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0 22:44:48

文档简介

周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
C.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D.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2.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 ; ,则
B. 由C(石墨)(金刚石) kJ 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燃烧热为1090 kJ mol,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kJ mol
D. 已知 kJ mol,则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 mol 的浓硫酸混合放出57.3 kJ的热量
3.将V1 mL 1.0 mol·L-1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中溶质的浓度约为1.0 mol·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4.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
C. 实验(c)的设计存在缺陷
D. 若用NaOH固体测定中和热,则测得中和热的偏高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 对有气体参加化学反应,减小容器体积、体系压强增大,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 加入正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从而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6. 反应Ⅰ:2SO2(g) + O2(g) 2SO3(g)的平衡常数为;反应Ⅱ:SO3(g) SO2(g) + 1/2 O2(g)的平衡常数为,则、的关系为(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
A. B. C. D.
7. 对于反应N2(g) + 3H2(g) 2NH3(g) kJ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温条件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B. 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C. 增大压强,的转化率减小
D. 若反应放出92.4 kJ热量,则过程中有3 mol H2被氧化
8. 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2A+3B 2C B. A+3B 2C C. 3A+B 2C D. A+B C
9. 在2A(s)+B(g) 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A. v(A)=1.5mol/(L·s) B. v(B)=0.05 mol/(L·s)
C. v(C)=1.8mol/(L·min) D. v(D)=2.0mol/(L·min)
10. 某温度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3A(g) + bB(g) cC(g) + 2D(s),12 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2 s时,B的转化率为40%
B. 0 2 s内,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 L s
C. 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且
D. 图中两曲线相交时,A的消耗速率等于A的生成速率
11.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O2(g) + 3H2(g) CH3OH(g) + H2O(g) △H,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①CO2(g)+H2(g) CO(g)+H2O(g) △H1 ②CO(g)+2H2(g) CH3OH(g) △H2体系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1>△H2
B. 步骤②反应△S<0
C.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速率取决于步骤①
D.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的平衡常数K=
12. 对于可逆反应3H2+N22NH3,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
A.增大压强   B.充入更多N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降低温度
13. 可逆反应 mA(s) + nB(g) eC(g) + f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后C%增大
B. 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右移
C. 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D. 化学方程式中n>e+f
14. 有可逆反应A(g) + 3B(g) 2C(g) △H<0。该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如果t2、t4、t6、t8时都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则对应t2、t4、t6、t8时改变的条件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
B. 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减小压强、升高温度
C. 使用了催化剂,增大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降低温度
D. 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
15. 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 △H<0,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表由该反应相关图象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改变的反应条件为升温
B. 乙图中温度T2>T1,纵坐标可代表NO2的百分含量
C. 丙图为充入稀有气体时速率变化
D. 丁图中a、b、c三点只有b点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16. 已知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进行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1) 0.44, 0.6 0.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B. 该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
C. 平衡时,c平(CH3OH)=0.04 mol·L-1
D. 若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平衡向左移动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17. 某同学利用铁与硫酸的反应,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所用铁的质量相等且铁块的形状相同,硫酸均过量),实验设计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 硫酸浓度/(mol L) 硫酸体积/mL 铁的状态 温度/K
1 1.00 40 块状 293
2 200 40 块状 293
3 2.00 40 粉末 293
4 2.00 40 块状 313
(1)若四组实验均以收集到448 mL(标准状况)氢气为标准,则上述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
(2)实验1和2是探究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_______和_______是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根据实验测得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绘制得到图甲,则曲线c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发现对于每一组实验,产生氢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若上述实验所用硫酸体积均为250 mL,实验3进行2 min时收集到448 mL(标准状况)氢气,该时间段内_____mol L min (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
(5)如果实验4的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加蒸馏水 b.减小压强 c.加固体
(6)进行实验3时,若将稀硫酸改为40 mL 4.0 mol L盐酸(其他条件不变),发现放出气泡的速率明显比硫酸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忽略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8、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mol/L 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g。
(2)从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___。
名称 托盘天平(带砝码) 小烧杯 坩埚钳 玻璃棒 药匙 量筒
仪器
序号 a b c d e f
Ⅱ.中和热的测定:
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仪器a的名称为 ,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4)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①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___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__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配制0.50mol/LNaOH溶液时俯视刻度线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e.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5)实验中改用30mL0.50mol/L的硫酸跟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19. 已知下列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燃烧热=_______。
(2)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可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固体碳酸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工业废气中的可用碱液吸收。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反应的=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②标况下,与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 (用含a或b的代数式表示)。
化学键 N≡N F—F N—F
键能/() 941.7 154.8 283.0
(4)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表中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写出利用和制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 研究含氮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1)碳酸铵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分解平衡:(NH4)2CO3(s) 2NH3(g)+CO2(g)+H2O(g)。
①下列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填字母)。
A. B.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该反应在室温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该反应
B.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增加少量固体的量,浓度增大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容易进行
D.化学平衡常数K值很大,则该反应的速率一定很快
(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N2(g) + O2(g) 2NO(g)的平衡常数K如表:
温度/°C l538 l760 2404
平衡常数K
①该反应的_______(填“>”、“=”或“<”)0。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上述三个温度下分别发生该反应。1538℃时,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在图中补充画出1760℃时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曲线__________。
③2404℃时,在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发生反应N2(g) + O2(g) 2NO(g),时反应达到平衡,内=_______(此温度下不考虑与的反应)。周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A 16、【答案】C
17、【答案】17分 (1)收集448 mL氢气所需的时间 (2分)
(2) ①. 硫酸的浓度(2分) ②. 2或4 (2分) ③. 4或2 (2分)
(3) ①. 2 (2分)②. 铁与硫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 (2分)
(4)0.04 (2分)
(5)a (1分)
(6)加快反应速率(2分)
18、【答案】16分 (1)5.0 (2分)
(2)abe (2分)
(3)环形玻璃搅拌器(1分) 量筒(1分)
(4)①4.0 (2分) ②-53.5kJ/mol (2分) ③acd (2分)
(5)不相等 (2分) 相等 (2分)
19、【答案】10分 (1)-283 (2分)
(2) (2分)
(3) ①. a-2b (2分) ②. (2分)
(4) (2分)
20、【答案】9分(1) ①. AC (2分) ②. A (2分)
(2)①. >(1分) ②. (2分) ③. 0.02(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