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0 17:29:38

文档简介

2023~2024 学年高一上学期 10 月阶段性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8页。满分为 150分,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
题卡上规定的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
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 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水 手
侯汝华
桅支上旋转着
七色的明耀,
青青的海面
白色的帆远了,
许多人的梦
迷失于汪洋的波涛中,
但没有一个人
知道你心中的海。
地中海畔的去年的葡萄藤
挨过了严厉的秋天,
可还是一样的凝绿?
而你的眼睛却永远凋谢了。
当薄暮的黄光
被天外的风吹动时,
你可曾感到那一年
在南中国嗅过的橙花香?
第 1 页
{#{QQABaQSEogiAAAJAAAhCUwUQCAIQkBGCAKoGQFAEsAAAgQFABAA=}#}
待到夜色垂落了,
星子跟灯塔的秋波
参杂着一个肺病女
歌在城头的古调,
而你的多年的劫运
又浮上黑影在记忆里,
为的是海已幽黯,
你却离家乡的果树园更远了。
——一九三五年四月十八日于广东潮州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将水手有“心中的海”与许多人的梦“迷失于汪洋的波涛中”进行对比,表明
水手内心有着远大而崇高的理想。
B.大自然的秋天无法改变地中海畔葡萄藤的凝绿,而人生的秋天却把水手的眼睛过早
“凋谢”,通过对比写出水手生活的艰辛。
C.“在城头歌唱古调的肺病女”使水手“又浮上黑影在记忆里”,“多年的劫运”“黑
影”烘托出了水手生活的悲苦。
D.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旧中国水手漂泊的生活和浓重的忧愁,反映了旧中国老百姓在
离乱年代背井离乡的社会现实。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头“青青的海面,白色的帆远了”句与《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
去”句异曲同工,都为全篇涂上一层忧郁的底色。
B.第二段“你可曾感到那一年,在南中国嗅过的橙花香 ”,诗人通过问句运用留白手
法,激发读者的丰富想象,体现了诗歌的含蓄美。
C.诗歌以水手“离家乡的果树园更远了”结尾韵味深长,不仅照应了中间“南中国嗅
过的橙花香”,还呼应了开头“白色的帆远了”。
D.“迷失于汪洋的波涛中”“永远凋谢了”“夜色垂落了”“海已幽黯”等冷色调语
句,让人在静远虚灵中渐渐感受到生命的沉重与哀伤。
3.结合诗歌分析“橙花香”意象的作用?(5分)
4.诗人是如何塑造水手这个形象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题。
百合花
茹志鹃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主攻团的团长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支
援。
第 2 页
{#{QQABaQSEogiAAAJAAAhCUwUQCAIQkBGCAKoGQFAEsAAAgQFABAA=}#}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
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
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我的脚烂了,路又滑,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我
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嗳!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
了。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蹬蹬蹬地自个儿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摔下几丈
远。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撩得太远,
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
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
趣。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很久没有赶上他,我的双脚胀痛得像火烧似的。我向他提出休息一会儿后,自己便坐
了下来。他也在远远的地方坐下,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凭经验,我晓得这一
定因为我是个女同志。我着恼地走过去,面对着他坐下来。他立即张皇起来,局促不安,
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我们到了包扎所,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但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
老百姓去借。不一会儿,我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通讯员从对面走
来,两手却是空空的。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
我们走进院子里,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
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我看她头上已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
她拿出来的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
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
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
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
口子撕得不小。①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
夹了被子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
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
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
着。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
再走。
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她还是
第 3 页
{#{QQABaQSEogiAAAJAAAhCUwUQCAIQkBGCAKoGQFAEsAAAgQFABAA=}#}
那样,笑眯眯的抿着嘴,偶然从眼角上看我一眼。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
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半夜,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
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他安排在
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
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他为了救我们,自己一下子扑在冒烟的手榴弹上……”他
