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属于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其运行方向、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读图,完成下面1-2题。
1.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为( )
A.一天 B.一周 C.一月 D.一年
2.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运行可表示为( )
A. B. C. D.
老师在地理实验教室使用带有侧面灯光的磁悬浮地球仪,让同学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地球运动演示图,完成下面3-5题。
3.该实验演示的是地球的( )
A.自转运动 B.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更替现象 D.公转运动
4.演示过程中,地球仪的运动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北向南
5.地球在宇宙环境中做一周这样的运动需要( )
A.一周 B.一个月 C.一天 D.一年
读图,完成下面6-8题。
6.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
A.一年 B.一个月 C.一天 D.—小时
7.图中A点处于黑夜,B点处于白昼,再过不久,A地也将进入白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太阳东升西落 C.地球公转 D.昼夜长短的变化
8.这一天北极圈以内出现的现象是( )
A.极昼 B.极夜 C.昼夜等长 D.无法确定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图示意地球公转。据此完成下面9-11题。
9.与二十四节气形成有关的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形状 C.地球公转 D.地球大小
10.二十四节气的循环周期是( )
A.一天 B.一周 C.一月 D.一年
11.谚语“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反映了春分日( )
A.白昼最长 B.过后白昼渐长 C.黑夜最长 D.过后黑夜渐长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的独特创造,下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下面12-14题。
12.下列节气,离本次考试日期(1月17日)最近的是( )
A.芒种 B.处暑 C.秋分 D.大寒
13.下列节气,我市(景德镇市)昼长夜短的是( )
A.小暑 B.霜降 C.惊蛰 D.春分
14.下列地理现象,我市大暑时节最可能会出现的是( )
A.昌江河水干涸 B.乐平市突降大雨 C.第五中学立竿无影 D.瑶里冰天雪地
二、解答题(共3大题)
15.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由于地球不发光也 ,才会产生昼和夜。
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
(2)在图中北极附近弧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3)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拨动地球仪,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便产生了 现象。
(4)昼与夜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变为昼,为晨线;由昼变为夜,为昏线。图中A、B连线为 (填“晨线”或“昏线”)。
16.读图左“地球公转示意图”、图右“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围绕 不停地公转,公转的周期是 。
(2)读图右,太阳光直射在 (纬线名称),此时地球位于图左所示公转轨道的 (填字母)处。
(3)读图右,该日北京与乌鲁木齐相比,较早看到日出的是 。
17.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2)标出图中A、B、C、D四处代表的节气名称。
A ;B ;C ;D 。
(3)当地球公转到A处时,太阳直射 ,对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天时间最长,地面得到热量最多,北半球处于 季。
(4)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 变化。
(5)每年3、4、5月为北半球的 季;9、10、11月为南半球的 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C 6.C 7.A 8.A
9.C 10.D 11.B 12.D 13.A 14.B
15.(1) 不透明 昼半球 夜半球
(2)
(3)昼夜交替
(4)晨线
16.(1) 太阳 一年
(2) 北回归线 B
(3)北京
17.(1)自西向东
(2)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3) 北回归线 夏
(4)四季(季节)
(5) 春 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