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人物 2.印度民族大起义:原因 1.直接考查相关基础知识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4.图片反映的史实 1.重点记背知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人物;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 2.感悟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中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提高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1.彼得一世改革:措施、作用 2.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人物、背景、目的、内容、性质、进步性、局限性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措施等3.材料信息理解4.材料信息概括归纳 1.重点记背知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作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人物、背景、目的、内容、性质、进步性和局限性 2.充分理解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归纳农奴制改革与同一时期历史事件(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的对比;提高材料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1.美国南北战争:背景、目的、性质、原因、影响 2.林肯:事迹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影响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4.材料信息概括归纳 1.重点记背知识:美国南北战争的背景、目的、性质、原因和影响;林肯的事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的影响 2.感悟林肯的精神品质;深刻理解美国国家统一和奴隶制废除对美国发展的深远影响;归纳美国内战与同一时期历史事件(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的对比
明治维新:背景、时间、措施(内容)、作用及局限性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事件3.图片反映的史实4.材料信息理解 5.观点说明 1.重点记背知识:明治维新的背景、时间、措施(内容)、作用及局限性 2.熟悉明治维新生活方式变迁的图片,充分理解明治维新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归纳明治维新与同一时期历史事件(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等)的对比;掌握观点说明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命题点1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地图、图片源自教材九下P3】下图圈注的国家名称以图中人物的名字命名。这是为了纪念该人物(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
A.对民族解放的贡献 B.最早发现这一地区
C.重视发展北美经济 D.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2. 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说:“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这表明他深受( )
A.启蒙思想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B.《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的影响
C.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影响 D.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3.章西女王誓言:“我绝不放弃我的章西,谁敢占领章西,绝没有好下场!”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
A.美国南北战争 B.拉美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命题点2 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4.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希望向别国借鉴任何能够借鉴的事物:奥地利的军事组织、法国的礼仪、英国的服饰、德国的管理方法、荷兰的务实精神。这说明,彼得一世( )
A.积极向西方学习 B.迫切希望国家统一
C.决心废除农奴制 D.鼓励兴办现代工厂
5.“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较量。俄国只能用帆船来对付英国和法国的汽船;由于缺乏铁路,俄国只能用大车拉军需品……1825-1855年俄国爆发了500多次农奴暴动。”导致俄国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农奴制的严重阻碍 B.沙皇政府腐败软弱
C.俄国工业比较落后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6.【图片源自教材九下P8】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改革宣言。从法令内容上看,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改革最终使2100
万农奴获得了解放,促使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这反映了俄国( )
A.推行文化教育
B.废除农奴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向西方学习
7.俄国农奴制改革剥夺了贵族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的强烈抵抗,主要是因为改革给予贵族极大的经济补偿。据此可知,改革的重要目的是( )
A.赋予农奴人身自由 B.减轻农奴经济负担
C.保护贵族经济利益 D.促进俄国工业发展
8.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材料中的“改革”( )
A.宗旨是维护农民的利益 B.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废除了俄国土地私有制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9.某兴趣小组探究俄国两次改革,收集到如下信息。对下表共同点概括准确的是( )
人物 内容
彼得一世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
A.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 B.建立了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农奴制成为两次改革的焦点 D.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命题点3 美国内战
10.(新考法—新素材·书籍目录)以下是《大国崛起》丛书中美国篇的部分目录。其中“兄弟阋墙”介绍的是( )
一、殖民时代………………………………………………2 二、独立风云………………………………………………10 三、宪法立国………………………………………………28 四、兄弟阋墙………………………………………………44
A.光荣革命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1861年改革
11.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年代尺反映了( )
A.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B.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
C.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 D.日本明治维新的结果
12.(一材多设问)下边是小勇同学学习美国南北战争后制作的思维导图,从中可以得出南北战争的本质是( )
A.更新行业比重 B.调整生产关系 C.改变国家性质 D.摆脱殖民统治
(新考法—教学问题设计)12.1请你根据上面思维导图,帮助老师设计两个课堂教学问题。(4分)
13.1800年,美国费城的75名自由黑人在向联邦国会递交的废奴请愿书中声称:“如果《权利法案》和《独立宣言》是正确的,我们请求我们作为人类的与生俱来的自由和不可剥夺的权利应该被得到认可。”由此可知,美国的废奴运动( )
A.延续了美国的核心政治理念 B.充分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C.已经违背了美国的建国原则 D.成为美国南方发动战争的借口
14.右图所示漫画于1865年10月刊登在英国的《笨拙》杂志上,主题是当年发生于美国的重大事件。画中举着酒杯的军人对对方说道:“噢,兄弟,我们没法都获胜。让我们握个手,喝点酒吧。”下列对该漫画的解读准确的是( )
A.两位军人分别代表北美大陆军和英国殖民者
B.向全世界宣告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获胜的消息
C.显示了南北战争后北方军人向南方军人示威
D.双方的握手代表美国南北携手共同走向统一
