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石蜡燃烧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
A.发光 B.放热
C.有新物质生成 D.“流泪”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 B.熔点 C.可燃性 D.颜色
3.在精彩文艺演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焰火表演 B.舞台升降 C.音乐喷泉 D.灯光表演
4.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物质的性质能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密度小——充灌气球
B.煤能燃烧——作为燃料
C.铝易导电——做成炊具
D.绝缘塑料不导电——做成电源插头外壳
二、填空题
6.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变化主要有 和 。
(2)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作 。
(3)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作 ,又叫 。
a.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
b.化学变化常伴随着 、 、 、 、 等现象。
7.过氧化氢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具有以下特点:①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②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③一般情况下能缓慢分解出水和氧气;④过氧化氢有较强的氧化性;⑤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可用于伤口消毒和环境消毒;⑥常用作棉织物的漂白剂。
描述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描述过氧化氢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过氧化氢用途的是 。
8.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②木炭能燃烧;
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
④将木炭粉碎;
⑤木炭可制黑火药;
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
9.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③化学变化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
④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在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
⑥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⑦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⑧化学变化后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
10.请列举几种生活中见到的化学变化过程: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解: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有颜色变化、有沉淀出现等现象。这些现象只能帮助人们认识化学变化,但是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依据是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故选:C。
2. 解:A、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熔点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 解:A、焰火表演是指物质燃烧发出不同颜色的火焰和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舞台升降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音乐喷泉是喷泉冲击发出声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灯光表演是利用灯泡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A。
4. 解: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错;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包含着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错;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火药爆炸为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故错。
故选:A。
5. 解:A、氢气的密度小,因此氢气可用于充灌气球,对应正确;
B、煤能燃烧,因此煤可以作为燃料,对应正确;
C、铝具有导热性,因此铝可以做成炊具,对应错误;
D、绝缘塑料不导电,因此绝缘塑料可做成电源插头外壳,对应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
6. 解:(1)物质的变化主要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故答案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故答案为:物理变化;
(3)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故答案为: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a.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产生新物质;故答案为:产生新物质;
b.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等现象;故答案为: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生成气体。
7. 解:①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②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描述的是溶解性,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③一般情况下能缓慢分解出水和氧气、④过氧化氢有较强的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⑤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可用于伤口消毒和环境消毒、⑥常用作棉织物的漂白剂,描述是过氧化氢的用途。
故答案为:
③④;①②;⑤⑥。
8. 解: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描述的是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②木炭能燃烧,描述的是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④将木炭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描述的是木炭物理变化;
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描述的是木炭在燃烧过程中的现象,是化学变化。
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⑤木炭可制黑火药;描述的是木炭的用途。
故答案为:①,④,②,⑥,③⑤。
9. 解:①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②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加热变为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
③化学变化不一定伴有颜色的变化,例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没有颜色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④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属于化学变化;
⑤在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说法正确;
⑥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说法正确;
⑦物质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⑧化学变化后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这是化学变化的实质.故答案为:⑤⑥⑦⑧
10.解:
菜刀生锈、食物腐败、天然气燃烧(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