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0 18:00:33

文档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1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距离地球约400千米)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中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和核心舱”直接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推测“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航天员出舱时主要功能是(  )
A.防风雨 B.防雷暴 C.防辐射 D.防失重
天文学家在研究22光年外的一颗矮星时发现一颗“超级地球”,它可能适宜生命生存。它的质量至少4.5倍于地球,绕矮星公转,周期为28.15天。“超级地球”的表面温度与地球相近,可能存在液态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超级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4.与此“超级地球”可能适宜生命生存关系最小的是(  )
A.该行星上可能有液态水 B.其表面温度适宜
C.该行星存在大气层 D.其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①和②之间是莫霍面
C.在深约2900千米处纵波突然消失
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6.岩石圈是指(  )
A.①整体 B.②的顶部
C.①整体和②的顶部 D.③的外部
据新疆天文台太阳活动情况预报中心预报,2019年10月以来,太阳活动很低,日面上无可视黑子,该期间无C级及以上耀斑发生,地磁场平静。左为太阳日面图和右图为光伏发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材料中的“日面”指的是(  )
A.太阳内部圈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光球层
8.新疆天文台所在区域适宜发展光伏发电站,其原因是(  )
A.新疆地处低纬,太阳高度角大 B.新疆地处内陆,多晴朗天气
C.新疆海拔很高,空气稀薄 D.新疆多盆地,热量不易散失
9.下列能源来自于太阳辐射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某研究员表示:“目前我们处在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2019—2023年)太阳活动日益频繁。”据此回答问题。
10.第26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可能是(  )
A.2026—2030年 B.2030—2034年
C.2035—2039年 D.2040—2044年
11.太阳活动周上升期,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电网故障增多②信鸽会迷失方向③太阳辐射增强④全球各地降水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示意地球圈层构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A、B、C所示的圈层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13.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B圈层的特点是(  )
A.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连续、规则的圈层 D.不连续、规则的圈层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受冰岛的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地核
16.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二、综合题
17.读太阳系示意图(北极上空俯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表地球的字母   ,地球绕日公转方向是   。
(2)行星G的名称   。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和   轨道之间。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其中心天体是   。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
(1)左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是:甲   乙   。
(2)泸定地震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内部圈层    ,它与   组成岩石圈。
(3)右图中字母表示地震波横波曲线的是   ,其传播特点是   。
(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请说明判断理由:   。
A. B.
C. D.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探索宇宙
【解析】【点评】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的集聚,从而形成了各种天文状态的研究对象。人们看到的宇宙物质以各种形式存在着,聚集态者构成星体,弥散状者构成星云,弥漫其间的极其稀薄者则称星际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所有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人类发射进太空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各种探测器则被称为人造天体。
1.运行在太空中的神舟十三号飞船绕地飞行,成为了地月系的一部分,所以“天和核心舱"直接所属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D正确;由于该空间站绕地球飞行,是地球的卫星,故其不是直接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的天体系统,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A、风雨现象发生在地球大气对流层,宇宙中不会出现风雨现象,A错误。
B、雷暴现象发生在地球大气对流层,宇宙中不会出现雷暴现象,B错误。
C、宇宙中具有各种射线,而航天服具有防辐射的功能,C正确。
D、穿任何服装都不可能防止失重,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3.B
4.D
【知识点】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点评】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外部条件:1、相对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2、太阳光照稳定;3、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1、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2、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3、存在液态水;4、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
3.根据材料,“超级地球"绕距地球22光年外的一颗矮星公转。由此可知,“超级地球”位于太阳系外,不属于太阳系和地月系,CD错误;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说明距离地球约22光年的"超级地球"属于银河系,并未到达河外星系,B正确,A错误。
故答案为:B
4.A、存在液态水,水是孕育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与适宜生命生存有关,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材料可知,“超级地球"表面温度与地球相近,具有适宜的温度,与其适宜生命生存有关,B不符合题意。
C、“超级地球”的质量至少4.5倍于地球,质量较大,能够吸引周围大气形成大气层,能够为生命形成创造有利的大气环境,与适宜生命生存有关,C不符合题意。
D、“超级地球"绕矮星公转,周期为28.15天,其公转周期与地球差异较大,但是该行星自转周期与适宜生命的生存关系不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5.B
6.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解析】【点评】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5.A、在古登堡界面以上,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古登堡界面处横波消失,纵波波速减小,A错误。
B、①地壳和②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B正确。
