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板块四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1.古埃及文明: 发源地 2.古埃及文明成就: 金字塔、象形文字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图片反映的史实 1.重点记背知识: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古埃及文明成就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2.熟悉金字塔等图片,提高材料信息的 提取、辨识能力
1.两河流域文明: 发源地 2.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楔形文字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4.图片反映的史实 1.重点记背知识:两河流域文明的发源地;两河流域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 2.熟悉《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图片,提高材料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1.古代印度文明: 发源地 2.古代印度文明成就:种姓制度、佛教、 阿拉伯数字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4.图片反映的史实 1.重点记背知识: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古代印度文明成就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 2.熟悉掌握种姓制度的图片;提高材料 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命题点1尼罗河的赠礼
1.下列古文明中,与中华文明兴起的地理环境一样,产生于大河流域适宜农耕的是( )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伊朗
2.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这表明古埃及( )
A.初步实现统一 B.遭到外族入侵 C.文明未能延续 D.等级制度森严
3.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
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4.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作为神灵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这说明法老( )
A.推行了种姓制度 B.受到希腊哲学影响
C.建立了幕府统治 D.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花了约30年的时间,用了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平均每块石头重约2.5吨,砌筑的石头之间未用任何黏合物,却严密得天衣无缝。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记载:为了修建金字塔,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在头十年中间,人们苦于修筑可以使石头运过去的道路。
材料二 605—610年间隋炀帝先后征发了200多万民工,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期间,所有民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了工地上。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把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连为一体。运河通航后,江南的粮食布帛可以很便捷地运输到都城长安及洛阳。自隋唐以后,沿运河两岸兴起了一批商业都市,杭州、镇江、扬州、开封等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商业都会,这些城市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不仅
是一方繁盛都市,而且也成为物资和人文荟萃之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岳麓版)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金字塔是哪一地区文明的象征?(2分)
(新考法—观点辨析)(2)关于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同学们有以下观点:第一种,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第二种,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6分。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古代大型工程的看法。(2分)
命题点2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6.下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
国王汉谟拉比 国王任命的总督 基层公社的首领
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
A.重视发展农业 B.法律体系严密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商品经济活跃
7.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专制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8.下表是对《汉谟拉比法典》中法律条文的不完全统计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 涉及内容归类
第44—47条、第78—88条、第268—272条、第276—277条 租赁
第273条、第274条、第275条 雇佣
第35—41条、第71条、第278条、第279条、第281条 购买、交换
第89—96条、第117—119条 借贷
这表明古巴比伦( )
A.法律体系完善 B.商品经济活跃 C.民主政治发达 D.社会等级森严
命题点3 种姓制度 佛教创立
9.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下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10.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 )
A.耶稣 B.李耳 C.穆罕默德 D.乔达摩·悉达多
11.“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
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12.下表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1至5的计数符号。这反映了( )
古印度
美索不达米亚
拉丁语系国家
A.人类文化的多元 B.亚非文明的交往
C.书写系统的完善 D.阿拉伯人的贡献
参考答案
1.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产生于大河流域适宜农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古埃及产生于尼罗河流域,属于大河流域且适宜农耕,A项符合题意。古希腊、古罗马发源于地中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B、C两项排除;古伊朗产生于伊朗高原,与“大河流域”无关,D项排除。
2.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公元前3100年”“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古埃及已经实现了初步的统一,上下埃及都受到国王纳美尔的统治,A项符合题意。
3.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流的涨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这是古埃及人受自然环境影响,系统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果,D项符合题意。法老的权威、古埃及的神话、国家的统一均与材料“太阳历”无关,A、B、C三项排除。
4.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可知,古埃及法老利用神权强化王权,以此确立无上的权威,D项符合题意。古代印度推行种姓制度,A项排除;古埃及文明与希腊哲学无关,B项排除;古代日本建立了幕府统治,C项排除。
5.(1)古埃及(尼罗河流域)。(2分)
(2)【示例一】
观点: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2分)
理由:大运河开凿期间,先后征发200多万民工,(史实,2分)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简要解释,2分)所有民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工地上。(史实)这不仅大大增加了人民负担,还造成很多人家破人亡,激化了阶级矛盾。(简要解释)因此我认为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
