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跟踪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跟踪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0 21:3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跟踪题含答案
人教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16题)
1、现实验室桌上放有一集气瓶,里面装满了气体X,若将在空气中点燃的红磷放入集气瓶,可见红磷会剧烈燃烧,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已知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则气体X为( )
A.N2 B.O2 C.CO2 D.H2O
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稀有气体可用作各种用途的电光源
C.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3、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该成分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下列化学反应中,有一种反应所属类型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
A.碳酸―→二氧化碳+水
B.氧化汞汞+氧气
C.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D.水氧气+氢气
5、在实验室中,区别氧气和空气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  )
A.闻气味
B.将空气和氧气分别液化
C.将空气和氧气分别溶于水
D.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氧气的集气瓶中
6、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备氧气,发生的反应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现取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进行加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y表示的是(  )
A.生成O2的体积 B.生成KCl的质量
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
7、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其结果是( )
A.反应速率不变
B.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气密性检查:先用手握紧试管,再把导管放入水中,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一段时间,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B.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 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 停止加热: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9、下列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D.铜在空气中加热
10、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可得到一种气体,关于这种气体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B.它是具有轻微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它可以燃烧
D.它易溶于水
11、一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该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水蒸气
12、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以下对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夏天鱼池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B.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在潜水时潜水人员携带储氧装备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棕色钢瓶中
13、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实验室中,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
A. 向上排空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排水集气法 D. 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14、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水等物质都可以制取氧气,原因之一是它们(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15、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 )
A、氮气( N 2 ) B、氧气( O 2 )
C、水蒸气( H 2 O ) D、二氧化硫( SO 2 )
1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黄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二、填空题。
17、市场充气包装的食品中使用的是什么气体呢 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1)经访问有关人员,了解到这样包装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且从经济性、环保等因素考虑,工厂使用的包装气体是干燥的空气或空气的成分之一。请你以此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包装气体的成分提出三种猜想,并说明你猜想的依据。
项目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猜想
依据
(2)从获得气体的难易和经济性考虑,若只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最好使用的气体是        。
18、氧气是化学性质 的气体,具有 ,是一种 。
19、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请你和小明一起填写空白。
(1)检验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
(2)小明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硫酸铜溶液可能是此反应的____________。
(3)小明如果要进一步确定他的猜想,还须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 和_____ 都没有发生变化。
20、在学校组织的科学实验考查中,小明抽到的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
(1)他看到实验桌上有如图9所示的器材,要完成本实验,除选取器材①②③④⑤外,还需     (填序号)。
(2)小明组装好装置后,开始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出现了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试管的现象,他在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21、某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入无色气体B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试推断:
A____ ____、B____ ____、C____ ____。
三、实验题。
2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你协助他共同完成下列实验相关的内容。
(1)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
(2)收集的信息数据:
①空气中N2占78%,O2占21%,其它气体及杂质占1%(按体积计)
②O2可支持燃烧
③红磷、硫、木炭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3)方案设计:利用 在空气中燃烧以消耗空气中O2的实验完成(填写字母).
A.红磷 B.硫 C.木炭
(4)实验步骤:
A.打开止水夹,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B.向瓶内装少量的水,作好标记
C.等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D.将点燃的 顺迅速伸入瓶内,并加紧橡皮塞
E.连接实验装置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为 (填编号)
(5)实验现象:
①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观察到红磷燃烧放热, :
②打开止水夹时,观察到 .
(6)实验结论: 。
(7)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8)结论分析:若实验所得结论与实际结论偏离,可能的原因是(填写两点即可)
a. b.
(9)启示:通过实验,我们还可知道氮气的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 .
