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匈奴的兴起及
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设计)
惠民县辛店镇第二中学 左 弘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我们比较和分析能力。
3、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
学习重点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昭君出塞。
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民族关系。
教学方法
.复习导入法、讲解法、分析法、比较法、讲述法。
一、复习导入:(播放幻灯片)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来到了雄伟的长城脚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谁派人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目的达到了么?为什么没达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四课的内容,寻找答案。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
(一)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播放大纲、以自学为主)
1、匈奴是怎样完成第一次统一的?
时间: 统一者: 统一地区(或政权名称):
2、匈奴族的生产迅速发展, 兴旺发达,牲畜漫山遍野; 也发展起来,铁器被广泛应用;在同中原的交往中,匈奴人从汉族里 ,匈奴进入鼎盛时期。
(说明汉匈两族人民在生产技术上已经有了交往。)(放映幻灯片)
过渡:匈奴兴起之后,他们同汉朝的关系怎样?
活动二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三)昭君出塞
1、老师讲解汉初与匈奴的关系:因国力有限,被迫和亲,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过渡:汉朝一直对匈奴妥协退让吗? 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政策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为什么?
2、读课本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和“昭君出塞”两部分内容,抓住时间提示语,完成以下表格。
时间
对匈奴政策
原因
结果
西汉初年
被迫和亲
匈强汉弱
匈奴仍然年年挥师南下,威胁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
汉武帝时
汉元帝时
3、学生分步展示表格。
汉武帝时为什么能大规模反击匈奴?收复了哪些失地?
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相对抗的战役是哪一次?(放幻灯片:漠北战役)
该战役是什么时间有谁和谁指挥的?(放幻灯片霍去病简介)
4、漠北战役后,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匈奴内部分裂,部分匈奴西迁。(放幻灯片匈奴向往和平)
过渡:这种情况下,匈奴的首领是怎样做的?
看《昭君出塞》视频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5、小组讨论:
西汉与匈奴之间有战有和,战争双方谁是正义的,谁是非正义的?
你赞同战还是赞同和?为什么?
三、分享收获
学生谈收获。
四、达标巩固
完成学案中的习题。教师评价。
【请你选择】
1、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国家的杰出首领是( )。
A.铁木真 B.松赞干布 C.冒顿单于 D.呼韩邪单于
2、下列发生在两汉时期的几个历史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在与西汉对抗的是( )。
A.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 B.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得河套地区;
C.东汉时期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 D.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
【请你分析】
3、认真阅读材料:
汉武雄图载史册,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dí)无声五十年。
请回答:
(1)这首诗歌前两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有何影响?
(2)材料的后两句又指什么历史事件?
(3)对于这两种方式,你更支持哪种?说明理由。
4、填歌谣,学历史。
( )统一北边疆,
迫使汉初和亲忙。
大将( )、( ),
北击 ( )震四方。
汉匈和同为一家,
( )出塞美名扬。
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学生在《有一种爱》的歌曲声中走出教室。
五、【课外实践】
今天我国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匈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找到正确答案。
附:板书设计
统一
兴起
发展
匈奴
汉 初
与汉朝的和战 汉武帝
汉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