【示例二】
观点:要多方面看待修建大运河的影响。(2分)
理由:大运河修建沟通了五大水系,便利了南北交通。从这方面来说,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另一方面,运河的开凿征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是导致隋朝衰亡的原因之一。(4分)
评分说明:学生能够围绕大运河修建的目的、影响(意义、作用)提出观点均可,2分;理由说明史论结合即可,4分。(能够从材料或所学知识中选择史实作为依据,2分;对观点进行简要解释,2分)
(3)都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凸显了人民创造历史的重要作用;古代大型工程的修建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会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古代能够修建如此的大型工程,反映出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组织能力等。(2分,回答出一点即可。若学生仅围绕其中一个大型工程修建的具体情况来谈看法,1分)
6.A【解析】图表体现出三个阶层统治者的职责,其中国王下令“开凿河渠”,总督管理“水利灌溉”,基层公社首领需要“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三者的行为和职责都涉及到水利灌溉,体现出古巴比伦对农业的重视,A项符合题意。
7.A【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可知,这一浮雕描绘的情景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A项符合题意。
8.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租赁”“雇佣”“购买、交换”“借贷”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对商品交易作出明确规定,反映出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活跃,需要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来规范商品交易,B项符合题意。材料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法律条文,并不能说明古巴比伦法律体系完善,A项排除;古巴比伦是君主专制制度,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社会等级,D项排除。
9.C【解析】根据图片关键信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故该古代国家为古代印度,C项符合题意。
10.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可知与佛教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因此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D项符合题意。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A项排除;李耳世人称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B项排除;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C项排除。
11.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美索不达米亚……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体现了人类文明起源的基础为农耕畜牧,反映了文明起源的统一性;“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体现了不同区域的文明具有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文明具有多样性,D项符合题意。
12.A【解析】根据表格展示的古印度、美索不达米亚和拉丁语系国家对5个数字的表达方式分析可知,古代不同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说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区域化和多元化,A项符合题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板块四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1.古埃及文明: 1.直接考查基础知 1.重点记背知识:古埃及文明的发源
发源地 识 2.通过材料信息 地;古埃及文明成就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2.古埃及文明成就: 辨识反映的史实 2.熟悉金字塔等图片,提高材料信息的
金字塔、象形文字 3.图片反映的史实 提取、辨识能力
1.两河流域文明: 1.直接考查基础知 1.重点记背知识:两河流域文明的发源
发源地 识 2.通过材料信息 地;两河流域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
2.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 辨识反映的史实 典》和楔形文字
成就:《汉谟拉比法 3.材料信息理解 2.熟悉《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
典》地位,楔形文字 4.图片反映的史实 图片,提高材料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
能力
1.古代印度文明: 1.直接考查基础知 1.重点记背知识: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
发源地 识 2.通过材料信息 地;古代印度文明成就种姓制度、佛
2.古代印度文明成就: 辨识反映的史实 教、阿拉伯数字
种姓制度、佛教、 3.材料信息理解 2.熟悉掌握种姓制度的图片;提高材料
阿拉伯数字 4.图片反映的史实 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1尼罗河的赠礼
1.下列古文明中,与中华文明兴起的地理环境一样,产生于大河流域适宜农耕的是( )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伊朗
2.公元前 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
上。这表明古埃及( )
A.初步实现统一 B.遭到外族入侵 C.文明未能延续 D.等级制度森严
3.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
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
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4.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作为神灵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
民都要高的权威。这说明法老( )
A.推行了种姓制度 B.受到希腊哲学影响
C.建立了幕府统治 D.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花了约 30年的时间,用了 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平均每块石
头重约 2.5吨,砌筑的石头之间未用任何黏合物,却严密得天衣无缝。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撰写的《历史》记载:为了修建金字塔,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 10 万
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 3个月。在头十年中间,人们苦于修筑可以使石头运过
去的道路。
材料二 605—610年间隋炀帝先后征发了 200多万民工,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期
间,所有民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了工地上。大运河连接了五大
水系,把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连为一体。运河通航后,江南的粮食布帛可以很
便捷地运输到都城长安及洛阳。自隋唐以后,沿运河两岸兴起了一批商业都市,杭州、镇江、
扬州、开封等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商业都会,这些城市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不仅
是一方繁盛都市,而且也成为物资和人文荟萃之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岳麓版)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金字塔是哪一地区文明的象征?(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考法—观点辨析)(2)关于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同学们有以下观点:第一种,大运河的
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第二种,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你的观点是什么?
