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五 世界近代史 第一单元 走向近代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板块五 世界近代史 第一单元 走向近代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0 14:49: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板块五 世界近代史
第一单元 走向近代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表现、影响 1.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2.示意图反映的史实 重点记背知识: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的表现、影响
文艺复兴:背景、内容、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但丁:地位、代表作;达·芬奇:代表作;莎士比亚:代表作及作品特点)、实质、影响(高频)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4.图片、示意图反映的史实 5.五育并举(新考法) 1.重点记背知识:文艺复兴的背景、内容、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实质和影响 2.掌握“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中的考法类型和创新题,熟悉文艺复兴的绘画作品,用美学的角度鉴赏绘画作品,用历史的角度分析绘画作品反映的时代风貌;提高材料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新航路开辟:时间、原因、条件、航海活动(哥伦布、麦哲伦船队等及影响)、影响(高频)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4.图片、示意图反映的史实 5.跨学科(新考法)6.提炼观点并论述(新考法) 1.重点记背知识: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原因、条件、航海活动(哥伦布、麦哲伦船队等及影响)、影响 2.掌握“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中的考法类型和创新题;多角度理解(地理空间、经济、文化)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能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熟悉新航路开辟中航海家的航行路线;掌握提炼观点并论述类试题的解题方法;提高材料提取、辨识和理解的能力
1.三角贸易:最大获利者、特点、路线、影响 2.荷、法、英殖民争霸 3.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4.地图、示意图反映的史实 1.重点记背知识:三角贸易的最大获利者、特点、路线和影响;荷、法、英殖民争霸;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 2.熟悉三角贸易的地图和示意图;充分理解早期殖民掠夺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命题点1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下面是某同学在预习《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设计的部分知识结构图,其中①处应是( )
A.手工业行会 B.租地农场 C.手工业者 D.工厂制度
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本质特征是( )
A.雇佣关系的形成 B.社会分工的扩大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命题点2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的发现”
3.【文字素材源自教材九上P65】“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该材料可用于研究( )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4. “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是( )
A.希腊城邦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5.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为“精神层面的变革”奠定思想文化基础的先驱是( )
A.但丁 B.哥伦布 C.克伦威尔 D.瓦特
6.【文字素材源自教材九上P66相关史事】 下图所示的人物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 )
A.提倡发扬人的个性品质
B.歌颂了教会的神权至上
C.指出人类是由进化而来
D.是当时“美术三杰”之一 但丁
7.【文字素材源自教材九上P28、P29人物扫描、P66相关史事】 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再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西方传承了一种文明特质。这一“特质”的内涵是( )
A.人文精神 B.契约精神 C.法律至上 D.分权制衡
8.文学家彼特拉克感叹“山之高兮,巍巍乎雄立宇内兮”,但他仍认为高山同人类“深不可测的深沉思索”相比也“可怜之至”。该言论体现了( )
A.人文主义 B.神权至上 C.科学精神 D.君权神授
9.历史学家高度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既是画家,又是雕塑家、音乐家、建筑师和工程师。因此,是‘文艺复兴的新人’的代表。”这位历史人物是( )
A.但丁 B.薄伽丘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10.他的剧作展示了16世纪至17世纪初英国广阔的社会景观,表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世态,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他是( )
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莎士比亚
11.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了爱情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冲突,赞美了青年的纯真爱情。这部戏剧的作者是( )
A.薄伽丘 B.但丁 C.莎士比亚 D.达·芬奇
12.下表为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统计,当时推广古典书籍旨在( )
时间 类型 比例
15世纪 宗教书籍 50%以上
古典书籍 10%
1500年到1520年 宗教书籍 27%
古典书籍 33%
A.推翻天主教的统治 B.推动欧洲大学迅速建立
C.宣传人文主义思想 D.消除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13.【图片源自教材九上P67】下图是传世名画《蒙娜丽莎》。达·芬奇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同时将光影与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命的活力。该作品的特殊时代价值在于( )
A.代表了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B.证明了妇女地位的显著提高
C.再现了封建贵族的奢华生活
D.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
14. (一材多设问)在中世纪,雕塑只是为了给教堂的神龛和大门作装饰。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矗立在城市广场上的雕像往往充满动感,参观者可以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这实质上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
A.雕塑使用范围扩大 B.宗教退出人们生活
C.雕塑装饰功能增强 D.人文主义思想流行
(新考法—五育·美育)14.1在中世纪,雕塑只是为了给教堂的神龛和大门作装饰。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矗立在城市广场上的雕像往往充满动感,参观者可以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这一前后变化体现了( )
A.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学 B.崇尚对人类美的追求
C.追崇科学的主流思潮 D.雕塑技法的一脉相承
15.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 )
A.租地农场开始出现 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绘画艺术蓬勃发展 D.近代自然科学奠基
16.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这说明该运动( )
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C.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命题点3 “地理大发现”
17.(新考法—知识体系)杭杭同学梳理了“探寻新航路”的知识体系,其中正确的是( )
18.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东方,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发现他去的地方不是东方,而是比西方更远的西方。材料中的“他”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9.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促进了物种交换。下图中的“新世界”指的是( )
A.美洲 B.亚洲 C.欧洲 D.非洲
20. (一材多设问)【文字素材源自教材九上P74课后活动】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甲、乙分别代表的是( )
甲: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来了,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A.印度人 葡萄牙人 B.非洲人 美国人