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
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
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
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
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
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
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
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②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
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
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
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
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
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
位小战士的脸。
1958年 3月
(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景物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段景物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典型场景,并体现了
“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青翠水绿,珠烁晶莹”“清鲜湿润”等描写充满诗情画意,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
息,营造出一种优美圣洁的意境。
C.这段描写与后面“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的战斗环境形成对
比,突出“我”对战争的厌恶。
D.通过描写家乡充满生机而又宁静的环境,更能激发人们为保卫美丽、和平的家园而
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和决心。
第 4 页
{#{QQABaQSEogiAAAJAAAhCUwUQCAIQkBGCAKoGQFAEsAAAgQFABAA=}#}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发生在中国传统节日的中秋节,中秋节本是团圆的节日,而写小通讯员在中秋
节牺牲,突出战争的残酷,增添了小说的悲情。
B.小通讯员肩上的步枪筒里先前插了几根树枝,后来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这些细节描
写暗示了他纯真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C.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巧妙地以“我”为观察点,细腻而有层次地刻画了小通讯员和
新媳妇的形象,展现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D.小说中“我”、小通讯员和新媳妇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普通得甚至连姓名都不
知道,以小见大,从平凡处揭示深刻主题。
7.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分别表现了新媳妇什么样的心理?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6分)
8.小说以“百合花”为题,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Ⅰ(本题共 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题。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建元三年,武帝微.行,东游宜春。入山驰射,蹈禾稼
稻粳之地。民皆号呼骂詈,猎者示以乘舆物,乃知武帝微行也。御史表以临县草田偿宜春
之民,且另起上林苑,上大说称善。时朔在傍,进谏曰:“今上林虽小,臣尚以为大也。
故务苑囿之大奢侈僭制不恤农时非所以强国富人也。”上乃拜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赐黄
金百斤,然遂起上林苑。隆虑公主子昭平君醉杀内官,廷尉上请论。上徘徊良久,曰:“法
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
朔前上寿曰:“陛下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天下幸甚!”上乃起,入省中,夕时召让朔,
朔免冠顿首曰:“臣朔所以上寿者,明陛下正而不阿。”初,上尝问朔曰:“先生视朕何
如主也 ”朔对曰:“自唐虞之隆,臣伏观陛下功德,陈五帝之上。诚.得天下贤士,譬若以
周、邵为丞相,孔丘为御史大夫,太公为将军,管仲为冯翊。”上乃大笑。武帝既招英俊,
陈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时方外事胡越,内兴制度,国家多事,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
皆奉使方外,或为公卿,而朔常为郎之侍左右者,诙啁而已。久之,朔上书陈.强国之计,
欲求试用。其言诙谐,指意放荡,终不见用。有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当万乘之主,
都卿相之位。今子修先王之术,悉力尽忠,以事圣帝,然官不过侍郎,其故何也 ”朔喟然
长息曰:“夫苏张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今则不然,圣帝流德,诸侯宾服,贤不肖
何以异哉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常侍郎乎 ”
(《汉书·东方朔传》,有删改)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案依次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填对一处给 1 分。(3 分)
故务苑囿之 A 大 B 奢侈 C 僭制 D 不恤 E 农时 F 非 G 所以强国 H 富人也。
第 5 页
{#{QQABaQSEogiAAAJAAAhCUwUQCAIQkBGCAKoGQFAEsAAAgQFABAA=}#}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微,隐藏,与《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中“微”词义相同。
B.诚,果真,与《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诚”词义不同。
C.陈,陈述,与《醉翁亭记》“杂然而前陈者”中“陈”词义不同。
D.朝,朝见,与《邹忌讽齐王纳谏》“皆朝于齐”中“朝”词义相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帝东游宜春,微行射猎,践踏了农田。御史上表用临县的草田抵偿宜春百姓,扩
大苑囿,东方朔进谏劝阻,被武帝奖赏。
B.隆虑公主的儿子醉杀内官,武帝虽批准了廷尉给昭平君定罪的奏请,但内心依然悲
伤,东方朔称颂武帝,遭到武帝责备。
C.东方朔机智幽默,言辞巧妙。武帝问东方朔自己作为帝王的成就,他在夸赞武帝功
绩的同时,也委婉建议武帝要重用人才。
D.东方朔虽上奏强国之策,竭力尽忠侍奉武帝,还只是一个郎官,不被武帝重用。有
人为他抱不平,淡泊名利的他却感到满足。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陛下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天下幸甚!
