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的计算3
教学内容:P36
教学目标:
1、知道在计算人数等实际问题时,具体值不能用小数表示,但求这些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2、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
3、能运用平均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
教学难点: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
教学资源: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评价关注点
一、创设情境 师:前两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平均数的计算,先来回忆一下,你有哪些认识呢? 预设回答1:平均数=总和÷个数,已知平均数和个数,也可以求出总和。 预设回答2:在使用平均数表示人数时,有时可能是小数。 预设回答3:如果数据中有相同的数,用乘法计算总和比较简单。 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平均数的计算,看看又会有怎样的收获? 联系前几节课知识内容,进行简要回忆,铺垫新知探究。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书P36):下表是上周在“班级文库”借书人数的统计表。上周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在“班级文库”借书?(周一至周五均开放) 上周在“班级文库”借书情况统计表 星期一二三四五人数(人)50784
(1)审题:知道什么信息?要求什么? (2)独立计算。 (3)交流反馈。 预设1:(5+7+8+4)÷4 预设2:(5+0+7+8+4)÷5 =24÷4 =24÷5 =6(人) =4.8(人) 答:上周平均每天有6人 答:上周平均每天有4.8人 在“班级文库“借书。 在“班级文库“借书。 (4)讨论:到底哪个正确? 预设1:我认为第2种方法是对的,星期二那天班级文库也是开放的,只是借书人数为0,0也是一个数。 预设2:上周一共有5天,求5天借书的平均数,就用5天借书的总和除以5,所以不能把0去掉。 小结: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这组数据中的所有数据,包括0都要计算,这里周二借书的人数虽然为0,也要参加计算的。 试一试:(书P36)。 出示: ①下表是小亚4月~9月参加“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的统计表,4月~到9月平均每月小亚参加几次“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 小亚参加“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情况统计表 月份4 56789参加次数2308 53
(1)独立计算。 (2)交流反馈。 预设生:要求平均每月参加几次“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就要用总次数÷几个月。这里6月份的次数为0,也要参加计算。计算过程: (3×2+2+0+8+5)÷6 =21÷6 =3.5(次) 答:平均每月小亚参加3.5次“社区小小志愿者”活动。 出示: ②小丁丁从星期一开始看一本书,到星期六全部看完。下表是小丁丁每天看这本书的记录。小丁丁平均每天看这本书多少页?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看书页数(页)1521017259
(1)独立计算。 (2)交流反馈。 预设:(15+21+0+17+25+9)÷6 =87÷6 =14.5(页) 答:小丁丁平均每天看这本书14.5页。 预设:这道题星期三看书页数是0,也要参加计算。 由借阅图书的情境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在讨论、分析、交流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零值资料也要作为数据进行计算”。/评价关注学生平均数概念的理解程度,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课本练习进一步掌握“求含0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巩固“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也要作为数据进行计算”的知识点。/评价关注学生概念理解程度与计算方法掌握的程度。
三、联系巩固 选一选: 1、出示1: 小丁丁小组3分钟投篮练习 投中个数250人数(人)312
(1)审题:这是小丁丁小组三分钟投篮的练习情况,这张表格能看懂吗? 反馈: 预设1:他们小组一共有6个人,有的投中2个球,有的投中5个球,还有人1个也没有投中。 预设2:投中2个球的有3人,投中5个球的有1人,1个球也没有投中的有2人。问题是小丁丁小组平均每人投中几个? (2)判断:你认为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呢? 小丁丁小组平均每人投中几个?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2+5+0)÷(3+1+2) B、(3×2+1×5)÷(3+1) C、(3×2+1×5+2×0)÷(3+1+2) D、(3×2+1×5+2×0)÷(2+5+0) (3)交流反馈。 预设1:选B,因为有3个人投中2个球,那么这3个人就一共投中了3×2=6个球,后面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B是正确的。 预设2:不同意选B,B只求出了投中2个球和5个球的这些小朋友的平均数,还有最后一列,虽然这2个人投中了0个球,但他们也是小丁丁小组的成员,所以也要参加计算,所以应该选C。 预设3:第4个算式总和是对的,但是除数找错了,应该是小丁丁小组的人数有6人,所以应该选C。 小结:要想清楚了,表格中每个数据的含义,才能解答。 2、出示2: 日期11月10日11月11日11月12日11月13日11月14日里程表的数据(千米)88428878892389238951