15.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直接史料”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转写的史料”,即当时人的记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下列材料都与美国内战有关,可信度最高的是( )
选项 资源 名称
A 文章 《论美国内战》
B 电影 《乱世佳人》
C 小说 《黑奴吁天录》
D 文件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命题点4 日本明治维新
16.下图是小史同学撰写历史小论文查找的日本明治维新的专项资料。据此判断,该小论文研究的主题是( )
明治维新时期成立的管弦乐队 明治维新时期建立的小学
A.废藩置县 B.新式军队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17.(一材多设问)【图片源自教材九下P16相关史事】在下图所示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应该涉及到的外来内容主要是( )
A.唐朝的典章制度和诗歌
B.武士道及相关人物故事
C.中世纪的希腊罗马文化
D.世界上的先进科技文化 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
(新考法—选择史实确定观点论述)17.1阅读以下材料,任意提取两幅绘画,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
①明治维新时期的 ②威廉和玛丽 ③贵族宣读“解放” ④攻占巴士
课堂 加冕 农奴的法令 底狱
18.1868年,日本确立“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1873年,聘请34名英国海军教官来日执教;1878年,日本自主制造的“清辉号”军舰访问欧洲。这些史实说明日本( )
A.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B.面临尖锐社会矛盾
C.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D.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19.自明治元年(1868年)至三十一年,日本政府共聘请外籍专家四千多人,民间团体雇用八千多人。仅1879年外聘专家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少见的。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日本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包括归国留学生)脱颖而出,便及时削减外聘专家人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明治时期的日本非常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 B.明治政府完全依赖外籍专家推行改革措施
C.民间团体是明治时期人才培养的唯一力量 D.外籍专家仅被明治政府用于人才培养方面
20.明治政府在地税改革过程中,设立了许多新税种,如地方税、户头税、酱油税等,农民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一部分流入城市。这些措施客观上( )
A.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 B.推动废藩置县实施
C.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 D.刺激日本海外扩张
21.明治政府利用国家的资金,创办了一批官营的“模范工厂”,目的是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这表明明治政府在改革中( )
A.推行地税改革 B.提倡“文明开化”
C.注重示范引领 D.实行“废藩置县”
22.1873年,日本明治政府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实行义务兵役制,与此同时,继续向军队灌输“忠节”“武勇”等武士道精神,培养官兵对天皇的迷信。这表明,明治维新( )
A.缺乏民众的支持 B.实行殖产兴业政策
C.发展了近代教育 D.保留了旧制度残余
综合命题点
23.下图是某同学梳理知识时画的一幅结构图。
主题________________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纳米比亚独立
下列最符合知识间联系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C.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D.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2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民族危机 B.都改变了社会性质,有利于社会进步
C.都是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改革 D.都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5.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C.摆脱了殖民统治 D.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26. 19世纪中期,东西半球的俄国和美国分别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劳动力都获得了解放。这是( )
A.种植园经济发展的需要 B.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产物
C.克里木战争失败的影响 D.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27.17—19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通过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日本、意大利和德意志等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推动上述历史进程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者主导的改革 B.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C.各国革命相互支援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8.(10分)
材料一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奠定基础”“制度确立”“巩固扩展”“政策调整”等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既有杰出人物的推动,也有种种的阻力。
【文字素材源自教材九下P81相关史事】材料二 1951年,美国与日本签订了片面的对日和约,日本被纳入美国世界战略的轨道。日本为美国在亚洲进行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军需物资,大发战争财。1955年,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战前水平。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部编版)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一回答(1)—(4)小题,根据材料二回答第(5)小题。
(1)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2分)
(2)在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阶段,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人物是谁?并简要概括他的主要贡献。(2分)
(新考法—跨物理)(3)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阻力,其中在“巩固扩展”阶段美国和俄国遇到的阻力分别是什么?(2分)
(4)你认为图中①处应填哪一事件?其进行“政策调整”的前提是什么?(2分)
(5)请概括材料二中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再列举一条。(2分)
29.有学者认为:人的解放包括人身的解放和思想的解放两个方面,是一个社会、国家不断走向文明的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史料①《独立宣言》及 ② 签署《独立宣言》(约翰·杜鲁布尔
签署人署名史料 1818年所作油画)
材料三 他的《解放法令》(1861年3月1日)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意义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解放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体现了文艺复兴的哪一核心思想?(2分)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独立宣言》颁布于哪一年?(2分)它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2分)对比史料①和史料②,哪一史料对研究美国独立战争更具有史料价值?(2分)
