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实录
执教:姜晓萍
时间:2014年12月4日
地点:盐城市郭猛实验学校(盐都区)
一·导入
1.(ppt呈现)
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待课。
师:课前,我们来做一个竞猜小游戏,请根据老师的提示,猜猜他是谁呢?
(ppt呈现)
他是一位唐代诗人。
他字梦得,自号庐山人,世称刘宾客。
他被称为诗豪,其诗作昂扬高举,格调激越。
他曾写出《秋词》《陋室铭》等名篇。
······
2·揭题
师:是的,他就是刘禹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七言律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板书课题) ,一起读!
(ppt呈现) 生齐读课题。
3·预学反馈
(ppt呈现)
读三遍
明大意
查资料
提问题
师:同学们都按照老师的要求预学了吗?
大声点,给老师一个自信的回答。
生齐答。
师:哎,那有什么疑问呢?
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师:诗人的情感,请坐!嗯,还有疑问吗?
生: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
师:哦,有关的背景。
师: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老师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的问题会得到圆满解决。
板块一:以读悟诗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苏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ppt呈现)
“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
——苏轼
这里的“并”是合起来的意思。苏轼的这句话道出了读对学诗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以读悟诗。(板书)
(ppt呈现)
以读悟诗
(一)、字正腔圆地读
师:既然大家已经读了三遍,我们就来读读看,请一位同学试读一下。你来试试。
一生读。
师:请坐!这位同学读得非常好,已经做到了字正腔圆。朗读古诗,首先要做到字正腔圆,就是要读准字音。
(ppt呈现)
字正腔圆地读
师: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注意诗中这样几个字的读音
(ppt呈现)
酬chóu 柯kē 畔pàn 长zh?ng
师:一起来读。
生齐读。
(二)、有板有眼地读
师:朗读古诗还要做到有板有眼,就是要读准节奏。
(ppt呈现)
有板有眼地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课前,老师注意观察了一下,我发现我们班同学有着非常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很多同学已经在书上标出了节奏。请一位同学再来试读一下,注意读出节奏。
一生试读。
师:好,谢谢你!节奏读得很准,如果节奏之间的停顿再稍微强调一下就更好了。你听: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你看,这样节奏就出来了。好,请看,对照在书上标出节奏。
(ppt呈现)
有板有眼地读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一起读,注意节奏的停顿。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是有板有眼啊!
(三)、有情有味地读
同学们,朗读古诗做到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下面老师要给大家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朗读古诗还要做到有情有味。
(ppt呈现)
有情有味地读
怎样才能有情有味地读呢?就是要处理好语速、语气、语调。
(ppt呈现)
语速、语气、语调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建立在对诗歌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
那么,这首诗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分组理解概括。咱们四个小组,首联、颔联,这边颈联,最后尾联,各组负责一联。同学们都清楚了吗?
好,请看要求——
(ppt呈现)
要求: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联内容。
2、抓关键词明确朗读时的情感。
3、尝试着有情有味地朗读该联。
对照要求,各组讨论完成,开始吧!
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1、首联
师: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我们来交流一下。先看首联。请第一组同学发言。
生:定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有二十三年的时光被朝廷贬谪离京。
师:噢,写的是贬谪经历。那么,这一联,你抓住哪些关键词来体会诗人的感情呢?
生:凄凉。
师:凄凉,不错,还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你来补充。
生:弃置身。
师:弃置,什么意思?
生乙:抛弃。
师:在这儿指?看注释,看完整。
生乙:指被贬官离京。
师:同学们,被贬官离京多少年?
生齐答:二十三年。
师:请看——
(ppt呈现)
公元805年,34岁的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被贬为朗州司马。公元815年被召回朝。
公元815年,因题诗触犯了执政者又再度遭贬12年。
公元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回洛阳。
师:刘禹锡这一贬就是二十三年,这一生中最可能有所作为的大好时光就这样虚度了。那么,这一联该怎样读呢?抓住这两个关键词,要读得——?
生:凄凉。
生:读得悲痛一点。
师:被贬多年,是不是还有一丝愤慨之意呢?这一联,咱们要读得悲愤。你试试。
生读。
师:大家要注意关键词的重音处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读呢?
师范读。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首联,读出诗人心中的那股悲愤。
2、颔联
师:再来看颔联。请第二小组发言。
生:怀念故人,徒然吟诵《闻笛赋》,回到家乡,却恍如隔世。
师:嗯,写的是回归感慨。请坐!同学们,这两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儿使用了一种手法,有同学知道吗?
