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爱这土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我爱这土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0 21:0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爱这土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议题分析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现代诗,这种诗歌相对于古体诗来说一般形式和韵律都显得更自由。虽然和古体诗都为有感于物或事或人而作,也都是诗人心灵的真情展现,但现代诗却完全突破了古体诗相对刻板的一面,所以在学习这类诗歌时既要和古体诗的侧重点要有所不同,但也要注意多朗读并把握诗歌的节奏,力争通过对诗歌的整体感知来分析意象、把握诗意、品味语言、感知诗情。
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所涉及的现代诗歌篇目不多,所以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艺术分析较欠缺,对现代诗歌的重视度也不够,尤其对于学习压力较大的初三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仅仅会把学习现代诗歌的任务停留在会读、会背、会说出诗歌的大概内容以及理解诗歌的大概情感上,而不太会去花更多时间去注重深入了解现代诗歌的语言特色、写作特色等,因此这样的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对现代诗歌的不重视,导致他们对诗歌的意象分析不足,进而影响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提升。所以,教学本课时除了让学生多声情并茂的朗读外,还要注意通过一些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跟着老师分析诗歌意象来深刻的把握诗歌的情感并注意把握和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写作特色,力争通过师生的高度配合来达到提升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重视程度,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选文分析
《我爱这土地》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诗人借助“鸟”的形象来表达了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本诗通过丰富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并运用象征手法来完成了诗人对祖国的情感表达,学习本诗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了解作者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二)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重点)
(三)使学生能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重点)
(四)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难点)
(五)体会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难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词语是用来形容土地的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出示当今充满生机的土地图片,让学生用词语来说其特点。同学们,土地是万物生灵的根基,它犹如母亲一样养育呵护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大地母亲的爱来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板书:我爱这土地)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 ( http: / / www. / ws / )背景:
1、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写作 ( http: / / www. / ws / )背景:
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播放抗日战争短片)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2位学生分别朗读,请其他学生点评读,并说出读得好或不好的理由。后老师提示读诗歌应把握的要点。(读与思相结合,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2、积累重点字词,并在课堂上抽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如:嘶哑 喉咙 汹涌 黎明
3、听音频范读,要求学生用斜线划分诗歌的节奏,画出重读的字词(学生先听音频范读后,再听老师范读,以此检查是否划分正确)。
4、学生齐读,感受诗人从诗歌中表现出的情感,并请学生谈感受。(师生合作,师及时点评)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深沉)
(四)研读诗歌,分析意象:
1、都说诗言情,那么,本诗中诗人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把看到的景象描述出来,并说说你为什么会看到这些景象?(学生结合文章及背景一一说出)
2、老师归纳学生看到的景象,引出对意象的解说。
意象中的意是情感的意思;象是具体可感的事物。这种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作者情感的形象就是意象。(老师举一些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
3、结合写作背景,说说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象征了什么?(师先示范,后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小组讨论)。
4、抽查学生讨论的结果,老师及时点评总结并出示ppt内容。
“土地”代表了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代表光明、希望,预示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五)合作探究,拔开迷雾
1、我们都知道鸟儿的鸣叫声一般都用“优美”、“清脆”来形容,可诗中鸟儿的吟唱却是嘶哑的 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结合写作背景)
“嘶哑”表明鸟儿饱受磨难,是在用整个生命歌唱。“嘶哑”的喉咙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更突出了抗日战争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表达出诗人对祖国大地执着的爱。
2、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诗人眼中的“泪水”中都包含了哪些东西?(小组讨论)
(1)表达诗人愿为国献身的热切愿望,突出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2)包含对祖国深沉的爱,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和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深切同情。
(六)再读诗歌,揭示主旨
1、我们都知道这首诗写于民族危亡,国土沦丧之际,那么面对日寇惨不忍睹的侵略,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学生讨论后一一作答,后老师总结)
2、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深情的朗读这首诗,看看哪一组读得更好?之后,再请同学们找出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并谈谈理由。(小组比赛朗读后请同学分析找主旨句的理由,老师及时点评并总结)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深沉的爱。
(七)小结本课,寄予希望
艾青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用手中的笔表达自己对祖国深沉的爱,作为祖国未来的脊梁,希望同学们也能通过勤奋努力的学习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最后在欣赏《我的中国心》歌曲中结束课程。
(八)布置作业:
1、用楷书抄写本诗。
2、以《我爱我的祖国》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3、根据本文的结构,仿写诗歌。
(九)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生前歌唱:土地
       河流 意 象
       风 象 征 (诗人)(祖国)
鸟    黎明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直抒胸臆)
死后:腐烂在土地里
眼里常含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