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念、实施情况、意义 2.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措施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图片、数据图表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1.重点记背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实施情况及意义;国家对民族发展的扶持措施 2.透过数据图表等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巨大作用和强大生命力;提高材料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1.“一国两制”:提出、概念、意义 2.香港和澳门回归:时间、原因、历史意义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图片反映的史实4.材料信息理解 1.重点记背知识:“一国两制”的提出、概念、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原因及历史意义 2.理解“一国两制”对推动祖国统一的巨大作用;熟记香港、澳门回归的场景图;提高材料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海峡两岸的交往:基本方针、“九二共识”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材料信息理解 重点记背知识:知道海峡两岸交往的基本方针;“九二共识”的内容
命题点1 民族大团结
1.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一制度是( )
A.民主集中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A.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3.分析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统计表(部分)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扶持资金(亿元) 1.12 6.42 6.73 10.26
A.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民族地区推行社会主义改造. D.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
4.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命题点2“一国两制”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海峡两岸的交往
5.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据此制定的法律明确了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这项宪法规定( )
A.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 B.标志着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形成
C.说明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D.为“一国两制”实施提供法律依据
6.下图所示时间轴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其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
A.民族共同繁荣 B.经济特区发展
C.香港回归祖国 D.对内改革深化
7.(新考法—新情境·文化联谊活动)近年来,驻澳军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吉祥澳门》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举措( )
A.是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的经贸联系
C.彰显了澳门的高度自治权 D.增强了澳门民众的祖国认同感
8.(一材多设问)岳阳市某校九年级教师在进行台湾问题专题复习时,编制了一份大事年表。请阅读年表,回答问题。(16分)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1945年 台湾光复
1949年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1979年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022年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布
(1)综合“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光复”三件大事,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的侵略者是谁?(4分)
(2)写出上述年表中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并说说“台湾光复”的原因。(4分)
(3)大事年表中哪一事件是当前台湾问题的由来?由此可知,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什么?(4分)
(4)近年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公然违背自己的承诺。根据大事年表指出美国的承诺是什么。(2分)
(5)面对当前风高浪急的台海局势,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2分)
(新考法—史实补充并说明)8.1根据材料任选一个历史史实,再补充一个相应的历史史实(材料以外),拟定一个主题并说明。(要求:明确写出选择和补充的历史史实,主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0分)
参考答案
1.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基本政治制度”“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而确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B项符合题。
2.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可知,这反映了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C项符合题意。“一五”计划的目的是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A项排除;中央的工作重心并未转到教育,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措施,与兴边富民行动无关,D项排除。
3.B【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国家对人口较少的民族扶持资金不断增长,这说明国家关注民族的发展和建设,通过资金扶持的方式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分别属于风俗习惯、社会主义改造和政治领域,而题干反映的是经济领域,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4.D【解析】题干信息“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增加到8436亿元”反映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提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D项符合题意。
5.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设立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针对祖国统一大业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主张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香港、澳门、台湾回归祖国后可设立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因此,1982年宪法的这项规定为“一国两制”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D项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与港澳台回归问题无关,A项排除;设立特别行政区与对外开放和科学技术没有直接关系,B、C两项排除。
6.C【解析】根据时间轴信息“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至此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因此其学习的主题是香港回归祖国,C项符合题意。
7.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驻澳军队”“文化联谊”“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可知,驻澳军队的文化联谊活动和创作的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举措有利于增强澳门民众对祖国的认同感,D项符合题意。
8.(1)历史结论: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侵略者:荷兰殖民者。(2分)
(2)事件: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2分)原因: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2分)
(3)事件: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2分)实质:中国的内政问题。(2分)
(4)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2分)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8.1【示例】
选择的历史史实: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管理今台湾地区。(2分)
补充的历史史实: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2分)主题:中国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2分)说明: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台湾正式纳入中央管辖。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4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1.民族区域自治制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
度:概念、实施情况、 2.图片、数据图表反 念、实施情况及意义;国家对民族发展的扶
意义 映的史实 持措施
2.各民族共同繁荣发 3.材料信息理解 2.透过数据图表等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展:措施 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巨大作用和强大生命
力;提高材料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1.“一国两制”:提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一国两制”的提出、概
出、概念、意义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念、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原因及
2.香港和澳门回归: 反映的史实 历史意义
时间、原因、历史意 3.图片反映的史实 2.理解“一国两制”对推动祖国统一的巨
义 4.材料信息理解 大作用;熟记香港、澳门回归的场景图;提
