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说课课件 (共20张PPT)初中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说课课件 (共20张PPT)初中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10 22:4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说课人:
说课内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析
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一、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年级学生
认知水平
能力水平
学生分析
学生认知水平:
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
学生的能力水平:
已经了解一些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的例子
已经学过熔化和凝固,学习过逆向思维的方法和类比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两者是互为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液体中气泡的变化,的。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生活。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条件。知道蒸发的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过程当中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收集以及交流合作。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
1、实验探究法;2、以情景、问题、实验、结论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
学法:以观察、探究、合作、讨论等方法进行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接受。
新课导入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
教学过程
认真观察实验,水沸腾前,沸腾时气泡的变化,及水沸腾时的特点,条件。
实验探究:
分析总结
进行实验
设计实验
交流括展
提出问题
分析总结
液体沸腾
时确定的
温度叫沸
点。
达到一定温度,在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十分剧烈。
达到沸点
并且继续
吸热。
沸腾特点
液体沸点
沸腾条件
沸腾特点
液体沸点
沸腾条件
达到一定温度,在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十分剧烈。
沸腾特点
液体沸点
沸腾条件
液体沸腾
时确定的
温度叫沸
点。
达到沸点
并且继续
吸热。
达到一定温度,在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十分剧烈。
沸腾特点
液体沸点
沸腾条件
交流拓展
1
分析为什么各组测出的水沸点略有不同?
2
今天我们用的酒精温度计还是水银温度计?
3
水的沸点总是100℃吗
注意:
1.上述沸点的适用条件是在标准大气压下。
2.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小资料
酒精 78℃
水 100℃
亚麻仁油 287℃
水银 375℃
液态铁 2750
液态铅 1470
水银 357
亚麻仁油 287 甲苯 111
酒精 78
水 100
液态氨 -33.4 液态氧 -183
液态氮 -196
液态氢 -253
液态氦 -268.9
几种液体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你知道怎么晒衣服干的快么?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的高低有关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温度
表面积
上方空气流速
液体

蒸发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蒸发和沸腾对比:
汽化的方式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


点 发生地点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发生情况 缓慢的汽化 剧烈的汽化
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 达到沸点
继续加热
影响因素 液体表面积
液体温度
液体上方空气流速
压强
小结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思考:
你经历了什么?
感知了什么?
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
1、汽化的概念: (2)沸腾: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剧烈的汽化现象。
(1)蒸发: 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
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继续吸热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二、液化
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化的概念:
液体表面积、温度、表面附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近的空气流动快慢
②蒸发吸热(蒸发制冷)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请各位老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