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历史考试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3·南海模拟)“网络把我们本来肉体直接感知意义上的那个“附近”,转化为一个数据化的“附近',好像一切东西没有距离了。”材料体现了当今世界的特征之一是 ( )
A.世界多极化 B.文化多样化 C.社会信息化 D.区域集团化
2.(2023·惠城一模)随着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世界正处于“群雄竞起”的时代。下列对“群雄竞起”解读正确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社会主义力量的不断壮大
C.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3.(2023·惠城一模)2022年11月底,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推出。它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ChatGPT的推出有赖于( )
A.生物技术的进步 B.“新经济”的出现
C.信息技术的发展 D.航天技术的进步
4.(2023·大庆)如图为某国际组织主要机构示意图。1945年10月正式成立,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国际组织是( )
A.国际联盟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5.(2023·大庆)这个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B.逆全球化思潮抬头
C.单边主义明显上升
D.保护主义明显上升
6.(2023·经开二模)《世界简史》中记载:“人口数量在1850年至1950年增加一倍多后……地球有限的资源意味着这种增长速度不能无止境地延续,但是当其迅速发展时,这种失控的人类数量将会让全球各地现存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堪重负。”材料反映了( )
A.生态恶化问题 B.人口增长问题
C.地区冲突问题 D.恐怖袭击问题
7.(2023·经开二模)阅读下表材料,与国际联盟相比,联合国( )
国际联盟 联合国
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它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A.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继续
B.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
C.形成决议遵循的原则完全一致
D.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8.英、法、德、西班牙四国于20世纪70年代用各自的国有航空制造企业组建“空中客车”(民航飞机)跨国公司。由英国生产机翼,西班牙生产尾翼,德国生产机身,法国生产座舱和电子系统。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 B.社会信息化 C.经济全球化 D.文化多样化
9.(2023·菏泽)“当前大国力量对比的差距正在缩小,美国的领导力和主导力在下降,欧洲的自主自强意识在增强,俄罗斯力图重振大国雄风,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受阻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新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10.(2023·聊城)“1969年12月结束的第24届联合国大会已被称为‘小国会议’。各种协议尽管遭到一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的反对,但还是被通过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哪一趋势?( )
A.经济全球化 B.政治多极化 C.社会信息化 D.文化多样化
11.(2023·莱芜)如图是某国际组织的总部。这一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该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12.(2023·黄冈二模)某历史论文中呈现了如下“实证图示”。据此推断,此论文的中心论题是( )
A.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加强 D.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趋势
13.(2023·通辽)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 )
A.扶贫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B.发展中国家无法解决自身发展问题
C.争取国家独立是摆脱贫穷的唯一途径
D.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刻不容缓
14.(2023·株洲)下图是九年级小浩同学预习历史知识“欧洲的联合”时做的思维导图。“⑤”处应该填写( )
A.欧洲联盟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5.(2023·株洲)“信息时代知识炸,足不出户知天下。QQ微信和扫码,衣食住行智能化。”推动现代社会出现上述变化的关键性技术是( )
A.航天技术 B.生物技术
C.合成材料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16.(2023·东洲模拟)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有( )
A.人口问题、牛态问题 B.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
C.世界格局多极化问题 D.和平发展问题
17.(2023·东洲模拟)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
A.“冷战”的威胁 B.美国的霸权主义
C.民族和地区冲突 D.和平与发展
18.(2023·高新一模)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这说明了中国( )
A.已获得全球治理机制的主导权
B.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C.继续推行与邻国结盟的外交政策
D.促成了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建立
19.(2023·邵阳)2023年3月以来,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表示,欧洲需要加强与美国的合作,也需要战略自主权,而法国将主导这一理论成为现实,并成为“第三个超级大国”。据此判断,马克龙主张( )
A.欧洲各国联合起来推翻美国霸权
B.顺应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欧洲尽快组建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D.法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20.(2023·锦州模拟)当今世界的格局正处在多极化的趋势中,下列哪些国家或国家联盟均成为了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
A.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 B.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C.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 D.欧盟、中国、俄罗斯、美国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材料分析题
得分
21.(2023·惠东二模)经济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00年英国煤产量只有260万吨,1795年就超过1000万吨,1854年则达到16000万吨,1740年英国的铁产量只有1735吨,1791年则达到25079吨,1861年增长到380万吨。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资本投资方面,有一美元投入到制造业,就有七美元投入到农业方面;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到1900年,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由1860年的3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
——摘编自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材料三 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变化和影响。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国家治理体系、国际秩序构建,互联网无处不在。人类在互联网上共享平等、开放、自由、协同的最新成果时,也不得不面临网络空间中的一系列霸权、对抗、竞争和冲突。
——摘编自李舒《互联网极端风险防范与大国博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英国煤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与美国内战的关联。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22.(2023·白碱滩一模)科技创新和改革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材料三:
1921年,苏俄国内经济崩溃,供应短缺……(列宁)经过调查得出结论: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执行,势必加深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动乱。 ——据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四: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科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材料一展示了人类发展史上的部分发明创造,请选择你认为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一项,并说明入选的理由。
(2)材料二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列举材料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一项具体措施。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苏俄为摆脱困境实施了什么政策?图中1929年—1933年导致美国失业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5)材料五中“碎片化”反映出当今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
