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基础知识经典题型-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
A.似乎(sì) 狂奔(bēn) 冲垮(chōng)
B.放肆(sì) 吞没(mò) 搀扶(chān)
C.猛然(rán) 祭奠(diàn) 蹿上来(cuàn)
D.狞笑(níng)惊慌(jīng) 跌跌撞撞(diē)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颧骨 宿营 衰弱 合不陇眼
B.咀嚼 喉管 谜漫 热气腾腾
C.蚯蚓 严竣 脆弱 重重叠叠
D.勉强 芦秆 鼓励 昏迷不醒
3.与“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这句话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难道不把它修好吗?
B.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非把它修好不可!
C.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不可能不把它修好。
D.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怎么能修好它呢?
4.下列句子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渔夫和桑娜是穷人,( )他们有一颗美好的心。( )生活再困难,他们( )要把已故邻居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抚养。【出处:21教育名师】
A.因为……所以…… 即使……也…… B.不但……而且…… 不仅……还……
C.既然……就…… 因为……所以…… D.虽然……但是…… 即使……也……
5.下列作品、国籍及作家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战争与和平》——英国——列夫·托尔斯泰
B.《三国演义》——中国——罗贯中
C.《童年》——俄国——高尔基
D.《爱的教育》——英国——亚米契斯
6.对下列句中省略号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表示语意未尽)
B.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表示省略递增的数目)
C.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表示思绪被打断)
D.“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来源:21cnj*y.co*m】
7.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感彩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A.我喜欢雨后的彩虹, 溺爱着它。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绿绿的。
C.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D.表弟用狡黠的目光看着我,可爱极了。
8.“熬”在字典中的解释:①把粮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糊状;②为了提取有效成分或去掉所含水分、杂质,把东西放在容器里久煮;③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
下列词语中“熬”的意思对应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熬药( ) 熬夜( ) 熬粥( ) 熬煎( )21*cnjy*com
A.③①②② B.①②③③ C.②③①③ D.③①②③
9.下列三个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选项是( )
A.垂直绿化工程成了北京新奇观。
B.瀑布、山川、河流构成了十分壮观的景色。
C.海上日出是伟大的景观。
10.对下面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这个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
A.鱼钩闪烁着的“金色光芒”,象征着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B.表达了同志们对老班长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C.“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深化了主题。
D.鱼钩虽然生锈了,但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是发出了金色光芒。
二、填空题
1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保佑(yǒu yòu) 蜷缩(quán juǎn) 忐忑(tè tēi)
寡妇(guǎn guǎ) 挨揍(zǒu zòu) 魁梧(kuí guǐ)
12.选择合适的字组词。
雅 哑 揪 究 费 废 嗓 搡
沙( ) ( )心 ( )弃 ( )子
优( ) 考( ) 浪( ) 推( )
13.选词填空。
闪耀 闪动 闪烁
(1)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 )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远处一个亮点在不断( )。
严厉 严肃 严峻
(3)望着他那十分( )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4)听了他的话,爸爸的脸色立即( )起来。
挽留 挽救 营救
(5)客人要走了,妈妈真诚地( )着。
(6)要( )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些东西。
1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在句子后的括号里。
失:①失掉,丢掉;②没有把握住;③找不着;④改变常态;⑤违背,背弃;⑥没有达到目的;⑦错误,过失。
(1)我们做事要小心谨慎,以免造成失误。( )
(2)看到山洪咆哮而来,人们都大惊失色。( )
(3)老支书没有失信于人家。( )
(4)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 )
(5)猫有一个绝招:骨头软,能在半空自觉翻身。所以,即使它在高楼上失足,也能安全地落地。( )www.21-cn-jy.com
1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只要……就…… 虽然……还是…… 与其……不如……
(1)( )夫妻俩心地都很善良,( )在收养孩子的事情上想法才会不谋而合。
(2)( )替两个孩子担心,倒( )干脆把他们都收养过来。
(3)( )自己家的日子已经很艰苦了,渔夫夫妻俩( )决定收养邻居家的两个孤儿。
(4)渔夫夫妇觉得,( )过得下去,( )不能看着两个孩子没有人照顾。
16.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外貌描写
(1)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
(2)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
(3)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
(4)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21*cnjy*com
17.给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选择正确的用法。
A.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语意的跳跃。 D.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3)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4)我嘛……缝缝补补……( )
