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1.陆、海、空军及导弹部队的建设与发展:海军-“辽宁舰” 2.新时代强军之路:主要措施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图片反映的史实 1.重点记背知识:陆、海、空军及导弹部队的建设及发展;辽宁舰;新时代的强军措施 2.透过图片等素材理解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成就
1.新中国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内容、影响 3.“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会议、作用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1.重点记背知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及影响;“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会议及作用2.充分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巨大作用;感悟近现代外交的巨大变化及原因;提高材料信息的提取、理解能力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背景、意义(高频) 2.中美建交:原因、时间、历程(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标志、建交标志)(高频) 3.中日建交 4.全方位外交:外交理念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图片反映的史实4.材料信息理解 1.重点记背知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意义;中美建交的原因、关系开始正常化及建交的标志;中日建交的史实、全方位外交的外交理念 2.掌握“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中的考法类型和创新题;熟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的图片;提高材料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用历史的视角审视当今的中美关系;探究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原因
命题点1 国防和军队建设
1.【图二源自教材八下P79】历次国庆大阅兵反映出我国国防力量的不断增强。以下两幅图片,直观地反映出我国国防和军队建( )
1951年国庆大阅兵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中
骑兵部队车炮队通过检阅台 受阅的核导弹方队
A.武器装备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B.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转变
C.形成五大战区战略布局 D.特别重视军队政治工作
2.2023年4月15日,非洲苏丹首都喀土穆多地发生武装冲突,安全风险急剧上升。中国派正在亚丁湾护航的导弹驱逐舰南宁舰等,于4月27日将首批668名中国同胞安全撤离到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
A.中国军队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
B.改革开放后中外人员的流动不断增强
C.人民海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D.人民解放军已经建立起联合作战体系 中国侨民抵达吉达港
3.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国防近(现)代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设计了以下任务,请你参与。(16分)
任务一【自主梳理——早期军事近代化】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一批握有实权的清朝官员,力争恢复旧秩序,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和学习西方的科技,创办近代企业,推行军事现代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人物 时间 主要活动 口号
曾国藩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
张之洞 1887年 广东水师学堂
(1)请完善表格“ ”内容,(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推行军事现代化”的主要举措。(2分)
任务二【情境再现——人民军队新型化】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古田会议解决了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铸造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
朱德手枪实物 三湾改编旧址 井冈山纪念馆 古田会议决议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所做的成功探索。(选取两幅及以上图片,简要说明,5分)
任务三【成果汇报——钢铁长城筑国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在国防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在国防建设上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3分)综合上述探究活动,谈谈你对国防近(现)代化建设的认识。(2分)
命题点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事业的发展
4.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段话是针对当时我国某方面政策作出的论述。“某方面”指的是( )
A.社会建设 B.文化建设 C.教育改革 D.对外交往
5.“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这反映了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
A.中苏同盟 B.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 D.求同存异
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改善了同美国的关系,也改善了同苏联的关系”。这些“改善”( )
A.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推动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贯彻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庆祝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胜利举行,于1973年8月25日发行的一枚邮票。该邮票体现了( )
A.反对西方殖民扩张的主题
B.亚非拉人民的交流与团结
C.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
D.中国全方位外交的成果
8.(一材多设问)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坦桑尼亚代表穿着“毛制服”与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这一历史画面的出现是因为(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材料 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坦桑尼亚代表穿着“毛制服”与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
(新考法—拟写标题)8.1依据材料场景拟写一个新闻标题。(2分)
9.196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而1971年他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选项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为缓解两国关系开启了大门;“篮球外交”推动了中菲关系的改善;中美间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与材料主题相一致的是( )
A.“开展体育运动,为打败法西斯服务” B.“锻炼身体,保家卫国”
C.“体育是外交先行官” D.“新北京,新奥运”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正值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了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持。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到1976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经有110多个,这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我国外交所取得的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创造了有利前提,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中国参与创建或参加的部分国际组织
注:整理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国际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出成就。(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积极参与创建或参加国际组织的意义。(4分)
13.(新考法—五育·体育)体育是传播和平与友谊的使者,体育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1950年,苏联男子篮球队访华,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接受外国体育代表团的访问。1956年2月,南斯拉夫足球代表队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52年,赫尔辛基举办第15届奥运会,由于西方国家阻挠,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临近结束才赶到。1954年,美国企图在国际奥委会内部制造“两个中国”的既成事实。1958年,中国发表了同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的声明。
(1)从新中国参加体育活动的两种不同境遇,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2分)