(3)根据材料三,《解放法令》和《解放宣言》的颁布,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一条件?(2分)综上,谈谈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玻利维亚”“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宣布解放黑人奴隶,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对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A项符合题意。
2.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玻利瓦尔深受启蒙思想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讲求人民主权、分权制衡,A项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时间是1917年,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于1920年,B、C、D三项均发生于材料时间“1819年”之后,不可能影响到玻利瓦尔,排除。
3.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章西女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最终壮烈牺牲,C项符合题意。
4.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奥地利……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可知,彼得一世积极学习西方的军事、生活方式、管理方法、精神等,A项符合题意。
5.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克里木战争”“1825—1855年俄国爆发了500多次农奴暴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的战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是导致俄国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A项符合题意。
6.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最终使2100万农奴获得了解放……出现了新的气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的农奴获得了解放,促使俄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B项符合题意。
7.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没有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主要是因为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保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C项符合题意。
8.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农奴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出现了大批自由雇佣劳动力,资本主义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继农奴制改革之后,沙皇政府还先后进行了地方机构、市政、司法、军事等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1年以后,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B项符合题意。
9.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共同点”“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废除农奴制法令”可知,这两次改革都对农奴制做出一定的改革,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属于二者的共同点,排除。
10.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兄弟阋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兄弟阅墙寓意内部争斗,且在“宪法立国”之后,即晚于1787年,故该事件为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C项符合题意。
11.B【解析】根据年代尺相关信息“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历程。1861—1865年,美国进行南北战争,期间美国政府颁布《宅地法》,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和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最终以北方获胜告终,B项符合题意。
12.B【解析】根据思维导图信息“独立后,美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最终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本质是调整生产关系,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更新行业比重、改变国家性质、摆脱殖民统治,A、C、D三项排除。
12.1问题一: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分)问题二:南北战争为什么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2分)
13.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800年”“美国费城”“与生俱来的自由和不可剥夺的权利应该被得到认可”可知,美国黑人要求践行《权利法案》和《独立宣言》,争取黑人奴隶的自由与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黑人积极向联邦国会争取自身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延续美国核心政治理念的表现,A项符合题意。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充分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B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美国建国原则,C项排除;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于1861—1865年,时间不符,D项排除。
14.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865年10月”“当年发生于美国的重大事件”“我们没法都获胜。让我们握个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D项符合题意。“北美大陆军和英国殖民者”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A项排除;漫画强调了美国的统一而非北方的获胜,B项排除;漫画体现了美国南北方军人握手言和,C项排除。
15.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史料是当时人的记述,间接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直接史料所做出的研究及诠释,直接史料可信度高于间接史料。据此分析备选项可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当时的政府文件,属于直接史料,可信度最高,D项符合题意。文章、电影、小说均是经过后人加工的材料,属于间接史料,可信度低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A、B、C三项排除。
16.D【解析】根据图片名称“明治维新时期成立的管弦乐队”“明治维新时期建立的小学”可知,日本这一时期出现了西式乐队与西式学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都是受明治维新所倡导的“文明开化”政策的影响,其主要内容为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生活方式等,D项符合题意。
17.D【解析】根据图片关键信息“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侵略,经济受到外部的冲击,激化了本国的国内矛盾。1868年,明治天皇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文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从而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项符合题意。引进唐朝的典章制度和诗歌是646年的大化改新,A项排除;B、C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7.1【示例】
所选绘画:①③。(1分)
观点: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分)
论述: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和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综上所述,19世纪中期日本、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世界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4分)
