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板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0 12:46:3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板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会议:内容、意义 2.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的内容、意义;开国大典的时间、意义;中
开国大典的时间、意 反映的史实、会议 3.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西藏和平解放
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图片反映的史实 4. 的意义
成立的意义 材料信息理解 2.多角度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熟
3.西藏和平解放:意 悉开国大典的图片;提高材料的提取、辨识
义 和理解能力
抗美援朝:背景、目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目
的、战斗英雄(黄继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的、战斗英雄、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抗美援
光、邱少云)、胜利 反映的史实、人物、 朝精神
原因、意义、精神(高 战争 2.充分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大意
频) 3.图片反映的史实 义;掌握“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
4.材料信息理解 中的考法类型和创新题;从美育和历史的
5.材料信息概括归纳 角度分析抗美援朝时期的绘画作品;提高
6.五育并举(新考法) 材料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感悟抗
美援朝精神;深刻理解抗美援朝的伟大意

土地改革:法律依据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土地改革的时间、法律依
及内容、意义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
反映的史实 意义
3.图片反映的史实 2.深刻理解土地改革对人民政权巩固和恢
4.材料信息理解 复经济的重大意义;熟悉土地改革图片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
1.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济济
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感到了民主的滋味。”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据某年《人民日报》报道:“当国旗图案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
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光永茂实业公司一家,三天就做了四千多面。包揽
做国旗的新建被服厂各单位,连明连夜地赶,也还是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顾客们成排地挤
在门前急着买,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挂出来,或挂的更早一些。”
材料反映当时( )
A.人民期盼新生政权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3.(新考法—跨音乐)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下列歌词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的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C.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D.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2 抗美援朝
4.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它使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
的百年耻辱,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这段话评论的是( )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
5.下图是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一位战士写下的绝命诗。据此可知,“冰雕连”肩负的
神圣使命是( )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A.解放全中国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向工业化进军 D.建设现代化钢铁长城
6.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
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革命英烈是( )
A.董存瑞 B.黄继光 C.罗盛教 D.邱少云
7.在自贡市某校举办的“讲好家乡历史人物故事”征文比赛中,某同学搜集了如下材料,
据此推断他的征文题目为( )
照片 证书 纪念品
A.《北伐建奇功,秋收总指挥—卢德铭》
B.《烽火长征路,遵义洒热血—邓萍》
C.《走进千年盐都,寻找盐的味道—抗日献金》
D.《537.7高地!—听太公讲那抗美援朝的事》
8.70多年前的那一场战争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道,罗盛教跃入冰河以
生命换得朝鲜少年安然无恙……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他们身上表
现出的是( )
A.红船精神 B.长征精神 C.抗战精神 D.抗美援朝精神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1950 年 6 月 28 日,毛泽东发表谈话,严厉谴责美国对朝鲜和中国领土台湾的侵略,号
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10 月 3 日,周恩来请印度
驻华大使转告美国政府:“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这
表明( )
A.新中国为了正义的事业不畏强敌 B.新中国成立后工业水平迅速提高
C.新中国团结起亚非国家共同作战 D.三大改造后新中国国力大大提升
10.(新考法—要素辨识) “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
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当时的西方世界看到中国如此落后的一个国家,竟然敢出兵和世界
头号军事强国相抗衡,并且成功地迫使强敌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妥协。对此,西方媒体惊呼:
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
态度。”材料叙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 )
A.影响 B.背景 C.原因 D.经过
11.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西方一个经典的评价是: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上,新中国再也不会
退让。最关键的一个,打出了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发言权。该评价认为朝鲜战争( )
A.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12.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关于“抗美援朝”内容的叙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950年 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B.1953年 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C.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上甘岭战役历时 40多天,志愿军击退敌军 900多次冲击
13.(一材多设问)红色经典歌曲是历史的回响,时代的号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 八年级(1)班以“抗战歌曲中的历史”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选取了《弹起
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歌词为研习素材。(注:《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电影《铁道游击队》
的插曲,该电影叙述了 1937 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
历史。)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词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我们
扒飞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
歌谣。哎嘿
——摘自童心编著《经典老歌 400首》
(1)周老师请同学们为材料一中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词谱曲,小历同学采用低沉、
舒缓的旋律,小史同学采用铿锵有力的旋律。你认为应采用怎样的旋律才符合抗日战争时期
的历史情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知识,说明理由。(7分)
【示例】
《松花江上》歌词(节选)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旋律:低沉、悲愤。
理由: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因此,用低
沉的旋律表达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心情;同时,用悲愤的旋律表达全国人民
对日本野蛮侵略中国的愤懑。
【图片源自教材八下 P9】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英雄赞歌》歌词(节选)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①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
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②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摘编自童心编著《经典老歌 400首》
注:《英雄赞歌》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
(2)从材料二的歌词①②中,选出你感悟最深刻的一句歌词(写出序号即可),根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概述你选择该句歌词的原因。(5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考法—观点论述·确定观点并论述)13.1 以上红色经典歌曲反映了中国革命历程,结
合所学知识确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正确,论述清楚)
14.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文字素材源自教材八下 P8课时导言】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摘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地图源自教材八下 P10】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三 1950年,毛泽东曾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
卫国。”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也说过:“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
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无论时代如何
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
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
族智慧。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2分)
(2)根据材料二,写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作战的著名战役(1 分)并写出著名的英雄人
物。(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的意义是