C.菲律宾人 西班牙人 D.印第安人 欧洲人
(新考法—观点辨析)20.1上述关于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21.在人类挑战自然的新航路开辟中,其船队在航行途中能够欣赏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三处风光的是( )
A.迪亚士船队 B.达·伽马船队 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
22.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一次空前的壮举。某同学要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信的资料是( )
A.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 B.“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
C.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 D.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
23.近代以来,人类文明的总体结构,由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这一过渡开始于( )
A.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D.早期殖民扩张
24.(新考法—要素辨识) “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甘蔗、咖啡、可可以及白糖和稻米等,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成为输入欧洲的极其重要的商品”。这叙述了新航路开辟的( )
A.原因 B.条件 C.过程 D.影响
25.马铃薯(土豆)原产于美洲。明代《农政全书》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我国出现这一记载的历史背景是( )
A.遣唐使来华 B.中世纪城市兴起
C.封建庄园的衰落 D.新航路的开辟
26.(新考法—新素材·视角解读)下表是同学们从不同视角对某个历史事件的解读。这个历史事件是指( )
视角一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视角二 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视角三 欧洲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给其他大洲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A.丝绸之路开通 B.郑和下西洋
C.马可·波罗访华 D.新航路开辟
27.“它(指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这表明( )
A.欧洲社会开始关注东方 B.欧洲人开始早期殖民掠夺
C.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8.“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业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这主要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了殖民扩张的开展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了世界观念的形成 D.促进了物种之间的交换
29.玉米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物种,16世纪 黍蜀玉
以来广泛见于欧洲和中国的书籍中
(如下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了( )
A.郑和下西洋促进中外商品贸易往来
B.玉米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
C.新航路开辟后带来了全球物种交换 欧洲第一幅 明代《本草纲目》
D.玉米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广泛种植 玉米图(1504年) 所附玉米图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这种交流也以相反的方向进行:美洲向欧亚大陆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引入美洲后,犁耕开始取代过去的锄耕;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的咖啡成为北美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并很快传播开来。玉米进入到亚洲,推动了对边远地区的拓荒;美洲的作物比较容易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欧、亚、非的农业歉收问题,使很多地区的人口得到快速增长。
——摘编自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新考法—绘制示意图)(1)请绘制示意图,呈现材料一中的“交流”。(3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交流”带来的影响。(3分)
31.(新考法—观点论述·自拟主题并说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近年来学术界将这现象称为“大航海时代”。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走向会合的世界
——依据金九鹏《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等绘制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大航海时代”,试拟一主题,并加以说明。(选取两个及以上信息,中外关联,主题明确,表达成文,言之有理)
命题点4 早期殖民掠夺
32.刘宗绪在《世界近代史》中写道:“它是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掌握着各国商品运输中的很大一部分。”“它”是( )
A.西班牙 B.英国 C.荷兰 D.法国
33.【图片源自教材九上P76】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造成了非洲国家的贫穷落后
B.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了美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D.使世界开始连为了一个整体
34.【文字素材源自教材九上P77】从17世纪下半叶起,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 )
A.葡萄牙 B.英国 C.西班牙 D.美国
35.近代西方国家贩卖奴隶的过程中,奴隶死亡率一般为30%,最高达50%。幸存者被卖到美洲后,其劳动寿命平均仅7年左右。据此可知,奴隶贸易具有( )
A.长期性 B.广泛性 C.复杂性 D.血腥性
综合命题点
36.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 )
A.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D.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
第五单元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
37.(一材多设问)目录索引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下列标题最适合作下图第五单元标题是( )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走向近代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新考法—史实选择)37.1下列内容可人选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的是( )
第五单元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
A.三角贸易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近代科学与文化 D.日本明治维新
38.【材料一源自教材九上P66相关史事;材料二地图源自教材九上P7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但丁:“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薄伽丘:“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莎士比亚:“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伟大的力量!”达·芬奇:“你不能爱或恨一件事物,除非你事先认识了它。”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三 经考证,哥伦布之所以能顺利启航,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实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贷款密不可分。当时,不仅商人还有政府官员都希望能够找到贵重金属和新的贸易地区。一位西班牙探险家说,他和他的同伴去新大陆,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带去光明,与人们渴望的一样,他们也希望发财致富”。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史·经济卷》等
(1)材料一所示内容反映的是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运动产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出图中①②③④航线中任意1条航线的航海家及成就;(1分)并对新航路的开辟进行客观评述。(3分,回答2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是如何推动新航路开辟的?(2分)
参考答案
1.B【解析】根据结构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B项符合题意。