18.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868年”“聘请34名英国海军教官来日执教”“自主制造的“清辉号'军舰访问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实行“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废藩置县”、建立新式军队等措施,使得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C项符合题意。
19.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积极聘请外籍专家,学习西方技术,日本政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外籍专家来培养本国的人才,反映出日本政府重视人才培养,A项符合题意。“完全依赖”说法过于绝对,B项排除;“唯一力量”说法错误,C项排除;“仅被明治政府用于人才培养”说法错误,D项排除。
20.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设立了许多新税种”“农民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一部分流入城市”可知,明治维新时期颁布的新税法使一些农民破产,这些破产农民部分流入城市,在客观上为工业化提供了自由劳动力,C项符合题意。地税改革属于经济措施,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A项排除;B、D两项材料中未涉及,排除。
21.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政府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一批官营的“模范工厂””“资本”“近代工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材料属于工业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C项符合题意。地税改革属于农业发展方面的改革;文明开化属于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废藩置县属于政治方面的改革,A、B、D三项均排除。
22.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873年”“日本明治政府”“继续向军队灌输‘忠节’‘ 武勇’等武士道精神,培养官兵对天皇的迷信”可知,明治维新具有军国主义色彩,保留了以前的武士道精神,留有旧制度残余,D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明治维新缺乏民众的支持,A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军事上的措施,殖产兴业为经济措施,B项排除;近代教育为文化方面的措施,C项排除。
23.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纳米比亚独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一场反抗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甘地发动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因此材料信息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D项符合题意。
24.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二者都改变了社会性质,有利于社会进步,B项符合题意。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是为了应对严重的民族危机,A项排除;二者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C项排除;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日本不存在农奴制问题,D项排除。
25.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共同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1865年,美国进行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日本开始进行“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故美、俄、日采取不同应对危机的方式,产生的共同作用是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D项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A、B、C三项排除。
26.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分别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劳动力都获得了解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南北战争前,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南北战争中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极大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美国南北战争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二者都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D项符合题意。发展种植园经济力图扩展奴隶制,与题意不符,A项排除;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B项排除;克里木战争失败只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之一,C项排除。
27.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7—19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通过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法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日本等改革都是因为国家原本的制度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根本原因,D项正确。英、美、法等国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并非统治者主导的改革,A项排除;民主思想的传播、各国革命相互支援属于思想及外部原因,并非根本原因,排除B、C两项。
28.(1)核心思想:人文主义。(1分)影响: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1分)(2)人物:华盛顿。(1分)贡献: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主持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为美国设计了联邦制共和国政体。(答对一点即可,共1分)(或杰斐逊,贡献:起草《独立宣言》。)
(3)美国:奴隶制;(1分)俄国:农奴制。(1分)
(4)事件:罗斯福新政;(1分)前提:维护资本主义制度。(1分)
(5)原因:美国的扶持。(1分)列举: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答对一点即可,共1分)
29.(1)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思想。(2分)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分)
(2)年份:1776年。(2分)诉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2分)价值:史料①更具史料价值。(2分)
(3)条件:自由劳动力。(2分)关系:人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又进一步促进人的解放。(2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1.拉丁美洲独立运 1.直接考查相关基础 1.重点记背知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人
动:人物 知识 物;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
2.印度民族大起义: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2.感悟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
原因 反映的史实 中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提高对材料信息的
3.材料信息理解 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4.图片反映的史实
1.彼得一世改革:措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作
施、作用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人物、背景、
2.俄国农奴制改革: 反映的史实、措施等 目的、内容、性质、进步性和局限性
时间、人物、背景、 3.材料信息理解 4. 2.充分理解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
目的、内容、性质、 材料信息概括归纳 性;归纳农奴制改革与同一时期历史事件
进步性、局限性 (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的对比;提