生:运用典故。
师:这位同学说到一个非常专业的术语——运用典故。什么是运用典故呢?就是借助一些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婉曲地表达含义。
(ppt呈现)
借助一些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婉曲地表达含义。
这是古典诗词中一种常见的手法。那么,如何理解典故在古典诗词中的作用呢?这里,老师给大家穿插一个小讲座——解析典故 ,理解意蕴
请看——
(ppt呈现)
解析典故 理解意蕴
首先,了解典故出处,识记积累。
其次,结合相关背景,知人论世。
最后,咬住大小语境,品味分析。
师:这儿的典故如何理解呢?
(ppt呈现)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师:首先,了解典故出处。这儿用了哪些典故?
生:闻笛赋,晋人向秀经过亡友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追思昔日与旧友的交往,作《思旧赋》。
师:嗯,怀念老朋友。请继续——
生:相传晋人王质进山砍树,误入仙境,在那停留了一会,发现斧头柄已经烂掉。回到村里,认识的人都已经死尽了,这才知道已经过了百年。
师:嗯,岁月流逝,人事全非啊!
师:作者运用这两个典故想表达什么呢?结合背景和语境来理解。
生:表现了作者回归之后的感受。
师:什么样的感受呢?具体说说。
生:与世隔绝的感慨。
师:嗯,请坐!谁再来补充。
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还有对友人的怀念。
师:表达的是对老朋友的怀念,表达的是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慨。那么,怎么读出这种感慨呢?要抓住哪些关键词呢?
生:闻笛赋、烂柯人。
师:这是两个典故,要抓住哪些关键词读出诗人运用典故所表达的感慨呢?
生:空吟。
师:空,无可奈何,徒然空吟。还有一个词也很关键,下一句相应的位置——
生:翻。
师:什么意思?
生:反而。
师:咦,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文下注释有。
师:用好注释,很重要!家乡,本是最熟悉最亲切的,然而,诗人被贬多年,回到家乡,恍如隔世。这一联,我们要读得——
生:要读得伤感一点。
师:好,你来读读这一联。
生读。
师:你读出诗人回归后的万千感慨。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伤感一下。
生齐读。
3、颈联。
师:再来看颈联。第三小组,请你们来挑战颈联。这一联写了什么?
生:这一联作者以“沉舟”“病树”自比,表达了他豁达的胸怀。
师:嗯,这也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展望。同学们,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历来广为传颂,值得我们好好品析。请看——
(ppt呈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师:老师想请同学们从这几个角度来品析。
(ppt呈现)
妙在修辞生动
妙在借景抒情
妙在哲理深刻
师:请独立思考,准备发言。
师:下面我们要开始交流了。
“妙在修辞生动”,其实刚才有位同学已经提及到这一点。谁来阐述?
生:这里是比喻,作者以“沉舟”“病树”自比,表达了他豁达的胸怀。
师:是的,一起读——
(ppt呈现)
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身世之感。
师:“妙在借景抒情”,“ 借景”,请闭上眼睛,想象这幅画面: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一叶叶被水流倾覆的船只沉默不语,然而,沉船一侧,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起航,千帆竞发。大江两岸,枯死的树木毫无生机,然而,枯木前方,成千上百的树木竞相争春,生机盎然。同学们,诗人借这样的景传达出怎样的情意呢?
生:积极进取。
师:一起读。
(ppt呈现)
借景抒情,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还“妙在哲理深刻”,你说——
生: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ppt呈现)
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师:一起读。
师:刘禹锡,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哲学家。他既有哲人的睿智,又有诗人的挚情,所以,他的诗极富感染力。
3、尾联
师:尾联写了什么呢?轮到我们第四小组发言了。这一联的关键词是——
生:长精神
师:振奋精神。这一联我们要读得——
生:振奋一点。
师:好,你来读读。
生读。
师:还要再振奋一点,重读,并且一字一顿地读出来:长——精——神,同学们,让我们齐读尾联,和诗人一起“长精神”。
5、齐读全诗。
同学们,让我们完整地来读这首诗,注意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有情有味。老师先给大家试读一下,请大家注意诗人情感的变化。
(ppt呈现)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师试读。
师:请大家一起来读,尤其要注意诗人情感的变化:悲愤——伤感——豁达——振奋。
生齐读。
三、板块二:以诗解诗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了诗中的关键词来理解诗人的情感,读出了诗作的情和味。老师还要提醒同学们注意诗题中的一个关键词。
(ppt呈现)
酬
师:什么意思?
