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四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识字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课文,认识“益”等9个生字,会写“寸”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记成语,明白成语的意思,能灵活运用成语。
过程与方法:听说结合,认识成语,理解成语所包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成语,学生了解精彩有趣的成语故事,懂得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读书中感悟每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熟记成语,了解每个成语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一米的尺,一寸的尺,每个学生准备一片树叶,课文有关主题图。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 熟读成语。
1、 齐读课文 ( http: / / www. / " \o "课文 )
2、 表演,猜成语。
3、 学生对“对子”,一生说前面半个另一个学生说后半个。
4、 成语连线。
二、巩固识字
1、 指名读生字和词语。
2、 把成语补充完整。
尺有所 寸有所 取 补 相得
管中 坐井 一叶 目 不见
苗助长 劳无功 瓜熟 落 水到 成
3、 认读生字。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
2.谁能发现这些字的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寸:独体字,注意横要写长些。
落:上下结构,下面又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不要写成三点水旁。
所:左右结构,注意平撇和竖撇
补、拔、取:左右结构,补不要写成示字旁,拔右边不要写成发,取“耳”字的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助、功:左右结构,力字旁,左半部分最后一笔要写成提。
3、教师 ( http: / / www. / %E8%AF%AD%E6%96%87%E8%80%81%E5%B8%88 / " \o "教师 )范写学生要求的“字”
4、 学生练写,及时纠正。
四、拓展
1、收集成语,进行一次成语接龙。
本课作业
课 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本课作业
PAGE
1识字四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识字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课文,认识“益”等9个生字,会写“寸”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记成语,明白成语的意思,能灵活运用成语。
过程与方法:听说结合,认识成语,理解成语所包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成语,学生了解精彩有趣的成语故事,懂得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读书中感悟每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熟记成语,了解每个成语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一米的尺,一寸的尺,每个学生准备一片树叶,课文有关主题图。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成语王国走一趟。你和哪些成语见过面? 出示成语课件 ( http: / / www. / " \o "课件 )
2.我们再去认识一些新的成语好吗?自由朗读识字4。
二、正确朗读
1. 第一次朗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 同桌互相读,相互正音。
3. 展示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及时纠正错误的读发。
三、老师讲故事,读词识字。
1. 老师讲故事,学习第一组成语并识字。
讲述《骆驼和羊》的故事。让学生 ( http: / / www. / %E5%B0%8F%E5%AD%A6%E7%94%9F%E9%A2%91%E9%81%93 / " \o "学生 )找出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成语。
课件出示成语,自由认读。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出示“寸、益、彰”,请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记忆。
谁能读好这四个成语?(有感情朗读)
读了这四个成语,你读懂了什么?
2.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二、三节。
出示二、三节的成语。
学生自学,熟读词语,了解故事。 提供成语故事
小组交流讨论。 相互听读成语,讲讲自己知道的故事,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个成语?
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所得。讲故事 带着大家读成语 读读新认识的生字说说记忆的好办法。
四、整体朗读感悟
1、 分组轮流读所学的成语。
2、 小组之间挑战读成语。
3、 说说你最喜欢的成语,为什么?
4、 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上什么成语?
五、拓展活动
1、 准备一些成语故事,给学生。
本课作业
课 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本课作业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