C、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界面,在此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突然减速,C错误。
D、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D错误
故答案为:B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壳①和上地幔②顶部坚硬的岩石部分,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7.D
8.B
9.A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圈层结构
【解析】【点评】影响光照或太阳辐射的因素:①纬度:太阳辐射量(太阳高度角)低纬>高纬,但高纬地区夏季光照时间更长(如: 新疆、内蒙、东北)。②季节:夏季>冬季。③地形: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更强。④天气情况:晴天>阴天(晴阴天多少取决于降水、降水取决于气候)。
7.根据材料"太阳活动很低,日面上无可视黑子"可知,当太阳活动强烈时,黑子会出现在日面上,而黑子主要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8.A、新疆处于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不大,A错误。
B、新疆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晴朗天气,降水较少,日照强烈,夏季的白昼时间长,故其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光伏发电,B正确。
C、新疆除了天山、阿尔泰山等高海拔地区之外,其他地区海拔主要处于1000-2000米范围,空气并不稀薄,C错误。
D、新疆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光伏发电站主要与太阳辐射有关,与热量关系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B
9.①是石油,是长时期太阳辐射能的积累并储存在地球的一种形式,①正确;②是水能,其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②正确;③是太阳能发电板,是对太阳辐射能的直接利用,③正确;④是地热能,其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0.B
11.A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为11年。根据材料“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为2019—2023年,”可知,第26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最可能出现在2019-2023年的11年后,即2030—2034年,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1.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耀斑等太阳活动增强,抛射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会对电网产生较大的影响,使电网故障增多,①正确;太阳活动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信鸽不能依靠磁场导航,迷失方向,②正确;太阳活动增强,对太阳辐射影响较小,③错误;太阳活动增强会使地球极端天气增多,可能会使有的地区降水增多,有的地区降水减少,但不会使全球各地降水都增多,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2.C
13.D
14.B
【知识点】地球的外部圈层
【解析】【点评】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物圈涵盖了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由此可知,A是生物圈,B位于中间,是水圈,C位于下方,是岩石圈,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3.根据上题可知,A为生物圈,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都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①错误;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②正确;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核心部分的总厚度为300米,生物圈的总厚度是20千米左右,③错误;生物圈是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4.根据上题可知,B圈层是水圈。各种水体可以相互转化,通过水循环构成一个动态的圈层,所以水圈是连续的;但地球上的海洋水、大气水、土壤水等各种水体空间分布不均,说明水圈是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5.D
16.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
【解析】【点评】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15.A、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会进入大气圈,对其影响较大,A不符合题意。
B、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岩浆等会对地表动植物造成严重影响,对生物圈影响较大,B不符合题意。
C、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岩浆会进入到水体中,影响水圈,C不符合题意。
D、地核位于地下2900km深处,火山喷发对其几乎不会造成影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会进入大气圈中,之后从大气圈缓慢沉积落下,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进入岩石圈,故顺序为: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7.【答案】(1)C;自西向东
(2)天王星;木星;火星
(3)2;太阳系;太阳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
【知识点】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图中代表地球的字母是C;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
(2)根据上题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布位置可知,天王星对应行星G;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木星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恒星系和行星系两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其中心天体为太阳。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在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点评】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外部条件:1、相对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2、太阳光照稳定;3、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1、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2、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3、存在液态水;4、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
18.【答案】(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2)地壳;上地幔顶部
(3)B;只能在固态中传播
(4)A;横波消失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根据这一特点判断出图中甲为莫霍界面,乙是古登堡界面。
(2)根据材料可知,泸定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而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故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地壳与上地幔顶部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中传播。由于横波不能通过古登堡界面,故B表示地震波横波曲线;横波的传播特点是只能在固态中传播。
(4)由于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海底油气矿藏属于液态物质,遇到此物质时会使横波消失,故只有A选项正确,BCD错误。
