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岳阳楼记同步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 的年代, 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 政权, 改善这一处境, 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 后人称 之为“庆历新政”。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 遭到 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 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 官僚集团的压迫下, 改革以失败告终。 “庆历新政”失败后, 范仲淹又 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 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 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
而非写于岳阳楼。
一、选择题
1.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 阳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去老范一千年,后__先__ ,几辈能担天下事;揽__________ ,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
人。
A.悲 喜 八百里大湖
C.喜 悲 大湖八百里
B.乐 忧 大湖八百里
D.忧 乐 八百里大湖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诗赋(fù) 衔接(xián)
B.怒号(háo) 霪雨(yín) 岸芷汀兰(tīng) C.樯倾(qiáng) 潜行(qiǎn) 薄暮冥冥(bó) D.舟楫(jí) 皓月(hào) 心旷神怡(yí)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的句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柳宗元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永州八记》。
B .范仲淹在其名篇《岳阳楼记》中不仅赞美了滕子京的政绩、描绘了岳阳楼之大观,
而且抒发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及政治抱负。
C.《行路难》的作者是李白, 他的诗歌以沉郁顿挫的风格著称。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寄 情山水的兴趣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D.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醉翁亭记》表现 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 4.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前人之述备矣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B.潜形(qiǎn)
C.皓月(hào)
D.嗟夫(jiē)
衔远山(xián) 日星隐曜(yào)
淫雨霏霏(fēi)
宠辱偕忘(xié)
浩浩汤汤(tāng)
樯倾楫摧(qiáng)
岸芷汀兰(tīng)
属予作文以记之(shǔ)
二、基础知识综合
6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平时积累,按要求答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1)用现代汉语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越( ) 乃( ) 制( ) 属( )
(2)下面关于“谪”的文化文学常识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谪”指的是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如滕子京、范仲淹。
B .“谪”与“迁”的概念是一样的。如韩愈左迁蓝关,就是被贬谪到潮州去。
C .中国古代文人往往在被贬谪时,在文学创作上收获最丰。如柳宗元、杜甫。
D.有很多人们熟知的诗人,都有过被贬谪的经历。如李白,就因之被称为“谪仙人”。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
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 药饵必亲。母卒, 水浆不入口者 三日。家无婢侍。吴玠① 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②遗之。飞曰: “主上宵旰③ ,岂大 将安乐时?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少嗜酒,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 遂绝不饮。帝初欲为飞营第④,飞辞曰: “敌未灭,何以家为?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飞曰: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
【注】 ①吴玠:人名,岳飞的朋友。 ②名姝:有名气的美女。 ③宵旰:即宵衣旰食, 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 ④营第:建造宅子。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
C.吴玠素服飞(素:白色)
B.而或长烟一空(一:全)
D.饰名姝遗之(遗:赠送、给予)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尝射于家圃
C.玠益敬之 已而之细柳军 D.不以物喜 去以六月息者也
9.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甲】文①段以“至若”领起,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
B .【乙】文表现了岳飞是一个孝顺、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C .【甲】文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 D.【甲】【乙】两文体裁各异,但都表现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11.用“/”为画横线句子断句,断三处。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1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_____
(2)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 _____
(3)南极潇湘 极: _____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4.选文描写洞庭美景的目的是什么?