23.(2023·荆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到1962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国已由25个发展到105个,成为仅次于联合国的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在初期,其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老殖民主义,以后逐渐转向新殖民主义。进入70年代后,不结盟运动又发展为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另外,从1970年起,每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反映出不结盟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的愿望。
——摘编自王助民《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分化。在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中,美国正在推行一种与多极化相冲突的全球战略,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目前,世界格局的结构还是不平衡和不稳定的,其中还充满变数,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它的最大威胁。
——摘编自方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材料三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对世界有哪些影响?(答2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结构的特点及其成因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面对当前世界变局时,提出了什么“中国方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网络……好像一切东西没有距离了”,材料表明网络把人们拉得越来越近,说明,网络带来了更加便捷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的信息化加强,故选取C项。
根据所学可知,世界多极化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形成“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不合题意,排除A项。
根据所学可知, 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使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
根据所学可知,区域集团化是指区域国家为了共同的经济发展,彼此联系加强,联合图强, 是经济全球化下的产物,增强了世界经济的活力,不合题意,排除D项。
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社会信息化,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社会信息化的相关史实。
2.【答案】D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随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但随着中国、俄罗斯、印度、欧盟等国家和国际联盟实力的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的主要力量,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出现了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所以D项符合题意;
题干“群雄竞起”字面意思是很多英雄涌现,这里指多国的崛起,因此,时代主题和经济全球化与“群雄竞起”不符,排除AC项;
在题干所列国家中,只有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不能反映出社会主义力量的不断壮大,排除B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树立专题意识,以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为切入点整合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3.【答案】C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使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教育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
生物技术与ChatGPT无关,排除A项;
“新经济”的出现与ChatGPT无关,排除B项;
航天技术与ChatGPT所依赖的技术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信息技术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4.【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1945年10月正式成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以维护和平,制裁侵略为宗旨,不合题意,排除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档志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联合国成立,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等等,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故选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与经济发展,被称为“经济联合国”,排除D项。
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联合国。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联合国成立的相关历史知识。
5.【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革命进一步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促使世界联系加强,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故选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力量发展中,出现了单边主义明显上升,对全球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排除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不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排除D项。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相关史实。
6.【答案】B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A:材料未涉及生态恶化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失控人类数量将会让全球各地现存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堪重负”可知,材料反映了人口增长问题,B项符合题意;
C:材料未涉及地区冲突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
D:材料未涉及恐怖袭击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围绕题干主旨选出正确选项。
7.【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由于二战爆发而崩溃,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A项不符合题意;
B: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政治组织,B项不符合题意;
C:联合国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国际联盟、使其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联合国、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可知,联合国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重大贡献,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联合国的相关史实。
8.【答案】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描述的信息“由英国生产机翼,西班牙生产尾翼,德国生产机身,法国生产座舱和电子系统。”可得出各国经济联系密切,国际分工成熟,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的特点,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无关,排除A项;
题干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等无关,排除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9.【答案】A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当前大国力量对比的差距正在缩小,美国的领导力和主导力在下降,欧洲的自主自强意识在增强,俄罗斯力图重振大国雄风,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当今世界,国家力量不断对比变化,美国的领导力和主导力在下降,一超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欧洲、俄罗斯、中国等多强政治力量日益崛起,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故选A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了世界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发展,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信息,排除B项。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没有体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排除C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前世界旧的两极格局早已打破,但世界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正处于世界政治格局过渡时期,排除D项。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相关史实。
