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开放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物理开放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1-26 08:4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十:开放题
中考热点概括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干冰升华人工降雨。
3.节约用水和用电的措施。
4.增大摩擦的方法。
5.杠杆平衡条件。
6.火箭运动过程中的发生的物态变化和能量转化情况。
7.比热容大小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呈现形式】多以一般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与设计题以及计算题等形式出现,以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点,从较高的尺度上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索创新能力。
典型例题剖析
【例题1】(09四川自贡)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和传播的方式。提出问题的范围可以有很多,要围绕声音从产生、传播、特征到速度进行入手。
【答案】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笔在空气中少吗?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声音的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传播的远吗?
【例题2】(09河北)2009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 (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利用那个干冰升华吸热降雨和节水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干冰升华吸热,降低温度。人工降雨利用的是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云层力的水蒸气迅速液化,形成降水。节约用水的方法要从日常的用水的方式上进行。
【答案】(1)升华 (2)采用喷灌方法浇地、用洗衣水擦地等
【例题3】(09安顺)如图1所示为2008 年南方雪凝灾害中的一个场景,一辆大客车由于刹不住车滑到公路边。因为当路面有冰雪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变小,由于汽车具有 ,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远。针对这种情况请给司机师傅驾车时提一个建议: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惯性和增大摩擦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针对实际情况从增大摩擦的角度提出问题。由于惯性,汽车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当路面的摩擦力减小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会增大,为了安全起见司机必须减速慢行或为车辆加防滑装置。
【答案】惯性 雪天路滑小心慢行 或给车辆加防滑装置。
【例题4】(09哈尔滨)建筑工地上,工人用独轮车运送石块如图所示,石块与独轮车的总重为600 N.重心在A点,则工人两手对车所施加向上的力F是______N;要想使F更小一些,你的建议是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杠杆中力臂的变化对力的大小的影响。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动力臂等于1米,阻力臂等于0.4米,可以计算动力。利用力臂大力就小的方式,增大动力臂或减小阻力的方式使动力减小。
【答案】240 两手向车把末端移动(增大动力臂)(或将石块向车轮方向移动(减小阻力臂)
【例题5】(09泰安)“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大
国!飞船发射时,长征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发射塔下面的水池产生大量的白气,如图3甲所
示;图乙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挥动五星红旗的情景,他在太空响亮说道“神舟七号向全
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图丙展示的是飞船的返回舱与推进舱成功分离后,返回舱开
始进入稠密的大气层,在距地面80km左右时,返回舱表面温度达到2000℃,看上去像个火
球。请你观察图片,联想“神舟”七号发射、在太空工作和返回的工作过程,提出两个物理
问题,并对提出的物理问题尝试解答。
问题1:
解 答:
问题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火箭运动时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和能量转化,解题的关键是火箭运动时温度降温的方式和发生的相关的舞台变化。火箭发射时的温度很高,自身和附近的水等物质都会发生一些舞台变化。上升的过程中,速度加快,动能增大,势能增大,转化为自身的内能,自身的温度增加。在运动的过程中,是因为力的作用可以改变其运动状态。
【答案】问题1:火箭发射升空时,水池上的白气是怎样产生的?
解 答:水池内的水汽化形成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问题2:火箭在上升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解 答: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问题3:熟悉翟志刚的人,为什么一听就知道是翟志刚在向人们问好?
解 答:这是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同。
问题4:返回舱在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它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解 答: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问题5:返回舱在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过程中,为什么速度会越来越快?
解 答:重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问题6:返回舱返回地面时过程中,相对于地面是怎样的状态?
解 答:相对于地面运动
【例题6】(09湛江)湛江市正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推开窗门,满目清翠,走出家门,街道宽敞整洁,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小明家住市中心,他担心奶奶寂寞,想奶奶与他同住,但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愿住,这激发了小明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暑假的某一天,他请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选定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测试点的气温,如下表.
