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0 20:5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第三节 天气系统
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水平运动的状况,判断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的分布及成因,提升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2.运用示意图,识别著名气压中心分布,理解亚洲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以及季风环流对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3.结合具体案例,对大气环境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培养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运用所学的风、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等原理解决发生在大气环境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阐述、分析、评价,学以致用,提升地理实践力。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1、复习:热力环流的形成
大气垂
直运动
太阳辐射
的纬度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
地表受热不均
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2、高空的风
3、近地面的风
受二力平衡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受三力平衡
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不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
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阻碍物体的运动;
与风向相反,垂直于地转偏向力。
将等高线看作等压线,阶梯坡度好比气压梯度
理解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说出上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哪一处,并绘出风向。
下图 中 A、B、C、D 四处,风力最大的是哪一处? 绘出该处的风向。
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大气运动状况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对于复杂的地理现象,我们可先对它进行简化,认识它的理想模式,然后再逐步增加影响因素,一步一步地接近实际情况, 最终就有可能掌握它的运动变化规律。为此,我们提出三个假设条件:
①地球表面均匀;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静止不动。
此时形成的大气环流
单圈环流
三个假设条件:
①地球表面均匀;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静止不动。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三个假设条件:
①地球表面均匀;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静止不动。
三圈环流
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大气环流
概念:
意义: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某一地区输送到其他地区,调节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地球上大范围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三个假设条件:
①地球表面均匀;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静止不动。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三个假设条件:
①地球表面均匀;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静止不动。
大陆
海洋
海洋
高压
低压
低压
-60°N
亚洲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冰岛低压
阿留申低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北半球冬季(1月份)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大气活动中心
季风环流
大陆
海洋
海洋
低压
高压
高压
-30°N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亚速尔高压
夏威夷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北半球夏季(7月份)
三个假设条件:
①地球表面均匀;
②太阳直射赤道;
③地球静止不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大气活动中心
季风环流



1








季节
风向
源地
性质
成因
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 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7








季节
风向
源地
性质
成因
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 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地区 季节 风向 源地 性质 成因 比较
东亚 冬季
夏季 南亚 冬季
夏季 西北风 亚洲内陆 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冬季风强于
夏季风
东南风 太平洋 温暖湿润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东北风 亚洲内陆 温暖干燥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夏季风强于
冬季风
西南风 印度洋 高温高湿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季风环流
课堂小结
形成复杂的天气变化和典型的季风气候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极地)
90°
9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55°
35°
25°
70°

西部 大陆内部 东部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
温带海
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
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北半球)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
影响气候的成因:
大气环流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题。

1.(2017浙江11月选考,11,2分)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 (  )
A.甲:动力原因 上升 B.乙:动力原因 上升
C.甲:热力原因 下沉 D.乙:热力原因 下沉
答案 A 
课堂练习
2.(2019天津文综)图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