10.【答案】B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在第24届联合国大会上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已无法左右联合国大会,美国和苏联强烈反对的各种协议都被通过了,众多的“小国”决定了会议的决议,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多极化趋势,B项正确;
题干反映的是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无关,排除A项;
题干反映的是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无关,排除C项;
题干反映的是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政治多极化趋势。
11.【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 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不合题意,排除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奉行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不合题意,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联盟是由欧洲共同体演变而来,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不合题意,排除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故D项正确。
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点是世界贸易组织。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早期殖民扩张”“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等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从经济全球化的开端一直到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据此推断论文的中心论题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B符合题意;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表述不全面,排除A;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加强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
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趋势,题干未体现,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即可作答。
13.【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以具体数据的形式反映了部分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落后,表明发展问题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解决发展问题就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项正确;
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排除A项;
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并不能说明发展中国家无法解决自身发展问题,排除B项;
“唯一途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14.【答案】A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词“欧洲的联合”,据此分析:
A项:根据题干图片信息“⑤对应时间是199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欧洲联合的重大表现是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故A项正确;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联合国成立,是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不合题意,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不合题意,排除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标志二战后欧洲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不合题意,排除D项;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图片材料分析解读试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欧洲联盟的成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欧洲联合的相关历史知识。
15.【答案】D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信息时代知识炸,足不出户知天下。QQ微信和扫码,衣食住行智能化”,体现的是现代社会通讯联系的便捷,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航天技术是对宇宙世界的探测,不能体现通讯发展信息,排除A;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物技术是研究生物生命发展的科学, 不能体现通讯发展信息,排除B;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合成材料技术是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复合而成并具有某些综合性能的材料,与通讯通信与关,排除C;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互联网发展迅速,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
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运用分析,主要知识考点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相关历史知识。
16.【答案】A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词“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各国之间紧密相连,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全球性挑战,诸如人口问题、生态问题、传染病问题、核战威胁问题等,故A项正确;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地区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加强,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世界全球化进程,不合题意,排除B;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随着冷战的结束,两极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利于打破单极霸权霸凌,推动世界民主化,不合题意,排除C;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霸权霸凌、局部冲突威胁世界安全与稳定,但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不合题意,排除D;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历史基础性测试,主要知识考点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的相关史实。
17.【答案】D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词“当今世界的主题”,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前世界下,美苏冷战已经结束,但冷战思维还有影响,不合题意,排除A;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冷战虽已结束,但美国霸权霸凌依然影响世界发展,并非世界主题,排除B;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前世界,民族和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威胁世界安全与稳定,但不是世界主题,排除C;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霸权霸凌威胁世界和平,民族地区冲突造成局部动荡,但整个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故D项正确;
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历史基础性测试,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相关历史知识。
18.【答案】B
【知识点】“一带一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新秩序
【解析】【分析】根据“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可得出中国正是在准确把握当今全球发展趋势的前提之下,提出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C项正确;
中国并没有主导权,排除A项;
中国与邻国没有结盟,排除B项;
新秩序没有建立,排除D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此题考查中国对全世界做出的理论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难度适中,需要分析题意即可作答。
