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默写(10分)
(1)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3)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绘洞庭湖水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气势的句子是
, 。
(6)《使至塞上》一诗中,诗人以传神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7)《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诗人用移动的视角来写景物的变化,描绘长江两岸雄伟壮观的景象,表达自己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的句子是 ,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倔(ju?)强 阔绰(chu?) 叱咤(ch?)风云
B.慨(k?i)叹 澎湃(b?i) 销声匿(n?)迹
C.饶恕(sh?) 狡黠(ji?) 迥(ji?ng)乎不同
D.静穆(m?) 梦寐(m?i) 味同嚼(ji?o)蜡
3、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马大哈 马后炮 马前卒
B.人是衣裳马是鞍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C.马到成功 青梅竹马 心猿意马 历兵秣马
D.矮子骑大马——上下为难 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中的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国演义》中的的卢马曾载着刘备逃离险境。
B.《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的马是理性的载体。
C.《西游记》中的白龙马载着唐僧去西天取经。
D.《水浒传》中的乌骓马是皇帝给卢俊义的赏赐。
6、请你参加以“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下面的调查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图
(2)针对调查结果,班委会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彼此心境的倡议。可你同桌对此不感兴趣,他仍热衷于打电话、玩微信,你该怎么劝说他呢?(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16分)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三峡》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 时期的 。(2分)
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1)略无阙处( ) (2)绝巘多生怪柏( ) 谳 峡
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沿溯阻绝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至于夏水襄陵 (4)哀转久绝
10、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11、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选文中第一段描写的对象是三峡两岸连绵的高山,其特征是
,其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采用了 相结合的写法来突出山的高峻。(2分)
12、选取适当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2分)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3题—17题(16分)
皮影戏
吴小毛
①几年前,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风靡一时,剧中人物胖墩的父亲是一位靠耍“手艺”度日的民间艺人,他耍的就是皮影戏。皮影戏诞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甚至有人认为皮影戏就是现代电影的“始祖”。据史料记载,中国的皮影艺术从元代起,就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传入亚欧大陆的许多国家。歌德、卓别林等世界知名的艺术家,都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②皮影人物及道具是以皮革为材料制成的。以牛皮和驴皮做原料的皮影最好。具有坚固性和透明性。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这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布幕上的投影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皮影人物一般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11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③皮影戏的发源地在陕西,但由于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其音乐唱腔吸收了各自地方音乐的精华,从而形成了众多流派。如在陕西、山西、河南一带的皮影戏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宫腔等十多种,曲牌也非常多。演员在演唱时,还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拖腔婉转悠扬,非常动听。而河北、北京一带的各路皮影戏唱腔,分别吸取京剧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精华,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其中,河北唐山地区皮影戏的掐嗓唱法更是十分独特。
④皮影戏对表演者的技艺有着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个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夫,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需要自身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培养皮影表演人才,最终组成皮影剧团,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⑤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户外、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幕布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搬运十分便捷。这也是皮影戏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⑥小时候曾经多次在家乡看过这种令人叫绝的民间艺术,如今,再想看到皮影戏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13.文章开头写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中的人物有什么作用?(2分)
14.文章第②至第⑤段介绍了“皮影戏”哪几方面的知识?(4分)
①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7.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概括出兰州皮影戏的特点。(4分)
【链接材料】
(1)当代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中写道:“甘肃是皮影戏兴起较早的省份之一,河北西路的影戏就是从甘肃传来并发展而成的。”有人说河北涿州是中国皮影戏兴起较早的地方,但有关专家指出:“涿州一带的影戏亦来自兰州。”
(2)早在13世纪,兰州皮影戏就随着成吉思汗的远征大军,传入波斯、阿拉伯以及欧洲许多国家。这种东方小技艺,很爱欧洲人的喜爱。
(3)兰州皮影戏戏班众多,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民国年间,水登、榆中、红古等县郊地区皮影戏戏班演出相当活跃。
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18题—22题(16分)