(2)今则不然,圣帝流德,诸侯宾服,贤不肖何以异哉
13.请根据文意概括东方朔不能得到武帝重用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题。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羁旅诗,首联写诗人孤身一人在旅馆居住,静静凝思黯然神伤,营造了一
种孤寂的凄冷氛围。
B.诗歌颔联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寒灯”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断雁”引发愁绪,
描绘一幅寒夜孤客难眠图。
C.诗歌颈联虚实结合,想象拂晓才能到家,家信更要隔年方可送达,流露出浓浓而真
挚的思乡之情。
D.全诗由思旧到愁思难眠,再由梦归到设想,情感层层推进,内含深长的忧愁,读之
凄婉动人。
15.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第 6 页
{#{QQABaQSEogiAAAJAAAhCUwUQCAIQkBGCAKoGQFAEsAAAgQFABAA=}#}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诗经·邶风·静女》中男子对女子赠给彤管用“ ▲ ”赞美其色彩鲜美,
对女子赠送的荑草则用“ ▲ ”称赞其奇异。
⑵《涉江采芙蓉》中“ ▲ , ▲ ”两句表现游子回首望乡、长路漫漫
的愁苦。
⑶《虞美人》中“ ▲ , ▲ ”两句,词人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无限伤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题。
三月的日子,风,呼啦啦的吹得树枝摇曳不定,云彩如漂。那伴随着冬天的寒冷一夜
间被吹得飘飘袅袅遁去,阳光走出阴冷的日子,炽热的红心挂在透亮的窗口,温暖的笑意
写在蔚蓝的天空,一身的轻松洋溢在春风里。
融进焦枯的原野,才发现小草的生命已经萌动,原野上铺展着一幅迷人的画卷。挤进
狭窄的街道,才发现人们的冬衣已经卸去,红的,绿的,白的,黄的……( ▲ )。
我被春风吹进村庄,才发现已是一个 A 的青春季节。田野的风光依然诱人。一
望无际的绿,勃发的生命力显示了春的力量,春天一路高歌,在高山之巅,在河水之畔,
在田野乡村。天地之间流动着暖暖的春意,浓浓的色彩,流进了村庄,流进了田野,流进
了河流,流进了人们心里。花开了,水暖了,树活了,草醒了,人们的心情特别地好。农
家最为勤劳,早早地就忙在田野上,肥料堆积在庄稼地里。水稻的秧苗在春分节令里就撒
在田里,惊蛰节令忙着育蔬菜的苗,南瓜、辣椒、豆类等植物 B 。
我悠然地坐在春天的田上,用发现美的眼光欣赏这一切,怦然心动的是偶然的发现让
我责怪平时的 C 。任何事物只要用心发现,都有动人之处。
17.请在文中 A、B、C 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8.在文中括号内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要求与画横线的句子句式、修辞相同。(3 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春天在高山之巅、河水之畔、在田野乡村一路高歌。”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1 题。
今天作为文字的 A“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
的代名词。①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
神的国家,②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人文素养和稳健市场环境的国家。
第 7 页
{#{QQABaQSEogiAAAJAAAhCUwUQCAIQkBGCAKoGQFAEsAAAgQFABAA=}#}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
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③更刷新着社
会的审美追求、人类文明的边疆。④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
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不是鼓励离群索居、B“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
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⑤展现创新引领、
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 C“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
神铸魂。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⑥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所书写,取决于我