19.【答案】B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材料“欧洲需要加强与美国的合作,也需要战略自主权,而法国将主导这一理论成为现实,并成为‘第三个超级大国’。”可知,法国旨在成为“第三个超级大国”,体现出法国的政治目标符合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A项欧洲各国联合起来推翻美国霸权与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顺应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确,符合题意;
C项欧洲尽快组建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表述不准确,不符合题意;
D项法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与史实不符,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0.【答案】A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A项正确;
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欧盟、中国、俄罗斯、美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相关知识。
21.【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加;机器采煤提高了生产效率。
(2)变化:美国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农业产值和农业从业人口下降。
关联: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经济发展和结构的变化创造了条件。
(3)提高了科技发展水平;便利了人们生活;影响了国家治理;关系国际秩序;带来网络霸权等问题。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1795年就超过1000万吨,1854年则达至1 6000万吨,1740年英国 的铁产量只有1735吨,1791 年则达到25079吨,1861年增 长到380万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开展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英国煤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加;机器采煤提高了生产效率。(任答两点)
(2)根据材料二“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制造业产值由1860年的3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概括可知:19世纪中后期,美国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农业产值和农业从业人口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经济发展和结构的变化创造了条件。
(3)根据材料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可知,提高了科技发展水平;根据材料三“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国家治理体系、国际秩序构建,互联网无处不在。”可知,便利了人们生活;影响了国家治理;关系国际秩序;根据材料三“人类在互联网上共享平等、开放、自由、协同的最新成果时,也不得不面临网络空间中的一系列霸权、对抗、竞争和冲突。”可知,带来网络霸权等问题。
故答案为: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加;机器采煤提高了生产效率。(任答两点)
(2)变化:美国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农业产值和农业从业人口下降。关联: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经济发展和结构的变化创造了条件。
(3)影响:提高了科技发展水平;便利了人们生活;影响了国家治理;关系国际秩序;带来网络霸权等问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煤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以及与美国内战的关联、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等知识。
22.【答案】(1)电灯:电灯的发明,给人们带来了光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电灯的改进和广泛使用,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灯及其他电器的大量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明治维新;措施: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
(3)新经济政策;1929年到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
(4)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5)多极化;全球化趋势。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北约”与“华约”的对峙;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1)选择"电灯",电灯的发明,给人们带来了光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电灯的改进和广泛使用,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灯及其他电器的大量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选择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根据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日本以西方为榜样,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根据所学回答经济、文化教育措施即可。具体措施有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
(3)根据材料三"1921年,苏俄国内经济崩溃,供应短缺……(列宁)经过调查得出结论: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执行,势必加深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动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图片可以看出,1933年美国失业率达到最高,其主要原因是1929年到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
(4)据材料"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分裂,美国实行冷战政策,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5)根据材料"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五中"碎片化"反映出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点评】(1)此小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辨识图片中成就分别属于第几个科技革命,即可作答。
(2)此小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内容,难度适中,分析材料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3)此小题考查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背景)、罗斯福新政相关知识,难度适中,分析题干背景即可作答。
(4)此小题考查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两极格局相关知识,难度适中,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5)此小题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及经济全球化趋势,难度适中,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23.【答案】(1)影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等。(回答2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
(2)特点:不平衡和不稳定,充满变数。(回答“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意思相近也可)成因: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威胁。(意思相近即可)
(3)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思相近即可)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新秩序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到1962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国已由25个发展到105个,成为仅次于联合国的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在初期,其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老殖民主义,以后逐渐转向新殖民主义。进入70年代后,不结盟运动又发展为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另外,从1970年起,每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反映出不结盟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的愿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对世界的影响有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2)根据材料二“目前,世界格局的结构还是不平衡和不稳定的”可知,当今世界格局结构的特点是不平衡和不稳定,充满变数。其成因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威胁。