高材料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1.美国南北战争:背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美国南北战争的背景、目
景、目的、性质、原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的、性质、原因和影响;林肯的事迹;《解
因、影响 反映的史实 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的影响
2.林肯:事迹 3.材料信息理解 2.感悟林肯的精神品质;深刻理解美国国家
3.《解放黑人奴隶宣 4.材料信息概括归纳 统一和奴隶制废除对美国发展的深远影响;
言》《宅地法》:影 归纳美国内战与同一时期历史事件(俄国农
响 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的对比
明治维新:背景、时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明治维新的背景、时间、
间、措施(内容)、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措施(内容)、作用及局限性
作用及局限性 反映的史实、事件 2.熟悉明治维新生活方式变迁的图片,充分
3.图片反映的史实 理解明治维新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归纳明
4.材料信息理解 治维新与同一时期历史事件(俄国农奴制改
5.观点说明 革、美国内战等)的对比;掌握观点说明类
试题的解题方法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1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地图、图片源自教材九下 P3】下图圈注的国家名称以图中人物的名字命名。这是为了
纪念该人物(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
A.对民族解放的贡献 B.最早发现这一地区
C.重视发展北美经济 D.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2. 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说:“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
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
这表明他深受( )
A.启蒙思想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B.《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的影响
C.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影响 D.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3.章西女王誓言:“我绝不放弃我的章西,谁敢占领章西,绝没有好下场!”该史料可用
于研究( )
A.美国南北战争 B.拉美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2 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 1861年改革
4.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希望向别国借鉴任何能够借鉴的事物:奥地利的军事组织、法国的礼
仪、英国的服饰、德国的管理方法、荷兰的务实精神。这说明,彼得一世( )
A.积极向西方学习 B.迫切希望国家统一
C.决心废除农奴制 D.鼓励兴办现代工厂
5.“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较量。俄国只能用帆船来对
付英国和法国的汽船;由于缺乏铁路,俄国只能用大车拉军需品……1825-1855年俄国爆发
了 500多次农奴暴动。”导致俄国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农奴制的严重阻碍 B.沙皇政府腐败软弱
C.俄国工业比较落后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6.【图片源自教材九下 P8】1861年 3月 3日(俄历 2月 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
改革宣言。从法令内容上看,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改革最终使 2100
万农奴获得了解放,促使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这反映了俄国( )
A.推行文化教育
B.废除农奴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向西方学习
7.俄国农奴制改革剥夺了贵族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的强烈抵抗,主要是因为
改革给予贵族极大的经济补偿。据此可知,改革的重要目的是( )
A.赋予农奴人身自由 B.减轻农奴经济负担
C.保护贵族经济利益 D.促进俄国工业发展
8.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 2100 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材料中
的“改革”( )
A.宗旨是维护农民的利益 B.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废除了俄国土地私有制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某兴趣小组探究俄国两次改革,收集到如下信息。对下表共同点概括准确的是( )
人物 内容
彼得一世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
A.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 B.建立了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农奴制成为两次改革的焦点 D.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3 美国内战
10.(新考法—新素材·书籍目录)以下是《大国崛起》丛书中美国篇的部分目录。其中“兄
弟阋墙”介绍的是( )
一、殖民时代………………………………………………2
二、独立风云………………………………………………10
三、宪法立国………………………………………………28
四、兄弟阋墙………………………………………………44
A.光荣革命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1861 年改革
11.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年代尺反映了( )
A.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B.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
C.俄国 1861年改革的性质 D.日本明治维新的结果
12.(一材多设问)下边是小勇同学学习美国南北战争后制作的思维导图,从中可以得出南
北战争的本质是( )
A.更新行业比重 B.调整生产关系 C.改变国家性质 D.摆脱殖民统治
(新考法—教学问题设计)12.1请你根据上面思维导图,帮助老师设计两个课堂教学问题。
(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1800年,美国费城的 75名自由黑人在向联邦国会递交的废奴请愿书中声称:“如果《权
利法案》和《独立宣言》是正确的,我们请求我们作为人类的与生俱来的自由和不可剥夺的
权利应该被得到认可。”由此可知,美国的废奴运动( )
A.延续了美国的核心政治理念 B.充分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C.已经违背了美国的建国原则 D.成为美国南方发动战争的借口
14.右图所示漫画于 1865年 10月刊登在英国的《笨拙》杂志上,主题是当年发生于美国的
重大事件。画中举着酒杯的军人对对方说道:“噢,兄弟,我们没法都获胜。让我们握个手,
喝点酒吧。”下列对该漫画的解读准确的是( )
A.两位军人分别代表北美大陆军和英国殖民者
B.向全世界宣告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获胜的消息
C.显示了南北战争后北方军人向南方军人示威
D.双方的握手代表美国南北携手共同走向统一
15.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直接史料”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转写的史料”,即当时人的
记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下列材料都与美国内战有关,可信度最高的是( )
选项 资源 名称
A 文章 《论美国内战》
B 电影 《乱世佳人》
C 小说 《黑奴吁天录》
D 文件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命题点 4 日本明治维新
16.下图是小史同学撰写历史小论文查找的日本明治维新的专项资料。据此判断,该小论文
研究的主题是( )
明治维新时期成立的管弦乐队 明治维新时期建立的小学
A.废藩置县 B.新式军队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17.(一材多设问)【图片源自教材九下 P16相关史事】在下图所示的“课堂”上,教师的教
学应该涉及到的外来内容主要是( )
A.唐朝的典章制度和诗歌
B.武士道及相关人物故事
C.中世纪的希腊罗马文化
D.世界上的先进科技文化 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