2.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中世纪晚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出现,彻底的雇佣关系开始形成,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所述宽泛,不符合本质特征的要求,均排除。
3.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A项符合题意。
4.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天国降到人间”“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以人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的思想,该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B项符合题意。
5.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在精神层面的变革是文艺复兴,这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A项符合题意。
6.A【解析】根据材料及图片关键信息“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之一但丁的名言,文艺复兴通过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提倡发扬人的个性品质,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其核心是人文主义,B项排除,A项符合题意。人类是由进化而来是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C项排除。但丁是“文学三杰”之一,D项排除。
7.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再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可知,这三种思想都体现了关注人本身、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人文精神,A项符合题意。契约精神、法律至上以及分权制衡材料均未体现,B、C、D三项排除。
8.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彼特拉克”“高山同人类 ‘深不可测的深沉思索’相比也‘可怜之至’”可知,彼特拉克认为人类的思想比高山还要深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提倡发展人的个性,以人为中心,他的言论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A项符合题意。
9.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他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C项符合题意。
10.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6世纪至17世纪初”“英国”“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他的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D项符合题意。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均为意大利人,排除A、B、C三项。
11.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著名文学艺术家,《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C项符合题意。
12.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1500年到1520年”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因此推广古典书籍与文艺复兴有关。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通过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神权至上”,C项符合题意。
13.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蒙娜丽莎》”“达·芬奇”“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命的活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之一,他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蒙娜丽莎》是其代表作之一。该画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项符合题意。
14.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中世纪”“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雕塑的使用范围及其功能,A、C两项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4.1B
15.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5世纪”“流行写自传”“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可知,15世纪人们对于自身的重视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潮流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B项符合题意。
16.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使欧洲的封建制度……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人们的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其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D项符合题意。
17.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探寻新航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的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市场,不断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A项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是在17—18世纪,B项排除;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C项排除;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首次打通了欧亚间的交通道路,D项排除。
18.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东方”“印第安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船队开始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B项符合题意。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麦哲伦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均不符合题意,A、C、D三项排除。
19.A【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新世界向旧世界传播玉米、番薯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番薯等传入欧洲,促进了物种的交流,因此图中的“旧世界”是欧洲,“新世界”是美洲,A项符合题意。
20.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并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哥伦布带来了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因此甲代表的是印第安人;根据材料信息“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的文明传到美洲,客观上使美洲走向文明,因此乙代表的是欧洲人,D项符合题意。
20.1【示例】这两种观点各有其片面性。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哥伦布开辟美洲新航路后对当地人民进行屠杀掠夺,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但同时也应看到,哥伦布开辟美洲新航路把先进的欧洲文明带到美洲去,客观上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4分)
21.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开始航行,经过3年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麦哲伦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D项符合题意。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好望角;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A、B、C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22.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料按价值划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二手史料是间接得来的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一手史料可信度高于二手史料。分析备选项可知,“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属于一手史料,B项符合题意。《麦哲伦传》、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属于二手史料,C、D两项排除;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属于文学艺术创作,A项排除。
