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多层次、多频次诵读,指导学生体会豪放词的特征。
2.通过赏析,引导学生理解本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通过品味,让学生明确词中关键语句的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紧扣语言文字,解读词中的景、人、情。
难点: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语言建构与运用
1.读准字音
大江东去,浪淘 ( )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 )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 )巾,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发。人生如梦,一尊还( )酹( )江月。
答案:táo lěi jǐn liǎo guān lǔ huā huán lèi
2.解释词义
(1)大江东去( )
(2)千古风流人物( )
(3)乱石穿空( )
(4)雄姿英发( )
(5)一尊还酹江月( )
答案:(1)长江;(2)有文采,有功绩;(3)陡峭不平的样子;(4)姿容雄伟,英气勃发 ;(5)同“樽”,酒具。
3.划分节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答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词语活用
(1) 大江东去( )
(2) 羽扇纶巾( )
(3) 樯橹灰飞烟灭( )
答案:(1)名词作状语,向东;(2)名词作动词, 拿着羽扇;戴着纶巾;(3)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资料链接
1.识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虽才华横溢,却屡遭贬谪。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2.探背景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作团练副史,时年47岁。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他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他于元丰五年写下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堪称其豪放词的代表作。
3.知常识
“念奴娇”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伎,调因此而得名。前片49字,后片51字,共100字。此调宜于抒写豪迈感情。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轼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咏史怀古诗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文本研读
整体感知
这首词通过写眼前 雄奇的江景,联想到赤壁古战场的鏖战以及周瑜 的形象,赞颂其功业,并借以抒发自我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
参考答案:赤壁 “雄姿英发”
文脉梳理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阙 景:宏伟壮阔
下阕 史:周瑜 风流人物 豪杰
情:悲慨 释怀
文本探究
1.一首诗词的情感往往蕴含在意象之中,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词运用了哪些意象?
参考答案:大江、浪、赤壁、乱石、惊涛、江、月;周公瑾、小乔、樯橹、羽扇、纶巾、华发。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学们是否注意到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自然意象:大江、浪、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江、月;人文意象:周公瑾、小乔、樯橹、羽扇、纶巾、华发
3.上阕哪一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一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抒发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的历史英雄豪杰,开启下文对周瑜的描写。
4.词的下阕塑造了怎样的周瑜形象?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小乔初嫁了”写出了周瑜的年轻有为,美人衬英雄;“雄姿英发”写周瑜气概不凡风姿俊朗;“羽扇纶巾”写其从容儒雅;“谈笑”表现其指挥若定;“樯橹灰飞烟灭”则明战果辉煌,大获全胜,建立了盖世功业。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是为了和自己形成对照,自然引出下文对自身功业无成的感慨。
5.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观点一)我认为作者确实是有些消极的。关于“人生如梦”,我觉得作者的意思是,人生如梦,自己的一生又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千古风流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看到这千古不变的江月,不禁令人感慨月之永恒、人生之短暂,感叹再大的功业也敌不过岁月,也终将被这岁月之长河湮没。所以说,他的人生态度确实有些消极,充满了怅惘和伤感。
(观点二)我不认为作者是消极的。“人生如梦”看似充满了怅惘和伤感之情,但其实并不然。诗人以“人生如梦”自慰,表现的是他旷达的胸襟。因为作者并没有想到隐退或表现出要及时行乐的情绪,故他并不甘于消极。他遥想公瑾当年,感叹壮志难酬,正表现了他积极用世的志向。
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有的版本作“乱石崩云,惊涛裂岸”,请问这两种说法各有何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穿空”写出石壁的高峭和直插云霄的气势,“拍”写出江水撞击江岸时波涛的汹涌奔腾。“穿”“拍”运用比拟手法,使画面更富形象和动感。(2)“崩云”意即击碎了云层,写出了山石直冲云天的力量,“裂岸”夸张地写出了波涛撞击江岸的力度。
7.“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到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状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感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8.本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烘托: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词中“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以“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一时多少豪杰”烘托作者心中的英雄人物周瑜。
映衬:映衬是烘托的特殊形式,一方面“以乙托甲”,一方面“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①实景与虚景映衬。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作者想象的战争情景是虚,二者互相衬托。②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对比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作者的壮志未酬。
鉴赏技法
虚实结合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实写的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眼前之景,穿空之石,拍岸惊涛,衬托出环境的凶险,衬托出周瑜年轻有为,是以实衬虚,这样写的好处是使画面生动形象;面对雄壮的赤壁之景,作者回忆历史人物周瑜和历史事件火烧赤壁,是衬托周瑜的年轻有为,抒发自己遭贬后的失意,是以虚衬实,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情感丰富深刻,使形象生动丰满,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激发了读者想象。
诗歌理论的虚与实,通常包括四种内涵:①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②实,指客观有形的物象;虚,指主观的无形活动。③实,指具体描绘;虚,指抽象的议论。④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总之,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