(1)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解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__;
(2)质量为10kg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了5℃,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J,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
(3)请你为湛江市“创模”献计献策,提出两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① ;
②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比热容的计算和降温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温度变化时吸收的热量的计算。知道质量、温度变化和比热容,直接利用公式Q=cm(t-t0)计算.水的温度变化时受到太阳的辐射,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影响市区的温度的方式有很多,如车辆尾气、人口密集程度、绿化面积、能量利用等,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
【答案】(1)海滨 、 水的比热容大(2)2.1×105 、热传递(3)植树、建造人工湖(或增加绿化面积、限制机动车的行驶、尽量使用太阳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热源等)
【例题7】(09芜湖)为宣传安全用电,某同学制作了一幅宣传画,如图4所示。清为该宣传画配上解说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用电的常识,解题的关键是人体、金属等物体都是导体。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和处理触电的角度入手给予答案。
【答案】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把电线挑开。
达标检测练习
1.阅读下面短文:
美丽的三娘湾是广西十佳旅游景区之一,海岸线长约2500m,碧绿的海水,清澈见底;海滩上的奇石倒映在水中;游客的蛙泳、仰泳、自由泳各种泳姿尽收眼底;歌声、笑声、哨子声,声声入耳;飞快的游艇、摩托艇载着人观赏白海豚的优美舞姿;彩色的气球在沙滩的上空飘荡;还有沙滩排球赛、足球赛、钓鱼比赛,热闹非凡…………
请将上述短文中找出两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句子(或短句),并分别把其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填入表中:
句子或短句
相应的物理知识
示例
海岸线全长约2500m
长度的测量
1
2
诗句
物理知识
绿树荫浓夏日长
示例:光的直线传播
楼台倒映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示例: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满架蔷薇一院香
 
2.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唐诗《山亭夏日》.请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物理知识:
3. 如图5所示,是某同学在水上运动场画的一幅画。请你观察这幅画,图中哪些现象或物体与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参照示例进行解答。
编号
现象和物体
相关的物理知识
示例
影子
光的直线传播
1
2
3
4
5
6
7
4.盛夏的晚上,小明在房间感到很热,他打开电风扇,风吹到身上感到凉快。请你就上述过程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解答。
示例:问题:电风扇转动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答: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行驶的汽车刹车后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从树上掉下的苹果落得越来越快;足球运动员头顶飞来的球,球飞出去;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从地面举起来。试分别说出这些现象所对应的物理过程,并根据以上四个现象所对应的物理过程概括一个结论。
⑴ ;
⑵ ;
⑶ ;
⑷ 。
结论: 。
6.广安地区的七、八月份属高温天气,又正值农村冬季蔬菜栽种季节,当菜苗栽上后,很容
易因蒸发过快而失水干枯,不易成活,农民常用一些树叶、树枝遮盖在新栽菜苗上并洒上
水,使菜苗不致干枯,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这种做法的道理(说出两条即可)。
(1)
(2)
7.早在100多年前,爱迪生在前人的基础上最先研制成了经济实用的白炽灯,请结合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对白炽灯的了解,就白炽灯的结构和使用过程的具体情况分析,分别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作出简答。
(1)问题: ,简答:
(2)问题: ,简答:
8.如图6所示,是家用电热水器的简化电路图,当闭合闸刀开关后,发现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可能,请写出其中的三种:
(1)_____________ 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一号卫星从这里开始自己的奔月之旅,开启了中国深空探测的新里程。(如图7所示)
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送入到运行周期约为16小时,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51000公里的轨道,星箭分离后,先在这条轨道运行两圈,在这个期间将在远地点作一次小的轨道变轨,将近地点抬高到600公里。在16小时轨道上运行第三圈到达近地点进行第一次大的轨道变轨,将轨道周期变为24小时。在轨道上运行三圈,再次到达近地点,作第二次大轨道变轨,将轨道周期增加到48小时。
嫦娥一号卫星在这三条大椭圆轨道上运行共7天,当它在调相轨道运行结束到达近地点时,再做第三次大的轨道变轨,使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随后嫦娥一号卫星将沿着这条轨道飞向月球。
(1)就你观察图片和文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解答.
[答题示例]问题:火箭在升空过程中为什么会越来越快?
回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问题1:
回答:
问题2:
回答:
(2)卫星与火箭脱离后,嫦娥一号卫星打开太阳能帆板,其作用是什么?
