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看了刚才的视频,再结合下面的图片,说一说草原风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 草原
阅读提示一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尤其读准文中的多音字。
2.梳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生字词
读准下面词语的读音。
渲染 勾勒 迂回
蒙古包 鄂温克 羞涩
měng
lè
xuàn
yū
è
sè
勒
lè ( )
lēi ( )
勾勒
勒紧
蒙
mēng ( )
méng ( )
měng ( )
蒙骗
蒙受
蒙古包
多音字
你认为哪个字不好写,易写错?你是怎么记住的?
半包围结构,
竖弯钩要充分右伸
竖撇要伸展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 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影响。他勤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写了二十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人民艺术家。
感受草原风光美
阅读提示二
自由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想象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你能分别概括一下文中描写的草原的美景吗?
一碧千里而不茫茫
羊群给绿毯绣上白花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天际
辽
阔
清
朗
色
彩
迷
人
生
机
勃
勃
1.想一想,“我”会唱些什么呢?你能不能根据作者描写的草原景色编几句歌词?
2.想一想,“我”会低吟怎样的诗,骏马和大牛又会回味些什么呢?
合作朗读:抓住关键词分别朗读描写草原景色和作者感受的句子,读出草原风光之美和作者愉悦的心情。
思考: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能使得情与景高度融合,即所写的景物融入感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尝试背诵
感受喜迎远客的热情
阅读提示三
自由读第2、3自然段,画出最喜欢的句子。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圈出关键词句。
思考1:能不能把“飞”改成“跑”?为什么?
不能。“飞”说明草原人民马儿骑得快,体现了他们热情好客的特点。
思考2:对比画红线和画蓝线的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画红线的句子是静态描写,画蓝线的句子是动态描写,由静到动的变化也衬托了草原人民的热情。
思考3:圈出第3自然段中表现蒙汉情深的词句。
“许多、很多、几十里外”表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表现了双方的激动和友好。
感受主客联欢情谊深
阅读提示四
自由读第4、5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图示。
主客联欢
端肉、敬酒
再举杯
唱民歌
套马、摔跤、舞蹈
主人
客人
思考:观察图示和画线的内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主客动作穿插写,表现了你来我往的热情,可以感受到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主客联欢
端肉、敬酒
再举杯
唱民歌
套马、摔跤、舞蹈
主人
客人
回敬
再回敬
也唱起来
舞蹈、唱歌、骑马
情景剧
同学们自由选择,一组扮演主人,一组扮演客人。
注意:要表现出主人的热情,以及双方之间的情深意切。可适当发挥想象,添加语言。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想象离别场面,感受依依惜别
抓住“天涯、碧草、斜阳”想象当时的自然景象;再想象主客双方的心情。
联系生活,交流经历
你有没有过与他人惜别的经历?和谁?是在哪里告别的?当时的环境和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回忆一下,说一说,记得说出当时的场景和当时的感受。
小结
从老舍先生描写的蒙汉惜别,让我们想到了自己与他人惜别的场景,这就是从读的内容想开去。
其他方法:去读作者其他的作品
去读其他描写《草原》的文章
……
从读的内容想开去
板书
草
原
草原风光
美景
感受 愉快 惊叹 舒服
辽阔清朗
色彩迷人
生机勃勃
喜迎远客
主客联欢
蒙汉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