材料二 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中国体育外交扩展到亚非拉国家,并上升到主要位置。由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发起、中国联合倡议的新兴力量运动会于1963年11月在雅加达举行,这是新中国首次全面参加的一个综合性大型国际运动会。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体育外交的特点。(1分)
材料三 1971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赛会结束后,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乒乓外交”开创了以人民之间的友谊促动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和解的成功模式,是跨越意识形态障碍的国际体育交流。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体育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3)20世纪70年代,“乒乓外交”跨越意识形态障碍,推动了外交关系的发展,外交事业取得显著成就。请任意举出两例重大外交成就。(2分)
材料四 进入21世纪,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开展多边体育交往,扩大国际体育交流,承办大型国际体育盛会,全面走向世界。2008年8月,圆满举办第29届奥运会。2014年,成功举办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2022年2、3月,胜利举办第24届冬奥会、第13届冬残奥会。
(4)“多边体育交往”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进入21世纪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1分)
(5)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我国一贯奉行的外交政策及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51年国庆大阅兵时骑兵部队车炮队通过检阅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中受阅的核导弹方队”可知,这两幅图片直观地反映出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武器装备不断向现代化迈进,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未体现,排除。
2.A【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发生武装冲突,安全风险急剧上升”“中国派正在亚丁湾护航的导弹驱逐舰南宁舰等……将首批668名中国同胞安全撤离到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可知,中国军队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A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未体现中外人员流动、海军装备现代化水平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体系的内容,B、C、D三项排除。
3.(1)人物:李鸿章。(2分)口号:“自强”“求富”。(2分)举措: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军事人才;建立新式海陆军。(任答一点,2分)
(2)选取图片:南昌起义朱德手枪实物、三湾改编旧址。说明: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5分)
(3)主要原因:科技水平的提高;国家重视国防建设;全国人民的努力。(3分)认识:科技是推动国防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国防近(现)代化发展的保障。(2分)
4.D【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独立自主”“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所以这段开幕词反映的是中国的对外交往,D项符合题意。
5.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我国坚决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在此基础上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体现出中国在外交关系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B项符合题意。
6.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我们改善了同美国的关系,也改善了同苏联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实行全方位外交,D项符合题意。
7.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1973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为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举行乒乓赛事,加强了亚非拉人民的交流与团结,B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提及“西方殖民扩张”“不结盟运动”,A、C两项排除;中国全方位外交是在改革开放后提出来的,D项排除。
8.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美国人的巨大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决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现场的非洲代表热烈欢呼和庆贺,C项符合题意。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1972年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均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B、D三项。
8.1【示例】
一场激动人心的胜利,非洲代表跳舞为中国欢呼庆祝!(2分)
9.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60年”“一个国家必须……中国不是”“1971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可知,尼克松在这两个时间点内对华态度发生了转变,由反对中国到支持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是尼克松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D项符合题意。“求同存异”方针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A项排除;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是指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B项排除;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C项排除。
10.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项排除;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项排除;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项排除;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D项符合题意。
11.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篮球外交”“中美间的‘乒乓外交’”可知,这一时期的一系列体育运动,使中日、中非和中美关系得到改善,体现了体育与中国外交的关系,反映出体育是外交先行官,C项符合题意。“开展体育运动,为打败法西斯服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的,A项排除;“锻炼身体,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提出的,B项排除;“新北京,新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提出的,D项排除。
12.(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两大阵营对峙。(4分)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或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或中日邦交正常化)。(4分。写出两项即可)
(3)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等。(4分。写出两点即可)
13.(1)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采取敌视态度。(2分)
(2)广泛开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外交关系。(1分)
(3)推动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建立正式外交关系。(2分。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可得分)
(4)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1分)
(5)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1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1.陆、海、空军及导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陆、海、空军及导弹部
弹部队的建设与发 2.图片反映的史实 队的建设及发展;辽宁舰;新时代的强军
展:海军-“辽宁 措施
舰” 2.透过图片等素材理解我国国防和军队建
2.新时代强军之路: 设取得的成就
主要措施
1.新中国外交政策: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及影
政策 反映的史实 响;“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会议及作用
2.和平共处五项原 3.材料信息理解 2.充分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平
则:提出、内容、影 共处五项原则对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巨大作
响 用;感悟近现代外交的巨大变化及原因;
3.“求同存异”方 提高材料信息的提取、理解能力
针:提出的会议、作
用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
法席位:时间、背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席位的时间、意义;中美建交的原因、关
景、意义(高频) 反映的史实 系开始正常化及建交的标志;中日建交的
2.中美建交:原因、 3.图片反映的史实 史实、全方位外交的外交理念