18.下列事例中,哪些是我们应该说服别人,让他们支持我们去做的?对的打“√”。
①说服妈妈每个月给你零花钱,用来买零食,打游戏。( )
②找家长,让他们同意你每周末和朋友一起踢一个下午的足球。( )
③找爸爸,请爸爸取消你的语数辅导班,让你每天做作业查作业帮。( )
④找校长,请校长同意我们六年级同学在儿童节开展一次义卖活动,把得到的钱捐助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21·世纪*教育网
19.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穷人》是 国作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写的一篇 。文章记叙了 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 统治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 的美好品质。
(2)《穷人》全文以 为主线,围绕 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 ? ?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版权所有:21教育】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音。
C.蹿上来(cuàn)——(cuān),向上、向前猛跳。
2.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合不陇眼——合不拢眼:指的就是闭不上眼休息的意思。
B. 谜漫——弥漫:充满或布满了烟雾、尘土、水汽等。
C. 严竣——严峻:严厉;不宽松。
D.正确。
3.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是一个陈述句。
A.“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第一条铁路,难道不把它修好吗?”是一个反问句。原句可以改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要把它修好。”
B.“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条铁路,非把它修好不可!”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原句可以改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C.“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条铁路,不可能不把它修好。”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原句可以改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D.“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怎么能修好它呢?”是一个疑问句,在询问如何修好这条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21教育网
根据以上分析,选项D的句子与“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这句话意思不相同。故选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D
【详解】本题是对关联词的考查。
在解答时只要弄清楚句与句之间存在的关系,区分句子的关系后再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即可。
分句“渔夫和桑娜是穷人”与“他们有一颗美好的心”之间是转折关系,故要选择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
分句“生活再困难”与“他们要把已故邻居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抚养”之间是假设关系,故要选择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
故选:D。
5.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A.《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 《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2-1-c-n-j-y
C.《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D.《爱的教育》(原名《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6.A
【详解】本题考查对省略号作用的掌握。
A.渔夫庆兴自己没有在海上遇难,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刚从海上惊险境遇的回忆中回过神来,注意力转移到妻子身上,所以该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话语的转折,而不是语意未尽。
B.“十下,十一下……”是省略的递增的数目。
C.桑娜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内心是矛盾的,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她的思绪很乱,心神不安,此处的省略号是一个想法被改变,又开始了另一个想法。所以表示思绪被打断。
D.桑娜当时比较紧张,内心矛盾,所以说话也断断续续。
7.C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词的感彩的辨析。
完成时要注意根据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分析每个词语的感彩,然后选择。
A.溺爱: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带贬义词性,在本句中,由贬义转化成了褒义,感彩有了变化。
B.偷偷:暗暗,形容行动避人,不欲使人觉察。在本句中,由贬义转化成了褒义,感彩有了变化。
C.放肆:指的是任意作为,不加拘束。属于贬义词,在本句中,感彩没有变化。
D.狡黠:在一般情况下,意思是诡诈,狡猾的意思,在本句中,由贬义转化成了褒义,感彩有了变化。
8.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意思的识记、理解能力。
根据所给的提示,结合语境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或直接将词语意思带入进行作答。
熬:[ áo ]1、把粮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糊状:~粥。
2、为了提取有效成分或去掉所含水分、杂质,把东西放在容器里久煮:~盐。~药。
3、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夜。~苦日子。
4、姓。
[ āo ]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白菜。~豆腐。
熬煎:比喻折磨。
所以C选项正确。
9.B
【详解】考查词语的搭配。
A项不恰当,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垂直绿化工程不能用奇观,可以改为“景观”。21cnjy.com
B项恰当,壮观指雄奇伟观的事物或风景。
C项不恰当,景观指某地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结合“伟大”可知用“奇观”。
10.D
【详解】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明确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要把握句子的含义,必须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思索,才能体会得到的。2·1·c·n·j·y
