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1. 历史大河奔腾不息,科技光芒熠熠生辉,人类构建了文明发展的共同理念和观照世界的
独特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邮票《殷代铜器》
(1)材料一中的铜器属于哪个朝代?概括这一时期铜器的特点。(3分)
材料二
①珍妮纺纱机 ②汽车 ③蒸汽机车 ④电灯
(2)将材料二中的科技成果对应两次工业革命进行分类(写出序号即可)。从生产力发展的
角度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变化。(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三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国家实验室,分批推进全国重点实验
室重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
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 2 1%提高到 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 60%以上,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的原因。(2分)
(4)作为新时代中国少年,请谈谈你能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三次产业技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
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农业革命】
材料一 西欧资本主义产生有两个阶段。14和 15世纪是第一阶段。这时,西欧的封建关系
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1)材料一中西欧的“最初形态”在农业方面的显著表现是什么?有何作用?(4分)
【工业革命】
材料二 煤的许多衍生物的开发是工业研究实验的实际应用的一个最惊人的例子。煤不仅
能生产焦炭和谋气,还能产生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们发现,在煤焦油中藏着真正的宝
贝:数百种染料、阿司匹林、糖精、消毒剂、香水、烈性炸药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煤的大量开采与哪一动力机器的使用有关?它的衍生物“染料”
等的出现反映出哪一新型工业的产生?(4分)
【信息革命】
材料三 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当代观察家将我们这一时代贴上
了“存取时代”的标签。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耳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
了。
——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所全球史》
(3)依据材料,使“地球村”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一例说明信息革命给你的学习带
来的便利。(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工业革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4分)
探究一【材料研读——探索工业革命之因】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
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2分)
探究二【比较析史——探辨工业革命异同】
类别 相同 不同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国家 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 英国为主 美、德为主
动力 有重大动力突破 蒸汽机 电力与①
发明 交通工具革新 蒸汽机车等 汽车、飞机等
影响 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进入了“②”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填写表格中①②的内容。(4分)
探究三【学史明智——探析工业革命之果】
19世纪中期伦敦街头的浓烟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工业革命使生产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大不列颠首先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使其资
本从 1750 年的 5 亿英镑增长到 1865 年的 60 亿英镑。在 19 世纪后半个世纪中,整个世界
都受到了不断增长的生产率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工业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蒸汽机车将廉价的工业品运往各地的市场,便捷又便宜。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汽车和飞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人们的生活
进一步得到改善。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3)材料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请以“工业革命的利与弊”
为主题,提炼观点,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
合,条理清楚,字数 150字左右。)(8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一材多设问) 纵观世界文明史,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丰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提高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5世纪初,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一书被翻译成拉
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航海家们凭借常年的航海经验,也注意到当扬帆出海的船只
慢慢隐没在地平线时,最后消失的总是桅杆,而船只归航时,又总是桅杆最先映入人们的眼
帘,这说明水面在近处看是平的,但从大的范围看,应该是圆的。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欧洲的哪一次远洋航行印证了地圆学说。(2分)我
国古代的哪一项发明为当时的远洋航行提供了导航技术?(2分)
材料二 下图为 18世纪末 19世纪初的一幅描绘英国工业城镇的图画
(2)研读上图,指出图中关于工业革命的一项发明。(2分)通过描述图中的一处场景写出
工业革命带来的弊端。(2分)
材料三 下图为 1870—1913年英、美、法、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
——据[英]B.R.米切尔《世界历史统计》等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依据材料三,指出 1913 年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国家。(2 分)结合所学
知识,推断材料所呈现的工业生产占比变化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2分)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新墨西哥沙漠地带的一声爆炸标志了人类对原子动
力的利用。将原于弹投在广岛和长崎是这一动力首次用于军事目的,今天,原子动力已用于
其他许多目的,如核动力船、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核动力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请你谈谈对科技在人类社会进程中作用的认识。(3分)
(新考法—撰写调查报告)4.1小华同学准备以材料二、三、四为资料,围绕“科技发展的
利与弊”为题,撰写调查报告,请你帮他完成调查报告正文部分。(4分)
调查报告主题: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调查人:小华
调查报告正文: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1)朝代:商朝(殷或殷商)。(1分)特点:数量众多;种类丰富;造型精美;制作工艺
高超。(一点 1分,任答两点 2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①③。(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②④。(1分)变化:从“蒸汽时代”
到“电气时代”。(2分)
(3)政府重视;尊重科技、人才的风尚;社会稳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一点 1分,任答两点 2分)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力量。(1分,言之有理即可)
2.(1)表现:租地农场出现。(2分)作用:推动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
中世纪欧洲社会的面貌。(答出一点 1分,共 2分)
(2)机器:蒸汽机。(2分)新型工业:化学工业。(2分)
(3)原因:网络计算机的应用(或:互联网的普及)。(2分)便利:网上查阅学习资料;上
网课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3.(1)市场需求的增大,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需求。(2分)
(2)①:内燃机。(2分)②:蒸汽时代。(2分)
(3)【示例】
观点: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2分)
论证: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开始,工业革命便
以它为动力开始了革命。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相继进入了“蒸汽时代”和“电气
时代”,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人们的
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地变化。但是机械的生产会伴随着废气的排放和水资源的
污染,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等,使
得社会矛盾加剧。故而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6分)
4.(1)航行: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2分)发明:指南针。(2分)
(2)发明:蒸汽机或火车。(2分)弊端:工厂的烟囱冒出浓烟,造成环境污染。(2分)
(3)国家:美国。(2分)历史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2分)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科技也存在弊端,比如带来
环境污染等。(3分)
4.1 18 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汽机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源源
不断的动力,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19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同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时,煤炭作为蒸汽机的燃料在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造成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
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以美国为主的国
