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线段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掌握线段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2、掌握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了解一些基本的画图语句.
3、了解两点间线段最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求线段的比较方法
难点:线段的比较方法中尺规法的运用.
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1.出示一些直线,射线,线段,你能辨别吗?
试一试,说说它们的区别.
2.线段的表示方法
1)用两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记作线段AB.
2)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如a,记作线段a.
3.许多实物的平面图、复杂的几何图形、机械部件或建筑图纸,都是由这些基本的图形构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琴弦,筷子,笔等图片,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线段,你能再列举一些吗?
2.思考:如何比较两个同学的高矮?(可以现场示范)
如何比较两支笔的长短?
3.学生讨论交流,可能出现的方法:
1)观察法,直接观察
2)度量法,用尺测量
3)叠合法,将他们移到一起,把一端对齐,便可直接比较他们的高矮,长短了.
4.如果我们把两支铅笔看作线段,上面的问题就是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通常,把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称为两条“线段的大小的比较”(板书课题)
三、尝试探讨,学习新知
1.考考你的眼力,(出示线段AB、CD)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1)度量法
2)叠合法:
教师为学生演示,步骤有三:
※将线段AB的端点A与CD的端点C重合.
※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线段AB与线段CD叠合.
※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若端点B落在D上,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 大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如图
C D C D C D
└─────┘ └─────┴─┘ └─────┴──┘
(讲授此部分时,应用几个木条表示线段AB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段CD,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或做成flash、还有个设想是让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俩个同学原地比较身高(观察法),然后让他们走近背靠背站好比较身高(叠合法))
2.例题1:如图,已知线段a, 用圆规和直尺画出线段AB , 使得AB=a.
1)学生尝试画图
2)教师示范,(注意画图语句的叙述:以点A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C于点B)
解:(1)画射线AC;
(2)在射线AC上截取AB=a
线段AB就是所要画的线段.
3.例题2:先观察估计图中线段a、b的大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后用比较大小的方法对a、b进行比较,并用“<”连结.
1〉学生估计,a>b
2)用叠合法比较一下.
解:(1)画射线OC
(2)在射线OC上截取OA=a,OB=b.
因为点B在线段OA的延长线上,所以OA3〉看来凭观察估计不一定可靠.
4.尝试测量给出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
1)学生测量,演示.
2)我们知道,如果一条线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两个端点的位置确定了,那么这条线段的位置就确定了.即两点确定一条以这两点为端点的线段.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5.思考,如图,在教学楼到活动室之间有三条小路,小杰想尽快从教学楼赶到活动室,请你帮他判断该选择走哪条路,说说你的理由.
由此你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四、反馈小结、深化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2、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已知线段
3、什么是两点间的距离,并考虑过马路到对面的商店怎样走最近?引出两点间线段最短(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喜欢乱穿马路)
…………
五、学习训练与学习评价建议
1.如图1-7,量出以下图形中各条线段的长度,比较它们的大小.并比较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量出点A与点C 、点A与点B 、点B与点D之间的距离,并用“<”连接(精确到毫米)
3、思考小老鼠该怎么爬才能最快吃到汉堡包呢
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课时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将数形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数与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是一堂起始课,它为学生的思维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这节课的地位没有提到一定的高度,只是交给学生比较线段的方法,没有从数形结合的高度去认识.实际上这节课大有可为.在教知识的同时,注意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一点不容忽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
学生在小学时只会用圆规画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会用圆规去度量线段的大小以及截取线段,通过这节课,学生对圆规的用法有一个新的认识.为避免本节课的枯燥,可以用提问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
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探究欲望和生命力的个体,他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信心有能力解决符合他们现有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的新问题.故在教学中应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数学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要成为内容的一部分,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是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是要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学设计中坚持贴进生活、联系生活、基于生活经验的学习、增进学生的生活体验的原则,联系生活现象教学,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让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
复习巩固旧知: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
学生探索发现比较两个实物大小的方法.并把实物抽象成线段,引入新课
理解叠合法比较的要点和步骤.学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通过实例的思考探讨,理解两点之间距离的概念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
B
D
C
a
b
a
A
B
C
O
教学 楼
活动 室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