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六 对外交往
1. 人类的历史是从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逐渐发展为全世界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息息相关的整体的过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地图源自教材七下P69】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地图源自教材七下P63】材料二
元朝交通路线图
【地图源自教材七下P63】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1)在材料一、二、三中任选一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中国对推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地区之间的交往和人类进步所作的贡献。(4分)(若三则材料均答,以第一则材料的答案计分)
材料四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纪,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2)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推动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的主要因素,(2分)以及由此造成的两大主要矛盾。(4分)
2. 开放带来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孝德天皇始立年号大化,制班田收授法,行租庸调法,好儒崇佛,不重神道。
——摘编自黄遵宪《日本国志》
材料二:宋朝,中国的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海上商道——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最后还应该指出,宋朝时期中国人首次大规模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而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可以说,宋朝时的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1)据材料一,推断该国学习仿效的国家,并指出此次学习给该国带来的进步。(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的表现。(3分)
(3)列举两则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史实以佐证“开放带来进步”这一观点。(4分)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等。从晚清到民国,中国政府一直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受尽列强的欺凌。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夙愿,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12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深入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国外交布局。
——据宫力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条约”的名称及性质。(4分)
(2)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建立后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谈谈20世纪以来中国外交历程给你的启示。(6分)
4. 2023年5月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这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次会议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交流互鉴】
材料一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地方政权,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基督教文化也相互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1)材料一中的“使臣”是谁?(1分)后来中国的哪一发明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1分)
【誓死力争】
【图片源自教材八上P60、P61】材料二 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某一重大事件片断
图一 运动口号 图二 上海商人罢市游行 图三 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
(2)从材料二中图一推测这次事件爆发的导火线。(1分)并回答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1分)
【冲破困局】
材料三 历史因交往而多彩,文明因借鉴而丰富。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示意图。
(3)请你结合图示,写出“开拓”、“突破”阶段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各一项。(2分)
【美美与共】
材料四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举办多次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并归纳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根据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悟。(2分)
5.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依据,运用可信史料进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必备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28—193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单位:亿美两)
年份 进口净值 出口净值 出超(+)或入超(-)
1928 11.96 9.91 -2.05
1929 12.66 10.16 -2.50
1930 13.10 8.95 -4.15
1931 14.33 9.09 -5.24
——摘编自许涤新等主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等
材料二 1950年中苏两国的贸易额在中国内地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第三上升为第一。1951年中国与苏联的进出口总额比1950年增长了138.9%,到1952年,中国与苏联、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总额已占中国内地对外贸易总额的81.26%。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8―193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及其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解释。(6分)
(3)数据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在探究历史过程中,对数据的使用应注意什么?(2分)
6. 近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亚太地区逐渐成为世界最具增长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材料一 16—18世纪,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在大西洋沿岸各地区之间,西欧主要从事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和东欧提供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各地商品通过大西洋商路有规律地流动着,世界经济进入“大西洋时代”。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太平洋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越来越红火,它的发展使浩瀚的太平洋不再是地理上的阻隔,而成为联结亚太地区众多经济体的纽带,预兆着太平洋时代的来临。
——摘编自刘晨阳《APEC30年: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回顾与展望》
材料三 亚太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和平稳定的环境。我们应该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为亚太和世界和平稳定提供保障。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我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亚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要不断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朝着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2022年)
(1)据材料一,概括“大西洋时代”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特点形成的时代背景。(3分)
(2)据材料二,指出“太平洋时代”到来的原因。(2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为亚太地区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2分)
参考答案
1.(1)材料一: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材料二: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4分,任选一则即可)
(2)主要因素: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列强的全球殖民扩张,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和主宰地位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大。(2分)主要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4分)
2.(1)国家:中国。(1分)进步: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分)
(2)对外贸易量大;海路成为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大规模直接从事对外贸易。(3分)
(3)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在短短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对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4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
3.(1)名称:《辛丑条约》。性质:不平等的条约。(4分)
(2)成果:建立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布局。(3分,任答3点即可)启示: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民族独立是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3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4.(1)使臣:张骞。(1分)发明:指南针。(1分)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分)因果关系: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北京高校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五四运动爆发。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在举国上下的反帝浪潮下,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1分)
(3)开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1分)突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分)
(4)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1分)
(5)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综合国力是决定外交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5.(1)变化:进口净值逐年增加;出口净值有所波动;入超增多。(任答一点得2分)背景: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内政局动荡;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一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趋势:中苏贸易额增加;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比提高。(任答一点得2分)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保持良好的经贸交流;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对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产生一定影响;冷战形势下,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封锁和禁运,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下降等。(一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数据使用不能根据使用需要任意修改;数据统计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多方查证,相互印证,谨慎使用等。(任答一点得2分,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6.(1)特点:西欧主导。背景: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殖民扩张。(3分)
(2)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的推动。(2分)
(3)维护和平稳定;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2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六 对外交往
1. 人类的历史是从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逐渐发展为全世界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息息相
关的整体的过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地图源自教材七下 P69】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地图源自教材七下 P63】材料二
元朝交通路线图
【地图源自教材七下 P63】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在材料一、二、三中任选一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
下中国对推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地区之间的交往和人类进步所作的贡献。(4 分)
(若三则材料均答,以第一则材料的答案计分)
材料四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纪,拉丁美