高材料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海峡两岸的交往:基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重点记背知识:知道海峡两岸交往的基本
本方针、“九二共 2.材料信息理解 方针;“九二共识”的内容
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1 民族大团结
1.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对维护民
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一制度是( )
A.民主集中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
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A.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3.分析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统计表(部分)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扶持资金(亿元) 1.12 6.42 6.73 10.26
A.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民族地区推行社会主义改造. D.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
4.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 1984年
的 680.95 亿元增加到 2013 年的 64772 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 63.5 亿元增加到
8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2“一国两制”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海峡两岸的交往
5.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据此制定的法律
明确了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
式。这项宪法规定( )
A.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 B.标志着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形成
C.说明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D.为“一国两制”实施提供法律依据
6.下图所示时间轴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其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
A.民族共同繁荣 B.经济特区发展
C.香港回归祖国 D.对内改革深化
7.(新考法—新情境·文化联谊活动)近年来,驻澳军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
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吉祥澳门》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
热烈欢迎。这些举措( )
A.是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的经贸联系
C.彰显了澳门的高度自治权 D.增强了澳门民众的祖国认同感
8.(一材多设问)岳阳市某校九年级教师在进行台湾问题专题复习时,编制了一份大事年表。
请阅读年表,回答问题。(16分)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1945年 台湾光复
1949年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1979年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022年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布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综合“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光复”三件
大事,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的侵略者是谁?(4分)
(2)写出上述年表中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并说说“台湾光复”的原因。(4分)
(3)大事年表中哪一事件是当前台湾问题的由来?由此可知,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什么?(4
分)
(4)近年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公然违背自己的承诺。根据大事年表指出
美国的承诺是什么。(2分)
(5)面对当前风高浪急的台海局势,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2 分)
(新考法—史实补充并说明)8.1根据材料任选一个历史史实,再补充一个相应的历史史实
(材料以外),拟定一个主题并说明。(要求:明确写出选择和补充的历史史实,主题鲜明,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0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基本政治制度”“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维护民族团结、巩固
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我国民族问
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而确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为实现各民族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B项符合题。
2.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
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可知,这反映了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
作,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C 项符合题意。
“一五”计划的目的是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A 项排除;
中央的工作重心并未转到教育,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措施,与兴边富民
行动无关,D项排除。
3.B【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国家对人口较少的民族扶持资金不断增长,这说明国家关
注民族的发展和建设,通过资金扶持的方式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B项
符合题意。A、C、D三项分别属于风俗习惯、社会主义改造和政治领域,而题干反映的是经
济领域,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4.D【解析】题干信息“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 1984年……增加到 8436亿
元”反映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提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
文化权利,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D项符合题意。
5.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设立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 80年代,邓小平针对祖国统一大业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
大构想,主张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香港、澳门、台湾回归祖国后可设立特别行政区,保持
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因此,1982 年宪法的这项规定为“一国两制”
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D 项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
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与港澳台回归问题无关,A项排除;设立特别行
政区与对外开放和科学技术没有直接关系,B、C两项排除。
6.C【解析】根据时间轴信息“1984 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1990 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 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中英两国政府于 1984年 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
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 年 6 月 30 日午夜至 7 月 1 日凌晨,中英两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至此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因此其学习的主题是香港回归祖国,C项符合题意。
7.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驻澳军队”“文化联谊”“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可知,
驻澳军队的文化联谊活动和创作的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举措有利于增强澳门
民众对祖国的认同感,D项符合题意。
8.(1)历史结论: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 分)侵略者:荷兰殖民者。
(2分)
(2)事件: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2分)原因:1945
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2分)
(3)事件: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2分)实质:中国的内政问题。(2分)
(4)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
的唯一合法政府。(2分)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8.1【示例】
选择的历史史实: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管理今台湾地区。(2分)
补充的历史史实: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2 分)主题:中国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实施
有效管辖。(2分)说明: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
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台湾正式纳入中央管辖。1684 年,清政
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
东南海防。(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