23.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通过海上交通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B项符合题意。英、美、法在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A项排除;文艺复兴运动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与“以海洋为联系通道”无关,C项排除;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D项排除。
24.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世界各地的新商品……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成为输入欧洲的极其重要的商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间物种的交流,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这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
25.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原产于美洲”“明代《农政全书》记载”可知,这反映了马铃薯从美洲传入到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D项符合题意。
26.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欧洲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欧洲人也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D项符合题意。A、B两项都是中国的对外交流,排除;C项马可·波罗访华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
27.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新航路的开辟”“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C项符合题意。
28.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项符合题意。殖民扩张、世界观念形成、物种之间的交换在材料中均未涉及,A、C、D三项排除。
29.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玉米……原产于美洲……16世纪以来广泛见于欧洲和中国的书籍中”可知,原产于美洲的玉米在16世纪以来广泛见于欧洲和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来玉米被传到欧洲、中国等地,说明了新航路开辟带来了全球物种交流,C项符合题意。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与玉米由美洲传播到欧洲无关,A项排除;仅从材料书籍记载无法看出玉米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以及玉米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广泛种植,B、D两项排除。
30.(1)【示例】
(示意图需呈现交流的区域、方向,内容等。3分,符合题意即可)
(2)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丰富人们的饮食;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促进人口增长。(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1.主题:科技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2分)
说明:15世纪初,中国造船技术大为提高,指南针也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在此情况下,郑和七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15、16世纪之交,随着欧洲地圆学说的流行和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西欧各国进行了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可见,“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离不开科技的推动。(4分)
32.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7世纪”“海上马车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进入17世纪,荷兰加入殖民掠夺行列,凭借着发达的造船业和先进的航海技术而称霸于世,C项符合题意。
33.A【解析】观察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三角贸易”,“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大量精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贫穷落后,A项符合题意。“三角贸易”加速了西欧国家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排除;“三角贸易”给美洲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与美洲思想文化的繁荣无关,C项排除;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D项排除。
34.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日不落帝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B项符合题意。
35.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奴隶死亡率一般为30%,最高达50%”“幸存者……劳动寿命平均仅7年左右”可知,奴隶贸易造成大量的奴隶非正常死亡,是违背人道主义的血腥暴行,说明奴隶贸易具有血腥性,D项符合题意。
36.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4世纪到16世纪”“‘ 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要求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发现了“人”;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发现了“美洲”等,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发现了“世界”。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这两个“发现”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C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运动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A、B两项均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主旨,排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促使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D项排除。
37.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逐步发展;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推动了世界走向近代,B项符合题意。
37.1A
38.(1)运动:文艺复兴运动。(1分)经济根源: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分,回答“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或“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可得分,意思相近即可)(2)航海家及成就:航线①,迪亚士到达好望角。航线②,哥伦布“发现”美洲。航线③,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航线④,麦哲伦船队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1分,回答1点,航海家和成就都正确才可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评述:(积极方面)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非、美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扩大了各洲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消极方面)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加深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等。(3分,积极和消极方面各回答1点,回答1点可得2分,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
(3)文艺复兴时期的商业发展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物质支持;文艺复兴追求人性解放,追求财富的观念激励人们开辟新航路;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追求个人幸福;文艺复兴为新航路开辟奠定了思想基础等。(2分,回答1点即可,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板块五 世界近代史
第一单元 走向近代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 1.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重点记背知识: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的
表现、影响 反映的史实 表现、影响
2.示意图反映的史实
文艺复兴:背景、内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文艺复兴的背景、内
