒____________,并将抗原呈递给____________细胞,刺激其产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作用于致敏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浆细胞,后者产生抗体,抗体和病毒结合阻止病毒的进一步扩散。
(2)“细胞因子风暴”是引起新冠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主要机理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T细胞产生大量的GM-CSF等细胞因子,GM-CSF等进一步激活炎症性单核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形成炎症风暴,严重者可导致其他器官的免疫损伤,该过程的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调节。临床上,常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对“细胞因子风暴”进行治疗,由此推测其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抗原检测三大类。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若____________,则说明待测者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此种方法属于上述三大类方法中的____________。
(4)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方法,我国某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疫苗,为研究该疫苗的有效性,科研人员采用不同接种方法对小鼠接种不同剂量的疫苗,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浓度和产生IFNγ的T细胞的比例,14天后对实验小鼠接种新冠病毒,72小时后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病毒含量,其结果如下图。
注:IFNγ是一种能增强细胞毒性细胞活力的细胞因子
①该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
②据图结果分析,该疫苗最适合的接种方式和剂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注射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目前需要接种三剂,三剂之间间隔时间如下:
第一剂第二剂第三剂
第三剂与第二剂间隔时间较第二剂与第一剂间隔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班级
姓名
考号
座位号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
密
封
线
)赣榆智贤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
高二生物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5 16 17 18 19
答案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20.(12分)(1)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
21.(12分)(1) ,
(2) ,
(3)
22.(9分)(1) ,
(2) ,
(3) ,
(4) ,
23.(12分)(1)
(2) ,
(3)
(4) ,
24.(12分)(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