【点评】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1 / 1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地理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1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距离地球约400千米)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中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和核心舱”直接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推测“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航天员出舱时主要功能是(  )
A.防风雨 B.防雷暴 C.防辐射 D.防失重
【答案】1.D
2.C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探索宇宙
【解析】【点评】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的集聚,从而形成了各种天文状态的研究对象。人们看到的宇宙物质以各种形式存在着,聚集态者构成星体,弥散状者构成星云,弥漫其间的极其稀薄者则称星际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所有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人类发射进太空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各种探测器则被称为人造天体。
1.运行在太空中的神舟十三号飞船绕地飞行,成为了地月系的一部分,所以“天和核心舱"直接所属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D正确;由于该空间站绕地球飞行,是地球的卫星,故其不是直接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的天体系统,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A、风雨现象发生在地球大气对流层,宇宙中不会出现风雨现象,A错误。
B、雷暴现象发生在地球大气对流层,宇宙中不会出现雷暴现象,B错误。
C、宇宙中具有各种射线,而航天服具有防辐射的功能,C正确。
D、穿任何服装都不可能防止失重,D错误。
故答案为:C
天文学家在研究22光年外的一颗矮星时发现一颗“超级地球”,它可能适宜生命生存。它的质量至少4.5倍于地球,绕矮星公转,周期为28.15天。“超级地球”的表面温度与地球相近,可能存在液态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超级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4.与此“超级地球”可能适宜生命生存关系最小的是(  )
A.该行星上可能有液态水 B.其表面温度适宜
C.该行星存在大气层 D.其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
【答案】3.B
4.D
【知识点】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点评】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外部条件:1、相对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2、太阳光照稳定;3、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1、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2、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3、存在液态水;4、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
3.根据材料,“超级地球"绕距地球22光年外的一颗矮星公转。由此可知,“超级地球”位于太阳系外,不属于太阳系和地月系,CD错误;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说明距离地球约22光年的"超级地球"属于银河系,并未到达河外星系,B正确,A错误。
故答案为:B
4.A、存在液态水,水是孕育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与适宜生命生存有关,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材料可知,“超级地球"表面温度与地球相近,具有适宜的温度,与其适宜生命生存有关,B不符合题意。
C、“超级地球”的质量至少4.5倍于地球,质量较大,能够吸引周围大气形成大气层,能够为生命形成创造有利的大气环境,与适宜生命生存有关,C不符合题意。
D、“超级地球"绕矮星公转,周期为28.15天,其公转周期与地球差异较大,但是该行星自转周期与适宜生命的生存关系不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①和②之间是莫霍面
C.在深约2900千米处纵波突然消失
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6.岩石圈是指(  )
A.①整体 B.②的顶部
C.①整体和②的顶部 D.③的外部
【答案】5.B
6.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解析】【点评】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5.A、在古登堡界面以上,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古登堡界面处横波消失,纵波波速减小,A错误。
B、①地壳和②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B正确。
C、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界面,在此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突然减速,C错误。
D、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D错误
故答案为:B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壳①和上地幔②顶部坚硬的岩石部分,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据新疆天文台太阳活动情况预报中心预报,2019年10月以来,太阳活动很低,日面上无可视黑子,该期间无C级及以上耀斑发生,地磁场平静。左为太阳日面图和右图为光伏发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材料中的“日面”指的是(  )
A.太阳内部圈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光球层
8.新疆天文台所在区域适宜发展光伏发电站,其原因是(  )
A.新疆地处低纬,太阳高度角大 B.新疆地处内陆,多晴朗天气
C.新疆海拔很高,空气稀薄 D.新疆多盆地,热量不易散失
9.下列能源来自于太阳辐射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7.D
8.B
9.A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圈层结构
【解析】【点评】影响光照或太阳辐射的因素:①纬度:太阳辐射量(太阳高度角)低纬>高纬,但高纬地区夏季光照时间更长(如: 新疆、内蒙、东北)。②季节:夏季>冬季。③地形: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更强。④天气情况:晴天>阴天(晴阴天多少取决于降水、降水取决于气候)。
7.根据材料"太阳活动很低,日面上无可视黑子"可知,当太阳活动强烈时,黑子会出现在日面上,而黑子主要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8.A、新疆处于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不大,A错误。
B、新疆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晴朗天气,降水较少,日照强烈,夏季的白昼时间长,故其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光伏发电,B正确。
C、新疆除了天山、阿尔泰山等高海拔地区之外,其他地区海拔主要处于1000-2000米范围,空气并不稀薄,C错误。
D、新疆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光伏发电站主要与太阳辐射有关,与热量关系不大,D错误。
故答案为:B
9.①是石油,是长时期太阳辐射能的积累并储存在地球的一种形式,①正确;②是水能,其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②正确;③是太阳能发电板,是对太阳辐射能的直接利用,③正确;④是地热能,其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某研究员表示:“目前我们处在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2019—2023年)太阳活动日益频繁。”据此回答问题。
10.第26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可能是(  )