家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科技。1870—1913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
促进了美国的发展。随着科技发展,新式武器研制并应用于战争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城市被夷为平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但如今原子
动力被用于人类社会的其他方面推动社会发展。(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1. 历史大河奔腾不息,科技光芒熠熠生辉,人类构建了文明发展的共同理念和观照世界的独特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邮票《殷代铜器》
(1)材料一中的铜器属于哪个朝代?概括这一时期铜器的特点。(3分)
材料二
①珍妮纺纱机 ②汽车 ③蒸汽机车 ④电灯
(2)将材料二中的科技成果对应两次工业革命进行分类(写出序号即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变化。(4分)
材料三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国家实验室,分批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的原因。(2分)
(4)作为新时代中国少年,请谈谈你能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分)
2.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三次产业技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农业革命】
材料一 西欧资本主义产生有两个阶段。14和15世纪是第一阶段。这时,西欧的封建关系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1)材料一中西欧的“最初形态”在农业方面的显著表现是什么?有何作用?(4分)
【工业革命】
材料二 煤的许多衍生物的开发是工业研究实验的实际应用的一个最惊人的例子。煤不仅能生产焦炭和谋气,还能产生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们发现,在煤焦油中藏着真正的宝贝:数百种染料、阿司匹林、糖精、消毒剂、香水、烈性炸药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煤的大量开采与哪一动力机器的使用有关?它的衍生物“染料”等的出现反映出哪一新型工业的产生?(4分)
【信息革命】
材料三 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当代观察家将我们这一时代贴上了“存取时代”的标签。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耳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
——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所全球史》
(3)依据材料,使“地球村”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一例说明信息革命给你的学习带来的便利。(4分)
3.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工业革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4分)
探究一【材料研读——探索工业革命之因】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2分)
探究二【比较析史——探辨工业革命异同】
类别 相同 不同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国家 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 英国为主 美、德为主
动力 有重大动力突破 蒸汽机 电力与①
发明 交通工具革新 蒸汽机车等 汽车、飞机等
影响 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进入了“②”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填写表格中①②的内容。(4分)
探究三【学史明智——探析工业革命之果】
19世纪中期伦敦街头的浓烟
工业革命使生产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大不列颠首先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使其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年的60亿英镑。在19世纪后半个世纪中,整个世界都受到了不断增长的生产率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工业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蒸汽机车将廉价的工业品运往各地的市场,便捷又便宜。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汽车和飞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人们的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3)材料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请以“工业革命的利与弊”为主题,提炼观点,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8分)
4.(一材多设问) 纵观世界文明史,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丰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提高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5世纪初,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一书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航海家们凭借常年的航海经验,也注意到当扬帆出海的船只慢慢隐没在地平线时,最后消失的总是桅杆,而船只归航时,又总是桅杆最先映入人们的眼帘,这说明水面在近处看是平的,但从大的范围看,应该是圆的。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欧洲的哪一次远洋航行印证了地圆学说。(2分)我国古代的哪一项发明为当时的远洋航行提供了导航技术?(2分)
材料二 下图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幅描绘英国工业城镇的图画
(2)研读上图,指出图中关于工业革命的一项发明。(2分)通过描述图中的一处场景写出工业革命带来的弊端。(2分)
材料三 下图为1870—1913年英、美、法、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
——据[英]B.R.米切尔《世界历史统计》等
(3)依据材料三,指出1913年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国家。(2分)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材料所呈现的工业生产占比变化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2分)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新墨西哥沙漠地带的一声爆炸标志了人类对原子动力的利用。将原于弹投在广岛和长崎是这一动力首次用于军事目的,今天,原子动力已用于其他许多目的,如核动力船、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核动力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请你谈谈对科技在人类社会进程中作用的认识。(3分)
(新考法—撰写调查报告)4.1小华同学准备以材料二、三、四为资料,围绕“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为题,撰写调查报告,请你帮他完成调查报告正文部分。(4分)
调查报告主题: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调查人:小华
调查报告正文:
参考答案
1.(1)朝代:商朝(殷或殷商)。(1分)特点:数量众多;种类丰富;造型精美;制作工艺高超。(一点1分,任答两点2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①③。(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②④。(1分)变化: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2分)
(3)政府重视;尊重科技、人才的风尚;社会稳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点1分,任答两点2分)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力量。(1分,言之有理即可)
2.(1)表现:租地农场出现。(2分)作用:推动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面貌。(答出一点1分,共2分)
(2)机器:蒸汽机。(2分)新型工业:化学工业。(2分)
(3)原因:网络计算机的应用(或:互联网的普及)。(2分)便利:网上查阅学习资料;上网课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3.(1)市场需求的增大,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需求。(2分)
(2)①:内燃机。(2分)②:蒸汽时代。(2分)
(3)【示例】
观点: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2分)
论证: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开始,工业革命便以它为动力开始了革命。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相继进入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地变化。但是机械的生产会伴随着废气的排放和水资源的污染,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等,使得社会矛盾加剧。故而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6分)
4.(1)航行: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2分)发明:指南针。(2分)
(2)发明:蒸汽机或火车。(2分)弊端:工厂的烟囱冒出浓烟,造成环境污染。(2分)
(3)国家:美国。(2分)历史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2分)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科技也存在弊端,比如带来环境污染等。(3分)
4.1 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汽机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同时,煤炭作为蒸汽机的燃料在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造成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以美国为主的国家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科技。1870—1913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促进了美国的发展。随着科技发展,新式武器研制并应用于战争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城市被夷为平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但如今原子动力被用于人类社会的其他方面推动社会发展。(4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