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1 08: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中 方理想司法者的形象
世人称之为“包青天”
西

提称:公平
提剑:制裁
肤色:铁面、无私
神情:沉思
“解廌”冠:辨曲直
白袍:廉洁
天眼:明察、洞悉
蒙眼:理智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课程标准:
1、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
2、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时空坐标
476年
1500年
古希腊罗马
(奴隶社会)
中世纪
(封建社会)
近代
(资本主义社会)
PART 01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学习聚焦:
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一)近代西方法制之渊源——
罗马法
“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 ——德国法学家耶林
【名词解释:罗马法】
指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6世纪古代罗马(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的总称。
以《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为标志,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出现为鼎盛。
希腊克里特岛有着辉煌的古代文明,这里的一些城邦,很早就有习惯法,也出现了成文法。在当地的一处遗址中,发现了公元前7世纪的石刻,上面的铭文记载了有关法律的内容。这就是早期的成文法。
结合所学,为什么把罗马法视为西方法律的源头,而不是古希腊的法律?
①古希腊小国寡民,政治不统一,城邦的法律影响不大;
②古罗马统治地区逐渐扩大,并且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BC509年
BC450年
BC27年
BC8世纪
罗马建城
罗马共和国
习惯法
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规定来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
成文法
是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和公布的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文件。
(一)近代西方法制之渊源——
罗马法
1、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诞生的目的: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2)标志:公元前450年左右,《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第一表 传唤
第二表 审判
第三表 求偿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带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为奴隶”。
第四表 家父权
第五表 继承及监护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六表 所有权及占有
第七表 房屋及土地
第八表 私犯  “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九表 公法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第十表 宗教法
第十一表 前五表之补充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第十二表后五表之补充 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取得和解时,则伤人者应遭受同样的伤害。
具有阶级性,维护贵族特权
维护贵族特权
保留了落后习俗-同态复仇法
(一)近代西方法制之渊源——
罗马法
(3)特点:
1)注重保护私有财产,以私法为主体;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定程度限制贵族特权;
3)实质:维护奴隶主的特权;
4)保留了落后习俗——同态复仇法。
1、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一)近代西方法制之渊源——
罗马法
1、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诞生的目的: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2)标志:公元前450年左右,《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3)特点:
1)注重保护私有财产,以私法为主体;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定程度限制贵族特权;
3)实质:维护奴隶主的特权;
4)保留了落后习俗——同态复仇法。
(4)评价:
1)积极:
①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②保护私有财产;③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保护了平民利益;④一定程度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限制贵族权力。
2)局限:
①本质是维护奴隶主利益;
②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一)近代西方法制之渊源——
2、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罗马法
212年
《卡拉卡拉敕令》颁布
罗马的扩张
民族矛盾
经济矛盾
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公民法
适用范围狭小
无法适应
新变化
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
罗马共和国时期
BC509年
BC27年
476年
罗马帝国时期
公民法
万民法
习惯法
用以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包括部分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以及随后制定的法律。
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的民事关系。
公民:本国的自由民才能称为公民。外邦来的自由民、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妇女和奴隶都不属于公民范畴。
自由民:罗马帝国境内除奴隶以外的所有的人。
平民:罗马贵族以外的公民。
法律形式:
习惯法与成文法;
适用范围:
公民法与万民法。
(1)背景:
(2)标志:
统治疆域和人口的激增,国际交往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
公元212年,罗马帝国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与帝国境内全体自由居民以罗马公民权和一切法定形式的自治(帝国境内公民与非公民的身份差别消失,万民法与公民法合二为一)。
总结:公民法与万民法的比较。
项目 公民法 万民法
背景
范围
内容
特点
作用
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平民与贵族斗争
罗马扩张,罗马帝国时期
罗马共和国公民
帝国一切自由民