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从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3 土地改革
15.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 1000
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 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 1.4亿吨,比 1949
年增长 26.9%。”这表明土地改革( )
A.巩固了人民政权 B.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建立土地公有制 D.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16.【图二源自教材八下 P1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以下图片体现
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在分到的土地上插界标 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A.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共商建国”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民主党派代表也参加
了这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筹备成立新中国,C项符合题意。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而 1949年新中国已经建立,不符合“共商建国”,A项排除;1945
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不符合“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
豪济济一堂”,排除 B 项;1956 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不符合“共商建
国”,D项排除。
2.A【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自发去订新式国旗”“连明连夜地赶”“顾客们成排地挤
在门前急着买,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挂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此材料体现出人民热烈期盼着新生政权,
A项符合题意。
3.D【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新中国成立”分析备选项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D项符合
题意。A 项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B 项反映的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C 项表达出了中
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三者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4.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奠定了
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
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C项符合题意;B、D
两项属于国内改革调整,与国际地位无关;排除;A项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符
合题意,排除。
5.B【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长津湖战役”“志愿军战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
年 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我国安全面临严
重威胁。1950 年 10 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B项符合题意。
6.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抗美援朝”“被大火吞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美援朝
战场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
大火吞噬,壮烈牺牲,D项符合题意。
7.D【解析】根据图片信息“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同
学的征文题目应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D项符合题意。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黄继光”“罗盛教”“朝鲜少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为战友冲锋开道,自己英勇牺
牲;1952 年 1 月 2 日,罗盛教在朝鲜平安南道跃入冰河,将落水少年托出水面,自己因体
力耗尽,被水流冲到远处牺牲。他们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精神,体现了
抗美援朝精神,D项符合题意。
9.A【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严厉谴责”“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如果美军越过
‘三八线’,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 6月,朝鲜内战
爆发,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保家卫国,面对敌人的挑衅,新
中国不畏强敌,坚持正义的事业,勇于打击美国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A项符合题意。题干
中没有提及新中国的工业水平、新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合作、新中国的三大改造,B、C、D三
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0.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
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可知,抗
美援朝战争抵御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因此
该材料描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A项符合题意。
11.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最关键的一个,打出了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发言权”可知,
此句旨在强调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项符合题意。
12.C【解析】历史史实是指不加任何解释,客观地记载一个历史事件。历史评价指人们对
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作的认识,是一种评价角度。“1950 年 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3 年 7 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上甘岭战役历时 40
多天,志愿军击退敌军 900多次冲击”均是记载的历史事件,属于历史史实,A、B、D三项
排除;“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从“意义”角度出发,
是对抗美援朝的历史评价,C项符合题意。
13.(1)【一等示例】
旋律:低沉、舒缓与铿锵有力相结合。(3分)
理由: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与蚕食,中国共产党领导
抗日根据地军民展开游击战争,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
用。音乐旋律从低沉、舒缓到铿锵有力,反映了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表现了抗
日根据地军民在艰苦环境中的革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意志,表达了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战必胜的信心。(4分)
【二等示例】
旋律:低沉、舒缓。(2分)
理由: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与蚕食,中国共产党领导
抗日根据地军民展开游击战争,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低沉的旋律体现了
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舒缓的旋律表达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在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和抗战必胜的信心。(3分)
【三等示例】
旋律:铿锵有力(高亢、激昂)。(1分)
理由: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与蚕食,中国共产党领导
抗日根据地军民展开游击战争,在艰苦环境中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
了中流砥柱作用。铿锵有力的旋律表达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强意志,展现
了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战必胜的信心。(2分)
(本题分等级评分。或其他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2)选择歌词序号:①。(1分)
原因: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
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打败了侵略者,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 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 6000
多个功臣集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4分)
选择歌词序号:②。(1分)
原因: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
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充分展示了不畏强暴、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
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将士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
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4分)
13.1【示例】
观点: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为中国赢得了革命的胜利。(2分)
论述: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建立敌后
抗日根据地。中华民族以顽强的斗争精神抗击日军,最终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
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并把战火烧至鸭绿江
边,严重威胁中国安全。1950年,中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中国人民志愿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军以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最终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以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抗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
利。(6分)
14.(1)保家卫国。(2分)
(2)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水门桥战役、金刚川战役等也可得分)(1分)
英雄人物:黄继光、蒋道平、邱少云等都可得分。(1 分)
(3)国内: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等;
国际: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2分)