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
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
功铺就通天大道。
20.文中 A、B、C 三处的引号分别有怎样作用?(3 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
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 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专注田畴,成功培育出“两系法杂交水稻”,泽被
后人;钟扬足迹遍布西藏高原,收集植物种子 4000 万棵,为国家种质库收集物种,
造福苍生……他们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无私奉献,展现出“生命的高度和广度”。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第 8 页
{#{QQABaQSEogiAAAJAAAhCUwUQCAIQkBGCAKoGQFAEsAAAgQFABAA=}#}2023-2024 学年高一上学期 10 月阶段性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4小题,17分)
1.(3分)A(“有着远大而崇高的理想”错误,从后文看,并没有表现水手有崇高的理想。)
2.(3分)A(《沁园春 长沙》的感情基调激情昂扬,并不忧郁。)
3.(5 分)①“橙花香”象征着故乡的美好;②与水手现实的孤寂、失落的生活形成对比;
③表达水手远离故乡的伤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④将抽象的情思寄托于具体的物象,
形象可感。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对四点得 5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6 分)①通过将水手和其他人对比,表现水手有着丰富而极不宁静的内心世界;②运
用第二人称,与水手直接对话,揭示水手艰难的生活和深重的内心;③通过写水手的眼
睛、感受和记忆表现水手痛苦的生活经历;④将水手放在茫茫的海面、夜色、星子和城
头古调等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塑造,使水手形象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和广阔的空间感;⑤运
用丰富的意象烘托水手的形象,使人物充满了含蓄蕴藉美。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6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8分)
5.(3分)D(“抗击日本侵略者”错,从开头“一九四六年”可知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此题进行跨学科考查,考查学生的素养。)
6.(3分)C(“全知视角”错,“全知视角”是从第三人称角度写,第一人称属“有限视角”。)
7.(6分)第①处:“笑着”体现新媳妇对小通讯员冒冒失失的行为感到可笑;“赶忙找针拿
线”表现她对小通讯员的关心。
第②处:“没看见”“没听到”表现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牺牲的无限悲痛;“细细地、密密
地缝着那个破洞”表现新媳妇为之前没有给小通讯员补上破洞感到遗憾、愧疚和以及缝
补时的虔诚与庄严,表达了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和热爱。
评分建议:第①处 2 分,第②处 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
酌情给分。
8.(6分)①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寄托百年好合的美好寓意;②百合花洁白纯净,
象征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天真淳朴、纯真圣洁的美好心灵;③百合花象征着军民之间纯真、
美好感情;④通过百合花歌颂了战争年代里善良而崇高的人性美。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言之成理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
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分)
9.(3 分)B D F
【评分标准】每填对一处给 1分,填四处及以上不得分。
10.(3 分)A(“微斯人,吾谁与归”中“微”是“如果没有”的意思。)
11.(3 分)D(“淡泊名利的他却感到满足”错误。东方朔上书陈奏强国之计,想请求皇上
试用;感叹当今圣帝流德,诸侯宾服,而自己有才却不能重用,都说明他有功利之心。)
12.(1)(4 分)陛下赏赐不回避仇人,诛罚不回避亲人,这是天下大幸!
