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温故知新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清平乐
辛弃疾 (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吴越春秋·弹歌》
四句,八个字,描绘了我国远古劳动人民的狩猎场面。他们砍竹、接竹、制作弹弓捕猎禽兽,通过紧张的劳动获取食物。
插秧歌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C7F6AA7134BB5542FC0A17BFBEC0C5CF211FB091FD8C08D9541B60CB1E93997BEFA5F4E5D4A778A7527C9FFE4FF35B29D3E42F8997401636D0F3B9CAB1055CF8
杨万里
芣苢
《诗经·周南》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内容、地位、主要创作手法及杨万里生平;
2 .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思想感情,鉴赏艺术手法;
3 .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普通劳动者的讴歌和赞美,树立正确劳动观。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上包括:
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 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
《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邶风 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直接、很热烈地将自己的爱情誓言表达出来。
《诗经》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 硕鼠》通篇用比。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诵读诗歌理解诗意
掇
捋
袺
襭
有
采
芣 苢
采摘
取得,获得
拾取,摘取
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着眼到文中的6个动词
乐
重章叠句:在不断的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生动地表现了芣苢越采越多、越采越快直到满载而归的场景美和采摘的快乐的情感美。
1.重章叠句(重章复沓)即复沓的章法,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几个字反复吟唱。
作用:内容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
形式上: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知识拓展
2.叠字:形象准确,音韵和谐。
3.采用赋的手法,铺陈直叙地描写妇女采摘芣苢这一简单的事件,展现了欢快的劳动节奏,表现人民热爱劳动的勤劳朴素的品质
(2)“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可以调换顺序吗?
明确:不可以调换。
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妇女们先“采”才会“有”,刚开始采摘时是一叶一叶地掐取,接着是大把大把地捋采,最后是扯起衣襟兜装。这由“掐”到“捋”再到“兜”的过程,生动地表明她们愈采愈多、愈采愈快,劳动热情也愈来愈高涨,是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
插秧歌
姓名:杨万里,字廷秀 生卒:1127—1206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
地位 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一代诗宗。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并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 诗风: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以构思精巧,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 1.认识作者 “诚斋先生”——杨万里
2.读准字音
词语 读音 词语 读音
兜鍪 半霎
胛 莳
渠 未匝
móu
jiǎ
qú
shà
shì
zā
词语 释义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
渠,他;半霎,极短的时间
不搭理农妇的要求,却有别的话要说
莳,移栽、种植;匝,布满、遍及
3.解释词语
词语 释义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
渠,他;半霎,极短的时间
不搭理农妇的要求,却有别的话要说
莳,移栽、种植;匝,布满、遍及
育苗
抛秧
译读《插秧歌》,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插秧
拔秧
接秧
抛秧接秧图
拔秧插秧图
雨中插秧图
呼唤早餐图
农夫应答图
从《插秧歌》中你体会到了劳动什么特点 是和《芣苢》一样轻松快乐吗?(用一个词概括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 繁忙。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一家人抛、接、拔、插,都在劳动。
2. 紧张。“笠是兜鍪蓑是甲”,运用比喻,把农夫比作战士,把雨中插秧比作一场战斗,与老天抢界间。“雨从头上湿到胛”,可见雨中插秧也非常辛苦。
3. 辛苦。“唤渠朝餐歇半霎”,顾不上吃饭,而且是“朝餐”,想见为了抢时间,一大早就起来干活,一直没吃饭,劳动了老半天了,仍不肯歇,一小会儿也不肯歇。
4.担心。一方面担心来不及插完秧,一方面又担心鹅儿与雏鸭来糟蹋秧田,更添忙碌。
5.和谐。一家人齐心协力劳作,很有秩序,很和谐。
忙
【思考探究】
《插秧歌》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是如何展现劳动的?
一、二句通过白描真实地呈现了插秧的动作,一出场就是抛秧、接秧、拔秧、插秧一连贯的动作,农忙时节,分工明确精细,节奏紧凑,富有美感。
三、四句通过比喻把插秧比作战事一样紧张,抓住时节及时种植,类似一场紧张的战斗,须全副披挂,全力投入。这句也是侧面描写,写出了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忙碌精神。
通过对话等细节描写,构思精巧,送饭人催促吃饭。吃饭人只忙着提醒送饭人“照管鹅儿与雏鸭”。
诗歌 劳动内容 劳动对象 表现手法 表达情感
《芣苢》
《插秧歌》
比较阅读
诗歌 劳动内容 劳动对象 表现手法 表达情感
《芣苢》 采摘车前草 一群妇女 重章叠唱 直接描写 劳动者的欢歌
《插秧歌》 农忙种稻 一户农家 白描比喻 正侧结合 劳动者的赞歌
比较阅读
劳动本身的滋味——
劳动,辛苦繁忙
劳动者们却甘之乐之
在辛苦中收获快乐,也就生出了美
《芣苢》中的女子她们脸上有汗滴,但是歌声里洋溢的是她们的快乐。
《插秧歌》中农夫被大雨湿透了衣裳,但他的眼里是秋天黄澄澄的稻田。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只有劳动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劳动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劳作,我们要勇于在艰苦的劳动中净化灵魂、磨炼意志,坚定信念。
——习近平
2019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题:劳动的青春最美丽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的青春最美丽》。
开头:大家知道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劳动息息相关。希腊盲诗人荷马说,“劳动是人类命运。”也就是说,人类的一切都离不开劳动。并且青春是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是抒写诗情画意的篇章,每个人有不同的青春靓色,但我觉得劳动的青春最美丽。(中心论点)
分论点段1:劳动能创造财富。+铁人王进喜、袁隆平
分论点段2:劳动能净化人的灵魂。+“天道酬勤”
分论点段3:劳动还能创造辉煌。+“黄帝”、“习主席”、“中国人的飞天梦”
结尾:劳动,应是人类最亲密的动词!劳动,应是人类最珍惜的伴侣。(呼吁老师同学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因为奋斗的青春最光荣,劳动的青春最美丽!(扣题)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欢迎与大家深入探讨这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