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找出诗中的意象,鉴赏意象的含义及作用,把握象征的手法。
2.诵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感悟诗人的沧桑情怀。
二、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1957年,昌耀因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此后仅得以“赎罪者”身份辗转于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1962年昌耀已陷入冷寂和沉闷了,由此,他得以用理智和清醒,观照和揣度个体生命及周围的世界:这便是他的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产生的外在机缘和直接意图。
【作者简介】
昌耀,原名王昌耀,湖南省桃源县人,诗人。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代表作《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库图》等,绝笔作《一十一枝红玫瑰》。昌耀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其历史地位已为人共识。
三、教学过程
【任务一:整体感知】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1.写了太阳、雪峰、山海、石砾等意象,表现出自然之美;
2.写出了小蜘蛛的出现使作者认识到了众生平等,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颂。
【任务二:文本分析】
1.请诵读本诗,用一个词概括这首诗给你的感觉?
明确:
如博大、苍凉、浑厚、孤独
2.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明确:
意象:太阳、滑坡、石砾、雄鹰、雪豹、蜘蛛。
3.为什么要描绘这些意象?
明确:心象(情)+物象(美)=诗。
落日的动势和石砾滑坡的动势都是下坠的,而“我”作为攀登者的动势却正好相反,努力向上;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也在竭力使我下坠。由此可见,日落和滑坡等意象是用来表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的。
“雄鹰”“雪豹”的形象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蜘蛛”则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是他“囚徒”身份的一种反映。
【任务三:讨论探究】
1.“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请分析鉴赏这句诗的内容与表达技巧。
明确:这是个判断句,暗示了“我”身后已经陆续征服了从前的那些高度,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2.诗人为什么惊异于“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明确:诗人认为,眼前的景物仿佛是一切艰辛的一种报偿,“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一个宛转重叠绵密奇崛的长句,写那太阳彷徨久之终于突然向一片山海跃入。还未见过有人把落日的张力和动势如此精炼地组织在一个句子之中。长句极易写得或累赘或松散或拖沓,而这里意象的密度却显示了诗人锤炼的功力。
3.诗人在作品中是怎样呈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的?
明确: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诗人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显壮观。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于是视听合一的效果就不单产生审美意义上的“崇高”,而且在读者的生理上引发一种紧张。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事实上也在竭力使我下坠。千军万马般的厮杀声响在“我”身旁向深渊“自上而下”地远去时,“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就决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