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的词语注音。
酝酿( ) 朗润( ) 抖擞( )
披着蓑( ) 戴着笠( ) 嫩嫩的( )
2.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在后面的括号内。
(1)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棉棉的。( )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兴兴然张开了眼。( )
(3)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
(4)“一年之记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
(5)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鸡多用两只腿跑动,即使能飞起来的也只能飞很短的距离。当它逃不脱追者时,就把头钻进草堆里,自以为安然无恙了。
B.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
C.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优秀。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有能项是( )
所谓成功,就是专心的人彼此之间长期竞争而产生的 ,专心未必就能夺得冠军,还要看天分和机缘,然而在“专心”的行列里, 站在最后一名,也还是置身于精英之列,比那些玩忽怠惰,因循无知的人 很多
A.结果 虽然 率先
B.后果 即使 领先
C.结果 即使 领先
D.后果 虽然 率先
5.对《春》结尾的三个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比喻是表现春天生命的开始,一切都是新的,给人以希望。
B.第二个比喻是描写春天给人带来美的想象力。
C.第三个比喻是强调春天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
D.这三个比喻生动地揭示了春天的个性“新”、“美”、“力”,热情洋溢地赞美了春天。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热烈的追求。
6.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7.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1)春风又绿江南岸( )(2)两个黄鹂鸣翠柳( )
(3)踏花归来马蹄香( )(4)一枝红杏出墙来( )
(5)处处闻啼鸟 ( )(6)天街小雨润如酥( )
8、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来调侃和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1).阅读上面两则材料,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主要信息。
(2).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3).请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4).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
选字并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9.第一段虽写春草,但写了人的动作行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0.作者写春花从哪几个角度进行观察描写的?突出了春花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11.第三自然段中的四句话,从人的感觉的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风送暖的景象,请将相关的项目用线连起来。
第①句 A嗅觉 a春风轻柔温暖
第②句 B听觉 b鸟鸣之宛转动听
第③句 C触觉 c嘹亮的短笛声
第④句 D视觉、听觉 d泥土清新的气息
12.“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道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的什么特点?
13.作者描写春雨时,既正面描写了雨的形态,又通过雨中景物进行侧面描写,请举出五种雨中的景物,并结合词句说说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野菊花之恋(2019·江苏徐州)
刘文方
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
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
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它没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孤傲。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
它是王者之花。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几年后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由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即使是花儿开败了,它也是自始至终透着清凉的、浓郁的花香。《本草纲目》中对野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野菊花还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因此人们还经常把菊花采撷晾晒后,精选装入枕头,嗅着花香入梦,又在花香之中醒来,神清气爽,美不胜收。它还可以盛开在沸腾的茶水中:
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
立冬之后,风霜雪雨使野菊花鲜艳的色彩逐渐黯淡下来。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等待中的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化为灰烬。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
(选自《新民晚报》2018年5月11日,略有改动)
14.请填写出“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中 “为之感动”的原因。
贫贱但不卑贱—— —— —— ——越老越有用。
15.品析语言。
(1)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品析加点词)
(2)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
16.请写出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请你对文章第一段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
(三)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独 处
涂华
①在一次聚会的闲谈中,一位朋友大姐曾这样感慨,她说,就算十天内没有人和我说话,我也不会感觉到寂寞。说这番话的时候,大姐一脸的安宁与祥和。我相信大姐的心态,在我眼里,她始终是一位精神丰沛,心灵富足的知识女性。徜徉在自己情趣爱好的世界里,和灵魂对话,与思想共鸣,倾听生命自身的声音,我想,这就是大姐从容的心境吧。
②面对日渐喧嚣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难耐寂寞,害怕独处。只要是一个人的时候,他们就会无所适从,百无聊赖。我的一位男同学曾跟我说,他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电视打开,哪怕不看,也让它响着,一直到睡觉为止。还有些人,只要有闲暇时间,必定要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好像过得十分热闹,其实,这正是内心空虚、思想空洞的表现。
③人的生理构造决定他所得到的物质享受必然有限,而惟有珍视心灵生活才能让自己精神的疆域无限宽广。
④“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
⑤当我们拥有越来越多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时,你就会发现,安静是一种美好的状态,孤独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⑥安静时,给自己一份闲适和淡泊:孤独时,给自己一份沉思和遐想。
⑦在人们越来越崇尚以热闹繁华为外部特征的生活时,能够独处就变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有赖于自身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还来自于对生命对生活真诚的热爱。一颗饱满的灵魂,才会在思想的天际间喷薄跃动,纵横驰骋。
⑧喜欢独处与一个人的性格无关,却与品位相联。爱好独处的人同样也可以是性格开朗,交友广泛的人,但是素养决定他们无论怎样与别人交往,都葆有自己心灵的空间,独处始终是他们生活的必需。
⑨如果说把独处时光看做是一种享受,那么它必定是有心灵参与的。只有注重内心的宁静和充实,才会感悟到孤独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境界。
⑩“水静由明而旷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界,万物之静也。”一个人只有内心安静下来,才能心境澄明,神思通达,故而,宁静应是获得独处意境的前提。如果一个人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他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也会惧怕孤独的来临。只有树立坚实的自我,才会在这个世界上有他精神的坐标。
独处,是给心灵一个休养方式。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我们承受太多的压力和负荷,我们的心灵也需要缓解和释放。独处和沉思便是一种心灵的沐浴,激浊扬清后会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包括写作、阅读、绘画、艺术欣赏等,这些皆依赖于独处时的环境和氛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这恰恰说明真正的美孕育在静寂和孤独中。
作为圣人先贤的庄子,于虚静中挥洒着他的逍遥,于达观中实现着自我的超越,“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心随境走,神随意游,庄子给了我们心灵的彻悟,只要浸润其中,感知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就真正洞悉了万物之理。
独处能为我们营造一片心灵的天空,惟愿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的思想精髓能成为我们心中翱翔的翅膀,迎风而旋,伸展羽翼,承载我们的精神永远飞扬!
