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与液化(说课课件)(共39张PPT)初中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与液化(说课课件)(共39张PPT)初中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10 22:2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 物理 (上)




理念与方法
过程与活动
教材与学情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第三章
理念与方法
过程与活动
教材与学情
第一节: 温度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教材与学情
过程与活动
理念与方法
沸腾
蒸发
液化
汽化
重点
蒸发致冷
方式
应用
知识准备:
心理特征:
已经学会了使用温度计同时
又具有了探究物体熔化时温度变
化规律的经历。




理念与方法
过程与活动
好奇心求知欲较强,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兴趣又不容易保持。
教材与学情
认知能力:
注重直观的感性认识,
不能深入的理性思考,
很难从现象看到本质。




理念与方法
过程与活动
教材与学情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教学三维目标
理念与方法
过程与活动
教材与学情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汽化、液化的概念。
(2)知道汽化和液化的关系。
(3)能说出水沸腾时现象及水
的沸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教学三维目标
理念与方法
过程与活动
教材与学情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沸腾现象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经历探究活动,了解科学研
究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教学三维目标
理念与方法
过程与活动
教材与学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
热学相关知识的兴趣,体会物质三
态变化的美妙。




教学重点、难点:
理念与方法
过程与活动
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
沸腾时的特征。
难点:教师如何组织完成探究活动。
教材与学情




过程与活动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教学理念:
教材与学情
过程与活动
多媒体录像剪辑,光源,玻璃砖
理念与方法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法:
诱思法 实验法
归纳法 演示法
学法:
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
程中,总结出规律。
教材与学情
过程与活动
理念与方法
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
总结拓展
新课教学
激趣引题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思考:
这是在做什么?
(烧水)
水要烧到什么程度呢?
(烧开)
怎么知道水开或不开呢?
你是通过哪些途径判断的呢?
听到的?看到的?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3—5分钟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24—25分钟
3—5分钟
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描述沸腾的现象,并由记录员将大家的猜想记录下来。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探究方向:
水在沸腾前后液面的情况如何
沸腾时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如何
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沸腾是否会继续进行 为什么
24—25分钟
3—5分钟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分组:
三分: 分组,分工,分任务
三动: 动脑,动手,动口
三搭配: 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搭配,
24—25分钟
3—5分钟
性格不同的学生搭配,
男女生搭配。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 杯 ,水,温度计等。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24—25分钟
3—5分钟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帮助学生建立表格:
时间
温度
现象
24—25分钟
3—5分钟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24—25分钟
3—5分钟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24—25分钟
3—5分钟
要求同学们迅速而准确地读取温度值,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
温度
现象
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后实验现象的区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并展示)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水沸腾时的特征:
剧烈的汽化现象。
气泡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里面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
24—25分钟
3—5分钟




教材与学情
过程与活动
理念与方法
沸腾
蒸发
液化
汽化
重点
蒸发致冷
方式
应用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24—25分钟
3—5分钟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蒸发:
这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1.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2.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
3.汽化进行得比较缓慢。
24—25分钟
3—5分钟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蒸发致冷:
两个人谁
冷谁热呢?
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反差呢?
24—25分钟
3—5分钟
激趣引题
学以致用
教材与学情
方法与理念
过程与活动
项目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物态变化
吸放热情况
不同点 发生的位置
发生的快慢
发生的现象
发生需要的
温度条件
新课教学
总结拓展
24—25分钟
3—5分钟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现象一: 冬天戴着眼镜,从寒冷的屋外走进温暖的屋内,眼镜会有什么变化呢?
现象二: 夏天,刚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为什么过一会瓶壁就会出现水珠呢?
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
24—25分钟
3—5分钟
液化
第一种方式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
24—25分钟
3—5分钟
液化
第二种方式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酒精液滴遇热变成酒精蒸气
塑料袋鼓起来了
酒精蒸汽遇冷变成酒精液滴
塑料袋瘪下去了
汽化
液化
24—25分钟
3—5分钟




教材与学情
过程与活动
理念与方法
沸腾
蒸发
液化
汽化
重点
蒸发致冷
方式
应用
学以致用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总结拓展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过程与活动
(1)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住蘸了酒精的棉花,温度计的示数会 这是因为: 。
(2)在卫生间刚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玻璃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会,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24—25分钟
3—5分钟
A. 先液化后汽化
B. 先汽化后液化
C. 只有液化
D. 只有汽化
7—8分钟
下降
酒精蒸发吸热
A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过程与活动
(1)我们在刚刚的实验中已经体会到,升高液体的温度可以加速蒸发。
请你思考:通过哪些途径仍然可以加速 蒸发呢?
(2)搜集生活中汽化液化的小材料,课下交流。
3—5分钟
总结拓展
8—10分钟
学以致用
7—8分钟
24—25分钟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过程与活动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白烟”、 “白气”实际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3—5分钟
总结拓展
8—10分钟
学以致用
7—8分钟
24—25分钟
解释: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白烟”、 “白气”现象
总结拓展
汽化有哪两种方式?
激趣引题
新课教学
学以致用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过程与活动
水沸腾时有哪些特征?
液化有哪两种方式?
24—25分钟
3—5分钟
7—8分钟
8—10分钟
板书设计:
汽化和液化
2.液化的两种途径: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3.气体 液体
汽化
液化
新课教学
激趣引题
教材与学情
理念与方法
学以致用
过程与活动
总结拓展
“在做中学物理”
“在做中爱物理”
24—25分钟
3—5分钟
7—8分钟
8—10分钟
制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