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1. 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 了解熔化和凝固,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重点
难点
雪
雾凇
欣赏大自然的美
欣赏大自然的美
雾
露
同学们,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有几种状态?
冰——固态
水——液态
水蒸气——气态
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物态
物态
物态变化
冰——固态
水——液态
水蒸气——气态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冰熔化成水
蜡烛熔化
巧克力熔化
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固态
液态
凝固
水凝固
蜡油凝固
岩浆凝固
液态
固态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实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海波
石蜡
(一)实验装置
酒精灯
烧杯
石棉网
铁架台
温度计
试管
器材组装顺序:自下而上
秒表
(二)注意事项
水浴加热
使固体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较慢,便于记录温度。
石棉网
使烧杯受热均匀
酒精灯
用外焰加热
固体小颗粒
使固体受热均匀,且便于准确测量温度。
海波熔化过程:
海波熔化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40 41 42 44 45 46 47 48 48 48 48 48 50 52 54
状态
实验图像
实验结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固态
固液共存态
液态
海波熔化实验图像分析
A
B
C
D
固态
吸热
温度升高
固液共存
吸热
温度不变
液态
吸热
温度升高
B点:
C点:
BC段:
AB段:
CD段:
液态
固态
石蜡熔化过程:
石蜡熔化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1 42 44 45 47 48 50 52 55 58
状态 变软变稠变稀
实验图像
实验结论: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上升。
石蜡熔化实验图像分析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上升
熔点
观察熔化的图像,你发现不同物质熔化时有什么不同?
1.熔化时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2.熔化时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熔点
48℃
晶体处于熔点温度时,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有三种可能,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晶体与非晶体
1.常见的晶体:冰、海波、各种金属、石英 、水晶、食盐、萘等。
2.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石蜡、蜂蜡、玻璃、沥青等。
冰
海波
各种金属
石蜡
蜂蜡
松香
晶体熔化的条件
2.晶体熔化的特点:
1.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达到熔点;②持续吸热。
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根据前面所学,观察凝固的图像,你能得出晶体与非晶体在凝固时的规律吗?
凝固点
1. 晶体有确定的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
凝固点
2.晶体在凝固的特点:持续放热,温度不变;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持续放热,温度降低。
3.晶体的凝固条件为:①达到凝固点;②持续放热。
凝固点:48℃
熔点:48℃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夏天,我们喝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冰块,而不直接加入冷水,原因是什么?
熔化吸热
食品冷冻保鲜
用冰袋给病人退热
吃冰棒解热
在北方的冬天,为了能够很好的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缸水,这样做目的是什么?
凝固放热
降温期间在桔树上喷水,利用凝固放热使桔子不会冻坏。
1.在研究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实验中,小北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其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图像是( )
A B C D
D
2.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只有熔化
B.只有凝固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C
1.完成练习册对应习题;
2. 完成同步必刷试卷;
3.下节课抽查要求背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