(4)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等。(不畏
强暴、反抗强权、万众一心、戮力同心、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等也可得分)(2分)
15.D【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土地改革后”“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 1000 多亩盐碱
地改变为良田”“1951 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 1.4亿吨,比 1949年增长 26.9%”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得到
了土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D项符合题意。
16.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民在分到的土地上插界标”“《中华
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体现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1947 年进行
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两者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项
符合题意。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保障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A项排除;社会主义工业化至今
仍在努力实现,排除 C 项;土地公有制确立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排除 D项。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板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意义2.开国大典的时间、意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3.西藏和平解放:意义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会议3.图片反映的史实4.材料信息理解 1.重点记背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意义;开国大典的时间、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2.多角度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熟悉开国大典的图片;提高材料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抗美援朝:背景、目的、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胜利原因、意义、精神(高频)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人物、战争 3.图片反映的史实4.材料信息理解 5.材料信息概括归纳6.五育并举(新考法) 1.重点记背知识: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目的、战斗英雄、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抗美援朝精神 2.充分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掌握“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中的考法类型和创新题;从美育和历史的角度分析抗美援朝时期的绘画作品;提高材料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感悟抗美援朝精神;深刻理解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
土地改革:法律依据及内容、意义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图片反映的史实4.材料信息理解 1.重点记背知识:土地改革的时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意义 2.深刻理解土地改革对人民政权巩固和恢复经济的重大意义;熟悉土地改革图片
命题点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
1.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感到了民主的滋味。”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据某年《人民日报》报道:“当国旗图案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光永茂实业公司一家,三天就做了四千多面。包揽做国旗的新建被服厂各单位,连明连夜地赶,也还是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顾客们成排地挤在门前急着买,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挂出来,或挂的更早一些。”材料反映当时( )
A.人民期盼新生政权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3.(新考法—跨音乐)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下列歌词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的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C.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D.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命题点2 抗美援朝
4.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它使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这段话评论的是( )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
5.下图是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一位战士写下的绝命诗。据此可知,“冰雕连”肩负的神圣使命是( )
A.解放全中国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向工业化进军 D.建设现代化钢铁长城
6.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革命英烈是( )
A.董存瑞 B.黄继光 C.罗盛教 D.邱少云
7.在自贡市某校举办的“讲好家乡历史人物故事”征文比赛中,某同学搜集了如下材料,据此推断他的征文题目为( )
照片 证书 纪念品
A.《北伐建奇功,秋收总指挥—卢德铭》
B.《烽火长征路,遵义洒热血—邓萍》
C.《走进千年盐都,寻找盐的味道—抗日献金》
D.《537.7高地!—听太公讲那抗美援朝的事》
8.70多年前的那一场战争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道,罗盛教跃入冰河以生命换得朝鲜少年安然无恙……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是( )
A.红船精神 B.长征精神 C.抗战精神 D.抗美援朝精神
9.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谈话,严厉谴责美国对朝鲜和中国领土台湾的侵略,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10月3日,周恩来请印度驻华大使转告美国政府:“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这表明( )
A.新中国为了正义的事业不畏强敌 B.新中国成立后工业水平迅速提高
C.新中国团结起亚非国家共同作战 D.三大改造后新中国国力大大提升
10.(新考法—要素辨识) “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当时的西方世界看到中国如此落后的一个国家,竟然敢出兵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相抗衡,并且成功地迫使强敌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妥协。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材料叙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 )
A.影响 B.背景 C.原因 D.经过
11.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西方一个经典的评价是: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上,新中国再也不会退让。最关键的一个,打出了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发言权。该评价认为朝鲜战争( )
A.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12.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关于“抗美援朝”内容的叙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B.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C.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上甘岭战役历时40多天,志愿军击退敌军900多次冲击
13.(一材多设问)红色经典歌曲是历史的回响,时代的号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八年级(1)班以“抗战歌曲中的历史”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选取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歌词为研习素材。(注:《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插曲,该电影叙述了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词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我们扒飞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哎嘿 ——摘自童心编著《经典老歌400首》
(1)周老师请同学们为材料一中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词谱曲,小历同学采用低沉、舒缓的旋律,小史同学采用铿锵有力的旋律。你认为应采用怎样的旋律才符合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情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知识,说明理由。(7分)
【示例】
《松花江上》歌词(节选)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旋律:低沉、悲愤。
理由: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因此,用低沉的旋律表达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心情;同时,用悲愤的旋律表达全国人民对日本野蛮侵略中国的愤懑。
【图片源自教材八下P9】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英雄赞歌》歌词(节选)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①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②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摘编自童心编著《经典老歌400首》
注:《英雄赞歌》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
(2)从材料二的歌词①②中,选出你感悟最深刻的一句歌词(写出序号即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概述你选择该句歌词的原因。(5分)
(新考法—观点论述·确定观点并论述)13.1以上红色经典歌曲反映了中国革命历程,结合所学知识确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正确,论述清楚)
14.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文字素材源自教材八下P8课时导言】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摘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地图源自教材八下P10】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
材料三 1950年,毛泽东曾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也说过:“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2分)