小丁爸爸是汽车司机,他让小丁丁在他每天下班后都记录一下汽车里程表上的数据,这就是汽车的里程表,方框中的数据记录的是汽车行驶的总里程,随着汽车的行驶,里程表上的数据会不断累积、增加。小丁丁11月9日晚上记录的数据是8808,以后几天他都进行了记录,得到了这样一张统计表,能看懂吗? (1)问题一:小丁丁的爸爸哪一天没有开车?( ) A、11月11日 B、11月12日 C、11月13日 D、无法确定 预设1:我有一个问题,每一天都有数据的,比如11月10日行了8842千米,怎么会不开车呢? 预设2:里程表上的数据是一天天往上增加的,不是每天都从零重新开始的,所以这个8842千米,不是11月10日这一天形成的,以前行驶的路程也都包括在里面。 预设3:因为这些数据都是每天下班后记录的,所以只要用当天的数据减去前一天的数据,就是这一天行驶的路程。 预设4:应该是11月13日没有开车。因为用13日的数据减去12日的数据正好是0,就说明11月13日没有开车,所以选C。 (2)问题二:这5天小丁丁的爸爸平均每天开车行驶多少千米?下面算式正确的有几个?( ) ①(8842+8878+8923+8923+8951)÷5 ②[(8878-8842)+(8923-8878)+(8923-8923)+(8951-8923)]÷5 ③[(8842-8808)+(8878-8842)+(8923-8878)+(8923-8923)+(8951-8923)]÷5 ④(8951-8808)÷5 A、1 B、2 C、3 D、4 预设1:第2个算式是正确的,先分别求出每一天的路程,然后相加,求到总路程,最后除以5,就是这5天平均每天行驶的路程。第1个算式,把这些数据直接相加肯定不对。所以选a。 预设2:第2个算式也不对,括号里只求出4天行驶的路程,还少一天,11月10日,求这一天的路程就要用到表格外的数据8808千米,用8842-8808,求到11月10日行驶的路程,所以第3个算式才是正确的,应该选a。 预设3:第4个算式也是正确的,8951是14日晚上的数据,8808是9日晚上的数据,相减,就是中间5天行驶的总路程,再除以5,就是平均每天行驶的路程,所以我认为有两个算式是正确的,应该选B。 小结:这里3、4两个算式都是正确的,求总路程时既可以用每一天的路程相加来计算,也可以把5天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3)问题三:开车的这4天平均每天行驶多少千米?算是正确的有几个?( ) ①[(8842-8808)+(8878-8842)+(8923-8878)+(8951-8923)]÷5 ②[(8842-8808)+(8878-8842)+(8923-8878)+(8951-8923)]÷4 ③(8951-8808)÷4 A、1 B、2 C、3 预设1:第2个算式是正确的,这个问题与刚才不一样,求的是开车的4天里平均每天行驶多少千米,就要用开车的4天所行驶的总路程,除以4,在这里11月13日没有开车,所以不能参加计算,第1个算是除以5是错的。 预设2:第3个算式也是正确的,这里的被除数,表面看是5天行驶的路程,但因为这里其中有一天没有开车,这个数实际上是开车的4天行驶的总路程,再除以4,得到的是开车的4天平均每天行驶的路程。所以这里有两个算式是正确的,应该选B。 小结:这里2、3两个问题是有区别的,第2题问的是“这5天的平均数,那么不开车的1月13日这一天的数据0,也要参加计算,而第3题,求的是开车的4天的平均数,这时这个数据就不能参加计算,所以要根据所求的问题,想清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什么。 进一步知道计算一组资料的平均数时,不能删去该组资料中的零值资料。能运用平均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评价关注学生概念的理解,计算方法是否掌握,观察是否仔细。 在同一情境的前提下,利用不同问题的提出,鼓励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结合实际问题灵活思考运用已学知识。/评价关注学生能否利用所学的平均数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四、小结作业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 1、计算平均数时,要根据问题看清总数和个数。 2、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这组数据中的所有数(包括0)都要参加计算。 3、思考问题时,可以由不同的角度,比如最后一题,求5天的总路程,我们平时学习也要多观察,多思考。 作业:练习册41、42页A级题,挑战B级题 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组织交流,突出学生自己的分项和总结过程,引导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评价关注学生语言表达、总结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