23、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________
实验三 _______ _____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____
四、计算类题。
24、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g/L,氧气的密度为1.43g/L。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20%。请计算:
(1)空气中氧气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采用“四舍五入”,保留至0.1%)
(2)某同学在实验室收集氧气时,他先往集气瓶中装入2/X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当他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尽时,测得集气瓶内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52%(氧气中含有的少量水份忽略不计),则X=_____。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跟踪题含答案
人教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16题)
1、现实验室桌上放有一集气瓶,里面装满了气体X,若将在空气中点燃的红磷放入集气瓶,可见红磷会剧烈燃烧,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已知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则气体X为( )
A.N2 B.O2 C.CO2 D.H2O
【答案】B
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稀有气体可用作各种用途的电光源
C.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答案】A
3、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该成分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C
4、下列化学反应中,有一种反应所属类型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
A.碳酸―→二氧化碳+水
B.氧化汞汞+氧气
C.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D.水氧气+氢气
【答案】C
5、在实验室中,区别氧气和空气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  )
A.闻气味
B.将空气和氧气分别液化
C.将空气和氧气分别溶于水
D.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氧气的集气瓶中
【答案】D 
6、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备氧气,发生的反应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现取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进行加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y表示的是(  )
A.生成O2的体积 B.生成KCl的质量
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
【答案】D
7、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其结果是( )
A.反应速率不变
B.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答案】D
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气密性检查:先用手握紧试管,再把导管放入水中,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一段时间,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B.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 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 停止加热: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答案】B
9、下列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C.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D.铜在空气中加热
【答案】C
10、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可得到一种气体,关于这种气体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B.它是具有轻微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它可以燃烧
D.它易溶于水
【答案】A
11、一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该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水蒸气
【答案】B
12、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以下对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夏天鱼池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B.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在潜水时潜水人员携带储氧装备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棕色钢瓶中
【答案】D 
13、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实验室中,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
A. 向上排空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排水集气法 D. 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答案】A
14、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水等物质都可以制取氧气,原因之一是它们(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答案】D
15、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 )
A、氮气( N 2 ) B、氧气( O 2 )
C、水蒸气( H 2 O ) D、二氧化硫( SO 2 )
【答案】D
1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黄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答案】D
二、填空题。
17、市场充气包装的食品中使用的是什么气体呢 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1)经访问有关人员,了解到这样包装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且从经济性、环保等因素考虑,工厂使用的包装气体是干燥的空气或空气的成分之一。请你以此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包装气体的成分提出三种猜想,并说明你猜想的依据。
项目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猜想
依据
(2)从获得气体的难易和经济性考虑,若只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最好使用的气体是        。
【答案】(1)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猜想 干燥的空气 二氧化碳 氮气
依据 防止挤压变形 防止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 防止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
(2)干燥的空气
18、氧气是化学性质 的气体,具有 ,是一种 。
【答案】比较活泼; 氧化性; 强氧化剂
19、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请你和小明一起填写空白。
(1)检验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
(2)小明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硫酸铜溶液可能是此反应的____________。
(3)小明如果要进一步确定他的猜想,还须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 和_____ 都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1)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催化剂; (3)质量;化学性质
20、在学校组织的科学实验考查中,小明抽到的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
(1)他看到实验桌上有如图9所示的器材,要完成本实验,除选取器材①②③④⑤外,还需     (填序号)。
(2)小明组装好装置后,开始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出现了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试管的现象,他在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答案】(1)⑦⑨⑩
(2)没有在熄灭酒精灯前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21、某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入无色气体B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试推断:
A____ ____、B____ ____、C____ ____。
【答案】硫 氧气 二氧化硫
三、实验题。
2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你协助他共同完成下列实验相关的内容。
(1)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
(2)收集的信息数据:
①空气中N2占78%,O2占21%,其它气体及杂质占1%(按体积计)
②O2可支持燃烧
③红磷、硫、木炭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3)方案设计:利用 在空气中燃烧以消耗空气中O2的实验完成(填写字母).
A.红磷 B.硫 C.木炭
(4)实验步骤:
A.打开止水夹,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B.向瓶内装少量的水,作好标记
C.等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D.将点燃的 顺迅速伸入瓶内,并加紧橡皮塞
E.连接实验装置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为 (填编号)
(5)实验现象:
①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观察到红磷燃烧放热, :
②打开止水夹时,观察到 .
(6)实验结论: 。
(7)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8)结论分析:若实验所得结论与实际结论偏离,可能的原因是(填写两点即可)
a. b.
(9)启示:通过实验,我们还可知道氮气的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 .
【答案】(1)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A; (4)小木条,EABDC;
(5)①生成大量的白烟;
②烧杯中的水会进入到瓶中,约占瓶中体积的五分之一;
(6)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7)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8)红磷的量不足;没有等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9)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23、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________
实验三 _______ _____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____
【答案】反应慢 过氧化氢水+氧气
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
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对比(或对照等)
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或化学性质没变)
四、计算类题。
24、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g/L,氧气的密度为1.43g/L。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20%。请计算:
(1)空气中氧气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采用“四舍五入”,保留至0.1%)
(2)某同学在实验室收集氧气时,他先往集气瓶中装入2/X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当他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尽时,测得集气瓶内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52%(氧气中含有的少量水份忽略不计),则X=_____。
【答案】22.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