(新考法—选择史实确定观点论述)17.1 阅读以下材料,任意提取两幅绘画,确定观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
①明治维新时期的 ②威廉和玛丽 ③贵族宣读“解放” ④攻占巴士
课堂 加冕 农奴的法令 底狱
18.1868年,日本确立“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1873年,聘请 34名英国海军教官来
日执教;1878年,日本自主制造的“清辉号”军舰访问欧洲。这些史实说明日本( )
A.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B.面临尖锐社会矛盾
C.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D.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19.自明治元年(1868年)至三十一年,日本政府共聘请外籍专家四千多人,民间团体雇用
八千多人。仅 1879年外聘专家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 2%,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少见的。
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日本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包括归国留学生)脱颖而
出,便及时削减外聘专家人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A.明治时期的日本非常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 B.明治政府完全依赖外籍专家推行改革措施
C.民间团体是明治时期人才培养的唯一力量 D.外籍专家仅被明治政府用于人才培养方面
20.明治政府在地税改革过程中,设立了许多新税种,如地方税、户头税、酱油税等,农民
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一部分流入城市。这些措施客观上( )
A.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 B.推动废藩置县实施
C.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 D.刺激日本海外扩张
21.明治政府利用国家的资金,创办了一批官营的“模范工厂”,目的是把私人资本引向发
展近代工业的道路。这表明明治政府在改革中( )
A.推行地税改革 B.提倡“文明开化”
C.注重示范引领 D.实行“废藩置县”
22.1873年,日本明治政府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实行义务兵役制,与此同时,继续向
军队灌输“忠节”“武勇”等武士道精神,培养官兵对天皇的迷信。这表明,明治维新( )
A.缺乏民众的支持 B.实行殖产兴业政策
C.发展了近代教育 D.保留了旧制度残余
综合命题点
23.下图是某同学梳理知识时画的一幅结构图。
下列最符合知识间联系的主题是(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主题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________________
C.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纳米比亚独立
D.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2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民族危机 B.都改变了社会性质,有利于社会进步
C.都是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改革 D.都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5.19世纪 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
应对方式,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C.摆脱了殖民统治 D.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26. 19世纪中期,东西半球的俄国和美国分别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解放黑人奴隶
宣言》,劳动力都获得了解放。这是(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A.种植园经济发展的需要 B.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产物
C.克里木战争失败的影响 D.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27.17—19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通过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到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俄国、日本、意大利和德意志等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
立起来。推动上述历史进程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者主导的改革 B.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C.各国革命相互支援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8.(10分)
材料一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奠定基础”“制度确立”“巩固扩展”“政策调整”等重要
阶段。在此过程中,既有杰出人物的推动,也有种种的阻力。
【文字素材源自教材九下 P81相关史事】材料二 1951 年,美国与日本签订了片面的对日和
约,日本被纳入美国世界战略的轨道。日本为美国在亚洲进行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军
需物资,大发战争财。1955年,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战前水平。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部编版)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一回答(1)—(4)小题,根据材料二回答第(5)
小题。
(1)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新
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在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阶段,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人物是谁?并简要概括他的
主要贡献。(2分)
(新考法—跨物理)(3)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阻力,其中在“巩固扩展”阶
段美国和俄国遇到的阻力分别是什么?(2分)
(4)你认为图中①处应填哪一事件?其进行“政策调整”的前提是什么?(2分)
(5)请概括材料二中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再列举一条。(2分)
29.有学者认为:人的解放包括人身的解放和思想的解放两个方面,是一个社会、国家不断
走向文明的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
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
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译文摘录: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
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
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
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史料①《独立宣言》及 ② 签署《独立宣言》(约翰·杜鲁布尔
签署人署名史料 1818年所作油画)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三 他的《解放法令》(1861 年 3 月 1 日)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
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 1863 年的《解
放宣言》意义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解放法令》涉
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体现了文艺复兴的哪一核心思想?(2 分)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什么
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独立宣言》颁布于哪一年?(2 分)它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
求?(2 分)对比史料①和史料②,哪一史料对研究美国独立战争更具有史料价值?(2分)
(3)根据材料三,《解放法令》和《解放宣言》的颁布,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一条件?