10.阅读下面短文,结合图8展示的情景,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尝试解答。
“祥云”火炬设计理念来自蕴含“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华夏传统“云纹”符号,通过“天地自然,人本内在,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借祥云之势,传播祥和文化,传递东方文明。“祥云”火炬制作时采用了许多高新技术,利用液态丙烷作燃料,轻质、绿色环保。“点燃激情,传递梦想”,2008年3月24日希腊女祭司在希腊奥林匹亚通过一面大凹面镜点燃了“祥云”火炬,由此展开了奥运圣火在全世界的传递活动。圣火越过五大洲宽广的平原,著名的河流,繁华的城市,巍峨的高山。传递中,我国登山运动员高举圣火成功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作为中国人,我们衷心祝愿第29届北京奥运会顺利召开,圆满成功。
   
问题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文后问题。
垃圾发电
填埋是目前全球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将垃圾集中填埋,让其自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废气,易造成常规污染,还可能带来温室效应,甚至有爆炸的危险。
福州市红庙岭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将垃圾填埋后,采用科学方法使其发酵,并把产生的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因此,垃圾填埋气和太阳能、风能一样,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仅解决了垃圾填埋场安全和污染问题,也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我市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和前期投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年总发电量大约可供4万个年用电量为2800千瓦时的家庭使用。
(1)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法的缺陷有: 等。
(2)将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是将这些垃圾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 能。垃圾填埋气是一种 能源。
(3)请谈谈你在节能减耗、环境保护方而做了哪些实事?(写出一点)
12.(09赤峰)铁棒和钢棒本来不能吸引钢铁,当磁体靠近它或与它接触时,它便有有了吸引钢铁的性质,也是被磁化了。软铁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而钢等物质在磁化后,磁性能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可以做成永磁体,还可用来记录声音。录音机的磁带上就附有一层硬磁性材料制成的小颗粒。录音时,声音先转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这样的电流通过录音磁头,产生了强弱变化的磁场。磁带滑过时,磁带上的小颗粒被强弱不同地磁化,于是记录了一连串有关磁性变化的信息(如图9)。
阅读上面文字,完成下列内容:
(1)磁带上的 记录了声音、图像等信息;录音机在把
声信号变成磁信号的过程中,要先把声信号变成 信号。
(2)请根据上面的内容,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尝试解答提出的问题。
示例: 问题:什么是磁化?
解答: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问题:
解答:
(3)标出如图17所示位置时刻,磁头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13.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对材料的物理性质要求不同。消防队员们所穿的消防服,就应具备某些特殊性质。若让你设计消防服装,请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制造消防服装的材料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提出要求。(至少提三项)
14.如图10所示,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结合有关的压强知识,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作出解释。
15.图11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图中水的温度是_______℃。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你提出一条有效的操作建议:____ ___。
16.如图12所示,甲是我们常使用的指甲钳,乙是它的示意图。请细心观察,此钳哪些部
位分别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及原理,请你写出二个应用不同原理的例子。(4分)
17.如图13所示,一个重为10牛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并浸入水中(弹簧秤未画出),当金属块的体积的1/3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牛,当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碰到杯底时,弹簧秤的示数( )
A.可能是2牛 B.可能是6牛
C.可能是8牛 D.以上答案均错
18.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煤油两种物质做实验,下表记录了实验测量的
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1)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答出两点即可):
① ;
② .。
(2)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增添的一项内容是:

数据 项目
物质
质量
m/kg
初温
t0/℃
末温
t/℃
升高温度
t-t0/℃
吸收热量
Q/J

0.05
10
15
5
1050
0.05
10
20
10
2100
0.10
10
20
10
4200
煤油
0.05
12
17
5
525
0.05
12
20
10
1050
0.10
12
20
10
2100
19.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常常用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来研究一些问题,现在请你以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之一,可以适当添加其它辅助器材,设计三个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
?
添加主要器材
主要实验过程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
示例
?
细绳、小车
将木块竖放在小车上,用细绳突然拉动小车向前运动,木块向后倒下
?
木块具有惯性
设计一
?
?
?
设计二
?
?
?
设计三
?
?
?
20.实验桌上有一只盛有热水的茶杯,一张纸,利用这些器材能做哪些物理实验?
21.马铃薯是人们非常喜爱的实物之一。马铃薯的密度将影响它的淀粉含量。现有马铃薯、量筒、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小刀、烧杯、水、细线,请你从中选用适当器材,设计两种方法测出马铃薯的密度。
22. 一个电磁学实验箱内有如下图14所示的器材,请写出利用这些器材可做的三个电磁学实验名称(或目的)及相应器材的字母代号,填在下表中。
实验名称
(或实验目的)
选用的器材
(填字母代号)
?
?
?
?
