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0 14:5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下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选择题
1. 日常生活中,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
A.菜刀用后及时清洗干净保持干燥 B.户外钢铁车棚刷一层油漆防锈
C.用盐水清除铁管表面的锈斑 D.医用手术器械使用不锈钢生产
2. 下列环境中,铸铁管道腐蚀最慢的是
A.在潮湿的环境中 B.在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在干旱的内陆沙漠中 D.在海水浸泡的海边中
3. 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
A.工业用水循环利用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农药化肥的合理施用 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4. 铁制品通常比铝制品更容易锈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B.可通过提高铁制品中铁元素含量防止铁生锈
C.铝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不易锈蚀 D.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使用也最早
5. 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制品抗腐蚀性能比铝制品强
B.地壳中,大多数金属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铜的硬度比黄铜的硬度大
D.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多
6. 2023年4月26日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在连云港开幕。为体现安全、绿色环保的理念,下列建议不科学的是
A.园内使用电动游览观光车 B.将垃圾分类放入指定垃圾箱
C.陈列园艺展品的厅内严禁烟火 D.将流动公厕安放在水边方便排污
7.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必备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C.向锌粒中加入稀硫酸,产生大量氢气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约为1:2
8. 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实验后清洗仪器、处理废液 废液随意排放会造成污染
B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
C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 铁部件潮湿易生锈
D 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9. 生活中处处可以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通常比组分金属的熔点更高、硬度更小
B.生锈的铁制品回收成本高,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C.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两者含碳量不同
D.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在空气中铝比铁更易腐蚀
10. 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实验过程中,红色的粉末变黑
B.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C.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D.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11.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下列对生活垃圾的处理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可回收垃圾不经过处理直接利用 B.厨余垃圾堆肥处理
C.其他垃圾直接焚烧处理 D.有害垃圾深埋处理
12. 春秋初期,绍兴一带是南方的一个冶铁中心,其炼铁方法是在1000°C左右的温度下,使木炭和铁矿石(主要成分为)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含较多杂质的海绵铁。其中主要化学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绵铁是一种混合物
B.上述反应中CO有还原性
C.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炼铁过程中只生成,不需尾气处理
二、填空题
13. 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钢铁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______的方法(任写一种)来达到目的。
(4)从金属的原子结构看,你认为金属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14. 中华文物,文明传承。
(1)青铜是使用最早的合金。青铜硬度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纯铜。
(2)铁制文物上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3)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可用氢气在一定温度下还原成氧化亚铁,同时还有水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5.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与______(填化学式)反应。
(2)在西汉刘安编撰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基础。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生铁和钢是两种含______量不同的铁合金。
(4)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液中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一定没有硝酸银
B.只有硝酸锌和水
C.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
16. 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
(1)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_______(填化学式)和O2发生反应的过程;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_______。
(3)有甲、乙、丙三种不同的金属,分别与硫酸铜溶液、稀硫酸反应,实验记录如下表(表中“√”表示能反应,“×”表示不能反应):
试剂 甲 乙 丙
硫酸铜溶液 × √ √
稀硫酸 × √ ×
根据以上实验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元素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4)某中学实验小组对锌粉可能含有铜、镁杂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①:取该样品6.5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23g:
实验②:另取等量该样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由实验①推测,样品中_______含有Mg(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实验②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三、综合题
17.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
(1)唐初(公元7世纪中期),我国就用石头制成的容器,以胆矾(硫酸铜晶体)为原料制取硫酸。到了公元15世纪,化学家已使用绿矾来制备硫酸,其原理是:绿矾加热会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已知:
实验室可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模拟使用绿矾制备硫酸这一过程。
①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公元18世纪,英国人沃德采用在盛有少量水的玻璃瓶上方燃烧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制备硫酸,原理为: ,降低了硫酸的生产成本。在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
(3)现代工业中常用下列反应制硫酸:;;。工业生产时,将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粉碎后与氧气反应,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
(4)现代工业用上述方法生产硫酸的同时,生成的Fe2O3也可以作为工业炼铁的原料,将Fe2O3跟焦炭、石灰石一起从高炉上端加入,从下方通入热空气。
①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上述方法炼铁主要原理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