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公法),涉及个人财产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完善
更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
和民事纠纷(私法)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变通
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各种利益关系,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使平民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极大激发了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一)近代西方法制之渊源——罗马法
2、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11
公法指关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定,覆盖国家宗教事务、神职与公职人员任免等,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其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私法是指与个人利益相关的法律条文。其特点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私法最基本的法律原则。
在罗马法发展过程中,公民法侧重于公法建设,万民法侧重于私法建设。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
(一)近代西方法制之渊源——罗马法
概念解释
(一)近代西方法制之渊源——
3、完善:从零散到体系——《罗马民法大全》
1)背景:
罗马帝国时期,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和人口的激增,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西哥特
东哥特
法兰克
汪达尔
勃艮第
阿勒曼尼
摩尔人
苏维汇
东罗马帝国
盎格鲁人
2)标志: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积极: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完成,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3)评价:
局限: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罗马法
材料一:在海滩上发现的珍宝和其他东西,根据自然法立即属于发现者所有……根据自然法,你所有的动物所生育的小动物归你所有。
材料二: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来平等……为别人制定的法律,自己也必须遵守。
材料三: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
1)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注重程序,无罪推定
(一)近代西方法制之渊源——罗马法
4、罗马法的基本精神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西塞罗:我认为法源于自然,“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些普遍的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这些原则永恒不变,这些原则也必须体现在法律中。
4)自然法理念: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
探究:如何理解“《罗马民法大全》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罗马法在法律内容、原则等方面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包括:法律分为私法和公法,强调私法,如所有权、债权、家庭、继承关系等与个人关系密切的法律;比较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原则,如法人制度、物权制度、契约制度、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以及私人权利平等原则、遗嘱自由原则和“不告不理”原则等;法律概念和术语,如民事代理、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法律行为等。 ——《教师教学用书》
(一)近代西方法制之渊源——罗马法
探究:如何理解“《罗马民法大全》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古罗马 近代西方
陪审制度 陪审制度
保护人制度 律师制度
自由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不告不理
不告不理 疑罪从无、重视证据
①罗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如保护私有财产等适应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为近代西方国家提供了立法范本。
②罗马法是自然法理论的思想渊源,蕴含着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原则,为近代各国的司法继承。
【真题研做】(2023全国甲卷)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
A. 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 B. 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
C. 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 D. 贵族对法律解释权扩大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以及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根据材料可知,共和之前至罗马共和国后期,败诉方承担的败诉成本越来越少,更多的维护了公民的利益,故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B项正确;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编纂民法大全,系统完备的罗马体系形成,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且神权对法律事务的控制逐渐削弱,排除C项;罗马帝国虽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材料未涉及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排除D项。
B
4、罗马法的基本精神
(一)近代西方法制之渊源——罗马法
【真题研做】 (2021·湖南·高考真题)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详解】根据“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可得出罗马法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当地罗马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商业纠纷,因此法律也要适当的调整,C正确;材料只说债务关系转移,但私产的观念没有动摇,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出是保护谁,排除B;D项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D。
C