18.文中说“独处是一种享受”,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有哪些心灵的享受。
19.选文第②段问什么写自己男同学以及有些人害怕独处的表现?
20.简析结尾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21.本文语言含蓄蕴藉,哲理性强。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
22.“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阅读本文后,你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独处人群的生活状态有哪些新的认识。
答案
1.yànniànɡ;rùn;sǒu;suō;lì;nèn
2.(1)棉—绵;(2)兴—欣;(3)浑—混;(4)记—记;(5)带—戴
3.D 4.C 5、B 6.(1)排比;拟人(2)引用;比喻(3)比喻;排比(4)反复;拟人 7、(1)视觉(2)听觉(3)嗅觉(4)视觉(5)听觉(6)味觉
8、(1).(任选其一)材料一:汉字既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的;材料二:写好汉字的关键是社会要有文化诉求和文化修养。
(2).示例:小岚,你好!汉字不仅蕴含丰富的表意文化,更具有独特的书写审美,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宝贵 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学生,伫立在时代的洪流中心,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因此希望你能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3).示例:书写中华汉字,弘扬传统文化。
(4).示例:从,两个“人”构成“从”,二人相随,所以“从”是跟从的意思。吠,由“口” 和“犬”构成,狗之声从口出,因此“吠”指狗叫。休,由“人”和“木”构成,一人在树旁,因此具有休息之意。炙,上面是“肉”,下面是“火”,肉在火上烤,所以“炙”指烤肉。苗,上面是“草”,下面 是“田”,田中长出植物,所以“苗”指初生的植物。
9.写人的动作行为,实际上是间接地写草地,突出草地的嫩绿可爱。
10.嗅觉、视觉;品种多、花色艳、花味香
11.①-C-a;②-A-d;③-D-b;④-B-c
12.刻画出树叶和小草被春雨滋润后,清新碧绿的美好姿态。
13.五种景物:树、草、灯、房、人,由“安静而和平”“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静默”这样的词句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喜爱、欢悦、满足的感情。
14.“吞咽”的含义:尽情的享受。表达了在寒冬中对春天强烈的期盼之情。
15.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在;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欲扬先抑,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能答出突出作用即可得分)。
16.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意思答对即可。)
17.(1)“一日的春光”烂漫、骄奢、光艳,使作者感受到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作者也不再怨恨春天。(2)春天来得太晚,让作者等待得太痛苦。(意思对即可)
18.答案:①获得一份闲适和淡泊、沉思和遐想。 ②内心的宁静、充实。③心境澄明,神思通达。④修养心灵,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19.答案:将男同学以及有些人内心空虚、思想空洞的表现与大姐从容的心境相对比,突出了惟有珍视心灵生活才能让自己精神的疆域无限宽广,独处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20.答案:内容上:升华主题,表达希望人们能于独处中获得心灵的彻悟和精神的涵养的愿望。结构上:呼应上文。
21.答案:例如“喜欢独处与一个人的性格无关,却与品位相联。”这句话语言简练,含义丰富。既点出了“独处”与“孤僻”“孤独”的区别所在,又表达了“独处”是一种精神修养,只有素养好,品位高的人才喜欢“独处”,葆有自己心灵的空间,使“独处”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的观点。可谓言简意丰,韵味无穷。
22.示例:“留守儿童”可在独处中坚实自我,获得精神的独立和一定的自理能力。
“空巢老人”可不受外界及儿女干扰,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注重精神修养,过有意义、有追求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