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6分。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古代大型工程的看法。(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2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6.下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
国王汉谟拉比 国王任命的总督 基层公社的首领
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
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 军事、行政、税收、司法 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
“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和水利灌溉。 和司法等。
A.重视发展农业 B.法律体系严密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商品经济活跃
7.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
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专制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8.下表是对《汉谟拉比法典》中法律条文的不完全统计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 涉及内容归类
第 44—47条、第 78—88条、第 268—272条、第 276—277条 租赁
第 273条、第 274条、第 275条 雇佣
第 35—41条、第 71条、第 278条、第 279条、第 281条 购买、交换
第 89—96条、第 117—119条 借贷
这表明古巴比伦( )
A.法律体系完善 B.商品经济活跃 C.民主政治发达 D.社会等级森严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3 种姓制度 佛教创立
9.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下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10.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 71 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 )
A.耶稣 B.李耳 C.穆罕默德 D.乔达摩·悉达多
11.“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
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
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
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12.下表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 1至 5的计数符号。这反映了( )
古印度
美索不达米亚
拉丁语系国家
A.人类文化的多元 B.亚非文明的交往
C.书写系统的完善 D.阿拉伯人的贡献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产生于大河流域适宜农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古埃
及产生于尼罗河流域,属于大河流域且适宜农耕,A 项符合题意。古希腊、古罗马发源于地
中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B、C两项排除;古伊朗产生于伊朗高原,与“大河流域”无关,
D项排除。
2.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公元前 3100 年”“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
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古埃及已经实现了初步的统一,上下埃及都受到国王纳美尔
的统治,A项符合题意。
3.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
及人根据尼罗河水流的涨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
季,这是古埃及人受自然环境影响,系统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果,D项符合题意。法老的
权威、古埃及的神话、国家的统一均与材料“太阳历”无关,A、B、C三项排除。
4.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他享有比所有臣民
都要高的权威”可知,古埃及法老利用神权强化王权,以此确立无上的权威,D项符合题意。
古代印度推行种姓制度,A 项排除;古埃及文明与希腊哲学无关,B 项排除;古代日本建立
了幕府统治,C项排除。
5.(1)古埃及(尼罗河流域)。(2分)
(2)【示例一】
观点: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2分)
理由:大运河开凿期间,先后征发 200 多万民工,(史实,2 分)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简要解释,2分)所有民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工地上。(史
实)这不仅大大增加了人民负担,还造成很多人家破人亡,激化了阶级矛盾。(简要解释)
因此我认为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
【示例二】
观点:要多方面看待修建大运河的影响。(2分)
理由:大运河修建沟通了五大水系,便利了南北交通。从这方面来说,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
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另一方面,运河的开凿征用了大量人力、物
力,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是导致隋朝衰亡的原因之一。(4分)
评分说明:学生能够围绕大运河修建的目的、影响(意义、作用)提出观点均可,2分;理
由说明史论结合即可,4分。(能够从材料或所学知识中选择史实作为依据,2分;对观点进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行简要解释,2分)
(3)都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凸显了人民创造历史的重要作用;古代大型工程
的修建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会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古代能够修建如此的
大型工程,反映出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组织能力等。(2分,回答出一点即可。若学
生仅围绕其中一个大型工程修建的具体情况来谈看法,1分)
6.A【解析】图表体现出三个阶层统治者的职责,其中国王下令“开凿河渠”,总督管理“水
利灌溉”,基层公社首领需要“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三者的行为和职责都涉及到
水利灌溉,体现出古巴比伦对农业的重视,A项符合题意。
7.A【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可知,这一浮雕
描绘的情景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A项符合题意。
8.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租赁”“雇佣”“购买、交换”“借贷”可知,《汉谟拉比法
典》对商品交易作出明确规定,反映出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活跃,需要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来
规范商品交易,B项符合题意。材料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法律条文,并不能说明古巴比伦法律
体系完善,A 项排除;古巴比伦是君主专制制度,C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社会等级,D 项排
除。
9.C【解析】根据图片关键信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故该古代国家为古
代印度,C项符合题意。
10.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可知与佛教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公元前 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因此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
乔达摩·悉达多,D 项符合题意。1 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
A 项排除;李耳世人称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B 项排除;7 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
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C项排除。
11.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美索不达米亚……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体现
了人类文明起源的基础为农耕畜牧,反映了文明起源的统一性;“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
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体现了不同区域的文明具有不
同的特点,反映了文明具有多样性,D项符合题意。
12.A【解析】根据表格展示的古印度、美索不达米亚和拉丁语系国家对 5 个数字的表达方
式分析可知,古代不同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说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区域化和多元化,
A项符合题意。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