(3)根据材料三“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面对当前世界变局时,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结盟运动、多极化趋势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不结盟运动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促进了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历史考试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3·南海模拟)“网络把我们本来肉体直接感知意义上的那个“附近”,转化为一个数据化的“附近',好像一切东西没有距离了。”材料体现了当今世界的特征之一是 ( )
A.世界多极化 B.文化多样化 C.社会信息化 D.区域集团化
【答案】C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网络……好像一切东西没有距离了”,材料表明网络把人们拉得越来越近,说明,网络带来了更加便捷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的信息化加强,故选取C项。
根据所学可知,世界多极化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形成“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不合题意,排除A项。
根据所学可知, 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使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
根据所学可知,区域集团化是指区域国家为了共同的经济发展,彼此联系加强,联合图强, 是经济全球化下的产物,增强了世界经济的活力,不合题意,排除D项。
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社会信息化,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社会信息化的相关史实。
2.(2023·惠城一模)随着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世界正处于“群雄竞起”的时代。下列对“群雄竞起”解读正确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社会主义力量的不断壮大
C.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随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但随着中国、俄罗斯、印度、欧盟等国家和国际联盟实力的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的主要力量,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出现了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所以D项符合题意;
题干“群雄竞起”字面意思是很多英雄涌现,这里指多国的崛起,因此,时代主题和经济全球化与“群雄竞起”不符,排除AC项;
在题干所列国家中,只有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不能反映出社会主义力量的不断壮大,排除B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树立专题意识,以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为切入点整合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3.(2023·惠城一模)2022年11月底,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推出。它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ChatGPT的推出有赖于( )
A.生物技术的进步 B.“新经济”的出现
C.信息技术的发展 D.航天技术的进步
【答案】C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使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教育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
生物技术与ChatGPT无关,排除A项;
“新经济”的出现与ChatGPT无关,排除B项;
航天技术与ChatGPT所依赖的技术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信息技术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4.(2023·大庆)如图为某国际组织主要机构示意图。1945年10月正式成立,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国际组织是( )
A.国际联盟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1945年10月正式成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以维护和平,制裁侵略为宗旨,不合题意,排除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档志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联合国成立,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等等,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故选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与经济发展,被称为“经济联合国”,排除D项。
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联合国。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联合国成立的相关历史知识。
5.(2023·大庆)这个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B.逆全球化思潮抬头
C.单边主义明显上升
D.保护主义明显上升
【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革命进一步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促使世界联系加强,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故选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力量发展中,出现了单边主义明显上升,对全球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排除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不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排除D项。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相关史实。
6.(2023·经开二模)《世界简史》中记载:“人口数量在1850年至1950年增加一倍多后……地球有限的资源意味着这种增长速度不能无止境地延续,但是当其迅速发展时,这种失控的人类数量将会让全球各地现存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堪重负。”材料反映了( )
A.生态恶化问题 B.人口增长问题
C.地区冲突问题 D.恐怖袭击问题
【答案】B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A:材料未涉及生态恶化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失控人类数量将会让全球各地现存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堪重负”可知,材料反映了人口增长问题,B项符合题意;
C:材料未涉及地区冲突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
D:材料未涉及恐怖袭击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围绕题干主旨选出正确选项。
7.(2023·经开二模)阅读下表材料,与国际联盟相比,联合国( )
国际联盟 联合国
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它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A.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继续
B.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
C.形成决议遵循的原则完全一致
D.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由于二战爆发而崩溃,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A项不符合题意;
B: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政治组织,B项不符合题意;
C:联合国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国际联盟、使其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联合国、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可知,联合国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重大贡献,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联合国的相关史实。
8.英、法、德、西班牙四国于20世纪70年代用各自的国有航空制造企业组建“空中客车”(民航飞机)跨国公司。由英国生产机翼,西班牙生产尾翼,德国生产机身,法国生产座舱和电子系统。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 B.社会信息化 C.经济全球化 D.文化多样化
【答案】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描述的信息“由英国生产机翼,西班牙生产尾翼,德国生产机身,法国生产座舱和电子系统。”可得出各国经济联系密切,国际分工成熟,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的特点,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无关,排除A项;