4、罗马法的基本精神
(一)近代西方法制之渊源——罗马法
(二)近代西方法制之发展——中古时期的法律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1453年
东罗马帝国灭亡
欧洲中古时期
西哥特
东哥特
法兰克
汪达尔
勃艮第
阿勒曼尼
摩尔人
苏维汇
东罗马帝国
盎格鲁人
日耳曼人以部落习惯法为基础,编撰的一套成文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等级色彩浓厚。
以基督教神学《圣经》为思想基础,吸收了若干罗马法原则而形成的法律。是对古罗马法制文明的传承。
1.日耳曼法
2.教会法
欧洲中世纪三大法律:
日耳曼法、教会法、罗马法
当时欧洲的商品经济迅猛发展,但法律制度仍然比较落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罗马法是古代最发达的法律,尤其是它的市民法,是调整商品经济活动的最完备的法律,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3、11世纪后罗马法复兴
欧洲大陆的法律纷纷以罗马法为仿效对象,形成大陆法系的雏形
复兴原因:罗马法私法(关于个人事务与财产关系)发达,适应了当时欧洲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背景:
3)形成:
4)发展:
5)完善:
6)扩展:
11世纪,(诺曼征服)英国诺曼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
12世纪前后逐渐形成了建立在习惯法之上的以判例形式出现的通行于全国的统一法律,即普通法。
13世纪,英国《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
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法律体系也更加完善。
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亦称"普通法系"、"海洋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指英国从11世纪起主要以源于日耳曼习惯法的普通法为基础,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法律制度以及仿效英国的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
1、英美法系 (普通法系)
(习惯法)
英国法律体系
英美法系
1)含义: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美国霍姆斯法官
(二)近代西方法制之发展——形成体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
特点:以习惯法为基础形成的英美法系,“法官制定的法律”,以判例法为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原则,法官地位高,可以创立先例,也可以对先例作出新的解释。
【真题研做】(2023 海南卷)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 )
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 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
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 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除了可以列举事实,还可以援引谚语,而谚语能够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非洲传统法庭上可可以援引谚语,体现了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A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诉讼当事人可以援引谚语,并没有强调谚语是立法的基础,排除B项;材料料并没有涉及公正的程序,且司法实践中更应重视证据,而材料强调在诉讼时援引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法律的进步,排除C项;遵循先例指的是在以前判决中的法律原则对以后同类案件有约束力,援引谚语不等于遵循先例,排除D项。故选A项。
A
(二)近代西方法制之发展——形成体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
(二)近代西方法制之发展——形成体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
2、大陆法系 (民法系)
1)背景:
1)13世纪以后,王权加强,法国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2)18世纪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1804年, 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与此后制定
的四部法典统称为《拿破仑法典》。
2)代表:
3)特征:
《法国民法典》 继承了罗马法传统,融入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拿破仑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
《法国民事诉讼法典》
《法国商法典》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
《法国刑法典》
法国成文法体系
大陆法系
后来,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
思考:法国大革命对法律建设有什么贡献?
1)大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奠定基础
2)大革命宣扬了自由平等启蒙思想;
3)大革命中拿破仑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对资产阶级法律进行了法律总结,最终确立法国的法律体系。
特点:以罗马法为基础形成的大陆法系,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断案看法条。
(二)近代西方法制之发展——形成体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
【历史纵横】对比: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何异同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法律渊源
法官地位
判罚依据
适用地区
受罗马法影响程度
判例法
成文法
法官地位突出(司法中心)可以开创先例
法官作用不突出(立法中心)立法司法分工明确
先例
宪法
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
只吸收罗部分
以罗马法基础
相同点:
(1)性质:都是资本主义法律体系
(2)指导思想:都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
(3)背景: 都以资产阶级商品经济、资产阶级民族统一国家、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基础。
(4)传统:都受罗马法影响
不同的法律制度是适应各自国家需求的选择,没有高低之分。
(二)近代西方法制之发展——形成体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
PART 02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学习聚焦: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立法和司法独立,强调保障个人权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权分立
思考:近代西方法律的基本思想来源?
