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练习课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77页—80页的“练习十四”第3题、第7题和“整理与练习”的第10题中的有关小数乘法内容,补充一些习题。
教学目标:
1.巩固通过观察数的特征,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培养简算意识。
2.能迅速地根据题目的具体数据特征和符号特征,准确地、灵活合理地进行小数乘法简便运算。
3.通过计算、比较、归纳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计算策略进行简便运算,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凑数游戏:老师说出一个数,你说出另一个数,我俩说出的数的积能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积各是多少。抢答:25、125、15、 35、45。
回忆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出示课题: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提高对乘法简算特殊积的关注,通过回忆乘法运算律,为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的练习作好准备。)
一、回顾旧知,复习定律。
第一关:看谁大脑最精明。
1.现在要你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一组题,你会选哪一组?
(1)2.56×1 7.4×0.1 12.5×8 2.5×0.4
(2)2.7×10.1 2.5×14 16×1.25 12×3.5
为什么都选这组呢?如果在乘法运算中一个因数是这些简单的数,或者是这一对对能凑整的数,算起来可就简便了!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比赛,提高对小数乘法中数的特征的关注:小数乘法中因数是1、0.1、0.01这些简单的数算起来同样简便。)
2.每组题中你只需在A或B中选一题来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你会选哪题呢?请你做在练习纸上。
A、0.24×17×4 A、12.5×(7+0.9) A、2.3×0.6+2.3×0.4
B、0.25×17×4 B、12.5×(8+0.1) B、2.3×0.6+0.4
为什么选?运用什么定律?
要判断是否运用定律来进行简便运算时要关注数的特征和符号特征。通过观察数的特征把数进行凑整,目的是尽可能地通过口算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选择,明晰简便运算应关注两方面:观察数字特征和试题结构特征,以正确判断是否能运用运算定律。通过计算,回顾了小数简便运算都是观察数的特征,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凑整,通过口算使计算简便。)
二、选择运用,加深理解。
第二关:小魔术变一变。
填上什么数使算式算起来简便?
7.9×5×()(0.2,2,20…)多种填法
12.5×0.7+12.5×( )(0.1,0.3,7.3…)
只要是能和5、0.7凑整的数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构造具特征数的算式,使学生对具有能凑整的特征的表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对比练习,梳理方法。
第三关:比一比大发现。
说一说:12.5×5×1.6 12.5×13—12.5×5 12.5×5.6
观察这三道算式,哪个数最引起你的注意?你马上想到了几?它的好朋友8在哪里?你能找到吗?
我们要找出能凑整的数时,要根据它不同的“藏”法,采用不同方法把它“找”出来。
算一算:13×20.1 13×19.9
1.先观察算式中的数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好方法通过口算很快算出结果。
小结:在不同的情况下“拆”的方法也会不同,不同的拆法可能会用不同的定律进行计算,但无论怎么拆都不能改变式子的大小。
2.你能通过拆、变形使这些算式都能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吗?
(2)2.7×10.1 2.5×14 16×1.25 12×3.5
试一试:2.5×19—2.5×15 2.5×19—25×1.5
第一小题:能直接说出得数吗?运用了什么定律。帮它来个小变身。还能直接用运算定律吗?为什么?
利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变形,出现了相同因数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小结:在不同的情况下,要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技巧把数进行凑整,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三组对比练习,感受得出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技巧进行简便运算,同时提高学生简便运算的灵活性。)
四、灵活运用,提高能力。
第四关:灵活运用大比拼
(1)3.5×13×2 (2)2.8×3.7+2.8×6.3 (3)125×8.8
(4)7.8×99+7.8 (5)1.2×6+4
(设计意图:综合练习,检测学生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的熟练性和灵活性。)
五、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和自己比你哪方面有了提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