题干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等无关,排除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9.(2023·菏泽)“当前大国力量对比的差距正在缩小,美国的领导力和主导力在下降,欧洲的自主自强意识在增强,俄罗斯力图重振大国雄风,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受阻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新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当前大国力量对比的差距正在缩小,美国的领导力和主导力在下降,欧洲的自主自强意识在增强,俄罗斯力图重振大国雄风,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当今世界,国家力量不断对比变化,美国的领导力和主导力在下降,一超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欧洲、俄罗斯、中国等多强政治力量日益崛起,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故选A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了世界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发展,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信息,排除B项。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没有体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排除C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前世界旧的两极格局早已打破,但世界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正处于世界政治格局过渡时期,排除D项。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相关史实。
10.(2023·聊城)“1969年12月结束的第24届联合国大会已被称为‘小国会议’。各种协议尽管遭到一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的反对,但还是被通过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哪一趋势?( )
A.经济全球化 B.政治多极化 C.社会信息化 D.文化多样化
【答案】B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在第24届联合国大会上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已无法左右联合国大会,美国和苏联强烈反对的各种协议都被通过了,众多的“小国”决定了会议的决议,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多极化趋势,B项正确;
题干反映的是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无关,排除A项;
题干反映的是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无关,排除C项;
题干反映的是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政治多极化趋势。
11.(2023·莱芜)如图是某国际组织的总部。这一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该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 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不合题意,排除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奉行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不合题意,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联盟是由欧洲共同体演变而来,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不合题意,排除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故D项正确。
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点是世界贸易组织。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史实。
12.(2023·黄冈二模)某历史论文中呈现了如下“实证图示”。据此推断,此论文的中心论题是( )
A.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加强 D.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趋势
【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早期殖民扩张”“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等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从经济全球化的开端一直到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据此推断论文的中心论题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B符合题意;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表述不全面,排除A;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加强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
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趋势,题干未体现,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即可作答。
13.(2023·通辽)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 )
A.扶贫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B.发展中国家无法解决自身发展问题
C.争取国家独立是摆脱贫穷的唯一途径
D.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刻不容缓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以具体数据的形式反映了部分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落后,表明发展问题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解决发展问题就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项正确;
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排除A项;
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并不能说明发展中国家无法解决自身发展问题,排除B项;
“唯一途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14.(2023·株洲)下图是九年级小浩同学预习历史知识“欧洲的联合”时做的思维导图。“⑤”处应该填写( )
A.欧洲联盟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A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词“欧洲的联合”,据此分析:
A项:根据题干图片信息“⑤对应时间是199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欧洲联合的重大表现是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故A项正确;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联合国成立,是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不合题意,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不合题意,排除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标志二战后欧洲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不合题意,排除D项;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图片材料分析解读试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欧洲联盟的成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欧洲联合的相关历史知识。
15.(2023·株洲)“信息时代知识炸,足不出户知天下。QQ微信和扫码,衣食住行智能化。”推动现代社会出现上述变化的关键性技术是( )
A.航天技术 B.生物技术
C.合成材料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答案】D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信息时代知识炸,足不出户知天下。QQ微信和扫码,衣食住行智能化”,体现的是现代社会通讯联系的便捷,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航天技术是对宇宙世界的探测,不能体现通讯发展信息,排除A;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物技术是研究生物生命发展的科学, 不能体现通讯发展信息,排除B;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合成材料技术是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复合而成并具有某些综合性能的材料,与通讯通信与关,排除C;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互联网发展迅速,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
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运用分析,主要知识考点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相关历史知识。
16.(2023·东洲模拟)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有( )
A.人口问题、牛态问题 B.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
C.世界格局多极化问题 D.和平发展问题