继承传统法律思想,融合启蒙思想
陪审团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但当时只适用于奴隶主和自由民。…11世纪,英国确立了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1878年德国颁布的国家律师法,奠定了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康德
主权属于人民
主权在民天赋人权
启蒙四子
(一)法律思想来源
二、近代西方法制之特征
二、近代西方法制之特征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孟德斯鸠
1.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1)立法权:法律由议会制定
(2)行政权: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
(3)司法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
纵观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法律思想,其具体制度设计上颇具差异,但无一例外的彰显了对个人本位个人价值的强调,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观念仍然是西方社会法治的价值基础。 ——李盼盼《对西方个人本位法律传统的几点思考》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和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法国《人权宣言》
2.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二)西方法律特征
(1)程序公正:律师制度、陪审团制度
非经法院签发的逮捕证不得进行逮捕羁押;被捕者可以自己或请律师帮助辩护。
——1679·英·《人身保护法》
独立专业的律师为被审判者提供辩护,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
陪审团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古代的日耳曼人也留有“同侪裁决”的遗风。11世纪,英国确立了陪审团制度,陪审团在法庭上聆听证据,就事实问题做出决定;法官决定法律问题,判断某项证据是否可以被引入审判。
从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
3、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意] 贝卡利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
无罪推定原则,意指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
(2)无罪推定原则
二、近代西方法制之特征
(二)西方法律特征
辛普森杀妻案
1994年,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用刀杀前妻及餐馆的侍应生,但在两项一级谋杀罪的指控中,由于警方的几个重大失误导致有力证据的失效,陪审团最终确定:辛普森无罪获释,仅被民事判定为对两人的死亡负有责任。本案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疑罪从无的最大案件。
在案件审理过程(15个月)中,辛普森以五万美金一天的价格聘请了一支梦之队——全员皆为顶级辩护律师。他还请了最有名的刑侦专家,甚至是科学家,最终击破证据链。另外,温纳特警长身携辛普森的血样在凶杀案现场停留了3小时,并且该警长当天不值班且无搜查令,致使这个间接证据的可信度降低。
事实
橄榄球明星被指控杀妻,警方在现场发现血迹、手套、袜子,血液化验结果为辛普森本人
过程
虽有“铁证”,但警方未遵循正当程序、非法搜查等,造成破绽,并牵扯种族矛盾
判决
被告律师说服陪审员,判决无罪
通过辛普森一案,人们会注意到美国司法制度对程序公正和确凿证据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寻求案情真相和让罪犯受审判。
(1)实质: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2)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私有财产的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存在等级性
(3)黑人、原住民和妇女没有完全的公民权。
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卢梭
法律的运用比法律本身还要不人道得多;法律压迫穷人,富人管理法律和对于穷人是一条法律,对于富人是另一条法律——这是两句早已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 ——恩格斯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马丁·路德·金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你对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如何评价
积极性
(1)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治理;
(3)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局限性
二、近代西方法制之特征
(三)西方法律评价
(4)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法律产生了广泛影响。
PART 03
宗教伦理与教化
学习聚焦:
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不仅强化了对人们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地位: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1、发展脉络和地位
(一)中世纪的基督教的伦理与教化
宗教伦理——宗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道德修养体系,关乎人与神、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其社会作用是通过道德的感化而影响信众。
洗礼
婚礼
葬礼
加冕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1)公元1世纪,基督教发源于罗马帝国的巴勒斯坦省。
(2)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联合李锡尼共同颁布《米兰赦令》,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3)公元392年,基督教正式成为罗马国教。
西哥特
东哥特
法兰克
汪达尔
勃艮第
阿勒曼尼
摩尔人
苏维汇
东罗马帝国
盎格鲁人
(4)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逐渐接受基督教。
2、教化的表现
抄录经典,宣讲教义
保存了一些宝贵的古典文化
开办学校
学习内容以宗教为目的,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介入人们日常生活
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宗教法庭,打击宗教异端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一)中世纪的基督教的伦理与教化
想一想:基督教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学思之窗(P53)
  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在僧侣手中,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
——[德]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3、作用:
①为封建主阶级提供现实的统治思想,成为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②保存古典文化,推动文化传播,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③基督教的教义为司法实践提供了依据;
④强化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禁锢人们思想。(P53第1段最后1句)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一)中世纪的基督教的伦理与教化
(二)近代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基督教
东正教
天主教
1054年(第一次分裂)
(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16世纪(第二次分裂)
天主教
基督新教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
1、背景:
(二)近代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是新教的宗教改革之始。他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认为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全凭个人虔诚的信仰。
(1)反对教皇权威,主张“因信称义”:信徒自己阅读《圣经》
2、内容:
加尔文认为:财富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上帝祝福的标志;强调不随便乱花一厘钱,财产越多越应感到有责任为上帝的荣耀而不使财产减少;财富意味着人履行了其职业责任,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必须的。
——李会军,王罡 《加尔文的新教伦理及其启蒙意义》
(二)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2、内容:
上帝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被选者……与人的功劳丝毫无关。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加尔文教提出上帝预定说,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在世俗活动中证明自己的信仰。一方面,人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保持积极努力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人们需要克制自己过度的欲望……提倡自我奋斗、节俭有度的理性生活。
——杨共乐《历史长河中的人类社会》
(2)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材料一 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553年,加尔文亲自审判烧死肺循环科学家塞尔维特,火刑持续了两个小时
材料二: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实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 ——马克斯·韦伯
3、如何评价新教?