容、核心思想、代表人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容、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实质
物(但丁:地位、代表 反映的史实 和影响
作;达·芬奇:代表 3.材料信息理解 2.掌握“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
作;莎士比亚:代表作 4.图片、示意图反映 中的考法类型和创新题,熟悉文艺复兴
及作品特点)、实质、 的史实 的绘画作品,用美学的角度鉴赏绘画作
影响(高频) 5.五育并举(新考 品,用历史的角度分析绘画作品反映的
法) 时代风貌;提高材料信息的提取、辨识
和理解能力
新航路开辟:时间、原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新航路开辟的时间、
因、条件、航海活动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原因、条件、航海活动(哥伦布、麦哲
(哥伦布、麦哲伦船队 反映的史实 伦船队等及影响)、影响
等及影响)、影响(高 3.材料信息理解 2.掌握“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
频) 4.图片、示意图反映 中的考法类型和创新题;多角度理解
的史实 (地理空间、经济、文化)新航路开辟
5.跨学科(新考法) 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能够运用跨学科
6.提炼观点并论述 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熟悉新航路开辟中
(新考法) 航海家的航行路线;掌握提炼观点并论
述类试题的解题方法;提高材料提取、
辨识和理解的能力
1.三角贸易:最大获利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三角贸易的最大获利
者、特点、路线、影响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者、特点、路线和影响;荷、法、英殖
2.荷、法、英殖民争霸 反映的史实 民争霸;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 3.材料信息理解 2.熟悉三角贸易的地图和示意图;充分
4.地图、示意图反映 理解早期殖民掠夺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的史实 的影响
命题点 1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下面是某同学在预习《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设计的部分知识结构图,其中①处
应是( )
A.手工业行会 B.租地农场 C.手工业者 D.工厂制度
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萌芽。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本质特征是( )
A.雇佣关系的形成 B.社会分工的扩大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2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的发现”
3.【文字素材源自教材九上 P65】“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
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该材料可用于研究( )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4. “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
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是( )
A.希腊城邦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5.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
的变革。为“精神层面的变革”奠定思想文化基础的先驱是( )
A.但丁 B.哥伦布 C.克伦威尔 D.瓦特
6.【文字素材源自教材九上 P66相关史事】 下图所示的人物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
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 )
A.提倡发扬人的个性品质
B.歌颂了教会的神权至上
C.指出人类是由进化而来
D.是当时“美术三杰”之一 但丁
7.【文字素材源自教材九上 P28、P29 人物扫描、P66 相关史事】 从“认识你自己”(苏格
拉底),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再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丁),西方传承了一种文明特质。这一“特质”的内涵是( )
A.人文精神 B.契约精神 C.法律至上 D.分权制衡
8.文学家彼特拉克感叹“山之高兮,巍巍乎雄立宇内兮”,但他仍认为高山同人类“深不
可测的深沉思索”相比也“可怜之至”。该言论体现了( )
A.人文主义 B.神权至上 C.科学精神 D.君权神授
9.历史学家高度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既是画家,又是雕塑家、音乐家、建筑师和工程师。
因此,是‘文艺复兴的新人’的代表。”这位历史人物是( )
A.但丁 B.薄伽丘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10.他的剧作展示了 16 世纪至 17 世纪初英国广阔的社会景观,表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世
态,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他是( )
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莎士比亚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了爱情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冲突,赞美了青
年的纯真爱情。这部戏剧的作者是( )
A.薄伽丘 B.但丁 C.莎士比亚 D.达·芬奇
12.下表为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统计,当时推广古典书籍旨在( )
时间 类型 比例
15世纪 宗教书籍 50%以上
古典书籍 10%
1500年到 1520年 宗教书籍 27%
古典书籍 33%
A.推翻天主教的统治 B.推动欧洲大学迅速建立
C.宣传人文主义思想 D.消除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13.【图片源自教材九上 P67】下图是传世名画《蒙娜丽莎》。达·芬奇以柔和细腻的笔调,
描绘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同时将光影与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
命的活力。该作品的特殊时代价值在于( )
A.代表了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B.证明了妇女地位的显著提高
C.再现了封建贵族的奢华生活
D.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
14. (一材多设问)在中世纪,雕塑只是为了给教堂的神龛和大门作装饰。而在文艺复兴
时期,矗立在城市广场上的雕像往往充满动感,参观者可以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充分欣赏
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这实质上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
A.雕塑使用范围扩大 B.宗教退出人们生活
C.雕塑装饰功能增强 D.人文主义思想流行
(新考法—五育·美育)14.1 在中世纪,雕塑只是为了给教堂的神龛和大门作装饰。而在
文艺复兴时期,矗立在城市广场上的雕像往往充满动感,参观者可以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
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这一前后变化体现了( )
A.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学 B.崇尚对人类美的追求
C.追崇科学的主流思潮 D.雕塑技法的一脉相承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
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 )
A.租地农场开始出现 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绘画艺术蓬勃发展 D.近代自然科学奠基
16.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
想和行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这说明该运动( )
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C.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3 “地理大发现”
17.(新考法—知识体系)杭杭同学梳理了“探寻新航路”的知识体系,其中正确的是( )
18.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东方,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发现他去的
地方不是东方,而是比西方更远的西方。材料中的“他”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9.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促进了物种交换。下图中的“新世界”指的
是( )
A.美洲 B.亚洲 C.欧洲 D.非洲
20. (一材多设问)【文字素材源自教材九上 P74课后活动】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
新航路的不同看法。甲、乙分别代表的是( )
甲: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来了,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A.印度人 葡萄牙人 B.非洲人 美国人
