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1 08:2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2022国考报名系统已于10月24日18时正式关闭,考生们己经无法提交报考申请,标志着2022国考报名申请阶段华丽落幕。截至24日17时30 分,2022国考报名人数达202606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1.4万人,增幅349%。其中1837759人通过审核,初步拿到2022国考的“入场券”,过审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3.5万人,平均竞争为59:1,略高于去年的54.5:1。目前还部分考生暂时未通过审核,全部资格审核将于10月26日结束。
合理的考试原则是什么?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商周时期
战国—秦汉
汉武帝后
魏晋南北朝
隋唐—1905年
血缘世袭
军功
品行才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时空坐标
220年
581年
618年
907年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九品中正制、三省制、租调制
科举制形成、
三省六部制确立
科举制完善、租庸调制、两税法
一个继承:唐承隋制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
【历史纵横】汉末以来,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背井离乡,“人士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结交朋党,严重干扰了选拨。
请大家阅读教材P40页历史纵横,结合所学分析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人口流动加剧,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
曹魏求贤若渴,需要人才
陈群
标准:
曹魏时期,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而推行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创立:
措施: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九品中正制示意图
一、选官制度
1、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
成为维护
士族特权的工具
士族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标准单一化
特权垄断化
(1)背景
①汉末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②抑制地方大族,集权中央;
③察举制自身弊端,不适应选拔需求
弊端
科举制
应运而生
选拔权由中央到地方
选拔范围
世家大族
君主强化
权力的需要
继承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实行初期起到了选拔人才 的作用。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积极影响:
咏史(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察举虽由地方官掌握,但前提往往是被选拔人当地的士人舆论。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阎步克自选集》
一、选官制度
1、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2)标准:
门第、家世
人物小传
孟郊,唐代著名诗人。祖先世居洛阳,少时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中进士后,写了一首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2、隋唐—清:科 举 制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归纳出科举制为什么实行的原因吗?
社会经济发展,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
统治者打破门阀世族的政治垄断,为扩大统治基础,巩固统治
继承发展前代选官制度
一、选官制度
2、隋唐—清:科 举 制
一、选官制度
2、隋唐---清:科 举 制(考试选拔官吏)
成熟 宋
僵化 明清
废除 清末
科举录取名额扩大;确立了乡试、省试、殿试的系列考试制度;增加策论考试,密封卷;完善了考试环节和规则(糊名法、锁院)防止作弊;
八股取士,“四书五经”命题
1898废八股,1905废科举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一、选官制度
(2)隋炀帝:
(1)隋文帝:
分科考试
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度
(3)唐宋元:
科举考试的内容
科目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帖一大经(《礼记》或《左传》)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能通五条以上者入取 口问大义十条,能通六条以上者入取 答时务策三道,取粗有纹理者与以及第
进士 帖一大经及《尔雅》,每经帖十条,能通四条以上者入取 试文、诗赋各一篇 试时务策五道
材料:科举制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考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 然后为真正考试...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科举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 ——邹一楠《浅论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思考】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科举制的特点?
①选官方式:
②选官标准:
③选官原则:
④选官范围:
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才学
制度化、公平公开;
士人自由投考,扩大人才选拔范围。
曲江宴饮
雁塔题名
一、选官制度
材料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明)顾炎武:《日知录》
【思考】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科举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积极作用
①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读书—考试(相对公平公正)—做官三位一体,保证官僚队伍的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成为中华文明长期繁荣的制度保障。
③科举制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推动了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以发展,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
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公务员考试录取制度)
消极作用
①考试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范畴,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发展成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4)影响(p41)
2、隋唐---清:科 举 制(考试选拔官吏)
一、选官制度
科举考场
宋代科举考试
1994年韩国再现科举考试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才学
隋唐宋元
科举制
门第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行
汉朝
察举制
标准
时期
名称
举秀才,不读书;举孝廉,父别居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
世袭制
(夏商周)
科举制
(隋—清)
军功爵制
(战国)
察举制
(西汉)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血缘
军功
孝廉
考试成绩




选拔标准:
选拔原则:
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由血缘、推荐、地方品评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科举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才能→家世
选拔方式:
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
秦朝
西汉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东汉
皇帝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魏晋南北朝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
二、三省六部(中央官制的创新)
1、演变过程
(1)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是尚书省)
(2)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3)唐朝:唐太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隋文帝时
正式确立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草拟
审核
执行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六部职责::吏部:负责官吏考核、任免;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科举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事务;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二、三省六部(中央官制的创新)
决策
执行
审议
六部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三省
任免考核
户籍土地赋税
礼仪科举
军政
刑狱
工程
3、意义
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三分相权、加强皇权、集体宰相制(群相),
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
①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 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 一定程度上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诏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三省集思广益,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④ 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2、特点
二、三省六部(中央官制的创新)
政权组织的演变
时期 政权组织 权力分配 趋势
西汉 武帝前 三公九卿制 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制度化
合法化
宰相实位转向虚位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武帝后 中外朝制 中朝决策,外朝执行
东汉 三公和尚书台 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魏晋南北朝 尚书、中书、门下形成三省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
三、赋税制度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古代民众的义务: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粮食、布帛
人头税
田亩税
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汉书·高帝纪》
税谓收其田入也。 ——《汉书·食货志》
(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
“赋+役”
轻徭薄赋、赋役繁重
三、赋税制度
1、租调制
根据材料回答:什么是均田制?什么是租调制?租调制的征税依据是什么?
