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10 19:50:44

文档简介

  
鹤岗三中高二学年2023-2024上学期月考
生物试题
2023.10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60分,1-30题为单项选择每题1.5分;31-35为不定项选择每题3分,其中少选得1分,选错得0分)
1. 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都是将药物直接送入人体液的治疗方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B.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送到组织液中
C.静脉注射常使用生理盐水目的是增加体内的无机盐含量
D.两种方法注射的药物都会出现在淋巴液中
2. 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吃酸性或碱性食物直接使血浆pH 发生紊乱 B.细胞外液占体液的 2/3,细胞内液占 1/3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多种器官、系统协调作用 D.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即可
3. 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草履虫通过自身细胞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体内细胞酶促反应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4.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经过多次这样的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存在不同形式的信号的转化
B.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不同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突触结构
D.食物引起味觉的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5. 5-羟色胺是一种与睡眠调控有关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它还与人的多种情绪状态有关。若神经元释放5-羟色胺数量不足,将会引起抑郁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5-羟色胺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B.5-羟色胺是小分子有机物,以被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C.氯西汀可以减缓突触间隙5-羟色胺的清除速率,故可用于治疗抑郁症
D.麦角酸二乙酞胺可以特异性阻断5-羟色胺与其受体结合,故会加重抑郁症
6. 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人能看懂文字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可能是 H 区受损所致
B.高位截瘫可能使大脑皮层无法对脊髓进行调控 C.短时记忆主要与新突触的形成有关
D.饮酒过量会使人语无伦次,对应受影响的区域是大脑皮层
7. 科学家用蝌蚪做了甲状腺的切除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组别 第一步:手术处理 第二步:饲料种类 发育结果
甲 摘除甲状腺 正常饲料 不能发育成青蛙,成为大型蝌蚪
乙 摘除甲状腺 含有甲状腺粉末的饲料 生长发育成正常青蛙
丙 手术但不摘除甲状腺 正常饲料 生长发育成正常青蛙
丁 手术但不摘除甲状腺 含有甲状腺粉末的饲料 发育加速,成为小型青蛙
经过后期不断探索,科学家从甲状腺中提取出了甲状腺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若小鼠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指标也很明显
B.丙组和丁组目的是排除手术外伤对实验结果干扰
C.四组实验中蝌蚪需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下培养
D.该实验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8.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大脑皮层的代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小
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D.大脑皮层通过对低级中枢不断调整才能使机体的运动更加精准
9. 如图表示人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的一种反射过程。动脉血压正常时,过高过紧的衣领会直接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引起后续的反射过程,使人头晕甚至晕厥,即“衣领综合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血管中枢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血压平衡 B.动脉血压的波动可通过神经调节快速恢复正常
C.“衣领综合征”是反射启动后引起血压升高所致 D.以上说明神经调节中也存在负反馈调节
10.人体内,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①呆小症 ②糖尿病 ③白化病 ④血友病 ⑤巨人症 ⑥侏儒症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②⑥ D. ①⑤⑥
11.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一直发生 B.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②③过程
C.胰岛 A 细胞分泌的激素只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12.下列关于科学发现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他认为内环境保持稳定主要是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切除神经)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顽固的神经反射活动
③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用小肠粘膜和盐酸的研磨提取液注入狗的血管,巧妙的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④班廷之前,科学家试图通过制备胰腺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却收效甚微,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量太少 ⑤在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中,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实验分别运用了“减法原理 ”和“加法原理 ” ⑥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
A.1 项 B.2 项 C.3 项 D.4 项
13.神经纤维上有依次排列的四个点 A 、B 、C 、D ,且 AB =BC =CD ,现将一个电流表依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表面的两点(1.AB 、2.BD 、3.AD) ,若在 C 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表指针能够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的有( ) A.1 、2 B.1 、3 C.2 、3 D.1 、2 、3
14.下图是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 c 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检测到 b 、d 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可以双向传导的
B .如果 a 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因为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C .兴奋由 c 传递到 e 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换
D .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15.将灵敏电表连接到神经纤维表面如图1 ,突触两端的表面如图2,每个电表两电极之间距离都为l,当在图1的p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时,测得电位变化如图3。若分别在图1和图2的 a、b、c 、d 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 点离左右两个电极距离相等),测得的电位变化图正确的是( )
A .a 点对应图 5 B .b 点对应图 3 C .c 点对应图 3 D .d 点对应图 4
16.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能力减弱
B.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17 .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 Na+内流
B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C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
D .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是内正外负
18 .如图为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 甲—丁代表相关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液体是丁 B .抗体、血红蛋白等属于丁的成分
C .丙、丁渗透压 90% 以上来源于 Na+ 、Cl— D .毛细淋巴管堵塞,会引起乙增多,导致水肿
19.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装置,图2是测得神经纤维某位点膜电位变化,不正确的( )
A.神经纤维的状态由A转变为B的过程中,膜对Na+ 的通透性增大
B.若组织液中Na+ 浓度适当升高,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C点上移
C.图1中甲测出的电位不止对应图2中的A点
D.图1中乙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大小,相当于图2中D点电位
20.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
B.大脑表面的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下丘脑是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D.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躯干、内脏的重要通路,有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21 .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它是由垂体合成并释放的
B.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使得血糖含量上升
C .同一个体内胰岛中的 B 和 C 两种细胞虽然分泌的激素不同,但一般含有相同的核基因
D .图中的 A 可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量
22.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ol/L
胰岛素 1.7 5.0-20.0 mIU/L
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肝脏和肌肉中糖原分解加速
23 . 在2022 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 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 血红蛋白 B. 血糖 C. 肾上腺素 D. 睾酮
24.如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及小肠绒毛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进入 1 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 .3 内液体渗透压过低可引起组织水肿
C .由 2红细胞携带的氧到心肌细胞内被利用,需要经过 3 层生物膜
D .5内的液体含有的蛋白质比3内的多
25、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与曲线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不同
B. 当血糖浓度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升高
C.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只需要依靠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就能完成
