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创新学院)(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创新学院)(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0 17:0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密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创新学院化学试题(2023.09)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5 ℃时,在25 mL 0.1 mol/L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的CH3CO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B点的横坐标a=12.5
B.C点时溶液中有:c(Na+)>c(CH3COO-)>c(H+)>c(OH-)
C.D点时溶液中有:c(CH3COO-)+c(CH3COOH)=2c(Na+)
D.曲线上A、B间的任意一点,溶液中都有:c(Na+)>c(CH3COO-)>c(OH-)>c(H+)
2.锰是重要的合金材料和催化剂,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领域有广泛的用途。利用某工业废料[含MnO2、MnOOH、Zn(OH)2及少量Fe]制备Zn和Mn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MnO能溶于酸,且Mn2+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pH高于5.5时易被O2氧化。
②室温下,Ksp[Mn(OH)2]=10-13,Ksp[Fe(OH)3]=10-38,Ksp[Zn(OH)2]=10-17(当离子浓度≤10-5mol·L-1可认为沉淀完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过量炭黑主要作用是将MnO2、MnOOH转化为MnO
B.“酸浸”时,不可以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
C.“净化”时,溶液中Mn2+、Zn2+的浓度约为0.1mol·L-1,调节pH的合理范围是3≤pH<8
D.“电解”时,阳极产物制得MnO2,阴极制得Zn,余下电解质溶液经处理可循环使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测定1mol/L的NaHA溶液pH<7,由此可知H2A为强酸
B.将0.1mol/L稀氨水加入等浓度盐酸中,可能出现c(NH4+)>c(OH-)=c(Cl-)>c(H+)
C.等浓度的(NH4)2SO4、NH4Al(SO4)2、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D.常温下向稀醋酸中滴加NaOH溶液,当溶液中水电离的c(H+)=10-7mol/L,溶液一定为中性
4.已知:(1)Na2HPO3是正盐,可水解;(2)H3C=2H++HC2-,HC2- H++C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存在Na2HPO3和Na2HC混合液,则其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B.溶液Na2HPO3呈碱性
C.可能存在Na2HPO3和NaH2C混合液
D.溶液Na2HC一定呈酸性
5.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推论不相符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推论
A 用pH试纸测得0.1 mol/L CH3COOH溶液pH约为3 CH3COOH是弱电解质
B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再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 溶液中可能含有CO或HCO
C 向2mL 1mol/LNaOH溶液中加入1mL 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1 mL 0.1 mol/LFeCl3溶液,沉淀变为红褐色 Mg(OH)2沉淀转化为Fe(OH)3沉淀
D 用pH计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的pH HClO的酸性弱于 CH3COOH
6.在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二元弱酸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pC(,表示溶液中溶质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的
B.时,溶液中
C.由0.8增大到5.3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D.常温下,随着的变化,的值是一定值
7.等体积、等c(H+)的两份溶液A和B,A为盐酸,B为醋酸,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且放出的氢气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③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④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⑤醋酸里有锌剩余;⑥盐酸里有锌剩余
A.③④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⑤⑥
8.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从海水中可制取含钠、溴等元素的化工产品。以精盐、氨气、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的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部分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操作是先通入足量的NH3
B.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属于电解质
C.鉴别NaHCO3和Na2CO3溶液可以用澄清石灰水
D.粗盐中含有Ca2+、Mg2+、SO等杂质离子,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依次是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限定条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由水电离的的溶液中:、、、
B.的溶液中:、、、
C.的溶液:、、、
D.的溶液中:、、、
10.常温下,用的盐酸滴定相同浓度的某一元碱溶液,滴定过程中及电导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约为
B.水的电离程度:
C.a:
D.滴定至时,加入的为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常温下,,;若和的混合悬浊液中,则溶液的为
A.9 B.9.5 C.10 D.10.5
已知:AgA、Ag2B都是难溶盐。室温下,向体积均为1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A溶液、Na2B溶液中分别滴加0.1 mol·L-1的AgNO3溶液,溶液中pX与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X=-lgc(A-)或-lgc(B2-)]。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A.室温下,Ksp(Ag2B)=4×10-3a
B.对应溶液中c(Ag+):eC.室温下,在等量的水中,AgA溶解的物质的量更多
D.若c(AgNO3)变为0.05 mol·L-1,则NaA溶液中的反应终点移至d点
13.已知:pKa= -lgKa,25℃时,H2SO3的pKa1=1.85,pKa2=7.19。常温下,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20mL 0.1mol/L H2S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所得溶液中:Vo等于10mL
B.B点所得溶液中:
C.C点所得溶液中:
D.D点所得溶液中水解平衡常数
14.25 ℃时,向10.00 mL 0.100 0 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0.100 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随加入的盐酸的体积V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pH>7是由于HC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b点,c(Na+)=c(HC)+2c(C)+c(Cl-)
C.c点,溶液中的H+主要来自HC的电离
D.d点,c(Na+)=c(Cl-)=0.100 0 mol·L-1
15.实验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OH溶液、CH3COONa溶液和NH4Cl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 ℃时,纯水的KW约为10-14.17
