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代诗歌四首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沧海》一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的,此诗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B.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借“夜郎西”寄托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C.《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D.《天净沙·秋思》语言精练,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景。
2.下列诗句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下列对《观沧海》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
B.诗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前一句是动态描写,后一句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C.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写海面上风大浪大的景象,写出了其惊心动魄的声势,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的气象。
D.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描绘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沧海》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其中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全诗的重点,因为这是诗人伟大抱负的写照。
B.王湾,唐代诗人,他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们称道。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二、默写
1.(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
2.(1)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次北固山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作者乘舟前行时所见的绿水青山美景。
3.(1)《观沧海》中抒发了作者统一河山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直接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点时令,烘托伤感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第1-2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赏析其妙处。
四、拓展练习
1.下列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游荡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2.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③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 D.⑤①③④②
答案
一、
1. B,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中,诗人是借“明月”来寄托
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2. C,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诗歌中的对偶句上下两句对应的位置词性相同、声调平仄相对。判断的时候要结合对偶句的特点进行分析。
3. C,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实写海面的景象,并非虚写。
4.D,诗眼应是“断肠人在天涯”。
二、
1.(1)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1)树木丛生
(2)星汉灿烂
(3)随君直到夜郎西
(4)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5)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3.(1)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三、
(一)1.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二)1.【答案】示例: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而开阔。风虽顺,却很猛,船上的帆被鼓成了弧形。
【解析】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和意境。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注意不能翻译诗句。
2.【答案】“生”“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述自然的时序更替中,景中含情,景中寓理,给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
【解析】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生”“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四、
1. C,C项,该句营造了一种辽阔荒僻、萧瑟悲凉的氛围。
2. C,话题的中心是“乡愁”与诗歌的关系,首先确立总起句③,①句中“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与③句中的“惆怅”联系,⑤句紧承①句举例,②句中的“亦”字最关键,应放在第⑤句后,而④句中的“这么”显然是在指示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