C.菲律宾人 西班牙人 D.印第安人 欧洲人
(新考法—观点辨析)20.1 上述关于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你同意哪种
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在人类挑战自然的新航路开辟中,其船队在航行途中能够欣赏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
洋三处风光的是( )
A.迪亚士船队 B.达·伽马船队 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
22.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一次空前的壮举。某同学要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
信的资料是( )
A.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 B.“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
C.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 D.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
23.近代以来,人类文明的总体结构,由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
球文明过渡。这一过渡开始于( )
A.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D.早期殖民扩张
24.(新考法—要素辨识) “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甘蔗、咖啡、可可以及白
糖和稻米等,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成为输入欧洲的极其重要的商品”。这叙述了新
航路开辟的( )
A.原因 B.条件 C.过程 D.影响
25.马铃薯(土豆)原产于美洲。明代《农政全书》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
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我国出现这一记载的历史背景
是( )
A.遣唐使来华 B.中世纪城市兴起
C.封建庄园的衰落 D.新航路的开辟
26.(新考法—新素材·视角解读)下表是同学们从不同视角对某个历史事件的解读。这个
历史事件是指( )
视角一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视角二 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视角三 欧洲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给其他大洲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A.丝绸之路开通 B.郑和下西洋
C.马可·波罗访华 D.新航路开辟
27.“它(指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
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这表明(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A.欧洲社会开始关注东方 B.欧洲人开始早期殖民掠夺
C.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8.“在 16世纪和 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业资本发
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所有这一切
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这主要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了殖民扩张的开展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了世界观念的形成 D.促进了物种之间的交换
29.玉米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物种,16世纪 黍蜀玉
以来广泛见于欧洲和中国的书籍中
(如下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了( )
A.郑和下西洋促进中外商品贸易往来
B.玉米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
C.新航路开辟后带来了全球物种交换 欧洲第一幅 明代《本草纲目》
D.玉米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广泛种植 玉米图(1504年) 所附玉米图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等农作物,橄
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这种交流也以相反的方向进行:美洲向欧亚大陆输出本地农作物,
如玉米、马铃薯等。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引入美洲后,犁耕开始取代过去的锄耕;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的咖啡成为北美日常
生活的重要部分,并很快传播开来。玉米进入到亚洲,推动了对边远地区的拓荒;美洲的作
物比较容易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欧、亚、非的农业歉收问题,使很多地区的人口得到
快速增长。
——摘编自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新考法—绘制示意图)(1)请绘制示意图,呈现材料一中的“交流”。(3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交流”带来的影响。(3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新考法—观点论述·自拟主题并说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15—18 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发起了
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近年来学术界将这现象称为“大航海时代”。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走向会合的世界
——依据金九鹏《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等绘制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大航海时代”,试拟一主题,并加以说明。(选取两个及以上
信息,中外关联,主题明确,表达成文,言之有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4 早期殖民掠夺
32.刘宗绪在《世界近代史》中写道:“它是 17 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拥有世界上最庞
大的商船队,掌握着各国商品运输中的很大一部分。”“它”是( )
A.西班牙 B.英国 C.荷兰 D.法国
33.【图片源自教材九上 P76】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造成了非洲国家的贫穷落后
B.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了美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D.使世界开始连为了一个整体
34.【文字素材源自教材九上 P77】从 17 世纪下半叶起,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
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
国”的国家是( )
A.葡萄牙 B.英国 C.西班牙 D.美国
35.近代西方国家贩卖奴隶的过程中,奴隶死亡率一般为 30%,最高达 50%。幸存者被卖
到美洲后,其劳动寿命平均仅 7年左右。据此可知,奴隶贸易具有( )
A.长期性 B.广泛性 C.复杂性 D.血腥性
综合命题点
36.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 世纪到 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
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 )
A.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D.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
37.(一材多设问)目录索引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下列标题最适合作下图第五单元标题
是( )
第五单元
第 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 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 15课探寻新航路
第 16课早期殖民掠夺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走向近代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考法—史实选择)37.1下列内容可人选第 16课“早期殖民掠夺”的是( )
第五单元
第 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 14课文艺复兴运动
第 15课探寻新航路
第 16课早期殖民掠夺
A.三角贸易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近代科学与文化 D.日本明治维新
38.【材料一源自教材九上 P66 相关史事;材料二地图源自教材九上 P73】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但丁:“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薄伽丘:“只有品德才
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莎士比亚:“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伟大的力量!”
