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分子热运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秋·河北保定·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观点加以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舞 B.夏天,玉兰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
2.(2022秋·河北承德·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与分子动理论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D.固体和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3.(2022秋·河北保定·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下方可以挂起重物,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D.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4.(2022秋·河北邢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绵容易被压缩表明分子间有间隔
B.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引力
C.将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五年,它们相互渗入约1mm,说明固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一升水和一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升,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5.(2022秋·河北邢台·九年级统考期末)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6.(2022秋·河北廊坊·九年级统考期末)制作辣椒萝卜时,首先将新鲜的萝卜切条放在太阳下晾晒使其变成萝卜干,再拌上剁辣椒和盐,腌制数十天即可食用。腌制好的萝卜内部也又辣又咸,这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D.分子间有斥力
7.(2022秋·河北保定·九年级统考期末)把两滴蓝墨水分别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该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看到的是大量分子在运动
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快
C.温度越高,分子的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的体积越大
8.(2022秋·河北石家庄·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虽小,但可以用肉眼看见
B.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9.(2022秋·河北邯郸·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酒香不怕巷子深
C.长期堆放的煤会渗透进地板
D.将糖放入水中,水会变甜
二、填空题
10.(2022秋·河北廊坊·九年级统考期末)物质是由大量的 、 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 ;分子之间存在 和 。
11.(2022秋·河北张家口·九年级统考期末)“花气袭人知骤暖”。花香四处飘散是 现象;天气越暖和,花香越浓,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12.(2022秋·河北张家口·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 ,说明 ;
(2)如图乙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中的实验,这属于 现象,此实验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
(3)如图丙,把一块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了 。
13.(2022秋·河北沧州·九年级统考期末)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但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有 。
14.(2022秋·河北承德·九年级统考期末)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危害健康,在公共场所,即使很少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充满烟味,这是 现象。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他们拉开,该实验说明分子间有 。
15.(2022秋·河北保定·九年级统考期末)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来”是 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温度越 ,花香分子运动越剧烈。
16.(2022秋·河北沧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人们常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实验室和家中常用的是液体温度计,它们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会变 ,这说明分子间有 。
17.(2022秋·河北保定·九年级期末)根据分子动理论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图甲:将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儿水变红了,这是 现象,说明分子在 ;
(2)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
(3)图丙:气球膨胀时任意两颗小塑料粒之间的距离都在变大,模拟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它提供了宇宙 (选填“膨胀”或“塌缩”)的证据。
18.(2022秋·河北沧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端午节,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叶蛋香味,这是属于 现象,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得快,这是由于 :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19.(2022秋·河北承德·九年级统考期末)图甲所示实验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 。图乙所示实验,热水中的墨水更快“散开”,说明 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如图丙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更好地证明是因为气体分子运动,导致扩散现象发生,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瓶(选填“A”或“B”)。(ρ空气=,ρ二氧化氮=)
三、实验题
20.(2022秋·河北唐山·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利用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演示气体扩散实验。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为使实验更具说服力,应将二氧化氮气体放在 (选填“A”或“B”)集气瓶中;撤掉玻璃板,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装有无色空气的集气瓶也充满了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这一现象说明 ;若实验时的室温分别为10℃、20℃、30℃,在上述温度为 时扩散现象进行最快。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柳絮飞舞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玉兰飘香是分子在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
C.秋天落叶纷飞,是树叶在运动,是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瑞雪飘飘是雪花在运动,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A.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海绵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海绵的多孔结构,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故B错误;
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错误;
D.固体和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存在斥力,故D错误。
故选A。
3.B
【详解】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甚至下方挂一重物也不分开,说明铅块之间存在着引力,进而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A.海绵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海绵内部有空隙,不能表明分子间有间隔,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铅片和金片紧压相互渗入是固体的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升水和一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A.由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破镜不能重圆”,故A错误;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
C.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腌制好的萝卜又辣又咸,说明辣椒和盐与萝卜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辣椒和盐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到了萝卜内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A.分子是肉眼看不到分子在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 C D.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分子的运动越快,故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A.分子是纳米级别的,直接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A错误;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A.春天柳絮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符合题意;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上,土壤变成黑色,属于扩散现象,是固体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将糖放入盛有水中,过一会整杯水都变甜了,属于扩散现象,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分子 原子 无规则运动 引力 斥力
【详解】[1][2][3][4]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常见的扩散现象就说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1. 扩散 温度
【详解】[1]花香四处飘散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天气越暖和,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更浓的花香,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12. 小 分子间存在间隙 扩散 剧烈 变大 分子间存在引力
【详解】(1)[1][2]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间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2)[3]图乙中,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墨水会散开,这是扩散现象。
[4]由于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剧烈,所以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5][6]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13. 引力 斥力
【详解】[1]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因此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
[2]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因此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但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缩。
14. 扩散 引力
【详解】[1]在公共场所,即使很少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分子运动形成的,属于扩散现象。
[2]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他们拉开,是因为此时铅分子间受到挤压,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该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15. 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高
【详解】[1]由于花粉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这是扩散现象。
[2][3]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花香分子运动越剧烈。
16. 热胀冷缩 小 间隙
【详解】[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3]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彼此进入到对方分子的间隙中,所以总体积会减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17. 扩散 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引力 膨胀
【详解】(1)[1][2]红墨水在水中的散开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2)[3]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图乙两个铅块磨光后,压在一起就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3)[4]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大爆炸,将一个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看着宇宙,小塑料粒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两颗小塑料粒之间的距离都在变大,表示宇宙中的天体在相互远离,它提供了宇宙处于不断膨胀状态的证据。
18. 扩散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引力
【详解】[1][2]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蛋的香味,属于分子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的快,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9. 引力 温度 B
【详解】[1]两铅块挤压后能吊住大钩码,不易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2]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热水温度比冷水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变色快。
[3]如果把二氧化氮放在上面,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由于密度不同,没有扩散,二氧化氮也会向下运动,影响扩散实验的探究,所以把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空气的下面,避免密度对扩散实验的影响,所以B瓶放二氧化氮。
20. B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0℃
【详解】解:(1)[1]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重力作用,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瓶子放到上方,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
(2)[2]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3]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