【答案】A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词“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各国之间紧密相连,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全球性挑战,诸如人口问题、生态问题、传染病问题、核战威胁问题等,故A项正确;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地区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加强,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世界全球化进程,不合题意,排除B;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随着冷战的结束,两极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利于打破单极霸权霸凌,推动世界民主化,不合题意,排除C;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霸权霸凌、局部冲突威胁世界安全与稳定,但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不合题意,排除D;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历史基础性测试,主要知识考点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的相关史实。
17.(2023·东洲模拟)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
A.“冷战”的威胁 B.美国的霸权主义
C.民族和地区冲突 D.和平与发展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词“当今世界的主题”,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前世界下,美苏冷战已经结束,但冷战思维还有影响,不合题意,排除A;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冷战虽已结束,但美国霸权霸凌依然影响世界发展,并非世界主题,排除B;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前世界,民族和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威胁世界安全与稳定,但不是世界主题,排除C;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霸权霸凌威胁世界和平,民族地区冲突造成局部动荡,但整个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故D项正确;
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历史基础性测试,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相关历史知识。
18.(2023·高新一模)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这说明了中国( )
A.已获得全球治理机制的主导权
B.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C.继续推行与邻国结盟的外交政策
D.促成了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建立
【答案】B
【知识点】“一带一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新秩序
【解析】【分析】根据“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可得出中国正是在准确把握当今全球发展趋势的前提之下,提出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C项正确;
中国并没有主导权,排除A项;
中国与邻国没有结盟,排除B项;
新秩序没有建立,排除D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此题考查中国对全世界做出的理论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难度适中,需要分析题意即可作答。
19.(2023·邵阳)2023年3月以来,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表示,欧洲需要加强与美国的合作,也需要战略自主权,而法国将主导这一理论成为现实,并成为“第三个超级大国”。据此判断,马克龙主张( )
A.欧洲各国联合起来推翻美国霸权
B.顺应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欧洲尽快组建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D.法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答案】B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材料“欧洲需要加强与美国的合作,也需要战略自主权,而法国将主导这一理论成为现实,并成为‘第三个超级大国’。”可知,法国旨在成为“第三个超级大国”,体现出法国的政治目标符合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A项欧洲各国联合起来推翻美国霸权与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顺应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确,符合题意;
C项欧洲尽快组建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表述不准确,不符合题意;
D项法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与史实不符,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0.(2023·锦州模拟)当今世界的格局正处在多极化的趋势中,下列哪些国家或国家联盟均成为了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
A.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 B.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C.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 D.欧盟、中国、俄罗斯、美国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A项正确;
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欧盟、中国、俄罗斯、美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相关知识。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材料分析题
得分
21.(2023·惠东二模)经济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00年英国煤产量只有260万吨,1795年就超过1000万吨,1854年则达到16000万吨,1740年英国的铁产量只有1735吨,1791年则达到25079吨,1861年增长到380万吨。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资本投资方面,有一美元投入到制造业,就有七美元投入到农业方面;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到1900年,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由1860年的3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
——摘编自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材料三 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变化和影响。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国家治理体系、国际秩序构建,互联网无处不在。人类在互联网上共享平等、开放、自由、协同的最新成果时,也不得不面临网络空间中的一系列霸权、对抗、竞争和冲突。
——摘编自李舒《互联网极端风险防范与大国博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英国煤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与美国内战的关联。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加;机器采煤提高了生产效率。
(2)变化:美国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农业产值和农业从业人口下降。
关联: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经济发展和结构的变化创造了条件。
(3)提高了科技发展水平;便利了人们生活;影响了国家治理;关系国际秩序;带来网络霸权等问题。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1795年就超过1000万吨,1854年则达至1 6000万吨,1740年英国 的铁产量只有1735吨,1791 年则达到25079吨,1861年增 长到380万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开展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英国煤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加;机器采煤提高了生产效率。(任答两点)
(2)根据材料二“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制造业产值由1860年的3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概括可知:19世纪中后期,美国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农业产值和农业从业人口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经济发展和结构的变化创造了条件。
(3)根据材料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可知,提高了科技发展水平;根据材料三“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国家治理体系、国际秩序构建,互联网无处不在。”可知,便利了人们生活;影响了国家治理;关系国际秩序;根据材料三“人类在互联网上共享平等、开放、自由、协同的最新成果时,也不得不面临网络空间中的一系列霸权、对抗、竞争和冲突。”可知,带来网络霸权等问题。
故答案为: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加;机器采煤提高了生产效率。(任答两点)
(2)变化:美国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农业产值和农业从业人口下降。关联: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经济发展和结构的变化创造了条件。
