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5画角的和差倍(1)说课稿
《画角的和、差、倍》这节课的内容是上海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期课改教材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七章第5节《画角的和、差、倍》,这节内容分2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画线段的和、差、倍》和《画相等的角》,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线段的和差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因此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从复习线段的和差的意义和画法得到角的和差的意义,这里运用了知识的迁移,也体现了数学上的类比思想;然后用两块三角尺上的角利用角的和差的意义画特殊角,引出了画任意两个角的和差,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这里通过探究用一副三角尺拼特殊角,提高动手动手实践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课题的确定
这次数字化教研活动的前一星期,我和备课组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及教研组长一起讨论了本次研讨课课题的选择,通过商量针对预备年级教材的体系及各部分应该把握的程度、学生的认知特征及心理年龄特点, 对教师以为简单的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领会理解等方面进行研讨,最终课题选定为《角的和差倍》。
二、备课过程中的预设与生成
课题确定后,我和我们数学教研组的老师是一同分析研究教材,共同备课,
(1) 教学内容的确定
从教材上看,这节课含有二个方面的内容:(1)角的和差;(2)角平分线;
在讨论过程中,一开始,大部分教师认为本节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该完成这二个方面的内容。理由是教材既然把这二方面的内容放在同一小节(注:通常教师把教材中后面跟着一个小练习的一部分看作一小节),就应该一节课完成,大家平时都是这样安排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但是进一步分析觉得把角平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这一知识放在教学内容中有可能时间不够。因为角平分线可以与线段的中点类比学习,而运用直尺、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又形成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大量的规则要让学生了解,大量的操作要让学生完成,更为甚者要让学生在四十分钟时间内还要领会知识内涵,可以说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十分高的要求。其次动手操作对一位六年级学生来说是这一个年龄段学生薄弱的环节,而这节课中有多处需要操作:画两个角的和、画两个角的差、画一个角的平分线(用量角器画和直尺、圆规画)、例题等。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角度考虑,把教学目标定位21·cn·jy·com
1、理解角的和、差、倍的意义,并会用等式表示角的和、差、倍的关系,会画角的和、差、倍。
2、体会角的和、差、倍与线段的和、差倍的类比过程,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探究用一副三角尺拼特殊角,提高动手动手实践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4、通过对概念的概括及画图步骤的表述增进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任务的进一步分析
教学任务确定以后,我们对教学任务作了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步的分析。二期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学要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师常常很难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21教育网
站在学生的角度,进一步思考学生关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的和差这一概念是如何建立的?在学生的头脑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通过讨论,大家逐渐认识到学生关于角的和差概念的建立应该经历如下的一系列过程:21cnjy.com
(1)通过对图形 观察,感知两角的和与差还是一个的角,获得两角
和与差的初步概念(2)通过语言描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对一些似是而非的图形的比较和辨析,进一步明晰概念(3)通过练习,从数量上理解角的和差概念(4)通过在图形中辨认某个角是哪两个角的和或差,从图形上理解概念(5)尝试利用适当的工具画出两角的和与差(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并在画图的过程中使用各自对概念的理解,从而巩固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矫正部分学生可能有的理解上的偏差
为了突破画图难点,我们安排了以下的阶梯:
画出一副三角尺中的某两个角的和与差 。 并在学生画图的过程中不断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画图的步骤又是怎样的。www.21-cn-jy.com
(注:这里,我们认为画出一副三角尺中的某两个角的和与差是为后面进一步画出两个已知角的和或差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2·1·c·n·j·y
画任意两个角的和差,要让学生口述他的画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