达·芬奇:“你不能爱或恨一件事物,除非你事先认识了它。”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三 经考证,哥伦布之所以能顺利启航,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实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贷
款密不可分。当时,不仅商人还有政府官员都希望能够找到贵重金属和新的贸易地区。一位
西班牙探险家说,他和他的同伴去新大陆,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带去光明,
与人们渴望的一样,他们也希望发财致富”。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史·经济卷》等
(1)材料一所示内容反映的是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运动产生的经济根源是什
么?(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出图中①②③④航线中任意 1 条航线的航海家及成就;(1
分)并对新航路的开辟进行客观评述。(3分,回答 2 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是如何推动新航路开辟的?(2 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B【解析】根据结构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
地,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
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并将产品推向市场,B项符合题意。
2.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中世纪晚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出现,
彻底的雇佣关系开始形成,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所述宽泛,不符合本质特征的要求,
均排除。
3.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以人为
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形
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
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
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
起,A项符合题意。
4.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天国降到人间”“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丰富
的个性发掘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以人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的思想,该思
想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B项符合题意。
5.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在精神层面的变革是文艺
复兴,这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A项符合题
意。
6.A【解析】根据材料及图片关键信息“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
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之一但丁的名言,文艺复兴通过复兴古希
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提倡发扬人的个性品质,追求人在现实生活
中的幸福,其核心是人文主义,B 项排除,A 项符合题意。人类是由进化而来是达尔文提出
的进化论,C项排除。但丁是“文学三杰”之一,D项排除。
7.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再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可知,这三种思想都体现了关
注人本身、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人文精神,A项符合题意。契约精神、法律至上以及分权
制衡材料均未体现,B、C、D三项排除。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彼特拉克”“高山同人类 ‘深不可测的深沉思索’相比也‘可
怜之至’”可知,彼特拉克认为人类的思想比高山还要深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特拉克
是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提倡发展人的个性,以人为中心,他的言论体现出人文主义
思想,A项符合题意。
9.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
艺复兴“美术三杰”,他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
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C项符合题意。
10.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6 世纪至 17 世纪初”“英国”“人文主义者的理想”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他的作品反映了时
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
活理想,D项符合题意。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均为意大利人,排除 A、B、C三项。
11.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著名文学艺术家,《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是他的代表作,C项符合题意。
12.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1500 年到 1520 年”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因
此推广古典书籍与文艺复兴有关。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通过复兴古代希腊罗马
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神权至上”,C项符合题意。
13.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蒙娜丽莎》”“达·芬奇”“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命
的活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之一,他把艺术创作和
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蒙娜丽莎》是其代表作之一。该画
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
富有生命的活力,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项符合题意。
14.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中世纪”“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思想被称为
人文主义,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雕塑的使用范围及其功能,A、C两项排除;B项不
符合史实,排除。
14.1B
15.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5 世纪”“流行写自传”“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
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可知,15 世纪人们对于自身的重视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 世
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潮流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求享受现世生活,B项符合题意。
16.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使欧洲的封建制度……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
思想和行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人们的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 世纪
中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其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
解放,D项符合题意。
17.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探寻新航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
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的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市场,
不断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A项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是在 17—18世纪,B
项排除;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C项排除;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首次打通
了欧亚间的交通道路,D项排除。
18.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东方”“印第安人”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1492年,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船队开始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
陆,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
B项符合题意。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麦哲伦的船队第一次完
成了环球航行,均不符合题意,A、C、D三项排除。
19.A【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新世界向旧世界传播玉米、番薯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番薯等传入欧洲,促进了物种的交流,因此图中的“旧
世界”是欧洲,“新世界”是美洲,A项符合题意。
20.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发
现”美洲,并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哥伦布带来了
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
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因此甲代表的是印第安人;根据
材料信息“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的文
明传到美洲,客观上使美洲走向文明,因此乙代表的是欧洲人,D项符合题意。
20.1【示例】这两种观点各有其片面性。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哥伦布开辟美洲新航路后对当地人民进行屠杀掠夺,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
们的贫穷和落后。但同时也应看到,哥伦布开辟美洲新航路把先进的欧洲文明带到美洲去,
客观上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4分)
21.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9 年,
