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猫》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猫》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0 21:1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猫》第二课时教案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猫,是一种温顺、活泼、乖巧可爱,而被许多人所喜爱的动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郑振铎的《猫》。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重点)
2.了解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等。(重点)
3.体会三次养猫,作者的情感变化。(难点)
4.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难点)
三、走近作者
1.请学生读课下注释中对作者的介绍。
2.课件出示补充资料,请学生朗读,加深对作者的认识。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史家、翻译家。郑振铎一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文学创作、翻译、文物保护等方面都有极为突出的贡献。他是鲁迅、冰心的至交好友,译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1958年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四、初读课文,完成表格
1.本文一共写了几只猫?如果我们给它们分别起一个名字,我们可以叫它们什么?(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作答,老师板书)
2.学生阅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摘录作者养三次猫的相关词句完成表格(提示:可以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和我的情感等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五、研读课文,思考探究
1.在这三只猫中,哪一只描写得最为详细?
第三只猫
2.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芙蓉鸟事件”
3.芙蓉鸟案件分析
(1)案发现场情况: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跟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猫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没有快意。
(5)事实真相:一只黑猫。“逃”,做贼心虚;“衔着”:铁证如山。
(6)由此得出这是一起冤案!
4.“我们”为什么认为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引导学生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上来分析)
六、再读课文,揭示主旨
1.当知道这是一起冤案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段,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想到它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比喻,把“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比作“刺我良心的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真相后的极度内疚、自责,用“针”形容造成的痛苦之大。
2.丑猫是被冤枉的,通过这件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进行适当引导并总结)
凡事不能单凭主观臆断,否则难免出现谬误,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过失。
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公正、平等、宽容、 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七、拓展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类不是唯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唯一具有情感的生灵。我们一直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相伴而生……而人类却一直以万物之灵自居……我们是否有权主宰其他生命的生存方式,甚至主宰他们的生死呢?
文中的“猫”不仅仅是猫,而是一群弱小群体的总称,是千千万万贫苦甚至卑微的人们,对于我们身边的这些“弱者”,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他们呢?
八、小结本课
本文通过描写三只猫的不同经历,表达了我对三只猫的内疚以及内心的痛苦及自责之情,让我们明白,要爱护弱小者,做事不能主观臆断,对人对事不能心存偏见的道理。
九、作业布置
如果有机会“我”想对丑猫表白“我”的误解,你将怎样说?请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
十、板书设计:

郑振铎
3只
花白猫、小黄猫、丑猫
拒绝主观臆断
公平公正、关爱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