此句出自课文《金色的鱼钩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讲了在革命时期,一位老班长不顾自己的安危,用那闪烁着金光的鱼钩,来捉鱼,要把几位革命小同志带出草地。可是,他自己,却牺牲在了草地上。体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与大无畏精神。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此句中“金色光芒”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表达了同志们对老班长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升华了主题。故D项错误。
11.yòu quán tè
guǎ zòu kuí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保佑:指企盼有宗教信仰的人称神力保护和帮助。读音为bǎo yòu。
蜷缩:意思是蜷曲而收缩。读音为quán suō。
忐忑:形容心神不定的,七上八下的。读音为tǎn tè。
寡妇:死了丈夫的女人。读音为guǎ fu。
挨揍:意思是遭到重打。读音为ái zòu。
魁梧:形容体貌高大雄伟。读音为kuí wú。
12. 哑 揪 废 嗓 雅 究 费 搡
【详解】本题考查选字组词。
雅:高尚的、不俗的。
哑:嗓子沙哑;不能说话或说不出话来。
沙哑:声音微弱如细沙,力量不足,不圆润。故选“哑”。
优雅:优美雅致。 故选“雅”。
揪:紧紧地抓;抓住并拉。
究:仔细推求;追查;到底。
揪心:焦虑;令人悲痛;极度痛苦的。故选“揪”。
考究:查考;研究。故选“究”。
费:花费;耗费;消耗得多。
废:不再使用;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的。
废弃:弃置不用;抛弃。故选“废”。
浪费:不充分利用;不珍惜;不必要地废弃。故选“费”。
嗓:嗓子、喉咙;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
搡:猛推。
嗓子:喉咙;嗓音。故选“嗓”。
推搡:使劲推。故选“搡”。
13. 闪烁 闪动 严峻 严肃 挽留 挽救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闪耀:光彩耀眼;亮光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闪动:不稳定地抖动。
闪烁:亮光摇晃不定,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1)结合词义,可知,用来形容鱼钩上的光芒应选:闪烁。
(2)结合词义,可知,用来形容这个亮点在闪,应选:闪动。
严厉:(形)严肃而厉害。
严肃:(形)郑重;认真。
严峻:(形)严厉;不宽松。
(3)结合词义,可知,用来形容长辈的脸时,应选用:严峻。
(4)结合词义,可知,用来形容爸爸听了他的话后,当时脸上的表情应选用:严肃。
挽留:(动)请要离去的人留下来。
挽救:(动)从危险中救出。
营救:设法援救。
(5)结合词义,可知,用来形容妈妈不想客人走的做法,应选:挽留。
(6)结合词义,可知,用来形容拿东西给老班长吃,是想救他的生命,应选用:挽救。
14. ⑦ ④ ⑤ ③ ②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1)结合句子语境,我们做事要小心谨慎,避免造成错误;失的意思是错误、过失,故选⑦;
(2)结合句子语境,看到山洪咆哮而来,人们的脸色都变了,失的意思是改变常态,故选④;
(3)结合句子语境,老支书没有对人家违背承诺,失的意思是违背,背弃,故选⑤;
(4)结合句子语境,他在沙漠中找不着方向,失的意思是找不着,故选③;
(5)结合句子语境,猫能在半空自觉翻身,所以,即使它在高楼上走路不小心摔下来,也能安全落地。失的意思是没有把握住,故选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5. 因为 所以 与其 不如 虽然 还是 只要 就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运用。
(1)前后两个分句之间为因果关系,故应选用“因为……所以……”。
(2)前后两个分句之间为选择关系,故应选用“与其……不如……”。
(3)前后两个分句之间为转折关系,故应选用“虽然……还是……”。
(4)前后两个分句之间为条件关系,故应选用“只要……就……”。
16. C A B D
【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1)结合所给句子,从“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可知运用了心理描写,故选C;
(2)结合所给句子,从“跑、取”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故选A;
(3)结合所给句子,从“他笑着说”以及后面说话的内容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故选B;
(4)结合所给句子,从“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可知运用了外貌描写。故选D。21·cn·jy·com
17. A B C D
【详解】本题考查省略号的用法。
(1)“是他来啦?……还没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是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断断续续,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故选A。
(2)“十下,十一下……”表示后面还有钟发出的声音,表示列举的省略。故选B。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和“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在语意上没有多大关系,表示语意的跳跃。故选C。
(4)“我嘛……缝缝补补……”这是桑娜的话,时断时续,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故选D。
18.②√
④√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口语交际能力。
①说服妈妈每个月给你零花钱,用来买零食,打游戏,这个做法是不对的,不能说服别人。
②找家长,让他们同意你每周末和朋友一起踢一个下午的足球,这是有益于身体健康,可以说服家长。
③找爸爸,请爸爸取消你的语数辅导班,让你每天做作业查作业帮,这是直接抄答案,不可以说服家长。
④找校长,请校长同意我们六年级同学在儿童节开展一次义卖活动,把得到的钱捐助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这是有意义的行为,可以说服家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9. 俄 列夫 ( http: / / www.21cnjy.com )·托尔斯泰 小说 渔夫夫妇主动收养邻居西蒙家两个孤儿 沙俄 热心助人 桑娜的内心矛盾 收养西蒙家两个孤儿 渔夫能否平安归来 渔夫回家能否同意收养孩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所创作的一部的短篇小说,出版于1905年。
《穷人》集中描写了在一个浪涌风吼的夜晚 ( http: / / www.21cnjy.com ),渔夫妻子桑娜在等候亲人归来时,出于善良和同情收留了邻居的两个孤儿,待渔夫归来,正和她的想法一致,作品精细地剖析了渔夫妻子桑娜的心理矛盾发展过程,表现出渔人夫妇宁可自己吃苦,克服困难,也要帮助邻居的高尚品质。同时,真实地反映了沙俄统治下渔民的悲惨生活。www-2-1-cnjy-com
《穷人》详细描写了桑娜的内心矛盾,并以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线对要不要收养西蒙家两个孤儿展开描写,并从中设置了两个悬念“渔夫能否平安归来”“渔夫回家能否同意收养孩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