(2分)综上,谈谈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2 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玻利维亚”“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18世纪末 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在南
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宣布解放黑人奴隶,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
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对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A
项符合题意。
2.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
和取消奴隶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玻利瓦尔深受启蒙思想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讲求
人民主权、分权制衡,A 项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年,巴黎公社成立于 1871
年,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时间是 1917年,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于 1920
年,B、C、D三项均发生于材料时间“1819 年”之后,不可能影响到玻利瓦尔,排除。
3.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章西女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年轻的
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最终壮烈牺牲,C项符合题意。
4.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奥地利……法国……英国……德国……
荷兰……”可知,彼得一世积极学习西方的军事、生活方式、管理方法、精神等,A项符合
题意。
5.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克里木战争”“1825—1855 年俄国爆发了 500多次农奴暴动”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3—1856 年,克里木战争的战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
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是导致俄国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A项符合题意。
6.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最终使 2100万农奴获
得了解放……出现了新的气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 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
使俄国的农奴获得了解放,促使俄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B项符合题意。
7.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没有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
主要是因为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保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C项符合题意。
8.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
农奴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出现了大批自由雇佣劳动力,资本主义工业获得迅速发
展。继农奴制改革之后,沙皇政府还先后进行了地方机构、市政、司法、军事等一系列资产
阶级性质的改革。1861年以后,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B项符合题意。
9.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共同点”“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废除农奴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制法令”可知,这两次改革都对农奴制做出一定的改革,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均不
属于二者的共同点,排除。
10.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兄弟阋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兄弟阅墙寓意内
部争斗,且在“宪法立国”之后,即晚于 1787 年,故该事件为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
C项符合题意。
11.B【解析】根据年代尺相关信息“1861 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林肯”“《解放黑
人奴隶宣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历程。1861—1865 年,美
国进行南北战争,期间美国政府颁布《宅地法》,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
民和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最终以北方
获胜告终,B项符合题意。
12.B【解析】根据思维导图信息“独立后,美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发
展迅速”“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
展,加剧了南北矛盾,最终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
阶级革命,其本质是调整生产关系,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更新行业比重、改变国家
性质、摆脱殖民统治,A、C、D三项排除。
12.1问题一: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分)问题二:南北战争为什么被称为美
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2分)
13.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800 年”“美国费城”“与生俱来的自由和不可剥夺的权利
应该被得到认可”可知,美国黑人要求践行《权利法案》和《独立宣言》,争取黑人奴隶的
自由与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
追求幸福的权利,黑人积极向联邦国会争取自身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延续美国核心政治理
念的表现,A项符合题意。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充分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
性,B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美国建国原则,C项排除;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于 1861—1865年,
时间不符,D项排除。
14.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865 年 10 月”“当年发生于美国的重大事件”“我们
没法都获胜。让我们握个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避
免了美国分裂,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D项符合题意。“北美大陆军和英国
殖民者”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A 项排除;漫画强调了美国的统一而非北方的获胜,B 项排
除;漫画体现了美国南北方军人握手言和,C项排除。
15.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史料是当时人的记述,间接史料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指经过后人运用直接史料所做出的研究及诠释,直接史料可信度高于间接史料。据此分析备
选项可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当时的政府文件,属于直接史料,可信度最高,D项符合
题意。文章、电影、小说均是经过后人加工的材料,属于间接史料,可信度低于《解放黑人
奴隶宣言》,A、B、C三项排除。
16.D【解析】根据图片名称“明治维新时期成立的管弦乐队”“明治维新时期建立的小学”
可知,日本这一时期出现了西式乐队与西式学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都是受明治维新
所倡导的“文明开化”政策的影响,其主要内容为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生
活方式等,D项符合题意。
17.D【解析】根据图片关键信息“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
期,日本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侵略,经济受到外部的冲击,激化了本国的国内矛盾。1868
年,明治天皇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文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从而走上了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 项符合题意。引进唐朝的典章制度和诗歌是 646 年的大化改新,A
项排除;B、C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7.1【示例】
所选绘画:①③。(1分)
观点: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分)