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开始航行,经过 3年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22年返回欧洲,麦哲伦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D项符合题
意。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好望角;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
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A、B、C三
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22.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料按价值划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手史料是当
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二手史料是间接得来的有关
研究对象的资料,一手史料可信度高于二手史料。分析备选项可知,“维多利亚号”船员的
航海日记属于一手史料,B项符合题意。《麦哲伦传》、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属于
二手史料,C、D两项排除;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属于文学艺术创作,A项排除。
23.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
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通过海上交通建
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
立起来,B项符合题意。英、美、法在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A 项排除;
文艺复兴运动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与“以海洋为联系通道”无关,C项排除;新
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D项排除。
24.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世界各地的新商品……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成为输
入欧洲的极其重要的商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间物种的交流,
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这属于新航路开辟
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
25.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原产于美洲”“明代《农政全书》记载”可知,这反映了马
铃薯从美洲传入到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
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D项符合题意。
26.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
来”“欧洲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
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
此逐步确立起来,欧洲人也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D项符合题意。A、B两项都是中国的对
外交流,排除;C项马可·波罗访华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
27.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新航路的开辟”“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
明一体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
此逐步确立起来,C项符合题意。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8.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
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项符合题意。殖民扩张、世界观念形成、物种之间的交换在材料中均
未涉及,A、C、D三项排除。
29.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玉米……原产于美洲……16世纪以来广泛见于欧洲和中
国的书籍中”可知,原产于美洲的玉米在 16 世纪以来广泛见于欧洲和中国。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来玉米被传到欧洲、中国等地,说明了新航路开辟带
来了全球物种交流,C项符合题意。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开创了西太
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与玉米由美洲传播到欧洲无关,A项排除;仅从材料
书籍记载无法看出玉米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以及玉米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广泛种
植,B、D两项排除。
30.(1)【示例】
(示意图需呈现交流的区域、方向,内容等。3分,符合题意即可)
(2)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丰富人们的饮食;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促进人口增长。(3分,答
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1.主题:科技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2分)
说明:15世纪初,中国造船技术大为提高,指南针也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在此情况下,郑
和七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15、16世纪之交,随着
欧洲地圆学说的流行和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西欧各国进行了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
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可见,“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离不开科技的推动。
(4分)
32.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7 世纪”“海上马车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兰有“海
上马车夫”之称,进入 17 世纪,荷兰加入殖民掠夺行列,凭借着发达的造船业和先进的航
海技术而称霸于世,C项符合题意。
33.A【解析】观察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大量精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贫穷落后,A项符合题意。“三角
贸易”加速了西欧国家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排除;“三角贸易”给
美洲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与美洲思想文化的繁荣无关,C项排除;新航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D项排除。
34.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日不落帝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 17世纪下半叶起,英
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
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B项符合题意。
35.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奴隶死亡率一般为 30%,最高达 50%”“幸存者……劳动寿
命平均仅 7年左右”可知,奴隶贸易造成大量的奴隶非正常死亡,是违背人道主义的血腥暴
行,说明奴隶贸易具有血腥性,D项符合题意。
36.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4 世纪到 16世纪”“‘ 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 世纪中叶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要求建立以人
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发现了“人”;15世纪末 16世
纪初的新航路开辟,发现了“美洲”等,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发现了“世界”。文艺
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
西洋沿岸的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这两个“发现”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
发展,C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运动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开始
连为一个整体,A、B两项均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主旨,排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促使资产阶级
革命时代来临,D项排除。
37.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
路”“早期殖民掠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15 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逐步
发展;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
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推动了世
界走向近代,B项符合题意。
37.1A
38.(1)运动:文艺复兴运动。(1 分)经济根源: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 分,回答“西欧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或“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可得分,意思相近即可)(2)航海家及
成就:航线①,迪亚士到达好望角。航线②,哥伦布“发现”美洲。航线③,达·伽马到达
印度西海岸。航线④,麦哲伦船队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1 分,回答 1 点,航海家和成就
都正确才可得 1 分,意思相近即可)评述:(积极方面)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
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非、美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扩大了各洲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消极方
面)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加深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等。(3 分,积极
和消极方面各回答 1点,回答 1点可得 2分,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
(3)文艺复兴时期的商业发展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物质支持;文艺复兴追求人性解放,追
求财富的观念激励人们开辟新航路;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追求个人幸福;文艺复兴为新
航路开辟奠定了思想基础等。(2分,回答 1点即可,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