23.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今年6月1日开始关闸蓄水,此工程集防洪、发电、航运于一体。设计大坝高185m,坝长2309m,最高蓄水位175m,此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发电机的总功率达1820万千瓦;请你围绕此工程提出2个与所学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予以回答。
24. 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物体,质量为8kg,放置在水平地板上,它在1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g取10N/kg)。请你依据上述提供的已知条件,自己设计提出两个问题,并计算出两个相应的物理量。
25.淡水湖面上漂有一块浮冰,如图15所示,测得其水上部分的体积为2m3,试计算出与这块冰有关的物理量。(ρ冰=0.9×103Kg/m3)
26.“5.7”大连空难飞机的黑匣子已经找到,潜水员在出事地点从10m深的海底将它匀速托出水面。它是体积约为50×20×10cm3、质量为20kg、表面橘红色的长方体。黑匣子防护要求很高,必须经受1000℃的高温而不被烧坏,平放时能经受2.5×104N的挤压而不变形,在海水(设ρ海水=1.0×103Kg/m3)中浸泡36小时而不渗水。请根据上述条件,自己设计提出三个问题,并解答你所提出的问题。(g取10N/kg)
27.如图16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S,R1、R2均能正常工作,已知R1的额定功率为1.5w,A1的示数为0.5A,A的示数为1.5A。据以上条件,逐一列式计算出与该电路有关的物理量。
参考答案
1.①清澈见底——光的折射; ②奇石倒映——平面镜成像(或光的反射);
③自由泳——水对人的浮力; ④歌声笑声,声声入耳——声音的传播; ⑤排球赛等——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⑥钓鱼——杠杆平衡条件; ⑦……
2.光的反射 分子运动
3. 1、好冷→蒸发吸热;2、照相(机)→凸透镜成像;3、跳水→势能转化为动能;4、游泳→浮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水球比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太阳光→热辐射 光的直线传播;7、游泳比赛→相同时间内,游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8、跳板跳水→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9、跳水→克服重力做功;10、跳水→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过程中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4.问题1:风扇对着人吹,为什么人感到凉快? 答:电风扇转动时,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加快,从而加快吸收人体更多的热量;问题2:电风扇的扇页为什么能转动?答: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5.⑴惯性的作用滑行,摩擦力作用使其停下来;⑵在重力作用下越来越快;⑶力可改变物体运动方向;⑷在力的作用下从地面举起(克服重力做功)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树叶可以遮挡阳光 水可以降低菜的温度
7.(1)问题:白炽灯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简答: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 (2)问题:旧灯泡为什么没有新灯泡亮?简答:因为钨丝受热升华,灯丝变细,灯丝电阻变大,根据ρ=U2/R可知灯丝的实际功率变小,因此旧灯泡没有新灯泡亮。
8.(1)保险丝断了;(2)温控开关坏了;(3)发热管坏了;(4)导线某处断开了;(5)闸刀开关接触不良;(6)停电;(7)发热管坏了。
9.(一)问题1:火箭发射时,发射塔周围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答:水蒸气液化
问题2:火箭升空时,动能和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答:动能增加 重力势能增加
问题3:火箭升空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答: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问题4:在变轨的过程中为什么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答:因为受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问题5:“嫦娥一号”卫星在由近地点到远地点运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如何转化的?
答:从近地点到远地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问题6:在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如何转化的?
答:在从远地点到近地点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问题7:“嫦娥一号”卫星从地球奔向月球的飞行过程中,动能是如何变化?
答:动能增大
(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电能、提供能量、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10.问题1:凹面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解答: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问题2:点燃火炬时火炬头应放在凹面镜的什么位置?解答: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
问题3:燃料丙烷是用什么方法注入火炬的?解答:常温下压缩体积(或增大压强)。
问题4:燃料燃烧时能量如何转化?解答: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问题5:火炬手登山时重力势能如何变化?解答:重力势能增大。
问题6:火炬手登山时大气压如何变化?解答:大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少。
11.(1)会造成常规污染(带来温室效应,甚至产生爆炸的危险)(2)电 可再生(3)如:随手关灯等。
12.(1)硬磁性材料 电(2)问题:录音的原理是什么?(或怎样根据电流方向判断磁场方向?等等) 解答:声音先转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通过磁头产生变化的磁场,磁带划过磁头被磁化。(或利用安培定则。等等)
(3)电流方向如图
14. 问题:为什么人在雪地上行走时脚容易陷进积雪里,而穿上宽大的滑雪板时不仅不会陷进雪里,还能在雪地上滑行?解释:脚在雪地上行走时,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小,对雪地的压强比较大,穿上宽大的滑雪板由于受力面积增大而对雪地的压强较小,所以就不容易陷进去。
13.①耐热、防变形;②不善于传热;③反射光和热;④抗燃(阻燃)、熔点高;⑤黄色,便于发现消防队员的位置;⑥耐腐蚀,防化学品;⑦不导电,防电源漏电触电;⑧自清洁能力强,不沾水与污渍等。
14. 滑雪板的面积为何很大 解答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15.96 盖子盖 用热水 水质量少
16.钳口D很锋利----------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加压强;
钳柄(AC)上有粗糙的刻纹----------增大摩擦
指甲钳的CBA部分----------省力杠杆
17. A
18.(1)①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②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或]
19. 如下表:
?