论述: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和教育等方面进行
改革,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 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
法令,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综上所述,19世纪中期日本、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世界资本
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4分)
18.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868 年”“聘请 34 名英国海军教官来日执教”“自主
制造的“清辉号'军舰访问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 年,明治政府开始以西方为
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实行“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废藩置县”、建立新式军队等措施,
使得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C项符合题意。
19.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积极聘请外籍专家,学习西
方技术,日本政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外籍专家来培养本国的人才,反映出日本政府重视人才
培养,A项符合题意。“完全依赖”说法过于绝对,B项排除;“唯一力量”说法错误,C项
排除;“仅被明治政府用于人才培养”说法错误,D 项排除。
20.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设立了许多新税种”“农民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一部分流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入城市”可知,明治维新时期颁布的新税法使一些农民破产,这些破产农民部分流入城市,
在客观上为工业化提供了自由劳动力,C项符合题意。地税改革属于经济措施,促进了经济
结构的调整,A项排除;B、D两项材料中未涉及,排除。
21.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政府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一批官营的“模范工
厂””“资本”“近代工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
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
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
文化和生活方式。材料属于工业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C项符合题意。地税改革属于农业发
展方面的改革;文明开化属于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废藩置县属于政治方面的改革,A、B、
D三项均排除。
22.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873 年”“日本明治政府”“继续向军队灌输‘忠节’‘ 武
勇’等武士道精神,培养官兵对天皇的迷信”可知,明治维新具有军国主义色彩,保留了以
前的武士道精神,留有旧制度残余,D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明治维新缺乏民众的支持,
A 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军事上的措施,殖产兴业为经济措施,B 项排除;近代教育为文化
方面的措施,C项排除。
23.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纳米比亚
独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一场反抗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争取
民族独立的运动;甘地发动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
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990 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
义的枷锁。因此材料信息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D项符合题意。
24.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明治维
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二者都改变了社会性质,有利于社会进步,B项
符合题意。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是为了应对严重的民
族危机,A 项排除;二者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C 项排除;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
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日本不存在农奴制问题,D项排除。
25.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 世纪 60 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共同作用”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1865年,美国进行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
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861 年,俄国进行农
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 年,日本开始进行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故美、俄、日采取不同应对
危机的方式,产生的共同作用是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D项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
摆脱了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走上了对外侵略扩
张道路,A、B、C三项排除。
26.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分别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劳
动力都获得了解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1861 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
国南北战争前,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南北战争中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极大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美国南北战争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二者都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资本主义
发展的必然结果,D项符合题意。发展种植园经济力图扩展奴隶制,与题意不符,A项排除;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B 项排除;克里木战争失败只是 1861 年俄国农
奴制改革的原因之一,C项排除。
27.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7—19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通过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
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法国的封
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日
本等改革都是因为国家原本的制度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是根本原因,D 项正确。英、美、法等国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并非统治者主导的改革,
A项排除;民主思想的传播、各国革命相互支援属于思想及外部原因,并非根本原因,排除
B、C两项。
28.(1)核心思想:人文主义。(1分)影响: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
步确立起来。(1分)(2)人物:华盛顿。(1分)贡献: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实现了国家独立;主持制定 1787年美国宪法,为美国设计了联邦制共和国政体。(答对一点
即可,共 1分)(或杰斐逊,贡献:起草《独立宣言》。)
(3)美国:奴隶制;(1分)俄国:农奴制。(1分)
(4)事件:罗斯福新政;(1分)前提:维护资本主义制度。(1分)
(5)原因:美国的扶持。(1分)列举: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美国在
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答对一点即可,共 1分)
29.(1)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思想。(2分)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
思想文化基础。(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年份:1776年。(2分)诉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2分)价值:史料①更具史料价
值。(2分)
(3)条件:自由劳动力。(2分)关系:人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又进一步促进人
的解放。(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