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19 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
潮,把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世界
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2)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从 16 世纪初至 19 世纪末推动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
体的主要因素,(2分)以及由此造成的两大主要矛盾。(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开放带来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孝德天皇始立年号大化,制班田收授法,行租庸调法,好儒崇佛,不重神道。
——摘编自黄遵宪《日本国志》
材料二:宋朝,中国的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海上商道——而不是古老的陆路
——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最后还应该指出,宋朝时期中国人首次大规模直
接从事对外贸易,而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可以说,宋朝时的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
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 21世纪》
(1)据材料一,推断该国学习仿效的国家,并指出此次学习给该国带来的进步。(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的表现。(3分)
(3)列举两则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史实以佐证“开放带来进步”这一观点。(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条约,赔款白银 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派兵驻守等。从晚清到民国,中国政府一直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受尽列强的欺凌。
1949 年,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夙
愿,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20世纪 50年代,中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
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12 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
深入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国外交布局。
——据宫力主编《当代中国外交》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条约”的名称及性质。(4分)
(2)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建立后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谈谈 20世纪以来中国外交
历程给你的启示。(6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2023年 5月 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这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
活动,也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 31 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
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次会议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交流互鉴】
材料一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
地方政权,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
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
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基督教文化也相互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1)材料一中的“使臣”是谁?(1分)后来中国的哪一发明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
洋航海技术的发展?(1分)
【誓死力争】
【图片源自教材八上 P60、P61】材料二 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某一重大事件片断
图一 运动口号 图二 上海商人罢市游行 图三 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
(2)从材料二中图一推测这次事件爆发的导火线。(1分)并回答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
象的因果关系。(1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冲破困局】
材料三 历史因交往而多彩,文明因借鉴而丰富。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示意
图。
(3)请你结合图示,写出“开拓”、“突破”阶段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各一项。(2分)
【美美与共】
材料四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
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举办多
次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并归纳出中国特色大国外
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根据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悟。(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依据,运用可信史料进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必备素养。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28—193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单位:亿美两)
年份 进口净值 出口净值 出超(+)或入超(-)
1928 11.96 9.91 -2.05
1929 12.66 10.16 -2.50
1930 13.10 8.95 -4.15
1931 14.33 9.09 -5.24
——摘编自许涤新等主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等
材料二 1950年中苏两国的贸易额在中国内地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由 1949年的第三上升为
第一。1951年中国与苏联的进出口总额比 1950年增长了 138.9%,到 1952年,中国与苏联、
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总额已占中国内地对外贸易总额的 81.26%。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28―1931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及其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
解释。(6分)
(3)数据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在探究历史过程中,
对数据的使用应注意什么?(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 近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亚太地区逐渐成为世界最具增长活力和发展潜
力的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材料一 16—18世纪,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在大西洋沿岸各地区之间,西欧主要从事
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和东欧提供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各地商品通过大西洋商路有规律
地流动着,世界经济进入“大西洋时代”。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太平洋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越来
越红火,它的发展使浩瀚的太平洋不再是地理上的阻隔,而成为联结亚太地区众多经济体的
纽带,预兆着太平洋时代的来临。
——摘编自刘晨阳《APEC30年: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回顾与展望》
材料三 亚太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和平稳定的环境。我们应该坚持以和平方式
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为亚太和世界和平稳定提供保障。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
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我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
共享,促进亚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要不断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
系,朝着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2022年)
(1)据材料一,概括“大西洋时代”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特点形成的时代背景。
(3分)
(2)据材料二,指出“太平洋时代”到来的原因。(2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为亚太地区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1)材料一: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
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材料二: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进一步发展。中
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
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
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4 分,任选一则即
可)
(2)主要因素: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列强的全球殖民扩张,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
和主宰地位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大。(2 分)主要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的民族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4分)
2.(1)国家:中国。(1分)进步: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分)
(2)对外贸易量大;海路成为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大规模直接从事对外贸易。(3分)
(3)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在短短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对发
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
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4 分。其他符合题
意的答案均可)
3.(1)名称:《辛丑条约》。性质:不平等的条约。(4分)
(2)成果:建立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布局。(3 分,任答 3 点即可)启示: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民
族独立是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3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4.(1)使臣:张骞。(1分)发明:指南针。(1分)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分)因果关系: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致北京高校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五四运动爆
发。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在举国上下的
反帝浪潮下,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
得初步胜利。(1分)
(3)开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1 分)突破: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 分)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1分)
(5)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综合国力是决定外交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其他言之成理
亦可)
5.(1)变化:进口净值逐年增加;出口净值有所波动;入超增多。(任答一点得 2分)背景:
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内政局动荡;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一点 2分,任答两点得 4 分)
(2)趋势:中苏贸易额增加;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比提高。(任答一点得 2 分)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保持良好的经贸交流;
1950 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对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产生一定影响;冷战形势下,美国等帝国
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封锁和禁运,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下降等。(一点 2 分,任答两
点得 4分)
(3)数据使用不能根据使用需要任意修改;数据统计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多方查证,
相互印证,谨慎使用等。(任答一点得 2分,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6.(1)特点:西欧主导。背景: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殖民扩张。(3分)
(2)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的推动。(2分)
(3)维护和平稳定;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