雪地上的画
孟祥菊
那是我生命中最寒冷的一个冬天。由于工作失误,我给单位造成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做出适度赔偿之后,只好引咎辞职。这期间,与我相恋了整整两年的男友,也打着去外省读研的借口,与我分道扬镳。为了平复心情,我只身回到遥远的东北老家去疗伤。
家中赋闲的日子,我每天除了读书就是看电视,再就是百无聊赖地睡大觉。看着我日渐消沉的瘦弱模样,上了年岁的父母虽然心疼,却不敢多说什么,只怕为我增忧伤。
一个晴朗的冬日,我照例睡到自然醒。睁眼一看,外面竟然是白茫茫的一片。下雪了。我胡乱吃了几口饭,静静地走到户外去散心。乡村的雪景很美,整个山村都被一层纯净的银白色覆盖着,变得素雅而清爽。道路两侧落光了叶子的洋槐树上,零星地挂着一些小雪球,风儿一吹,便有细碎的小花瓣簌簌地落下来,俏皮地钻进路人脖颈。
拐过那条熟悉的老街口,我来到村中央处一块狭长的地方。记忆中,这里是一片无人管辖的荒甸子,一年四季,臭气冲天。近几年,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村民们逐步将这里开发成一个小型游乐场,供人们茶余饭后健身之用。
大概是天冷的缘故,偌大的游乐场里只有几个孩子在热热闹闹地滚雪球,时高时低的笑声震落了树上的片片积雪。忽然,我被东南角处的两个人影吸引了去,那显然是一对母子,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红色的,像燃烧在雪地里的两团火。走到近前,我看到年轻的女人蹲在地上,正耐心地教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子用树枝作画。纤尘不染的雪地上,清晰地显现着男孩子作的画,那是一座有门窗的小房子,旁边还有一棵粗壮的大树。男孩正在女人的指点下,哆嗦着右手在大树顶端涂着什么……
女人见我走近,礼貌地站了起来,我也微笑着与她打了招呼,并连夸男孩的画画得好。男孩听到声音,抬头望了望我,露出一脸的木然,随后低头继续作画,一边画一边用不大清晰的声音自言自语着:“小房子 我和妈妈 的家……”年轻的母亲对男孩的表达竖起大拇指,并俯身在男孩的额前轻轻地亲了一下,露出一脸的骄傲。
趁着男孩画画的空当,我和女人攀谈起来。女人告诉我,她的儿子患有先天性脑瘤,吐字不清,走路不稳,医生预言,儿子最多活不过三年。讲到这里,女人看了看儿子,略带欣喜地继续说道:“医生的话不能全信!今天就是我儿子五周岁的生日!你看他各种生命体征基本完好,不仅能用简单的语言与成人对话,还会独立走路,更主要的是他正变得越来越聪明,已经能够按照大人的指点,画出内容丰富的画来……”女人一直在陶醉地讲述着,堆满细纹的脸上露出憧憬的模样。过了一会儿,男孩的画画完了,我终于认出,他胡乱涂抹的,是一轮残缺的太阳,参差的边缘处,居然透着浅浅的光芒……
女人提醒男孩该回家吃药了,男孩机械地站起身来,露出一脸的痴笑,我忙说了句“祝你生日快乐”,并随手将左手腕部的一串平安珠送给了他。男孩囫囵着说了一句“谢 谢
”,然后乖巧地牵着母亲的手,跛着右脚,奋力朝着家的方向挪去。
望着男孩残留在雪地上的画,我的内心猛地一颤。其实,男孩本身就是一轮不曾圆满的太阳,他却以微弱之光,驱走了年轻母亲心中的阴霾,并唤起一家人坦然面对生活的勇气。于是,属于他们的每个日子,才会在一种有望的等待中,变得愈发有了奔头……
第二天一早,我欣然辞别父母,径直回到我跌倒过的城市去打拼。多年后,我终于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完成了自身职业生涯的“三级跳”,并径直做到了总经理助理的位置。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而今,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患有先天性脑瘤的男孩在雪地上画的那轮残日,它虽不完满,也不耀眼,但发出的光和热,却足以能够将我前行的路照亮……
18.请你说说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9.文章刻画游乐场里的母子时运用了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3分)
20.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两个文段。(4分)
(1)乡村的雪景很美,整个山村都被一层纯净的银白色覆盖着 ,变得素雅而清爽。道路两侧落光了叶子的洋槐树上,零星地挂着一些小雪球,风儿一吹,便有细碎的小花瓣簌簌地落下来,俏皮地钻进路人脖颈。
(2)忽然,我被东南角处的两个人影吸引了去,那显然是一对母子,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红色的,像燃烧在雪地里的两团火。
21.文章描绘了一个母亲教儿子用树枝作画的情景,似一幅美丽的图画,非常温馨,令人感动。作者写道:“属于他们的每个日子,才会在一种有望的等待中,变得愈发有了奔头……请你想象一下,假如二十年后“我”与这对母子再次相遇,又会有怎样的惊人发现?(不少于50字)(4分)
22.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3分)
五、写作(50分)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词义三者于一体,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
不是每个人都有美丽的外表,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
文章有魅力,人们就会爱不释手;人有魅力,别人就想靠近与之交往。
刘白羽《日出》:“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
………
文题:请以“ 魅力”或者“魅力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选择题目并补充完整;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③避开真实的人名、班名;④不少于600字,⑤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卷面整洁。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1)晨兴理荒秽(2)云生结海楼 (3)自古逢秋悲寂寥(4)夜阑卧听风吹雨
(5)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2.D 3.C 4.C 5.D
6.(1)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从不写信,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学写应用文或寄贺卡时写过信。
(2)示例:现代通讯技术固然时尚便捷,可是,你写的书信总是独一无二的,有形有色,可感可触,书信使我们的交流更有深度和诚意。同时,写信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4.制作材料,唱腔作派,表演技艺,演出优势。
15.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皮影戏吸收地方音乐精华,形成了众多流派。
16.不能。“之一”说明这只是众多原因中的一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后就变成唯一的原因了,与事实不符。
17.兴起早,流传广,受欢迎,戏班众多,县郊戏班演出尤盛。
18交待“我”当时的处境及“我”回家的原因,为后文写那对母子让“我”鼓起面对挫折的勇气做铺垫。
19.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20.(1)运用自然环境描写,动静结合,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乡村在白雪覆盖下的美丽景象。“俏皮”一词富有动感,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雪球洒落下来的状态。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色羽绒服在雪地映衬下鲜艳夺目的景象,象征着母子二人在困境中顽强抗争、勇于拼搏的意志和勇气。
21.示例:一天,我以公司总经理的身份招聘专业人才,应聘者摩肩接踵,但过关者寥寥无几。突然,一位略显苍老的中年妇女领着一个年轻人前来应聘。年轻人看似不善言辞,但在做动漫画时却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构思和惊人的绘画才能,我当机立断,立刻签约。事后才知这对母子正是二十年前我在雪地游乐场里见到的那对母子,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想象合理即可)
22.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困难,逆境中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心,把困难踩在脚下,这样才有可能迎来前方的光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