五、综合性学习
15.综合运用。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 完成下面 小题。
(1) 岳阳楼有一副名联, 由“万家忧乐到心头” (甲),“四面湖山归眼底” (乙) 构成, 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 ) (填“甲”或“乙”即可)。 (2)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 ) 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 ) 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 ) (3)以下是学生会宣传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中表达 不得体的一项是( )
李馆长,您好! A 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 ”的主题活动,B 平江革命先 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C 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 涌现的革命故事,D 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4)下面是学生会主席写的活动总结发言稿中的一段,请你在横线上帮他写一个既能 概括这段文字,又能呼应活动主题的总结句。
求索能让人不断自新, 超越自我, 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求索能让我们青少年 早一点找到更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练就过硬本领。总之, __________。11.岳阳楼记同步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 的年代, 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 政权, 改善这一处境, 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 后人称 之为“庆历新政”。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 遭到 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 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 官僚集团的压迫下, 改革以失败告终。 “庆历新政”失败后, 范仲淹又 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 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 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
而非写于岳阳楼。
一、选择题
1.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 阳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去老范一千年,后__先__ ,几辈能担天下事;揽__________ ,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
人。
A.悲 喜 八百里大湖
C.喜 悲 大湖八百里
B.乐 忧 大湖八百里
D.忧 乐 八百里大湖
【答案】 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北京市 2014 年中考语文试卷》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出题 思想:考查学生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和把握。方法:了解对联的特点。知道老范是范 仲淹。是 B,上联对应《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联“大 湖八百里”与上联结构相对应。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诗赋(fù) 衔接(xián)
B.怒号(háo) 霪雨(yín) 岸芷汀兰(tīng)
C.樯倾(qiáng) 潜行(qiǎn) 薄暮冥冥(bó)
D.舟楫(jí) 皓月(hào) 心旷神怡(yí)
【答案】 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 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对于字音题型, 平时要注意积累, 读准字音, 标准调号。拿不 准的字要查字典。 C 项有误, “潜”应读“qián”。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的句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柳宗元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永州八记》。
B .范仲淹在其名篇《岳阳楼记》中不仅赞美了滕子京的政绩、描绘了岳阳楼之大观, 而且抒发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及政治抱负。
C.《行路难》的作者是李白, 他的诗歌以沉郁顿挫的风格著称。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寄 情山水的兴趣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D.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醉翁亭记》表现 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
【答案】 C
【详解】试题分析:李白的诗歌风格是飘逸豪放;《行路难》(其一)抒发了作者怀才不 遇的情怀,没有表现出寄情山水的乐趣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4.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前人之述备矣
C.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答案】 C
【详解】 A.句意: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之:结构助词,的;
B .句意: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之:结构助词,的;
C.句意: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之:代词,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D.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之:结构助词,的;
故选 C。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衔远山(xián) 浩浩汤汤(tāng)
B.潜形(qiǎn) 日星隐曜(yào) 樯倾楫摧(qiáng)
C.皓月(hào)
D.嗟夫(jiē)
【答案】 C
淫雨霏霏(fēi)
宠辱偕忘(xié)
岸芷汀兰(tīng)
属予作文以记之(shǔ)
【详解】 A.浩浩汤汤(tāng) ——shāng;
B.潜形(qiǎn) ——qián;
D.属予作文以记之(shǔ) ——zhǔ;
故选 C。
二、基础知识综合
6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平时积累,按要求答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1)用现代汉语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越( ) 乃( ) 制( ) 属( )
(2)下面关于“谪”的文化文学常识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谪”指的是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如滕子京、范仲淹。
B .“谪”与“迁”的概念是一样的。如韩愈左迁蓝关,就是被贬谪到潮州去。
C .中国古代文人往往在被贬谪时,在文学创作上收获最丰。如柳宗元、杜甫。
D.有很多人们熟知的诗人,都有过被贬谪的经历。如李白,就因之被称为“谪仙人”。
【答案】 (1) 到 于是 规模 同“嘱”,嘱托
(2)A
【详解】(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
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越明年”句意为:到了第二年,越:到。
“乃重修岳阳楼”句意为: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乃:于是。
“增其旧制”句意为:扩大它原有的规模。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句意为: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同“嘱”,嘱托。 (2)本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
B .“‘谪’与“迁”的概念是一样的”表述错误。迁: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 迁,三是降职。如“迁受”“迁除”“迁进”表示升迁; “迁调”“迁官”“转迁”说明调职; “迁
谪”“迁削”“左迁”常指降职;
C .“中国古代文人往往在被贬谪时,在文学创作上收获最丰”表述错误,中国古代文人 不一定往往在被贬谪时,在文学创作上收获最丰,其它处境中时也同样创作很多作品。 比如杜甫, 安史之乱之后, 杜甫于 759 年的冬天, 他带着全家大小, 一路来到成都寻找 朋友。其实也就是为了躲避“安史之乱”而入蜀, 草堂是杜甫最后在成都住的地方。他先 后在这里待了近 4 年时间,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诗词 240 余首。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蜀相》《春夜喜雨》《登高》《江畔独步寻花》《枯棕》等著名诗篇。成都草堂也因此被 称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D.李白,被称为“谪仙人”不是因为其有过被贬的经历,李白在长安去紫极宫,在那里 遇见了贺知章, 立刻上前拜见, 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 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 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