生:酬答,酬谢。这里指以诗回赠。
师:回赠给谁呢?为什么要回赠?
生: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一次筵席上,白居易以诗回赠,刘禹锡就回赠了这首诗。
师:两个才华横溢、经历相似的诗人在扬州相遇,互相以诗相赠,一唱一和。我们来看白居易的赠诗。
(ppt呈现)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
与君把箸zhù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
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
满朝官职独蹉cuō跎tuó。
亦知合被才名折zhé,
二十三年折太多。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读。
师:谢谢你!你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我们再借助译文来理解这首诗。
(ppt呈现)
你为我热情拿过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们一起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
虽然你诗才一流堪称国手也只是如此,但命中注定你不能出人头地也没有办法。
抬眼看到的人都荣耀体面而你却长守寂寞,满朝官员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位置而你却虚度光阴。
也知道你应该被才高名显所累,但这二十三年的损失也太多了。
师:白居易的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
生:对刘禹锡贬谪的同情和惋惜。
生:为刘禹锡的遭遇感到不平。
师:“二十三年弃置身”,作为朋友的白居易对刘禹锡表示同情,为他而鸣不平。那么,刘禹锡又是怎样看待自身的遭遇的呢?
生:豁达开朗。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呢?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师:是的,刘禹锡豁达乐观、积极进取。(板书)
这是这首诗的主旋律。刘禹锡和白居易并称“刘白”,但仅就这两首诗而言,刘禹锡的思想境界更高,意义更深。刘禹锡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呢?这与他的品性是分不开的。请看——
(ppt呈现)
“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
——刘禹锡《谒柱山会禅师》
“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
少敢当者。”
——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
师:刘禹锡积极进取,豁达乐观。他是一位勇猛的斗士,有着不屈的灵魂,称之为“诗豪”当之无愧!你能从已经学过的他的诗作中找到相关的诗句来印证他的“豪”吗?
师:还记得《秋词》吗?自古逢秋、、、、、、
生齐背《秋词》
师:他的其他诗作中也有类似的名句,请看——
(ppt呈现)
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
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刘禹锡
师:让我们读起来!
师:这样的句子值得我们积累,请写下来。
生做笔记。
师:第一句表达的是老当益壮,第二句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规律。
师:同学们,咱们今后阅读古诗文的时候,要善于进行联读比较,以诗解诗(板书)。那么,拓展开去,我们阅读一般的文章,就可以以文解文(板书)。以诗解诗、以文解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往往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板块三:以己证诗
师:读诗还要读出自我。(板书:以己证诗)
这里的“以己证诗”就是要从诗中读出自我,结合自身的感悟给古典诗词注入新的生命力,让古典诗词——读!
(ppt呈现)
让古典诗词活在当下!
生齐读。
师:周啸天先生有过这样的见解:
(ppt呈现)
好的作品,往往在一个或几个方面给后世之人以启发。
——周啸天《诗词精品鉴赏》
师:请看——
(ppt呈现)
从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我读出了“奉献”二字,人生旅途中,我们要仰视一抹护花的“落红”,因为执著追求的信念最美。
师:让我们读起来!
生齐读。
师:那么,从刘禹锡的这首诗中,你读出来了什么呢?请看—
(ppt呈现)
从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请拿起笔,仿照上句,写下你的感悟。
生写。
师:一起来交流,请展示一下你的成品或者半成品吧!这位女生,你来试试。
生:从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我读出了“进取”二字,人生旅途中,我们要坚信“万木春”,因为只有积极的信念才可以投入新的生活中去,有新的未来。
师:因为豁达进取的情怀最美!请坐!
生:从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我读出了“积极”二字,人生旅途中,我们要坚信“千帆过”,因为新陈代谢的规律不可抗拒。
师:哲理深刻,你很有思想啊!
师:老师也写下了自己的感悟,和大家做个交流,请看——
(ppt呈现)
从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我读出了“进取”二字,人生旅途中,我们要争做一叶竞发的“千帆”,因为豁达乐观的精神最美。
师:请帮助老师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就是名句的力量。名句往往能超越作品,超越时代,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
演读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诗歌的演读,老师做了这样的安排,请看——
(ppt呈现)
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男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女合: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女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男合: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男女合:暂凭杯酒长——精——神!
