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说课课件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说课课件 (共3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10 22:1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汽化和液化说课课件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说 课 环 节——
教法学法
本节内容是初中物理热学中很重要的一节课,它是我们后面学习热和能的基础,是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的继续,在科学探究实验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本节内容在初中物理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教材分析
知道蒸发与沸腾的相关知识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理解液体蒸发吸热,有制冷的作用和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重点
难点
2、
教材分析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事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学生情况
学生的思维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
教法学法
采用的教法:
1、讲解法
2、探究性 实验法
教法学法
学生情况
采用的学法:
这一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1、探究法
2、合作法
3、讨论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
2、
3、
4、
1、通过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用酒精棉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观察这两个大字会有什么变化?
1
向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放入热水中观察塑料袋有什么变化?
3
2
教学过程
2、讲授新课:
汽化的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接着刚才第三个实验,再把鼓起来的塑料袋放在冷水中继续观察其变化
液化的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教学过程




汽化的两种方式
一、汽化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
2、提出猜想
3、设计实验
4、进行试验
5、归纳分析
6、得出结论
(探究性实验)
教学过程
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呢?
教学过程
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很高,让他们将自己观察到的说出来,这样他们探究的兴趣就会很高。
教学过程
水的沸腾
加盖烧杯
温度计
铁架台
石棉网
酒精灯
观察水沸腾的装置
教学过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
温度/℃ 90 92 95 96 96 96 96 96 …
5
105
100
95
90
温度/℃
时间/min
0
15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并分小组展开讨论:
1、沸腾前液面是怎样的?沸腾时又如何呢?
2、沸腾时气泡变化如何呢?沸腾又是在哪些部位发生的呢?
沸腾: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教学过程
我又
提问:
1、除了这些,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实验现象呢?
2、移去酒精灯之后继续观察还发现了什么?
沸点
3、为什么沸腾时的温度不是100度呢?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教学过程
5
105
100
95
90
温度/℃
时间/min
0
15
由小组代表总结各阶段的实验现象,并描绘出水的沸腾温度和时间曲线图,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由生活中的蒸发现象
总结得出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温度
2、表面积
3、空气流动
蒸发制冷
夏天洗澡时为什么人上岸后会打冷战?
教学过程
天热时,狗为什么常把舌头伸出来解暑?
二、液化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为什么100摄氏度的水蒸气要比着100摄氏度的水烫伤更严重呢?
教学过程
3、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我会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根据我的板书以及同学们学到的知识进行交流总结。
教学过程
4、巩固练习
首先我会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然后让同学回答,集体进行纠正,必要时我会进行补充。
教学过程
其次我会布置课外作业
观察日常生活中有关汽化液化的现象,并想一想其中的道理。
为什么装在保鲜袋中放进冰箱的蔬菜就能保鲜?
我国西部地区严重缺水,当地人民利用处于地下很深的暗渠道输水,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汽化与液化
液态
气态
汽化
液化
汽化
方式
蒸发
沸腾
影响因素
蒸发制冷
沸腾的现象
液体沸腾的条件
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液化:
液化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