北魏太和九年(485),颁布了均田制,规定男子年15岁以上,受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妇女20亩,如果是二年休耕一次的地,则加倍受田,三年休耕一次的加两倍受田。奴婢和平民一样受露田。……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次年颁布实行了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夫一妇为纳税单位,租额相对减轻,即一对夫妇年纳粟2石,帛1匹…以后相继建立的北齐、北周、隋、唐都曾颁布过此令,唯办法略有变更。
——吕建中:《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述略》
均田制: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
三、赋税制度
1、租调制
调(人头税):帛或布
租(田亩税):粮食
(1)实施基础:
均田制
(2)主要内容——以户为单位,进行征收
①租
②调
—纳粟
—纳绢或布
三、赋税制度
2、租庸调制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1)内容:
田亩税(租):粮食
人头税(调):帛或布
庸:用帛或布代徭役
(2)征收对象:
(3)征税类目:
21—59岁的成年男子
租—谷物、
庸—不去服役的纳绢/布代役、
调—绢/布
(4)特点: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5)作用:以庸代役保证了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税收从劳役地租转变为实物地租;保障了财政收入。
1.背景
仔细观察地图,唐鼎盛时期和唐后期户口数有何变化?
户口锐减,逃户增多,税收不足。
三、赋税制度
两税法
土地买卖兼并盛行
均田制无法推行
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政府财政收入下降
二傻,把你家地都卖给我吧!

照这样下去,地都不在我手上了。
二傻,把你家地都卖给我吧!
二傻,把你家地都卖给我吧!
快跑,朝廷又来收税啦!
呜呜,都收不到税了!
土地兼并
逃税、避税
如果你是唐朝的统治者,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挽救危局呢?
三、赋税制度
3、两税法
(1)背景
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4)内容
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财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2)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
(3)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三、赋税制度
3、两税法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放松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名目
扩大了收税对象
人丁
人丁和财产
田租、户调
力役、杂税
户税、田税
授田农民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一次
夏、秋两季
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概括两税法的创新之处:
精简了税收时间
(5)特点
三、赋税制度
3、两税法
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②两税法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使一直处于危机的财政状况走出困境,逐渐好转。
③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体现了社会公平。
④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⑤两税法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6)影响(积极)
三、赋税制度
3、两税法
(6)影响(消极)
配赋不均,两税法“量出制入”(先计州县所应费用)的原则给了地方官员恣意定税的机会;
税外加征,税外又增加许多杂税,加重人民负担;
以产计税,朝廷长期不调整户等,“以贫富为差”的征税原则不能充分体现;
折钱纳税,户税以钱定数,而钱币流通量不足,渐至钱重物轻,农民实际负担随着物价趋贱而不断加重。
合作探究: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征税标准
人身控制
征税内容
人丁为主 → 土地财产为主 (以两税法为标志)
必须服徭役 → 纳绢代役 → 折银代役
实物地租 → 货币地租 (以两税法和一条鞭法为标志)
征税时间
不定时 → 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明“一条鞭法”
唐“庸”
规律总结
请用唯物史观的视角来说明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
赋税制度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状况
影响
两税法
租庸调制
均田制
决定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政治之用 赋税制度——核心素养落实
破坏
唯物史观
取代
适应
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
——人丁与财产的流变
租调制
以人丁为主到
以土地财产为主
人身控制逐渐松驰
税收种类减少
从实物地租到货币地租不定时—基本定时
按户征粮纳绢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可以庸代役
按土地和财产收税
取消人头税
按亩征收银两
政治之用 赋税制度——核心素养落实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变化:两汉察举——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创新:权力集中中央、考试衡量才学、方式公开公正。
中央官制
选官制度
赋税制度
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变化:秦汉三公九卿制—汉武帝设中外朝—隋唐三省六部制
创新: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节制君权。
影响: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是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变化:魏晋租调制和北魏均田制——唐前期租庸调制,后期两税法。
创新:从人丁到财产的流变
影响: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和政府的赋税收入。
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收入,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历代基本沿用。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