D. 血糖调节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26、 当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时,旁边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 急促。此时,你可能撒腿就跑,也可能原地不动冷静地应对。当你确认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会慢慢恢复。上述反应过程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疾跑等躲避动作依赖骨骼肌的运动,不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B.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开,是因为躯体运动神经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C.心跳等内脏器官的活动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不受意识控制
D.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7、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并分泌 B. 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女性可能引起垂体退化
C. 雌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均可以口服使用
D. 呆小症患者不可以通过抽血化验的方式来判断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否正常
28 .下列关于稳态概念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 .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
B .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
C .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
D .在个体水平上,存在种群数量的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态
29.下列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 .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
C .从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后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液
D .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 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30.下列有关内分泌腺和激素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也不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
B.每种激素都有它特定的受体,作用具有特异性
C.激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可继续起调节作用 D.激素可以调节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机能
31.(不定项选择)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 通常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A.血液中只有H CO /NaHCO 的缓冲物质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B.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 C.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D.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 的相对稳定
32.(不定项选择)下列关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构成
C.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的数量是神经胶质细胞的10-50倍
D.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33.(不定项选择)小鼠大脑海马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强刺激后几小时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强刺激处理时高2—3倍,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突触后膜上N 受体被激活后, Ca + 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胞内
B.胞内Ca +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改变C 酶空间结构
C.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通过突触后膜受体进入胞内
D.C 酶被激活后促进胞内A 受体转移至细胞膜上
34 .(不定项选择)如图为人缩手反射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阻断③ , 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运动
B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的③处仍可产生正常的反射活动
C .如果①处受损,则人体不能产生相应的感觉,但是能够对图中刺激作出反应
D .被针刺后缩手和害怕被针刺而缩手都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
35.(不定项选择)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4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 → 小肠肠腔(去除神经) →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从以上四个实验中可以推测出胰液中含有人们发现的促胰液素
B.上述实验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
C.①与②对照说明稀盐酸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 D.①与③组成的实验中,自变量为是否去除神经
二、非选择题(本题4道大题,共40分)
36.(共 10 分,每空 1 分)图1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体液,ABCD表示相关系统,abcd 表示相关物质,图2为肝组织示意图。
(1)图1中①②③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但_____(填数字标号)中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和_____的含量有关,其pH维持在______之间,与它含有的_____等缓冲对有关。
(2)图1中,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填数字标号)。如果C为呼吸系统,那么物质c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跨过__________层生物膜。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除了图1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调节网络下进行。
(3)如图2所示,正常人饥饿状态下体液流经该组织,乙侧的哪些物质浓度比甲侧更低?______。
A.尿素 B.CO2 C.O2 D.葡萄糖
(4)肺水肿是指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大量组织液集聚,表现为呼吸困难、高烧、
大汗淋漓等,并出现低氧血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患者呼吸困难导致体内CO2 浓度升高 B.患者pH值显著下降
C.大汗淋漓能够增加散热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高烧症状
D.肺内组织液能进入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7. (共 10 分,每空 1 分)如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图乙中的 B 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 A 接受刺激后释放乙酰胆碱,则 B 膜内的电位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 A 传到 B 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该物质的释放方式为___________,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的结构特点。兴奋不能由 B 传到 A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 b 点,图中除 b 点外_______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A 细胞释放的信号物质与 B 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_结合后,会引起 B 细胞兴奋或抑制。
38.(共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乙酰胆碱(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下图甲、乙、丙是人类大脑皮层中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以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1)由______、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结构叫作突触结构。突触间隙中存在有______(内环境)。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乙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_______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
此过程的信号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已知图丙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内部含有 2 个突触,则在④箭头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若电表指针偏转________ 次,则可以证明阴影中含有突触(2分)。
(4)研究发现,学习与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释放,多巴胺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充当神经递质。短时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有关。
39.(共 10 分,每空 1 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
(1)若c是胰岛素,由________细胞分泌,其胰岛素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寒冷环境中,图中b激素和[  ]_________激素之间通过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产热量增加。
(3)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该激素可以调节垂体合成并分泌_________激素,最终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d激素;当d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______________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____调节。
(4)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________发生变化,
因此激素被称为调节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分子。鹤岗三中高二学年2023-2024上学期月考
生物答案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60分,1-30题为单项选择每题1.5分;31-35为不定项选择每题3分,其中选错得0分,少选得1分)
1-5 CCADB 6-10 CADCC 11-15 DCBBD
16-20 AACDD 21-25 ACABC 26-30 DBDDC
31.BCD 32.ABD 33ABD 34AC 35 A
二、非选择题(共4道大题,共40分)
36.(共 10 分,每空 1 分)
(1)① 无机盐 蛋白质 7.35-7.45
.H2CO3/HCO3-、或(HPO42-/H2PO4-) 等 (2)①② .6 神经—体液—免疫
(3 )C (4) B
37.(共 10分,每空 1 分)
【答案】 (1)传出神经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由负变正
(2)神经递质 胞吐 一定的流动性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神经中枢 a 、 c 、d 、e (4) (特异性)受体
38.(共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答案】(1)突触前膜 组织液
(2) 突触间隙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2分)
(3)1(2分)
(4)可以
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
新突触
39.(共 10分,每空 1 分)
答案:(1) 胰岛B 蛋白质 (2)d 甲状腺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TRH 促甲状腺或TSH 下丘脑和垂体 (负)反馈
(4)生理活动 信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