【评分标准】译出大意给 2 分;“仇雠”“骨肉”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
1
{#{QQABaQSEogiAAAJAAAhCUwUQCAIQkBGCAKoGQFAEsAAAgQFABAA=}#}
(2)(4 分)如今却不是这样。圣明的帝王流布恩德,诸侯归附,有才能还是没
有才能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分标准】译出大意给 2 分;“流德”“宾服”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
13.(3 分)①东方朔说话不庄重;②东方朔的奏书过于放纵;③东方朔认为自己生不逢时。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 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人。建元三年,汉武帝微服出行,东游宜春。入山骑马
射猎,践踏了庄稼稻田,农民们都大声呼喊叫骂,射猎的骑手拿出皇帝的御用物品,老百姓
才知道是皇帝微服出来射猎。御史上表用临县的草田抵偿宜春百姓,并且在另一处地方兴建
上林苑。皇上大喜,称赞他做得好。当时东方朔在旁边,向皇上进谏说:“目前上林苑虽然
小,臣还认为它太大了。因此,致力于扩大苑囿,奢华超越了制度允许,不关心农耕时间的
安排,这不是使国家强盛让百姓富足的做法。”汉武帝就封东方朔为给事中,赏赐黄金一百
斤。但武帝仍修建了上林苑。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喝醉酒杀死了内官。廷尉向皇上请示给
昭平君定罪。武帝犹豫了很长时间,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要是因为同情妹妹而违背
先帝的法令,我还有什么脸面进高帝的祠庙呢!”于是批准了廷尉给昭平君定罪的奏请,武
帝哀痛不能自止。东方朔上前给武帝称颂说:“陛下赏赐不避仇人,诛罚不选择是不是亲骨
肉。这是天下大幸!”武帝竟然站起身,回皇宫去了,傍晚召见东方朔责备他。东方朔脱去
帽子叩头说:“臣东方朔之所以向陛下称颂,是为了表明陛下刚正不阿。”当初,皇上曾经
问东方朔说:“先生看朕是什么样的君主呢 ”东方朔回答说:“从唐、虞盛世以来,臣看
陛下功德,可以排在五帝三王之上。果真得到天下贤士,譬如以周公旦、邵公奭为丞相,孔
丘为御史大夫,姜太公为将军,管仲为左冯翊。”武帝听罢大笑起来。武帝已招览天下英杰
俊士,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任用惟恐来不及。当时正对外对付胡越,对内建立制度。国
家多事,从丞相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都奉命出使境外,有的已经做了公卿。而东方朔一直
是一个侍奉在皇帝左右的郎官,只开玩笑而已。过了很久,东方朔上书陈奏强国之计,想请
求皇上试用。他的言语诙谐,意旨放荡,始终没被重用。有客责问东方朔说:“苏秦、张仪
遇上有万辆兵车的君主,就位居卿相。如今大夫您修习古代帝王的道术,竭力尽忠以侍奉圣
明的帝王,但是官不过侍郎这是什么原因呢 ”东方先生喟然长叹说:“苏秦、张仪所处的
时代,周室卑弱,诸侯不朝见天子。如今却不是这样。圣明的帝王流布恩德,诸侯朝贡归附,
有才能还是没有才能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张仪和我都出生在今天的世道,连管理掌故的官
职都得不到,哪里敢奢望常侍郎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14.(3分)C(应是思归的梦直到拂晓,突出梦的时间之长,思乡之切。)
15.(6 分)①通过设想家乡的美好风光,表达对家乡的喜爱之情;②以乐景衬哀情,加深
诗人羁旅漂泊他乡的愁苦;③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思乡思归之情。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
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分)
16. (6 分)⑴彤管有炜 洵美且异 ⑵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⑶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评分标准】每答对一空给 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小题,11分)
17.(3分)A:姹紫嫣红;B:一应俱全(应有尽有);C:熟视无睹
【评分标准】每写出一处给 1分,意思对即可。
2
{#{QQABaQSEogiAAAJAAAhCUwUQCAIQkBGCAKoGQFAEsAAAgQFABAA=}#}
18.(3分)示例:街道上流动着一条彩色的河流。
【评分标准】句式 1分,修辞 2 分;意思对即可。
19.(5 分)①原句的重点落在“在高山之巅,在河水之畔,在田野乡村”上,强调范围之
广(2分);②原句使用了短句、整句、倒装句,语言更有文采,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
和谐(2分);③改句的重点落在“一路高歌”上,强调状态,句式只是一般性陈述,
效果没有原句好(1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小题,9分)
20.(3分)A:表示强调;B:表示引用;C:表示特殊含义。
【评分标准】每答一点给 1 分,意思对即可。
21.(6分)(1)第②句语序、搭配不当,将“人文素养”与“市场环境”位置互调;
(2)第③句成分残缺,缺少小谓语,在“人类文明的边疆”前加上“扩充”;
(3)第⑥句成分赘余,删去“所”。
【评分标准】每写出一处给 2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60 分)
22.(60分)根据 2023年全国新课标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赋分。
3
{#{QQABaQSEogiAAAJAAAhCUwUQCAIQkBGCAKoGQFAEsAAAgQ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