(3)影响:提高了科技发展水平;便利了人们生活;影响了国家治理;关系国际秩序;带来网络霸权等问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煤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以及与美国内战的关联、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等知识。
22.(2023·白碱滩一模)科技创新和改革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材料三:
1921年,苏俄国内经济崩溃,供应短缺……(列宁)经过调查得出结论: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执行,势必加深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动乱。 ——据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四: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科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材料一展示了人类发展史上的部分发明创造,请选择你认为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一项,并说明入选的理由。
(2)材料二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列举材料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一项具体措施。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苏俄为摆脱困境实施了什么政策?图中1929年—1933年导致美国失业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5)材料五中“碎片化”反映出当今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
【答案】(1)电灯:电灯的发明,给人们带来了光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电灯的改进和广泛使用,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灯及其他电器的大量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明治维新;措施: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
(3)新经济政策;1929年到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
(4)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5)多极化;全球化趋势。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北约”与“华约”的对峙;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解析】【分析】(1)选择"电灯",电灯的发明,给人们带来了光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电灯的改进和广泛使用,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灯及其他电器的大量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选择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根据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日本以西方为榜样,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根据所学回答经济、文化教育措施即可。具体措施有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
(3)根据材料三"1921年,苏俄国内经济崩溃,供应短缺……(列宁)经过调查得出结论: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执行,势必加深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动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图片可以看出,1933年美国失业率达到最高,其主要原因是1929年到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
(4)据材料"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分裂,美国实行冷战政策,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5)根据材料"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五中"碎片化"反映出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点评】(1)此小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辨识图片中成就分别属于第几个科技革命,即可作答。
(2)此小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内容,难度适中,分析材料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3)此小题考查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背景)、罗斯福新政相关知识,难度适中,分析题干背景即可作答。
(4)此小题考查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两极格局相关知识,难度适中,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5)此小题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及经济全球化趋势,难度适中,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23.(2023·荆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到1962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国已由25个发展到105个,成为仅次于联合国的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在初期,其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老殖民主义,以后逐渐转向新殖民主义。进入70年代后,不结盟运动又发展为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另外,从1970年起,每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反映出不结盟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的愿望。
——摘编自王助民《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分化。在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中,美国正在推行一种与多极化相冲突的全球战略,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目前,世界格局的结构还是不平衡和不稳定的,其中还充满变数,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它的最大威胁。
——摘编自方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材料三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对世界有哪些影响?(答2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结构的特点及其成因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面对当前世界变局时,提出了什么“中国方案”?
【答案】(1)影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等。(回答2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
(2)特点:不平衡和不稳定,充满变数。(回答“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意思相近也可)成因: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威胁。(意思相近即可)
(3)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思相近即可)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新秩序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到1962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国已由25个发展到105个,成为仅次于联合国的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在初期,其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老殖民主义,以后逐渐转向新殖民主义。进入70年代后,不结盟运动又发展为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另外,从1970年起,每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反映出不结盟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的愿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对世界的影响有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2)根据材料二“目前,世界格局的结构还是不平衡和不稳定的”可知,当今世界格局结构的特点是不平衡和不稳定,充满变数。其成因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威胁。
(3)根据材料三“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面对当前世界变局时,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结盟运动、多极化趋势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不结盟运动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促进了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