添加主要器材
主要实验过程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
设计一
?
弹簧秤、细线
用细线将木块挂在弹簧秤钩上,木块静止时,弹簧秤有读数
?
木块受到重力
?
设计二
?
弹簧秤、木板、毛巾、砝码
将木块分别放在木板、毛巾上用弹簧秤匀速水平拉动;砝码放在木块上,将木块放在木板上匀速拉动
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
设计三
导线、开关、灯泡、电源
将导线、开关、灯泡、电源、干木块连成串联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
木块是绝缘体
20. (1)惯性实验;(2)证明大气压存在实验;(3)茶杯中倒入水,杯底看起来较浅的折射实验;(4)把手放在有水的杯子后面看起来较粗的成像实验;(5)蒸发实验等。
21.方法一:(1)用小刀把马铃薯切成正方体小块,用刻度尺测量其边长L;(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马铃薯所受重力G;(3)求其马铃薯的密度为ρ=G/gL3。 方法二:(1)用小刀切一块马铃薯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样品所受重力G;(2)在量筒内装水,记下体积V1,然后把马铃薯放入量筒内,记下体积V2;(3)求其马铃薯的密度为ρ=G/g(V2-V1)。 方法三:(1)用小刀切一块马铃薯样品,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其所受的重力G;(2)将马铃薯放在水中称其所受的重力G/;(3)求其马铃薯的密度为ρ=Gρ水/(G-G/)。
22. 如下表:
实验名称(或实验目的)
选用的器材(填字母代号)
奥斯特实验
C、E、G、H
电磁感应
A、D、E、F、H、I、J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A、B、E、F、G、H、I、J
蹄形磁铁  磁场的方向
A、C
234.(1) 为什么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答: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坝底受到的压强大;
(2)为什么船闸能使船顺利通过?答:因为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3)三峡工程设有发电站,发电过程能量如何转化?答:发电机可把水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三峡工程全部完工后,每天可发电多少度?答:

(5)蓄水达最高水位时,坝底所受压强为多少?答:

24. (1)问题:正方体受地板对它的摩擦力多大?
解:由物体受力平衡可知:f=F拉=12N
(2)问题:正方体的重力是多大?
解:G=mg=8kg×10N/kg=80N。
(3)问题:该正方体的密度是多少?
解:
(4)问题:正方体对地板的压强是多大?
解:
(5)问题:水平拉动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少瓦?
解:
25.⑴V2的大小:据G=F浮有:ρ冰g(V1+V2)=ρ水gV2 解得V2=18m3
⑵V总的大小:V总=V1+V2=20m3
⑶冰的质量:m冰=ρv=0.9×103Kg/m3 ×20m3 =1.8×104Kg
⑷冰的重力:G冰=mg=1.8×105N
⑸冰所受的浮力:F浮=G=1.8×105N
26.问题1:黑匣子的密度是多少?
解:
问题2:黑匣子平放时能承受的压强是多大?
解:
问题3:黑匣子在10m深的海底受到海水的压强多大?
解:
问题4:黑匣子受到海水的浮力有多大?
解:
问题5:潜水员从海底将黑匣子托出水面对黑匣子做功多少?
解:托力
托力做功
27. ①R1的阻值:R1=P/I2=1.5w/0.52A=6Ω
②电源、R1、R2两端电压:U=U1=U2=IR1=0.5A×6Ω=3V
③R2的阻值:R2=U/I=3v/(1.5-0.5)A=3Ω
④R2的功率:PR2=UI=3V×1A=3w
⑤电路总电阻R:R总=R1R2/(R1+R2)=2Ω
⑥电路总功率P:P总=UI=3V×1.5A=4.5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