时间、历程(关系开 4.材料信息理解 2.掌握“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中
始正常化的标志、建 的考法类型和创新题;熟悉恢复在联合国
交标志)(高频) 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的图片;提高材料
3.中日建交 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用历史的
4.全方位外交:外交 视角审视当今的中美关系;探究中国国际
理念 地位的提高及原因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1 国防和军队建设
1.【图二源自教材八下 P79】历次国庆大阅兵反映出我国国防力量的不断增强。以下两幅图
片,直观地反映出我国国防和军队建( )
1951年国庆大阅兵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周年国庆阅兵中
骑兵部队车炮队通过检阅台 受阅的核导弹方队
A.武器装备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B.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转变
C.形成五大战区战略布局 D.特别重视军队政治工作
2.2023 年 4 月 15 日,非洲苏丹首都喀土穆多地发生武装冲突,安全风险急剧上升。中国
派正在亚丁湾护航的导弹驱逐舰南宁舰等,于 4月 27 日将首批 668名中国同胞安全撤离到
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
A.中国军队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
B.改革开放后中外人员的流动不断增强
C.人民海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D.人民解放军已经建立起联合作战体系 中国侨民抵达吉达港
3.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国防近(现)代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设计了以下任务,请你
参与。(16分)
任务一【自主梳理——早期军事近代化】
材料一 19世纪 60—9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一批握有实权的清朝官员,力争恢复旧秩序,
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和学习西方的科技,创办近代企业,推行军事现代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人物 时间 主要活动 口号
曾国藩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
张之洞 1887年 广东水师学堂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请完善表格“ ”内容,(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推行军
事现代化”的主要举措。(2分)
任务二【情境再现——人民军队新型化】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
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古田会议解决了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铸造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
朱德手枪实物 三湾改编旧址 井冈山纪念馆 古田会议决议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
所做的成功探索。(选取两幅及以上图片,简要说明,5分)
任务三【成果汇报——钢铁长城筑国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
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
等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全党、全国
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在国防
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在国防建设上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3
分)综合上述探究活动,谈谈你对国防近(现)代化建设的认识。(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事业的发展
4.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
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
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段话是针对当时我国某方面政策作出的论述。“某方面”指的是
( )
A.社会建设 B.文化建设 C.教育改革 D.对外交往
5.“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这反映了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
A.中苏同盟 B.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 D.求同存异
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改善了同美国的关系,也改善了同苏联的关系”。这些
“改善”( )
A.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推动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贯彻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庆祝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胜利举行,于 1973 年 8月
25日发行的一枚邮票。该邮票体现了( )
A.反对西方殖民扩张的主题
B.亚非拉人民的交流与团结
C.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
D.中国全方位外交的成果
8.(一材多设问)1971 年 10 月 25 日,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坦
桑尼亚代表穿着“毛制服”与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这一历史画面的出现是因为(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材料 1971年 10月 25 日,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坦桑尼亚代表
穿着“毛制服”与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
(新考法—拟写标题)8.1依据材料场景拟写一个新闻标题。(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196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
分明显,中国不是。”而 1971 年他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
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中
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
作用。下列选项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为缓解两国关系开启了大门;“篮球外交”
推动了中菲关系的改善;中美间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与材料主题相一致的是( )
A.“开展体育运动,为打败法西斯服务” B.“锻炼身体,保家卫国”
C.“体育是外交先行官” D.“新北京,新奥运”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正值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的那一天
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了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持。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到 1976年,同中国建交
的国家已经有 110多个,这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我国外交所取得的成就极大
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更加积极地
参与国际事务创造了有利前提,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三 中国参与创建或参加的部分国际组织
注:整理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国际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的突出成就。(4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积极参与创建或参加国际组织的意义。(4 分)
13.(新考法—五育·体育)体育是传播和平与友谊的使者,体育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
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1950年,苏联男子篮球队访华,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接受外国体育代表团的访问。1956
年 2月,南斯拉夫足球代表队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52年,赫尔辛基举办第 15届奥运会,由于西方国家阻挠,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临近
结束才赶到。1954年,美国企图在国际奥委会内部制造“两个中国”的既成事实。1958年,
中国发表了同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的声明。
(1)从新中国参加体育活动的两种不同境遇,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二 从 5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中国体育外交扩展到亚非拉国家,并上升到主要位置。由
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发起、中国联合倡议的新兴力量运动会于 1963 年 11 月在雅加达举
行,这是新中国首次全面参加的一个综合性大型国际运动会。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体育外交的特点。(1分)
材料三 1971 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 31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赛会结
