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黛、嗜”等 6个生字,会写“嫌、韵”等 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精巧”“适宜”“嵌”“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抄写喜欢的自然段。
3.品读想象,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4.描写天鹅的颜色、形状、动作等,借物抒情,写出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感受。
教学重点
品析朗读,想象画面,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品词析句,想象画面,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白鹭
1.单元导读导入
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五年级上册一单元的学习,请打开课本看单元导读页,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谈谈对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的理解。了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提炼关键词语:事物、感情。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笔下的《白鹭》(板书课题)
2.师生吟诵古诗词,初步感受诗人眼中的白鹭。
瞧,这就是白鹭。出示白鹭图片。在中国文人的笔下,白鹭是一种如诗如画的鸟儿,杜甫写过——(齐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张志和有诗云——(生齐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诗人的眼里,白鹭就是一首美丽的风景,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课题。《白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难读的地方,做个记号,多读几遍。
2.检查难读处,交流字词学习。(1)关注生字词——“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纠正生字读音“框”和“匣”,指导练习书写。(2)关注长句——“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借助图片理解词语“蓑毛”“流线型”“长喙”。(3)关注标点——“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指导学生读好段与段之间的停顿,理解此处破折号的作用及停顿时间。
3.再读全文,边读边想
白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学生交流,相机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写作顺序。
三、聚焦“外形”,对比感悟
1.聚焦“精巧的诗”,引导质疑。(1)在作者眼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比喻新鲜、特别,你有怎样的疑问?学生质疑。预设:白鹭是一种鸟,怎么能是诗呢?白鹭和诗有什么联系?(2)谈谈对诗的理解。预设:诗的语言简洁,读起来有节奏;诗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诗给人美好的感觉......相机小结:语言美、画面美、韵味美、情感美。
2.聚焦课文 2—5段,品读感悟。(1)出示自学要求:默读 2-5段,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2)交流汇报。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①整体感知白鹭色素、身段的适宜。A.颜色美:雪白、铁色、青色。这样的颜色搭配给你什么感觉?(追问:和色彩艳丽的鹦鹉比,有什么不同)B.身段美:大小适宜,流线型结构,线条流畅,显得很柔和。②抓关键词句,体会白鹭“精巧”之美。A.理解关键字,品用词之准,感受“精巧”。“忽”字什么意思?可联系旧知,借助工具书理解。小结:忽等于一丝。我们常用“一丝一毫”表示极小的。而这个“忽”比“丝”更小,小到极致。在作者眼里,这“一分一毫”间就更感受到作者对白露的喜爱,难怪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便是对精巧最好的解释。读文章的时候多关注一些特别的字眼,细细品味,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③引导观察,品句式之美,体会“精巧”。A.排比句式,8个短句构成一个长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B.引文比较,品表达之妙,感悟“精巧”。出示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的句子,进行比较,感悟白鹭的适宜。C.体会“分”字,感受作者一忽一分之间表现出的白鹭精致的美。④配乐朗读,体会文字之情。你还从哪个地方体会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①品味“嫌”字,感受作者独特情感。作者“嫌”的是什么?赞的又是什么?②图片对比,感受作者独特情感。你们见过白鹤、朱鹭和苍鹭吗?有没有和作者不一样的感受?(3)内化语言,品味“适宜”。①联系课文内容,借助填空,用自己的话表达对“适宜”的理解。出示填空:白鹭的确是一首精巧的诗。看,②小结:作者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他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无论是与别的鸟儿对比,还是近距离地去品味,白鹭外形都是那么完美无暇,小巧、精致的白鹭的确是一首精巧的诗啊。
3.配乐朗读 1--5段,会背诵的同学,闭上眼晴,尝试着有感情地背诵。师导读:白鹭的美自然而成,有丰富的内涵,没得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在结尾作者面对这些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齐读课文最后一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作者借物抒情(板书),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四、借物抒情,写出感受
出示一组天鹅图片: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那每年来我们荣成过冬的大天鹅又何尝不是一副画呢?请你认真观察下面的图画,说一说天鹅的颜色、形状、活动都是怎样的?你体会到天鹅怎样的美? 班级交流。
五、推荐阅读,布置作业
1.写作: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真诚的祝愿同学们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课后,大家拿起你手中的笔描写荣成独有的这道风景——天鹅,抒发你的真情。
2.阅读:梁实秋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