(2)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积极:(1)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民族国家建立和普及文化;
局限:(1)仍然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
(2)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造成巨大损失
(3)一些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二)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材料一: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
——【德】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
材料二:在极度教会的控制下,违背基督教伦理的行为往往为社会所不容。教会不允许任何质疑声音的存在,甚至为此建立了宗教法庭或裁判场所。1480年,西班牙建立了国王控制的宗教法庭,借此来打击异己。到1820年,西班牙宗教法庭审判的“异端”有30多万人,其中10多万人被判处火刑。
——《中外历史纲要》第52页“历史纵横”
材料三:现代法律制度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从宗教中挣脱出来,实现法律的自主性,即割断法律与精神领域的关系,只管辖人的世俗行为,为人的现实的行为确立自由活动的边界……尽管宗教性的表达方式越来越淡化,但其背后都与宗教的诉求有关,都指向一个正义的社会,人们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个正义的社会。
——高全喜《法律的宗教分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对法律的践行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西方法律与宗教逐渐走上了各司其职的地位,法律维护世俗秩序,宗教守护精神信仰;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探究: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法律的不同之处及原因
1、不同
中国古代 近代欧洲
权力结构
内容
司法实践
法自君出,为封建皇权服务
三权分立,为资产阶级服务
重刑法,轻民法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人治色彩强烈,突出儒家教化作用
坚持程序公正、无罪推定等原则
2、原因
欧洲:①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
②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中国:①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②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课堂小结:
近代西方的
法律与教化
近代西方法律制
度的渊源及发展
近代西方法律制
度的基本特征
宗教伦理与教化
渊源——罗马法
发展——中古时期的法律
形成体系
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
罗马帝国:《罗马民法大全》
权力结构:立法和司法独立
法律内容:注重保护个人权力
司法实践:坚持秩序公证和无罪推定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局限性
中古时期基督教伦理与教化
近代新教伦理与教化
英美法系(普通法系)
大陆法系(民法系)
课堂小结:
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的发展趋势:
①由封建时代以宗教伦理为主,到资本主义时代以法律体系为主。
②西方法律体系逐渐完备,宗教伦理逐渐适应社会发展。
1.西塞罗宣称:“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健全的理性,它扩及所有人之中,始终如一,永恒不变。颁布有违这一法律的条例,是宗教所禁止的,即便部分地废止它也不可以,同时我们也无法通过元老院或人民摆脱它的约束。”他意在强调“真正的法律”( )
A.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B.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C.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 D.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
2.拿破仑采纳罗马法的体系、概念,按照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遵循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竞争的原则,指导制定了《法国民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据此可知,该法典( )
A.具有普通法系特征 B.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
C.旨在强调法制统一 D.推动了欧洲民主建设
A
B
课堂检测
3.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人人都有来世,并为现世的恶人与善人建构了不同的彼岸世界——地狱与天堂。基督教一方面承认人有原罪,另一方面指出任何人都不是因为原罪而是因为自己作恶而坠入地狱的。材料说明基督教( )
A.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B.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C.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功能 D.严重束缚人们个性的发展
4.《法国民法典》诞生后,法国人坦言罗马法对其影响巨大:“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从本质上看两部法律的相同点在于( )
A. 都适用于存在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
B.《法国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
C. 法国资产阶级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
D. 两者同属大陆法系
C
A
5.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道格拉斯指出:“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随心所欲或反复无常的人治之间的大部分差异。坚定地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是我们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保证。”这体现了美国法律制度的特征是( )
A. 程序公正原则 B. 无罪推定原则
C. 民主权利原则 D. 资产阶级原则
6.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这说明( )
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 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
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 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