(2)根据材料二,写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作战的著名战役(1分)并写出著名的英雄人物。(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的意义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从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2分)
命题点3 土地改革
15.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表明土地改革( )
A.巩固了人民政权 B.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建立土地公有制 D.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16.【图二源自教材八下P1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以下图片体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在分到的土地上插界标 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A.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参考答案
1.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共商建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民主党派代表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筹备成立新中国,C项符合题意。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而1949年新中国已经建立,不符合“共商建国”,A项排除;1945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不符合“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济济一堂”,排除B项;1956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不符合“共商建国”,D项排除。
2.A【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自发去订新式国旗”“连明连夜地赶”“顾客们成排地挤在门前急着买,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挂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此材料体现出人民热烈期盼着新生政权,A项符合题意。
3.D【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新中国成立”分析备选项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D项符合题意。A项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B项反映的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C项表达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三者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4.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C项符合题意;B、D两项属于国内改革调整,与国际地位无关;排除;A项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符合题意,排除。
5.B【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长津湖战役”“志愿军战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项符合题意。
6.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抗美援朝”“被大火吞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D项符合题意。
7.D【解析】根据图片信息“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同学的征文题目应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D项符合题意。
8.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黄继光”“罗盛教”“朝鲜少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为战友冲锋开道,自己英勇牺牲;1952年1月2日,罗盛教在朝鲜平安南道跃入冰河,将落水少年托出水面,自己因体力耗尽,被水流冲到远处牺牲。他们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精神,体现了抗美援朝精神,D项符合题意。
9.A【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严厉谴责”“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保家卫国,面对敌人的挑衅,新中国不畏强敌,坚持正义的事业,勇于打击美国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A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提及新中国的工业水平、新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合作、新中国的三大改造,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0.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可知,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因此该材料描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A项符合题意。
11.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最关键的一个,打出了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发言权”可知,此句旨在强调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项符合题意。
12.C【解析】历史史实是指不加任何解释,客观地记载一个历史事件。历史评价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作的认识,是一种评价角度。“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上甘岭战役历时40多天,志愿军击退敌军900多次冲击”均是记载的历史事件,属于历史史实,A、B、D三项排除;“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从“意义”角度出发,是对抗美援朝的历史评价,C项符合题意。
13.(1)【一等示例】
旋律:低沉、舒缓与铿锵有力相结合。(3分)
理由: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与蚕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展开游击战争,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音乐旋律从低沉、舒缓到铿锵有力,反映了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表现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在艰苦环境中的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意志,表达了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战必胜的信心。(4分)
【二等示例】
旋律:低沉、舒缓。(2分)
理由: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与蚕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展开游击战争,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低沉的旋律体现了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舒缓的旋律表达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在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抗战必胜的信心。(3分)
【三等示例】
旋律:铿锵有力(高亢、激昂)。(1分)
理由: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与蚕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展开游击战争,在艰苦环境中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铿锵有力的旋律表达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强意志,展现了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战必胜的信心。(2分)
(本题分等级评分。或其他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2)选择歌词序号:①。(1分)
原因: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打败了侵略者,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多个功臣集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4分)
选择歌词序号:②。(1分)
原因: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充分展示了不畏强暴、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将士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4分)
13.1【示例】
观点: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为中国赢得了革命的胜利。(2分)
论述: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华民族以顽强的斗争精神抗击日军,最终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并把战火烧至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安全。1950年,中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最终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以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抗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6分)
14.(1)保家卫国。(2分)
(2)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水门桥战役、金刚川战役等也可得分)(1分)英雄人物:黄继光、蒋道平、邱少云等都可得分。(1分)
(3)国内: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等;国际: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2分)
(4)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等。(不畏强暴、反抗强权、万众一心、戮力同心、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等也可得分)(2分)
15.D【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土地改革后”“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D项符合题意。
16.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民在分到的土地上插界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体现的历史事件分别是1947年进行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两者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项符合题意。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保障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A项排除;社会主义工业化至今仍在努力实现,排除C项;土地公有制确立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排除D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