B.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和NH4Cl溶液中的c(OH-)均减小
C.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和NH4Cl溶液的水解平衡均正向移动
D.50 ℃时,将CH3COONa和NH4Cl配制成pH=7的混合液,溶液中存在:c(CH3COO-)+c(Cl-)=c(N)+c(Na+)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6种溶液:
①NaCN溶液②NaOH溶液③CH3COONa溶液④NH3·H2O溶液⑤HCl溶液⑥FeCl3溶液
HCN H2CO3 CH3COOH
Ka=4.9×10-10 Ka1=4×10-7  Ka2=5.6×10-11 Ka=1.7×10-5
(1)溶液③pH=10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同);溶液④pH=11的原因是 。
(2)溶液①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溶液①和③相比较,pH (NaCN) pH (CH3COONa) (填“>”“<”或“=”)。
(4)25℃时,V1L⑤HCl溶液和V2L②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12,则V1:V2= 。
(5)实验室配制⑥FeCl3溶液时,通常加入少量盐酸,原因是 。
(6)25℃时,向①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7)常温下若③CH3COONa和④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c(Na+) =c(CH3COO-),则该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
17.磷能形成次磷酸()、亚磷酸()、磷酸()等多种含氧酸。
(1)次磷酸()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已知10mL 1mol/L 与20mL 1mol/L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组成为的盐,回答下列问题:
①属于 (填“正盐”“酸式盐”或“无法确定”)。
②若25℃时,,则0.02mol/L的溶液的pH= 。
③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次磷酸是弱酸: 。
(2)亚磷酸()是二元中强酸,某温度下,0.11mol/L的溶液的pH为2,该温度下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的二级电离和水的电离忽略不计)。
(3)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恰好中和生成时,所得溶液的pH (填“>”“<”或“=”,下同)7。
②溶液呈中性时,所得溶液的 。
③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的 。
(4)磷酸()是三元中强酸,若含和的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此时是否有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的分别为、。
18.已知水在和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 (填“A”或“B”),请说明理由: ;
时,将的溶液与的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则溶液与溶液的体积比为 。
(2)时,若10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与b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3)曲线A所对应的温度下,的盐酸和的某溶液中,若水的电离程度分别用,表示,则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或“无法确定”,下同),若将二者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 7,判断的理由是 。
(4)在曲线B所对应的温度下,将的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的 。
19 .常温下,部分酸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HF HCN H2CO3
电离常数 Ka=3.5×10-4 Ka=3.6×10-10 Ka1=4.3×10-7,Ka2=4.7×10-11
(1)c(H+)相同的三种酸,其酸的浓度从大到小顺序为 。
(2)若HCN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平衡时c(H+)约为 mol·L-1。
(3)中和等量的NaOH,消耗等pH的氢氟酸和硫酸的体积分别为a L、b L,则a b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25℃时,体积为10mL、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20.I、烟道气中的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监测其含量,选用如下检测方法。回答下列问题:将vL气样通入适量酸化的H2O2溶液中,恰好使NOx完全被氧化成NO3-,加水稀释至100.00mL。量取20.00mL该溶液,加入v1mLc1mol·L-1FeSO4标准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用c2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终点时消耗v2mL。
(1)NO被H2O2氧化为NO3-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加水稀释到100.00ml所用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滴定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
(3)滴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3Fe2++NO3-+4H+=NO↑+3Fe3++2H2O、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则气样中NOx的物质的量为 mol。
(4)下列操作会使滴定结果偏高的是
A.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B.锥形瓶洗净后还存留少量的水
C.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D.FeSO4标准溶液部分变质
II、常温下,用酚酞作指示剂,用0.1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L-1的 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
(已知:CH3COOH、 HCN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1.75×10-5、6.4×10-10)
(1)图 (a或b)是NaOH溶液滴定HCN溶液的pH变化的曲线。
(2)点③所示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的从大到小的顺序: 。
(3)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 HCN)-c(CH3COOH)(填“>、<或=”)
2022级化学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C 6.D 7.B 8.A 9.D 10.C
11. C 12. BC 13. A 14. AB 15. BD 
16(12分).(1) CH3COO-+ H2O CH3COOH+OH- (1分) NH3·H2O +OH- (1分)
(2)c(Na+)>c(CN-)>c(OH-)>c(H+) (2分)(3)> (1分)(4)9:11 (2分)
(5)Fe3++3H2O Fe(OH)3+3H+;加入盐酸后,增加了c(H+),使平衡向左移动,抑制Fe3+的水解(2分)
(6)CN-+CO2+H2O=HCN+ (2分)(7)中 (1分)
17(12分).(1) 正盐 (1分) 2 (2分) 测定常温下溶液的pH,若pH>7,则H3PO2是弱酸 (2分)(2) (2分)
(3) > = < (3分,各1分)(4)不会 (2分)
18(12分). A (1分) 水电离需要吸热,温度越高越大 (1分) (2分) (2分) 小于 (1分) 无法确定(1分) 若是强碱,等体积混合时酸过量,此时,若是弱碱,无法确定酸与碱的物质的量的相对多少 (2分) 10 (2分)
19(10分).(1)c(HCN)>c(H2CO3)>c(HF) (2分) (2)6×10-6 (2分)
(3)小于 (2分) (4)CN-+CO2+H2O=HCN+ (2分)
(5) 大于 (1分) 大于 (1分)
20(14分). 2NO+3H2O2=2H++2NO3-+2H2O (2分) 100mL容量瓶 (2分) 锥形瓶、酸式滴定管 (2分) (2分) CD (2分) a (1分) c(Na+)=c(CH3COO-)>c(H+)=c(OH-) (2分) = (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