师:我们需要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领读,推荐两位同学。
让我们读起来!
师生演读。
师:同学们,像这样的经典佳作,我们要不要背下来?
生:要!
师:好,请大家快读速背!
生自由背读。
师:这首诗,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生:没有了!
师:都解决了。
师:同学们,古典诗词是先贤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大家从刘禹锡的这首诗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在人生的旅途中,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作业
(1)拓展阅读:阅读刘禹锡的其他诗作。
(2)唐诗素描: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改写成300字左右的现代散文。
同学们,下课!
板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以读悟诗
豁达乐观
积极进取 以诗解诗 以文解文
以己证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反思
这次汇教研讨的主题是“古诗词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方法的选择”。这节课笔者努力想实践以下四个方面:
一、打造文化课堂
1读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古典文化魅力。
2引入语录,丰富课堂容量,增添文化厚度。
3学以致用,让诗词文化活在当下。
二、遵循板块思路
1借鉴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的板块式教学,设置三大板块:以读悟诗、以诗解诗、以己证诗。
2遵循从单首到多首,从课内到课外,从古代到当今的教学思路。
三、突出三大“学点”
这里的学点指学习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1重点是刘禹锡情怀的感悟,主要在以诗解诗的第二板块中解决。
2难点是典故分析,主要在以读悟诗的第一板块中突破。
3亮点是名句的学用,主要在以己证诗的第三板块中落实。
四、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过中“授人以渔”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然后知不足。本节课还有很多不到之处,如第三板块中学生抒写感悟表达感悟时间不够充分,另外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不够从容······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课件24张PPT。他是一位唐代诗人。
他字梦得,自号庐山人,世称刘宾客。
他被称为诗豪,其诗作昂扬高举,格调激越。
他是谁?他曾写出《秋词》《陋室铭》等名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预学反馈
读三遍
明大意
查资料
提问题
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
——苏 轼
板块一:以读悟诗
字正腔圆地读酬 柯 畔 长
chóu
kēpànzh?ng板块一:以读悟诗
板块一:以读悟诗有板有眼地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有板有眼地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板块一:以读悟诗
有情有味地读语速
语气
语调
板块一:以读悟诗
板块一:以读悟诗
要 求: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联内容。
2、抓关键词明确朗读时的情感。
3、尝试着有情有味地朗读该联。 公元805年,34岁的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被贬为朗州司马。公元815年被召回朝。
公元815年,因题诗触犯了执政者又再度遭贬12年。
公元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回洛阳。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二十三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典故
借助一些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婉曲地表达含义。
小讲座 解析典故 理解意蕴 首先,了解典故出处,识记积累。
其次,结合相关背景,知人论世。最后,咬住大小语境,品味分析。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身世之感。
妙在修辞生动
妙在借景抒情
妙在哲理深刻
借景抒情,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板块一:以读悟诗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
与君把箸zhù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
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
满朝官职独蹉cuō跎tuó。
亦知合被才名折zhé,
二十三年折太多。
你为我热情拿过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们一起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
虽然你诗才一流堪称国手也只是如此,但命中注定你不能出人头地也没有办法。
抬眼看到的人都荣耀体面而你却长守寂寞,满朝官员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位置而你却虚度光阴。
也知道你应该被才高名显所累,但这二十三年的损失也太多了。
板块二:以诗解诗
酬 “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
少敢当者。”
——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
——刘禹锡《谒柱山会禅师》板块二:以诗解诗
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
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刘禹锡
板块二:以诗解诗
板块三:以己证诗
好的作品,往往在一个或几个方面给后世之人以启发。
——周啸天《诗词精品鉴赏》 让古典诗词活在当下!
板块三:以己证诗 从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我读出了“奉献”二字,人生旅途中,我们要仰视一抹护花的“落红”,因为执著追求的信念最美。
从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出了“进取”二字,人生旅途中,我们要争做一叶竞发的“千帆”,因为豁达乐观的精神最美。师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男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女合: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女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男合: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男女合:暂凭杯酒长——精——神!
演读
(1)拓展阅读:阅读刘禹锡的其他诗作。
(2)唐诗素描: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改写成300字左右的现代散文。作 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品析,把握诗人情感。
2、理解诗词中运用典故的作用。
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感受诗人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情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竞猜导入
二、板块一:以读悟诗
三、板块二:以诗解诗
四、板块三:以己证诗
五、激情演读
六、总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