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2024学年度高一上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
填写清楚.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
千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
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w5题。
材料一:
意坑是我囚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桥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文学
意境论竿在刘《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北后开怡全面形成。相传
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但他省时的意思,只是诗境三境
中的一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毕之境。极丽编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
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桃境象,故得形似。二由情境碳乐愁怒,皆张于意而处于身,
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烧.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民。
这段话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折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心牙
人境,对泉石云华那种“枫丽绝秀”的神韵有了透彻了解之后,才能逼真地表现出来:福写
“附境”需要作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的娱乐愁怨,有了这种情怀,才能驰骋想象,记提情感,
深刻地把它表现出来·对于“意境”,作京必须发自肺鹏,得自心源,这样的意境才能真切感
人。他还探讨了意与景的关系,提出“诗一向言遮,则不济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成须景
与意相兼始好”。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深刘见解。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抢
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全面发展了意境
论。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田对此加以生发,提出了“象
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玫”“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节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至
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骑立。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
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问。这就是所谓“境
此后,意境论逐渐成了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嘛,历代都有学者文人对它作补充、
发挥,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可是,由干意境概念历经了千余年的沿苹变化,更由
于南宋以后意境与境界概念的混用,其内容更为丰富复杂。有人统计它几乎有四大类十种以
上的活义和界说。主要是“情景交融”说,“典型形象”说,“想阜联想”说和“情感气筑”
说。克境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综合性概念。理论发展的救训告诉我们,当一个概念被引中得
无所不包时,也就失去了理论意义。所以,我们主张以意境创立时的基本意义为准,来界定恋
境机念的内满,让意境作为一个表意单纯的概念进入见代文艺学,而把此外的诸多含意,让给
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