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预习课
使用思路
1、预习课:白板展示或弄成文档打印给学生(1——9页):放手给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巡查督促,预习课的目标是完成读准字音、疏通诗意、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文体知识。
2、新授课:以怀古诗的特点为思路,解决赏景—赏人(咏史)—赏情的问题。
3、课后检测:结合实际
导——思——议——展——测
语言建构运用:了解苏轼其人与写作背景;把握豪放词的风格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语言,感受诗词的壮阔意境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词中周瑜形象的特点,体会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核心素养
预习任务
1、读准字音、背诵全诗
垒 纶 樯橹 酹
2、疏通诗意,积累下列重点字词
上阕:1淘:2风流人物: 3故垒: 4周郎: 5穿: 6拍:
下阕:1雄姿英发: 2羽扇纶巾: 3樯橹: 4故国神游: 5尊:
6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7一尊还酹江月:
预习任务——作者、背景
1、姓名:能有的称呼写完
2、身份:
3、事迹:(人生遭遇)
4、名言:
5、成就:
6、他人评价:
“一起”:步入仕途。1057年, 22岁苏东坡参加科举考试,名列进士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他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后来收入《古文观止》,使他名震京师、脱颖而出。陕西凤翔府判官;后被召回朝廷后,他任职史馆;1071年下派到杭州做通判;1074年到密州任太守;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湖州太守。
“一落”:大难临头。公元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乌台就是御史台,唐朝时御史台内有几棵大柏树,乌鸦在上面筑巢,所以把御史台叫乌台,一直沿用下来。
案件是因文字而起的,所以叫“乌台诗案”。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李定和舒亶等人千方百计迫使宋神宗给他定罪。宋神宗贬苏轼至黄州。
苏轼的命运可以概括为三起三落:
“二起”:东山再起。公元1085,宋神宗驾崩,哲宗继位,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新法,史称“元祐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动请辞外放,出任杭州太守。
苏轼的命运可以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再回朝廷。1091年回朝任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从苏东坡频繁的上下左右调动,反映了朝廷当时极端矛盾的心态。
“三落”:一贬再贬。1093年,哲宗亲政,打击“元祐党人”。先降苏东坡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贬,被贬到更远的儋州,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
苏轼的命运可以概括为三起三落:
定义: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概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基本思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常用手法:用典、对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怀 古 诗
文体知识
思想情感:
一、怀人伤己:1、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2、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二、借古讽今:1、感叹国运衰微、夕盛今衰,物是人非,朝代兴亡。
2、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抒发爱国情怀
三、理性反思: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怀 古 诗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一直有“诗庄词媚”之说,词,这种从它诞生起就被人们称为“诗余”的文学形式,虽然以吟咏风花雪月,缠绵悱恻见长,但这种不高的格调,却大大限制了它的发展,在这个时候,中国文坛的巨匠苏东坡走来了,他以其豪迈之气,为中国词坛注入了新鲜活力,并为词的发展“指出了向上一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苏轼,走进他的诗词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导入
新授课
第一课时
预习检测
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写在草稿本上)(4分钟)
淘、风流人物、樯橹、尊、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翻译诗句(开火车方式)(6分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上阕重在写景,请鉴赏上阕的景物描写。(特点、手法、作用)
1个人独立思考,形成文字(5分钟)
2交流、讨论完善自己的答案,(5分钟)
3分享成果(5分钟)
思考探究——观眼前之景
思考探究——观眼前之景
特点:雄浑 开阔 波澜壮阔 充满力量
明确:
1、特点:描写了大江、浪、故垒、乱石、惊涛等景物,凸显了赤壁雄浑开阔、气势磅礴、充满力量的特点
2、手法:比喻、夸张、拟人、用典
3、作用:渲染了雄浑开阔的意境,
体现作者豪迈的胸襟,
为下阙描写周瑜做铺垫。
词中上片重写景,下片 “遥想”一词接应上文,阅读下阕前六句,讨论苏轼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用时10分钟)
思考探究——怀古人之事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年轻得意、风流倜傥、意气风发、气宇不凡、人才出众、风流潇洒、英俊儒雅、指挥若定,从容破敌
第二课时
复述这个题的答案,写在草稿纸上(用时5分钟)
这首词上阕重在写景,请鉴赏上阕的景物描写。(特点、手法、作用)
作者对周瑜的塑造有什么作用、周瑜身上到底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呢?(15分钟)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思考探究——抒一己之怀
周瑜 苏轼
年龄 34 47
婚姻 幸福美满 爱妻亡故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务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作用:怀古伤今
对比、衬托
作者穿越幽幽的岁月,为什么唯独对周瑜无限仰慕,周瑜身上到底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呢?
抒一己之怀
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
情感:借周瑜年少有为的形象,表达对英雄的赞颂和仰慕,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之情。
周瑜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阕
下阕
美景
英雄
抒怀
怀古
伤今
大江 浪 故垒 乱石 惊涛
千古风流人物 一时多少豪杰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年轻有为,委以重任
建功立业,千古留名
我
早生华发,被贬黄州
壮志难酬,英雄末路
水起
月结
小结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鉴赏为例,试总结怀古诗或词的特点:
多为登高怀远之作
多用借古说今之法
风格多为慷慨悲壮
多抒壮志难酬之情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