故选 A。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 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 药饵必亲。母卒, 水浆不入口者 三日。家无婢侍。吴玠① 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②遗之。飞曰: “主上宵旰③ ,岂大 将安乐时?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少嗜酒,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 遂绝不饮。帝初欲为飞营第④,飞辞曰: “敌未灭,何以家为?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飞曰: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
【注】 ①吴玠:人名,岳飞的朋友。 ②名姝:有名气的美女。 ③宵旰:即宵衣旰食, 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 ④营第:建造宅子。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
C.吴玠素服飞(素:白色)
B.而或长烟一空(一:全)
D.饰名姝遗之(遗:赠送、给予)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尝射于家圃
C.玠益敬之 已而之细柳军 D.不以物喜 去以六月息者也
9.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甲】文①段以“至若”领起,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
B .【乙】文表现了岳飞是一个孝顺、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C .【甲】文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 D.【甲】【乙】两文体裁各异,但都表现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11.用“/”为画横线句子断句,断三处。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答案】 7.C 8.B 9.B 10.如果没有这种人, 我同谁一道呢? 11.飞
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分析】 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 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C.吴玠素服飞:吴玠素来佩服岳飞。素:平素,向来。不是“白色”的意思;
故选 C。
8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乃:于是,就/竟,竟然;
B.于:都是“在”的意思;
C.之:指代岳飞/到;
D. 以:因为/凭借;
故选 B。
9 .本题考查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
B.从“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 者三日”可见岳飞孝顺;
从“家无婢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 ‘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 时?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可见岳飞自律;
从“少嗜酒,帝戒之曰: ‘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可见岳飞知错就改;
从“帝初欲为飞营第,飞辞曰: ‘敌未灭,何以家为?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 ‘文臣
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可见岳飞以天下为己任;
“善用人才”这一点在文中没有体现;
故选 B。
10.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注意重点词“微(如果没有),归(归依) ”的理解;其 次“吾谁与归”是倒装句,翻译时调整语序为:吾与谁归? 11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句意为“岳飞十分孝顺, 母亲留在河北, (他) 派遣人去 求访(母亲),(并且把母亲)迎接归来”。
其中, “飞至孝”“母留河北”为两层意思, “飞”“母”分别是这两个句的主语,故这两个句 子中间要断开;其次, “遣人”前省略了主语岳飞,因此“遣人”前要断开;“求访”与“迎归” 的动作发出者分别是“人”与“岳飞”,它们中间也要断开;因此断句为:飞至孝/母留河
北/遣人求访/迎归。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1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_____
(2)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 _____
(3)南极潇湘 极: _____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4.选文描写洞庭美景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2 . 同“嘱”,嘱托 美好 至、到达 13.看了自然景物而触 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14 .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分析】 1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 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属:同“嘱”,嘱托;
(2)句意: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胜:美好;
(3)句意:南面直到潇水、湘江。极:至、到达。
1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能力。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注意一 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览(观看,欣 赏),得无……乎(大概 …… 吧),异(不同) ”是句中重点词, 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概括。文章第二段, 先总说 “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 以下“衔远山, 吞长江”寥寥数语, 写尽 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 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 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 这句话既是谦虚, 也暗含转机, 经“然则”一转, 引出新的意境, 由单纯写景, 到以情景
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五、综合性学习
15.综合运用。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 完成下面 小题。
(1) 岳阳楼有一副名联, 由“万家忧乐到心头” (甲),“四面湖山归眼底” (乙) 构成, 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 ) (填“甲”或“乙”即可)。 (2)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 ) 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 ) 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 ) (3)以下是学生会宣传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画线部分中表达 不得体的一项是( )
李馆长,您好! A 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 ”的主题活动,B 平江革命先 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C 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 涌现的革命故事,D 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4)下面是学生会主席写的活动总结发言稿中的一段,请你在横线上帮他写一个既能 概括这段文字,又能呼应活动主题的总结句。
求索能让人不断自新, 超越自我, 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求索能让我们青少年 早一点找到更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练就过硬本领。总之, __________。
【答案】 (1)甲 (2) ①拟人 ②比喻 ③引用 (3) D
(4)求索让我们得到历练,求索让我们快速成长,求索是我们青年人生中不可或缺的 探索冲动和向上攀登的必然途径。
【详解】(1) 本题考查对联。写对联的格律要求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 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万家忧乐到心头”的“头”是平声, 为下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的“底” 字是仄声, 为上联。(2)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①“平息”本是人的动作行为, 这里用来写 汨罗江, 是拟人的修辞手法;②“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把任弼时的“骆 驼精神”比作“良药”,是比喻的修辞手法;③引用了《岳阳楼记》中的句子“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是引用的修辞手法。(3) D 句表达不得体。 “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说法 太生硬,应改为“请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参加此次活动,您看可以吗? ” (4)本题考查 理解语段内容。首先要把握活动主题,即“弘扬岳阳精神”。其次,结合关键词句概括。 语段诠释的对象是“求索”,陈说的对象是青少年, 是写“求索”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 或缺的重要作用, 也是其探索和攀登的必然途径。 “早一点找到”指可以让青少年快速成 长, “不断自新, 超越自我, 能让人趋向更完善的境界”指可以让青少年得到历练, 完善 自我。最后精炼地整合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