束后,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乒乓外交”开创了以人民之间的
友谊促动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和解的成功模式,是跨越意识形态障碍的国际体育交流。1979年,
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体育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3)20 世纪 70 年代,“乒乓外交”跨越意识形态障碍,推动了外交关系的发展,外交事
业取得显著成就。请任意举出两例重大外交成就。(2 分)
材料四 进入 21 世纪,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开展多边体育交往,扩大国际体育交
流,承办大型国际体育盛会,全面走向世界。2008年 8月,圆满举办第 29届奥运会。2014
年,成功举办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2022年 2、3月,胜利举办第 24 届冬奥会、第 13
届冬残奥会。
(4)“多边体育交往”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进入 21世纪我国
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1分)
(5)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我国一贯奉行的外交政策及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分别是
什么?(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51 年国庆大阅兵时骑兵部队车炮队通过检阅台”“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国庆阅兵中受阅的核导弹方队”可知,这两幅图片直观地反映出我国
国防和军队建设武器装备不断向现代化迈进,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未体现,排除。
2.A【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发生武装冲突,安全风险急剧上升”“中国派正在亚丁湾
护航的导弹驱逐舰南宁舰等……将首批 668 名中国同胞安全撤离到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
可知,中国军队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A项符合题意。题干中
未体现中外人员流动、海军装备现代化水平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体系的内容,B、C、D
三项排除。
3.(1)人物:李鸿章。(2分)口号:“自强”“求富”。(2分)举措: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军事人才;建立新式海陆军。(任答一点,2分)
(2)选取图片:南昌起义朱德手枪实物、三湾改编旧址。说明: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
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
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三湾改编,
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5分)
(3)主要原因:科技水平的提高;国家重视国防建设;全国人民的努力。(3分)认识:科
技是推动国防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国防近(现)代化发展的
保障。(2分)
4.D【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独立自主”“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
作”“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
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
合作关系。所以这段开幕词反映的是中国的对外交往,D项符合题意。
5.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我国坚决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
主权,在此基础上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体现出中国在外交
关系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B项符合题意。
6.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我们改善了同美国的关系,也改善了同苏联的关系”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
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实行全
方位外交,D项符合题意。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1973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世纪 70年代,中国为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举行乒乓赛事,加强了亚非拉人民的
交流与团结,B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提及“西方殖民扩张”“不结盟运动”,A、C两项排
除;中国全方位外交是在改革开放后提出来的,D项排除。
8.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71 年 10 月 25 日”“阿尔巴尼亚”“美国人的巨大失
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 年 10 月 25 日,阿尔巴尼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决议,中国恢复在联
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现场的非洲代表热烈欢呼和庆贺,C项符合题意。1953年周恩来首次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 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
功,1972 年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均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A、B、
D三项。
8.1【示例】
一场激动人心的胜利,非洲代表跳舞为中国欢呼庆祝!(2分)
9.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60 年”“一个国家必须……中国不是”“1971 年”“没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可知,尼克松在这两个时间点内对
华态度发生了转变,由反对中国到支持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国际影响力
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是尼克松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D项符合题意。“求同存
异”方针提出于 20 世纪 50 年代,A 项排除;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是指 1979 年中美正式
建交后,B项排除;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C项排除。
10.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53 年底,周恩
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项排除;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
的方针,B项排除;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项排除;改革开放后,中国
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举办“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D项符合题意。
11.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篮球外
交”“中美间的‘乒乓外交’”可知,这一时期的一系列体育运动,使中日、中非和中美关
系得到改善,体现了体育与中国外交的关系,反映出体育是外交先行官,C项符合题意。“开
展体育运动,为打败法西斯服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的,A 项排除;“锻炼身体,
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提出的,B 项排除;“新北京,新奥运”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间提出的,D项排除。
12.(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两大阵营对峙。(4 分)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或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或中日邦
交正常化)。(4分。写出两项即可)
(3)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维
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
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等。(4分。写出两点即可)
13.(1)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等一些帝
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采取敌视态度。(2分)
(2)广泛开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外交关系。(1分)
(3)推动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建立正式外交关系。(2 分。第 26 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
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可得分)
(4)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1分)
(5)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1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