A.2026—2030年 B.2030—2034年
C.2035—2039年 D.2040—2044年
11.太阳活动周上升期,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电网故障增多②信鸽会迷失方向③太阳辐射增强④全球各地降水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0.B
11.A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为11年。根据材料“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为2019—2023年,”可知,第26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最可能出现在2019-2023年的11年后,即2030—2034年,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1.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耀斑等太阳活动增强,抛射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会对电网产生较大的影响,使电网故障增多,①正确;太阳活动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信鸽不能依靠磁场导航,迷失方向,②正确;太阳活动增强,对太阳辐射影响较小,③错误;太阳活动增强会使地球极端天气增多,可能会使有的地区降水增多,有的地区降水减少,但不会使全球各地降水都增多,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示意地球圈层构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A、B、C所示的圈层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13.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B圈层的特点是(  )
A.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连续、规则的圈层 D.不连续、规则的圈层
【答案】12.C
13.D
14.B
【知识点】地球的外部圈层
【解析】【点评】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物圈涵盖了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由此可知,A是生物圈,B位于中间,是水圈,C位于下方,是岩石圈,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3.根据上题可知,A为生物圈,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都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①错误;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②正确;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核心部分的总厚度为300米,生物圈的总厚度是20千米左右,③错误;生物圈是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4.根据上题可知,B圈层是水圈。各种水体可以相互转化,通过水循环构成一个动态的圈层,所以水圈是连续的;但地球上的海洋水、大气水、土壤水等各种水体空间分布不均,说明水圈是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受冰岛的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地核
16.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15.D
16.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
【解析】【点评】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15.A、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会进入大气圈,对其影响较大,A不符合题意。
B、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岩浆等会对地表动植物造成严重影响,对生物圈影响较大,B不符合题意。
C、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岩浆会进入到水体中,影响水圈,C不符合题意。
D、地核位于地下2900km深处,火山喷发对其几乎不会造成影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会进入大气圈中,之后从大气圈缓慢沉积落下,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进入岩石圈,故顺序为: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17.读太阳系示意图(北极上空俯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表地球的字母   ,地球绕日公转方向是   。
(2)行星G的名称   。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和   轨道之间。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其中心天体是   。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
【答案】(1)C;自西向东
(2)天王星;木星;火星
(3)2;太阳系;太阳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
【知识点】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地月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图中代表地球的字母是C;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
(2)根据上题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布位置可知,天王星对应行星G;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木星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恒星系和行星系两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其中心天体为太阳。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在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点评】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外部条件:1、相对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2、太阳光照稳定;3、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1、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2、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3、存在液态水;4、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
(1)左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是:甲   乙   。
(2)泸定地震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内部圈层    ,它与   组成岩石圈。
(3)右图中字母表示地震波横波曲线的是   ,其传播特点是   。
(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请说明判断理由:   。
A. B.
C. D.
【答案】(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2)地壳;上地幔顶部
(3)B;只能在固态中传播
(4)A;横波消失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根据这一特点判断出图中甲为莫霍界面,乙是古登堡界面。
(2)根据材料可知,泸定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而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故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地壳与上地幔顶部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中传播。由于横波不能通过古登堡界面,故B表示地震波横波曲线;横波的传播特点是只能在固态中传播。
(4)由于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海底油气矿藏属于液态物质,遇到此物质时会使横波消失,故只有A选项正确,BCD错误。
【点评】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